1.天然气重卡2019:十万辆创新高 解放、陕汽拼第一 重汽、东风破万

2.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3.2019年最后一次油价调整

4.或将上调 油价调整窗口7月24日开启

5.别急着加油!7月12日油价或将下跌,92号汽油还能回6元时代吗?

天然气重卡2019:十万辆创新高 解放、陕汽拼第一 重汽、东风破万

油价2019七月_20217月份油价

第一商用车网?谢光耀

2019年的天然气重卡市场,就像过山车。

先是上半年一路飙升,每个月销量都呈现出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到了6月份,市场同比增速达到了令人“惊悚”的7倍增速。然而,到了下半年,该细分市场一落千丈,每个月的同比降幅都是两位数。

11月和12月,天然气重卡市场有所回升吗?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终端销量数据(交强险口径),2019年12月,我国天然气重卡市场销量约为9000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4%。并且,由于上半年的天然气重卡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8.55万辆,全年下来,天然气重卡行业2019年共计销售超过10万辆(全年销售达10.4万辆、同比增长54%),创下全球天然气重卡市场年销量的历史新高。我国天然气重卡市场,也因此在2019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可谓是前无古人。

2015-2019年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走势

天然气重卡2019:销量上、下半年“八二开”

2019年天然气重卡市场的增长,始于2018年第四季度。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信息,天然气重卡市场从2018年10月开始由负转正,销量迅速爬升。2018年9月,天然气重卡市场销量还下降了25%,但10月份就转正为39%;11月份,终端销量接近1.4万辆,同比增长190%;12月份,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同比增长幅度达到218%。

到了2019年,天然气重卡市场更是一路凯歌,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同比增幅低于100%都不好意思说增长”。当年1月,这个细分市场终端销量(均为交强险销量数据)同比增长140%;2月份同比增长超过500%;3月份市场销量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2.8倍;4月份市场销量突破1.1万辆,同比上涨接近160%;5月份,天然气重卡市场销量达到1.3万辆,同比增长134%;6月份,也即国六实施前的最后一个月,该细分市场总销量瞬间爆发至3.9万辆,同比上升超过7倍。

2019年上半年尤其是5、6月份,为了拼抢天然气重卡国六实施前的提前购买潮,各大重卡企业也是“蛮拼的”,市场促销、产品推广会等各种手段齐上阵,各地订单和交车消息纷至沓来,多数企业都斩获了大量燃气车订单。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的分析,2019年天然气重卡市场整体实现大幅增长、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燃气重卡从2019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排放,新上牌的燃气商用车(卡车和客车)从7月1日起就必须是国六标准。政策的实施,极大刺激了气源丰富和加气站较多的区域的卡车用户,在二季度尤其是二季度后期(5、6月)大量提前购买国五排放的天然气重卡,而经销商也在做相关的车辆储备工作(“提前预挂”)。这其中,6月份的销量贡献至关重要,一个月就为上半年贡献了45%的销量。但要注意的是,6月份的销量中,既有终端用户提前购买的因素,也有经销商提前预挂、下半年再逐渐消化的因素。

其次,油气差价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2019年,车用LNG加气站的零售价格保持了稳中有降的趋势,西北等气源丰富地区的LNG每公斤零售价都在3块多、4块多,并且还在缓慢、逐渐下降。LNG重卡的经济性完全依赖于油气差价,气价越低以及预期越低,油价越高以及预期越高,物流车队和个体运输户就越有积极性购买天然气重卡,收回天然气重卡比柴油重卡高出来的几万元购买成本的时间就越快。

反观柴油价格,虽然2019年有升有降,但升多于降。“2019年全年柴油批发价格调整一览”显示,从2019年1月到当年年底,国内柴油价格一共调整了21次,其中下调次数为6次,上调价格的次数为15次,目前的柴油零售价格每升大约在6.2-6.4元之间。这种油价上调所带来的心理预期和实际成本压力,对于用户纷纷转而购买气价相对稳定的天然气重卡,无疑有很大促进作用。

2019年全年柴油批发价格调整一览

第三,各地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打赢蓝天保卫战,在本行政区域内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尤其是清洁能源商用车(这是次要原因)。从2018年四季度和2019年上半年各个地方出台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来看,“淘汰老旧燃气车”几乎已经是普遍要求。地方的大力度支持,让天然气工程车和物流车受到追捧。

2019年下半年,由于燃气车国六切换完成,天然气重卡市场开始一路向下,持续走低,直到年底才走出了“逆转”。从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终端销量数据来看,由于用户和经销商在二季度对国五燃气重卡新车的“拼抢”,严重透支了下半年的市场需求,需求端可以说在短期内几乎“消耗殆尽”。另外,国六天然气重卡相比国五天然气重卡,其设计开发复杂许多,尾气的热处理技术也要复杂许多,并因此带来了较高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3万元以上)。国六燃气车价格的大幅上涨,既刺激了二季度天然气重卡的提前购买,又大大抑制了下半年天然气重卡市场的需求。根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国内天然气重卡累计销量达到8.55万辆,创下了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的2.1万辆增长3.1倍,即便相比2018年全年也增长了27%,而且,这个8.55万辆的累计销量,占到了2019年全年天然气重卡销量的82%;而下半年的累计销量占了全年销量的18%比重。

可上、下半年是明显的“八二开”。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天然气重卡行业前高后低的态势,跟2018年市场的发展走势刚好相反:2018年,天然气重卡上下半年的终端销量比例是“三七开”,上半年占了约31%,下半年销量占了全年总销量的比重约69%。

不过,一个好消息就是,到了2019年年底,由于油气差价不断拉大,天然气重卡市场需求重新抬头,并且“来势汹汹”,大有在2020年再创新高的态势。

解放、陕汽争第一?重汽、东风、大运、福田保持领先

2019年,天然气重卡市场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但竞争格局变化的变化不算很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易位”上。第一商用车网将其形容为:一汽解放跃升第一,陕汽重卡保持前二;重汽、东风双双破万,大运、福田稳居行业前列。

2019年,一汽解放以2.92万辆、同比增长96%的大遥遥领先,在天然气重卡行业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二名跃升至第一,行业份额接近“三分天下有其一”;陕汽集团在2019年虽然屈居第二,但销量仍然保持了35%的增长,全年销量为2.2万辆。解放和陕汽也籍此牢牢构建起天然气重卡行业第一阵营。

在重汽和东风构建的行业第二阵营中(以销量破万为标准),中国重汽2019年销售各类天然气重卡1.43万辆,同比增长41%;东风公司2019年销售天然气重卡1.11万辆,同比增长75%。

在年销量低于万辆的第三阵营中,福田汽车和大运汽车保持了领先地位。2019年,大运重卡销售各类天然气车型6583辆,同比增长11%,位居行业第五,在天然气重卡细分市场的排名高于其在重卡行业的排名;福田汽车销售4406辆,同比上涨13%,位居行业第六。第七名上汽红岩全年销售天然气重卡1673辆;联合卡车位列行业第八,2019年销售天然气重卡1493辆。

2019年,我国天然气重卡市场销量刷新了历史纪录;2020年,燃气车和柴油车仍然保持了排放不同步的情况,天然气重卡将如何吸引更多客户青睐和购买呢?2020年的天然气重卡市场,能否再度创下新高?

第一商用车网将持续关注报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近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媒体报道:“截至5月31日收盘,纽约商品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21美元,收于每桶69.46美元,跌幅为4.42%;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41美元,收于每桶73.54美元,跌幅为4.43%。”

国际油价闪崩,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原油需求的减弱。随着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强势崛起,购买汽油车的受众在进一步减少,这也使得国际原油需求减弱。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油价下降也是必然的。

我身边的朋友,平均每4个开车的人中有1个是驾驶电车的。而且长期来看,电车或许有可能会进一步替代燃油车。之前欧盟不是就提出要在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车,加大普及电车的嘛!虽然不太现实,但这也间接表明电车取代燃油车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产油国产油量的增加。在前面我们也说过原油的需求已经逐年在减少,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也应该对应削减。可类似于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为了保障财政的收入,打破了先前签订的“减产协议”,不仅不减产反而加大石油产量的生产。

另外,俄罗斯因为担心石油产量减少,国家经济难以维持,还让美国获利(美国也是石油一大生产国),干脆也不减产了。虽然销售欧洲受到限制,但是他最终找到了中转站,通过“中介”进行售卖,销量不减反增。

还有就是价格泡沫。当下的国际社会形势极度不稳定,社会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中东地区战乱不断,西方内部的不和谐等,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石油价格进一步萎缩。国家资金都在进一步拢缩,用于保障社会的运行,其他项的支付在对应减少。

最后就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为了缓解美国国内危险的经济形势,巩固美元地位,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目前仍未看到加息结束)。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签名银行邓银行的破产,银行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

而作为风险性质产品,石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叠加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了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同时由于美联储是否进一步加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投资购买情绪低下,因此油价何时能够回升也是个未知数。

油价下降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进口石油的成本,当然我们日常加油的费用也减少了。但是油价下降也会使得与之关联的产业链商品价格下跌,尤其是对中石化、中石油会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来看,油价下跌仍将继续,回到5元时代也不是不可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9年最后一次油价调整

2019年内最后一次油价调整!

上涨幅度约230元/吨

92号汽油价平均上涨0.18元/升

95号汽油价平均上涨0.20元/升

0号柴油价平均上涨0.18元/升

按家用轿车50L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9元左右。

此次上涨后部分地区的92号汽油将“突破7元每升”,涨完这次今年终于不涨了

回顾2019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十四涨六跌四搁浅”的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或将上调 油价调整窗口7月24日开启

[汽车之家?新闻]?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7月24日24时再度开启。数据显示:截至国内第七个工作日,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1.06%,油价预测涨幅约32元/吨,虽然油价预测涨幅不足50元,但有可能在未来3天内持续增幅,那么国内油价有可能会迎来今年第三次价格上调。

北京时间上周六,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Hughes)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减少7座至181座,当周天然气钻井总数仍为75座;总钻井总数减少7座至258座。美国钻井公司连续第11周削减石油钻井平台数量、天然气钻井平台数量至历史新低。数据公布后,美、布两油短线波动不大。

欧佩克认为,随着世界各地经济重新开放,市场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改善迹象。虽然在一些地方可能会重新实施局部封锁措施,但无论是在实物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复苏迹象都很明显。欧佩克宣布,减产令将进入第二阶段,减产规模下调200万桶,至770万桶/日。欧佩克预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能源需求的季节性表现将更加明显,未来民众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有望回升,对于产油国而言,减产令调整对能源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2美元,收于每桶40.81美元,涨幅为0.54%。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4美元,收于每桶43.28美元,涨幅为0.32%。

根据今日7月21日财经消息:

1、市场报价利率(LPR)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昨日授权发布最新一期LPR,其中,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维持不变。自4月份以来,LPR已连续4个月持平,是自2019年8月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以来,利率保持不变时间最长的一次。

2、废纸价格掀一轮跌势。据生意社数据监测,从18日开始部分纸厂废纸收购价格开始出现下调,19日下调趋势开始延续,20日当天废纸价格下行由南向北全面爆发。

3、中央储备棉轮出销售底价下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第四周(7月20日至24日)轮出销售底价为11956元/吨,较前一周下跌73元/吨,由国内、国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各按50%的权重计算确定。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出,截止今日的本轮油价7个工作日的调整数据与上轮油价统计数据相差无几,都是小涨小跌。目前,本轮油价统计依然处于涨幅预测,以今日预计32元/吨的涨幅,虽然还没有达到50元/吨的上涨条件,但距离油价上调标准红线仅差18元,对比起上一次油价调整的统计,油价上调的几率还是很高的。(消息来源:原油成品油国际油价;编译/汽车之家?毕业)

别急着加油!7月12日油价或将下跌,92号汽油还能回6元时代吗?

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反复波动。 我们国家的成品油市场已经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从2022年年初至今,国内成品油在“曲线波动”中向前发展着,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12轮的宏观调节,其中有10轮属于上涨态势。

现在已经有不少大中型城市的成品油价格开始有了松动,民众也非常关心油价调整后的整体方向。终于好消息来了:2022年7月12日开始, 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进行下调,92号汽油或将跌至6块一升 。这个消息是否确切?我们一起来看!

在2022年上半年之中,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始终处在高位。 在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背后,其实也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其中“原油产能供应不足”成为了所有矛盾的核心,受疫情的影响从2019年开始原油产量逐渐走低,所以直接导致了供应不足。

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转型,开始着手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产品,从本质上说都属于化石燃料,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为了将能源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多国家力推新能源产业,宏观控制原油产品的价格。

上半年居高不下的油价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压力,但好消息来了:油价终于要下跌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最近的各类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过程中, 将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作为了调控重点,调整之后分别为每吨320元和310元

那么为什么成品油的价格开始下跌?有专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根本原因是国际油价缓慢下降 。随着国际上主要产油国产出原油数量的增加,国际成品油价格开始稳步下降,这也直接影响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

目前国际原油商品的价格变动率为4.75个百分点 ,虽然变动并不是很多,但足以对全球原油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一些国家会根据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进而对本国国内原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以便稳定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今年的第13次油价调整当中,有不少人都希望成品油价格能下降5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对于广大车主自然是好事,按照这样的降幅加满一箱汽油的价格就较以往节约了20多元钱,如果再能继续下调,那也将惠及到更多人群。

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这个经济学最基本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虽然国际成品油的产能在从6月份开始已经有了回升,但是市场仍旧存在较大的缺口,所以即便价格有了松动但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仍旧处于较高位置。

不少原油出产国都对油价进行了调控,有些区域的降幅甚至达到了10%左右。 不少人在看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期待,认为国内的油价也会下调10%甚至更多,但国内的 社会 经济情况与国外有着较大差别,国内油价的下调比例不会太大。

原油开和生产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产品的附加值并不会太低。无论产油国如何降低产品价格,他们都会保证一定的盈利,所以价格下降永远都是小幅度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当然也是如此, 92#汽油价格将跌至6块一升很是渺茫

国际成品油价格反复波动,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新闻。 诸多原油消费大国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优化。2022年上半年至今,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的调整,效果都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