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下跌意味着什么

2.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3.特写:疫情下的非洲汽车强国

4.为什么中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不及南非、伊朗?

5.中国石油面临的问题

6.油价暴跌意味着什么

油价下跌意味着什么

2019南非油价_南非原油

分国家来看,以原油净进口(或出口)占该国GDP的百分比为指标,韩国、南非、印度、土耳其等国原油进口占GDP的百分比最高,将受益于更便宜的油价;沙特、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原油出口占GDP的比重最高,油价暴跌会对其造成伤害。

受油价暴跌影响的另一个主体是全球主要央行。因通胀走高而面临加息压力的央行将获得喘息之机,但面临通缩压力的央行,如日本央行,可能会因油价暴跌而再次落败。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将缓解家庭和企业的压力。过高的油价会降低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它还将缓解原油进口国和经常账户赤字国家面临的压力。

通胀方面,油价下跌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意味着央行加息压力减小。

二。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由于页岩油生产的出现,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经大大降低,这将削弱油价下跌的预期经济结果。

然而,特朗普仍然喜欢油价下跌,在推特上形容油价暴跌相当于减税。特朗普频频为降低油价发声,敦促沙特进一步降低原油价格,甚至发动制裁,动用战略原油储备,试图控制原油市场。

另一方面,一些国际投行认为,5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非常不利,油价再次下跌将考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盈利能力。

高盛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夫·柯里(Jeff Currie)警告称,美国页岩油田生产原油的“全部成本”(包括资本回报)约为每桶50美元。因此,50美元的油价将伤害美国的原油钻探商,影响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并可能导致信贷市场出现问题。

柯里认为,对各方来说最好的价格是每桶65至70美元。“当油价处于这个水平时,它不会太高来伤害消费者,也将为这个行业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此外,分析认为,由于美国是重要的产油国,油价下跌会拖累其经济,从而降低其承受贸易冲突加剧的能力。

第三,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海通证券姜超分析认为,就中国而言,油价下跌将导致通缩幽灵再现,宽松预期延长。

具体来看,由于油价大幅下跌,同时煤炭、钢铁价格也在同步下跌,这可能导致2019年PPI再次出现负增长,通缩魅影可能再现,这也支持宽松货币环境的继续延续。

但另一方面,姜超认为进口值下降会改善贸易担忧。

长期来看,虽然油价下跌或预示经济放缓,但对华外贸实际上是利大于弊。

如果油价保持在目前的50美元/桶,预计明年将为中国带来700亿美元的收入。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你指的是今年年初这个油价暴跌吧?!

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从国家大局来说有三大利好:

首先 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营还是家庭消费等方面,每天的油料消耗量都是惊人的。据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所以,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恢复有利。

再者,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油价出现大跌,可以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样可对冲一下国内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势必会拉低我国原油进口和转化成本,导致成品油价格下降,进而传导至各行业消费的方方面面,大幅拉低整体经济运行成本,

最后,国际油价下跌,促进国内消费增长。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的92汽油价格曾达到过8元/升,现在价格只是五块多,相比较下降了20-30%。当然,进口油价下跌,会使很多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相关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样有利于刺激国民消费。

当然,国际油价下跌虽然可以拉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和消费成本,但是短期对我国能源结构改革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国际油价大跌,很多国人都会增加汽车出行次数,除了会增加道路堵塞,而且国内成品油质量不佳,大家都增加汽车出行次数,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快速应用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正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大力实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中有升,这才推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油价下跌势必会提高人们购买燃油车的兴趣和需求。新能源车的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呢,综上所述,油价暴跌有好有坏,总体来说利大于弊,经济恢复正常后,油价也会慢慢上升?

特写:疫情下的非洲汽车强国

一直以来, 汽车 产业的扩张是南非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作为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以及非洲 汽车 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一度被冠以“非洲底特律”之称, 汽车 工业占该国GDP总量的约6.8%。

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之后,当地政府曾制定了一项面向未来的计划,旨在推动 汽车 产业加速发展,以重振该国陷入困顿的经济。南非被誉为非洲 汽车 产业的心脏,也是全球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主要新车市场,该国的最终目标,是在非洲南部建立一个全球扩张的滩头阵地。

虽然与其它 汽车 强国相比,南非的电动 汽车 转型已落在了后面,但是自2018年始,该国政府就陆续与日产、宝马以及大众等 汽车 制造商谈判,希望将电动 汽车 的革命带到南非。但因为新冠肺炎的肆虐,当地的 汽车 制造商纷纷按下生产和销售的暂停键。

按照疫情的被动走势,南非雄心勃勃的 汽车 产业增长计划极有可能很难实现。当地负责 汽车 产业规划的相关官员近日向路透社表示,政府需要在税收上给予 汽车 产业部分减免,并放宽投资激励和补贴的标准,否则这场病毒大流行可能给 汽车 业带来永久性的打击。

政府援助迫在眉睫

为期五周的疫情禁售令,让南非的 汽车 制造业和零售业陷入整体停滞。南非全国 汽车 制造商协会(NAAMSA)首席执行官迈克 · 马巴萨(Mike Mabasa)向外媒表示,疫情让很多计划受到巨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中短期项目,在今年基本上不可能按计划实现。

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宏观性目标是,南非 汽车 工业的年产量到2035年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40万辆,并将本地生产的 汽车 零部件比例从39%提高到60%,从而提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

马巴萨称,NAAMSA已要求政府放宽投资激励所需的最低工厂产能门槛,即年产5万辆 汽车 ,在当地多家 汽车 制造商认为,考虑到疫情危机的影响,这一要求对于现阶段的生产过于严苛。该协会还建议,政府可以使用2019年的产量数据和2020年的补贴标准作为疫情后的参考,因为今年的新车生产将受到重大打击。

在南非,NAAMSA代表了当地的41家公司,其中包括宝马、福特、梅赛德斯-奔驰、五十铃、日产、丰田和大众等巨头,这些公司每年在南非生产约60万辆 汽车 ,其中约65%用于出口。

梅赛德斯-奔驰南非分公司(Mercedes-Benz South Africa)表示,他们目前无法预测新冠肺炎对年度产销以及2035年产业目标的影响。该公司企业事务经理萨托 · 木塔博(Thato Mntambo)对路透社表示,他们已经与供应商和政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搭建了稳固的伙伴关系,有信心找到抗击疫情的解决方案。

NAAMSA在今年4月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由于新冠肺炎导致的为期三周的停工,南非 汽车 行业可能不得不为此裁员10%。这份日期截止为4月8日的全国调查估计,为期21天的全国限售令可能导致1%至10%的失业率,一旦限售政策延长到5月底,这一数字可能升至21%至30%。

因为疫情的肆虐,南非近三分之一的 汽车 行业从业者已经暂时失业。这项调查涵盖了南非的整个 汽车 行业,涉及46.8万名员工,从整车到零部件,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工。

该调研还显示,到4月底,南非 汽车 产业仅有51%至60%的员工能领到工资,而11%至20%的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倒闭。在截至5月底的一段时间内,估计关闭中小企业的可能性会上升至21%至30%。

跨国产业链陷入转移危机

NAAMSA的马巴萨警告称,如果 汽车 制造商在危机中为新车流动性而苦苦挣扎,他们可能无法完成每年90亿美元的出口订单,而那些专注于 汽车 客户的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也可能遭受业务重创。

南非制造业相关的政府官员也表示,这种创伤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南非的 汽车 也遭受长期危机,会为摩洛哥等新兴竞争对手和泰国等更成熟的市场中心抢占份额铺平道路。

丰田南非分公司(Toyota South Africa)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 ? 柯比(Andrew Kirby)也在上个月表示,南非在全球 汽车 行业供应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其规模较小的零部件制造商的脆弱性。

这意味着,一旦南非的 汽车 制造商或零部件供应商无法正常交付产品,那些国际客户将迅速把业务转移到其它国家和地方。

南非 汽车 零部件及制造商协会的执行董事Renai Moothilal认为,规模较小的公司承受财务冲击的能力显然不同于大型公司,在疫情的打击下,小型企业极有可能无法生存,这将对政府提高本地产出和增加两倍就业的目标造成灾难性影响。

他表示,政府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豁免征税,以及对行业从业者的薪酬补贴和支持,但如果政府缺位, 汽车 行业将会在这场危机里丧失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在市场收缩中让此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一旦跨国公司将出口合同转移,并在另一个目的地投资生产,这种转移所带来的成本意味着迁回南非的可能性为零。”

已经有部分零部件制造商的海外总部释放信号,他们可能会将生产转移到南非以外的地区。

就拿南非本地供应商SP Metal Forgings (SPF)来说,他们约90%的业务集中在 汽车 行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福纳斯(Ken Manners)在最近向欧洲媒体透露说,仅最初三周的禁售就可能使公司损失了12%至15%的年度营业额。

另一家扎根南非的零部件供应商PDC则表示,他们预计,至少在封锁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其营业额将减少15%左右。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格雷厄姆 ? 史密斯(Graham Smith)表示,唯一庆幸的是,他们还为其它行业提供零部件,如果只从事 汽车 制造业,公司可能已经面临关闭的风险。

后疫情时代复苏艰难

南非运输业协会(TransUnion South Africa)公布的车辆价格指数 (Vehicle Price Index, VPI)显示,即使产销逐渐解封,该国下半年的 汽车 行业前景依旧较为悲观。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新车销量减少了12%,其中3月份新车和二手车的销售分别同比大幅下降了35%和31%。

而且,该国新车价格涨幅在通货膨胀的重压下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在南非,VPI是衡量包含15家最大 汽车 制造商新车和二手车价格的重要指标,综合整个行业的 汽车 销售数据创建。

今年第一季度,南非新车价格指数从一年前的2.3%上升到4%,二手车价格指数则从2019年的1.8%轻微下滑到1.4%。

?

南非运输业协会 汽车 信息解决方案副总裁雷迪(Kriben Reddy)表示,该国第一季度的VPI报告描绘了2020年 汽车 行业的暗淡前景,南非整体经济在2019年底就已经陷入衰退,新冠肺炎爆发以前,业界普遍预测2020年的 汽车 销量将下降3%至5%,但疫情的爆发可能会导致新车销量进一步下跌。

“油价下降、利率下滑、经销商激励措施和低通胀等积极指标都很难推动消费者在第一季度购买新车,目前大家都无法预测,这样的被动将持续多久。失业率的上升、负面的汇率影响、被动的年化GDP增长率以及穆迪和惠誉的评级下调都对可支配收入造成了压力。”他认为,消费者信心下降将直接导致大宗商品购买的长期延迟。

南非运输业协会还分析称,随着可支配收入压力的增加,南非现阶段购买 汽车 的人越来越多地倾向二手车,VPI的报告显示,二手车与新车的比率已经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2.09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13。

随着新车价格上涨,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不变。对于 汽车 经销商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他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做出改变,以在大流行后的销售中保持竞争力。

为了生存,已经有经销商开始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或是在售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互联网化的元素,远程做生意,减少与消费者的身体接触。但是,这些创新性的营销活动会否在后疫情时代缓解销售压力,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到了5月初,南非的 汽车 行业已受益于已经宣布的部分税收措施,如推迟支付碳税,但该国紧张的公共财政依旧面临经济复苏的巨大需求,因为许多关键行业都陷入了整体困境。

更让当地官员焦虑的是,该国的债务评级目前已处于垃圾级,且经济萎缩不可避免,人们甚至质疑,政府后续将如何为已宣布的重振措施买单。与此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的肆虐,国外 汽车 的需求也大幅下降,这对依赖出口的南非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文/北岸

---------------------------------------------------------------------------

为什么中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不及南非、伊朗?

不得不承认,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当你想要出趟门去逛逛街购购物健健身,你肯定会为了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而烦恼。开车嫌堵停车还难,打车又堵又贵,坐地铁又嫌不方便。

那么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肯定会想中国汽车怎么这么多,没限购的开始限购,有限购的加大力度。其实,之前也觉得,中国汽车真的够多了,恐怕人均保有量在全球也能排上号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年能够卖2000万辆乘用车、总保有量2.4亿的汽车大国,每一千人的汽车保有量仅为173辆(人均保有量0.173辆),竟排在了南非的后面,更别说和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比较了。

也就是说,中国汽车数量如果按照总量来看,还是非常可观甚至排名前列的,而要是一算人均保有量,就有点低了。

首先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中国作为汽车工业发展较晚的国家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汽车才算是逐渐走进中国千家万户。经过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从保有量极低,到如今的程度,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中国人口基数那么大,人均的意义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是不是2018年汽车销量下滑,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2.4亿辆的汽车就已经饱和了,当然并不是,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会向上发展。所以,我们还得看看当下什么因素会影响人们的买车欲望?

你正在考虑买车,还得想清楚这些问题。

一、停车难。

不得不承认,中国不仅交通拥堵,停车难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些难以拆除的老街、老住房,配合着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让停车成为了一件难事。

除此之外,车位贵这个问题也成了“劝退”消费者的一大原因,现在一些小区的停车位甚至比车价本身还要高,本来买车就不容易了,再买个更贵的停车位……那干脆还是不买车了吧。

二、养车贵

买了车,并不是一劳永逸,而后期的养车费用可能会让你更加头疼。不便宜的油价,一次上千的保养、一年三四千的保险,维修的费用……都是要考虑进去的。如果都能接受,再考虑买车。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也应该能够大致了解到,影响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的因素了吧。不过,我们也要乐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中国市场在这一块还有巨大的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市场还会迎来一轮新的爆发。

中国石油面临的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和严控成本。上一轮低油价倒逼石油公司研发并推广新技术,从根本上降低了全行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以页岩油产业为例,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由于自动化技术的推行,二叠纪盆地的开采成本大幅降低。在2014年时,美国页岩油桶油成本为65美元,现在桶油成本仅为35美元左右。上一轮低油价过后,国际大石油公司将低成本发展作为企业应对上游经营风险的重要策略,桶油成本明显下降。2019年,维持BP公司上游业务正现金流的桶油成本仅为26美元/桶,壳牌为36美元/桶,维持道达尔正现金流的桶油成本由2015年87美元/桶大幅下降至37美元/桶。

二是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产配置。国际石油公司还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产配置,来维持现金流中性和重塑资产负债表。在上一轮低油价时期,壳牌完成了包括下游炼制、上游非常规、油砂等价值为60亿~80亿美元的各类非核心资产剥离,目的是在完成并购BG后聚焦天然气等核心业务。道达尔于2015年将在南非的煤炭子公司出售给当地公司,彻底剥离煤炭业务,并将其战略核心业务定为LNG业务,涉足整个天然气产业链。

三是发挥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一体化石油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明显优于勘探开发公司。得益于一体化的产业杠杆优势,在2014~2016年的市场寒冬期,国际石油公司虽然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出现全面亏损,利润大幅下降,但下游炼油产业利润增加,收窄了整体业绩下降幅度。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院长韩景宽表示,产业链完整的公司在油价下降通道中,各项业务都会受到冲击。但油价企稳后,炼化和销售业务的效益情况会率先好转,对稳定效益发挥重要作用。这类公司比纯粹的上游公司抗风险能力要强。产供储销贸一体化发展意味着应对风险的腾挪空间更大,调节余地更大。通过一体化优化形成合力,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盈利能力,抵御低油价风险。

油价暴跌意味着什么

分国家来看,以原油净进口(或出口)占该国GDP的百分比为指标,韩国、南非、印度、土耳其等国原油进口占GDP的百分比最高,将受益于更便宜的油价;沙特、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原油出口占GDP的比重最高,油价暴跌会对其造成伤害。

受油价暴跌影响的另一个主体是全球主要央行。因通胀走高而面临加息压力的央行将获得喘息之机,但面临通缩压力的央行,如日本央行,可能会因油价暴跌而再次落败。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将缓解家庭和企业的压力。过高的油价会降低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它还将缓解原油进口国和经常账户赤字国家面临的压力。

通胀方面,油价下跌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意味着央行加息压力减小。

二。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由于页岩油生产的出现,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经大大降低,这将削弱油价下跌的预期经济结果。

然而,特朗普仍然喜欢油价下跌,在推特上形容油价暴跌相当于减税。特朗普频频为降低油价发声,敦促沙特进一步降低原油价格,甚至发动制裁,动用战略原油储备,试图控制原油市场。

另一方面,一些国际投行认为,5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非常不利,油价再次下跌将考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盈利能力。

高盛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夫·柯里(Jeff Currie)警告称,美国页岩油田生产原油的“全部成本”(包括资本回报)约为每桶50美元。因此,50美元的油价将伤害美国的原油钻探商,影响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并可能导致信贷市场出现问题。

柯里认为,对各方来说最好的价格是每桶65至70美元。“当油价处于这个水平时,它不会太高来伤害消费者,也将为这个行业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此外,分析认为,由于美国是重要的产油国,油价下跌会拖累其经济,从而降低其承受贸易冲突加剧的能力。

第三,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海通证券姜超分析认为,就中国而言,油价下跌将导致通缩幽灵再现,宽松预期延长。

具体来看,由于油价大幅下跌,同时煤炭、钢铁价格也在同步下跌,这可能导致2019年PPI再次出现负增长,通缩魅影可能再现,这也支持宽松货币环境的继续延续。

但另一方面,姜超认为进口值下降会改善贸易担忧。

长期来看,虽然油价下跌或预示经济放缓,但对华外贸实际上是利大于弊。

如果油价保持在目前的50美元/桶,预计明年将为中国带来700亿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