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油价什么时候调低_3月油价上涨
1.国际油价从高点回调约15%,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因素
3.这3个“加油谎言”骗了国人十几年?加油站老员工是怎么说的?
4.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5.私营加油站的油为啥比较便宜?到底能不能加?
国际油价从高点回调约15%,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国际油价从高点回调约15%,这么大变化的原因主要还是欧洲疫情的进一步恶劣,导致很多欧洲国家进行了封城处理,就导致了国际油价的下跌。国家油价的下跌,对广大车友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至少他们的汽车使用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
油价下跌的原因油价的下跌的原因每一年都是不一样的,这次的油价下跌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欧洲疫情的进一步恶劣,导致了欧洲很多国家实行了封城处理,就造成国际油价的下跌。封城的处理,就导致很多车辆没法进行出行,那么就会导致原油库存的增加,那么供大于需求的情况,就会造成价格的下跌。
原油库存的增加,要想进一步促进原油的售卖来稳定经济的发展,就会适当的调低原油的价格,因为本国对于原油需求因为封城而减少了,那么要想减少库存就得出口,其他国家也有原油的出口,要想竞争的过竞争对手,就得在价格上下手脚,这也是油价下跌的原因所在。
油价下跌的好处油价下跌的好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有车的人了,他们每天的出行就会需要给车辆进行加油,那么现在油价的下跌就会让他们加油的成本大大的降低,如果对于经常用车的人来说,这次的受益好处就更大了。他们的出行成本降低了,那么节省下来的成本就会使用的其他的生活成本上,也能说稍微改善了他们的生活需求吧,改善应该不大,但是多多少都有一点。
油价还会上涨么油价上涨应该是肯定的,毕竟这是必有的市场需求,或者等到欧洲那边疫情好些了,没有封城了,原油库存不那么多了,油价或许会上涨了,油价上涨不上涨还是得看市场情况而定。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史因素
1998年以前的长时期内,中国的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一直由国家确定,往往是一次调整,长时期内不变。但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1998年以来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1998年原油、成品油价格初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1日起执行,成品油价格自1998年6月5日起执行;二是2000年6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即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三是2001年11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与以上3个阶段相应,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经历了几番引人瞩目的波动。1998年出台油价改革方案规定,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而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集团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那时国际石油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一片低迷,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未作明显调整。直到1999年4月,国际油价开始上涨,国内油价也常常突破限制,国内炼油企业更是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这轮涨势期间,2000年6月的改革使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成品油价格开始每月一调。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累计调整了17次。到2001年11月,成品油定价机制又有新的变化,改每月调整为按照国际市场油价波幅不定期调整。2001年11月和12月成品油价格两次调低,200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又经历了几次涨价。到2003年,成品油价格再次成为热点,后半年国内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油荒”的呼声。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2003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一反淡季的冷清局面,特别是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汽、柴油零售中准价每吨分别上调190元和170元后,进一步加热了国内市场。3月1日国家收回了提价通知,5月10日大幅度降低了成品油价格(受SARS影响),但国内成品油市场经短暂的沉寂后,又逐渐加热。12月6日国家最终提高了成品油价格,压抑的国内油价才有所释放,市场价格顺势升高。 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一是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二是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这3个“加油谎言”骗了国人十几年?加油站老员工是怎么说的?
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在汽车圈也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车。毕竟几万的家用车,分期后还是可以拆的。然而车买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来了,就是与车有关的费用。比起有车前后,每月的开销真的多了很多,这些开销一般都是用来加油和汽车保养的。尤其是燃油成本,更是让大多数车主头疼的问题。再加上油价上涨,给车主增加了很多生活负担。但是,关于加油,在汽车界还是有一些流行的谎言。而且这些谎言欺骗了中国人十几年,大部分车主都服气。于是,一位年龄较大的加油站员工说出了真相,揭穿了这些谎言。我们不妨看看他们。
第一,晚上加油比较便宜。其实表面上看,真的很有道理,因为有些加油站会在晚上或者凌晨“偷偷”调低油价,但是下调幅度很小,一般是一两毛钱。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车主晚上来加油,真的不可取。其实就算晚上加满,也省不了几块钱,不过是对车主健康的一种考验。因为有些车主为了深夜加油,不得不熬夜或者早起。其实即使经常凌晨加油,最多也能攒够一包烟的钱。不如少抽一包烟。
第二,长时间往油箱里加半箱油,省钱。这个挺离谱的,更别说能不能省钱了。光是加半箱油是很不靠谱的。试想一下,长距离加半箱油肯定不够跑,中途突然没油了,就很麻烦了。还有一点就是加半箱油能不能省钱。其实这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加半箱油会对整车内部的冷却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失。比如有水温过高的现象,一旦因为加半箱油水温过高而需要修复其他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说长时间加半箱油更划算完全是扯淡。
第三,加油的时候枪跳多,肯定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装在加油枪枪口的传感器是用来防止加油太满时溢出的。这个传感器非常灵敏,只要有油滴溅到上面,就会出现跳枪现象。所以加油时如果有油滴溅到传感器上,那是正常的,不存在所谓的“偷油现象”。
相信大部分车主都会遇到以上三个加油谎言,很多车主都服气。其实你仔细想一想,晚上加油省钱,长时间加半箱油省钱,多次跳炮偷油,完全站不住脚。你还知道什么“加油谎言”吗?请留言讨论
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2020年4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将重新开启,受原油产量以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此次成品油窗口期的价格或将继续保持该点位不变。
一个月前,沙特与欧佩克组织等协商未果,决议大幅度调低原油价格并提升整体产量。此等“断腕”之举,让国际原油价格跌的比矿泉水都低,而国内的油价也随着世界油价走势创下了近几年成品油新低。以北京为例,截止4月14日92号汽油价格普遍在5.5元。
沙特作为这次原油战役的主导者,虽然在当初决议“开战”时有点意气用事,但是冲动过后还是要理性的臣服于市场浪潮。在西方复活节的当天(北京时间4月12日),欧佩克与其石油生产盟友正式达成历史性协议,按照协议规定,23个国家承诺向全球市场总计减产0万桶/日的石油供应量,占到原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至此,国际原油价格战正式画上句号。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有点坐不住,我管你什么原油战争,我只关心国内汽油涨不涨价。
在欧佩克会议上,各国经过多次探讨达成减产协议,今年5月至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0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这也是欧佩克机制成立以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这个协议达成后,国际整体油价有了阶段性涨幅,但却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截至目前,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未超过40美元/桶这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地板价”。这个价格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继续搁浅,加油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什么是地板价?
中国作为石油进口消费大国,油价的稳定性关乎着整体市场经济运营的平稳。石油作为大宗消费之父,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
从3月以来,国际油价处于非常不平稳的阶段,波动较大,致使国际经济层面上出现了诸多“恶果”。
早些年,国家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市场现象,对油价设置了“地板价”和“天花板价”,设置“天花板价”,能维护车主和消费者利益,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避免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过大;设置“地板价”,有利于维持石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市场供应。当触发“地板价”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作为风险准备金,上缴国库,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
国家发改委还对石油“地板价”40美元/桶做过解释:“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结语:从年初至今,中国成品油价格出现了“三跌三搁浅”的尴尬局面,从百姓用车的层面看这是个利好消息。目前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依旧处于40美元/桶下方,并未达到国内市场的“地板价”,因此可试推测出4月15日24时这次油价窗口或将仍处于5元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私营加油站的油为啥比较便宜?到底能不能加?
开车的朋友都注意到了,一般私营加油站的油价都比两桶油的油价低,而且人家还免费洗车和送东西呢,就此很多车主朋友就心生疑问了:为什么私营加油站的油价还相对较低呢?那到底能加不?今天我就来给咱车主朋友们说说这个问题,希望可以解答咱朋友们心中的疑问,让大家更科学高效的养车用车。?为什么私营加油站的油价还比较低呢??1、中间环节少?其实,正规私营加油站的油品与中石油、中石化基本是相同的。但私营加油站是直接从地炼企业下属的石油公司进货,进货后直接放到加油站售卖。
而中石油、中石化从地炼公司进货后,必须先放入它们自身系统的油库,然后加油站再从油库里进油,然后才能对外销售,那这样就多了油库和运输的费用。?那在这个过程中,私营加油站就可以节省下油库费、运费、人力成本等,那节省下来的钱,完全可以用来降价促销或者搞活动。?2、运营成本低?除了上面说到的差别,私营加油站还没有国营加油站那么多的人员配置,且它一般会建在位置稍偏的地方,相对占地面积小,各项运营成本也比国营大加油站少许多。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私营加油站虽小,但它更加具有灵活性。它基本能实现零库存运营,如果看准了时机还可以囤油,等油价涨了再卖,这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它完全可以以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所以它的价格要比中石油中石化的相对便宜一些。
3、市场化竞争?私营加油站,无论从规模还是品牌上都无法与国营加油站相比,面对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就好像从狼嘴里抢肉吃,那它为了让更多的车主朋友前去加油,只能在保证油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低一点油价,来吸引更多的顾客。?私营加油站的油能不能加呢??其实,正规一点的私营加油站的油,不是从中石油或中石化那批发来的,就是从地炼企业下属的石油公司买的。?正规私营加油站油品质量有保障?只要是正规的私营加油站,他们的油品来源是受国家监督的,地方炼油厂的油品也是受国家严格监督审核的,其实,有时候中石油中石化的也会从地炼厂进油,所以这个渠道基本是可以放心的。
另外,说得通俗点,加油站只是卖油的,并不具备造油的能力,所以说正规私营加油站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某些私营加油站油品可能有问题?但是,这仅限于一些比较正规的私营加油站,少数“黑心”加油站为了降低成本,会使用一些品质较差的油,有的是来路不明的油,有的是黑作坊的私炼油。
更有甚者,还搞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比如用特有的技术把加油机的系统调整,你加了50公升其实加到油箱的只有48公升。?破破烂烂的私营加油站尽量避免?这种加油站的运营实力一般也比较差,从加油站的装修就能看出来,那种破破烂烂、多少年都没装修过、荒草丛生、就那么几台加油机的加油站,见到这种,咱们车主朋友们就主动放弃吧。?总结:?要提醒咱们车主朋友们的是,私营加油站虽然价格便宜,但在选择时也要睁大双眼。?尽量选择一些营业时间较长、口碑较好的私营加油站,不要去那些价格过低或是故意山寨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