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油价这么高!让不让人活了·!

2.若国际油价跌到40美元,国内油价会降多少?

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买得起车却加不起油?为什么?

为什么油价这么高!让不让人活了·!

不在乎油价的人多吗_油价太低不利于

国际市场一体化的效应,现在油价都得看国际形势跃涨而定价的。没辙啦。

如果你想在油价上花费少点,唯有叫你老板加薪,呵呵……只要运用“相对论”就可以达到油价降落——薪资一高油价不就不涨了吗?

若国际油价跌到40美元,国内油价会降多少?

国际油价涨,国内的油价应该不会降。国际油价跌,两桶油表示,因为我们看不到,所以价格不动。搞不好,国内成品油还会继续上涨一波。好不容易油价三连跌,总共跌了5毛。结果一次上涨,就涨了将近一块。

这一对比,差距明显就出来了。虽然他们油价更高,但是对比他们的收入,微乎其微。另外,还有一部分国家,油价虽然也比较高。但是,他们的油钱里面包含了高速公路的过路费。开车走高速公路,没有收费站,全程都是免费的。如果我们的高速公路也是免费的,那油价再高一点,也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对比较工资收入,再对比油价,我们国家两桶油的价格,真的是很高了。

两桶油,几乎垄断着国内所有的成品油市场。但是中石油、中石化,只要发布自己的业绩报告,就是至少亏损数百亿。为何会亏损?专家给出的意见就是: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没有上涨一定的比例,所以是亏损的。国际油价下跌,两桶油储备了大量的石油。本来是价值70美元一桶,现在只有40美元一桶,所以一桶就亏了30美元。没有赚到,就是亏本!按理说,一家公司如果出现巨亏,肯定会提出裁员,或者是出现员工大幅度主动离职。但是,两桶油没有出现,反而更多的人,都想进去上班。所以很多人才有疑问,两桶油亏损?这真的是离了大谱了。

很多人会说,油价上涨,会把一部分开车的人压垮!其实未必。油价从9元/升,涨价到10元/升,一个月也只不过多一两百块钱的开车花销而已。油价上涨,压垮的是普通人的经济。油价上涨,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货运成本的提高。尤其是在城市里面,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靠从外地运输过来。运输成本增加,必然会导致物价的上涨。开车的成本增加,这还是可以计算的有形成本。物价的上涨,才是难以计算的无形成本。油价上涨,压垮的不是燃油车,压垮的是普通人的经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买得起车却加不起油?为什么?

过去十余年间,国内汽车保有量成倍增长,即使在如今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汽车仍是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心目中的“刚需品”。

对于豪车的目标受众人群来说,油耗等因素对其最终购车选择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对于主流家用车市场的潜在消费者来说,油耗、保养、故障率、保值等很可能是他们选择或放弃一款车的决定性因素。“我买得起车还加不起油?”说这种话的人一部分是真心不怎么在乎油耗,另一部分则恰恰是因为还没买车。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很多事情是在买车之后才真正懂得的。

买车前:我买得起车还加不起油?

买车后:我X,油价怎么又涨了3毛?

买车前常常感到不解,一辆普通小轿车加满一箱油充其量几百块钱,油耗稍微低点也省不了多少钱,怎么身边朋友老是大呼加不起油了呢?买车后才有深刻感悟,在日益拥堵的城市街道,一箱油没跑几天就空了一半,油耗较高的车更是“加油如流水”。时时刻刻关注油价行情,当发现油价又涨了几毛钱后,曾经豪气十足的“加满油”变成了“加200就行”,开车也变得更加谨慎,尽量避免频繁踩刹车,毕竟两脚下去块八毛的油钱就没有了……

买车前:剐蹭怕什么,我买得起车还修不起车?

买车后:怎么又蹭了?多攒几次再修吧……

车在路上,剐蹭在所难免,买车前偶尔会在心里嘲笑那些“爱车如命”的人,一点小剐蹭也值得心疼成那样,买得起车还修不起车吗?买车后才知道,如果每处小剐蹭小伤口都拉到4S店处理的话,可能真的“修不起”。即使只是车门上蹭掉了指甲盖大小的车漆,都要对整面车门进行重新喷漆,最崩溃的是刚处理完没多久,同一面车门的另一个地方又被蹭了。剐蹭来的猝不及防,考虑到修理成本只能多攒几次剐蹭一起修,更有甚者小剐小蹭直接不管了,反正多看几次也就习惯了。

买车前:一年就保养一两次,能花几个钱?

买车后:换个机油就这么贵,是买机油送车吗?

对没买车的人而言,汽车保养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但想想一年一两次的保养频率,花个千八百块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之前很多买车送免费保养的优惠政策好像也没多大吸引力。买车后才能切实感受到保养的肉疼之处,换个普通机油都“价格不菲”,全合成机油的成本更是“惊为天油”,到底是买车送保养还是换机油送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