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2.11月15日黄金价格最新走势

3.古代时候的一两等于我们现在的多少钱?

为什么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2020金价最高峰_赶在金价最高的时候

在19世纪后半期,主要货币的价值由金价决定,固定汇率制度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际金融秩序的紊乱,从而使得金本位制度崩溃。在战争之后,英国和美国一起,准备恢复金本位制度。到了1928年,金本位体制建立起来,参与者的数量还超过从前,达到40多个国家。但是,随后的经济大萧条又削弱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基础,金本位体制很快再一次崩溃。\r\n\r\n金本位制\r\n“19世纪的后25年是在金本位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断扩展的最好见证,它以各国货币的固定国际汇率将世界上主要国家联系起来,因而可能是一种比以往任何体系都更稳定的体系。[1]”英国是从1821年开始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德国在1871年用了金本位、荷兰是在1873年紧随德国之后,瑞士和比利时是在1878年用的金本位制度。法国虽然朝着金本位制度方向发展,但是它保持着金银复本位制。1879年,美国开始用黄金固定美元的价值,18年俄罗斯和日本支持用黄金,而奥匈帝国实际上也是支持金本位制度的。可以看出,作为国际货币体系形式的金本位制度在1900年以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展。金本位体系被认为是国际货币安排和国际收支调整的特别体系。\r\n\r\n虽然对金本位体制下自动调节的解释在不同的国家有一些不同,但是原理基本一样。出口国接受外币支付,因为不愿意持有外币,所以,他们就将其转换为黄金,然后再把黄金拿到国内银行转换成国内货币。这样,有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出,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入,因为黄金提供了一个基础——所有国内货币在需求上都可以转变为黄金——这将决定每一个国家的货币盈余。调节过程被认为是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从而黄金外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黄金储备减少,导致货币流通量减少,从而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价格下降之后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使得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那么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从而黄金流入,导致货币流通量增加,带动物价上涨,从而使得输出减少,输入增加,这样国际收支恢复平衡。\r\n\r\n但是在实践中,调节很少是自发的。国家常常不按照理论上的规则来调节其经济。经常项目的顺差不是依靠贸易来进行调整,而是通过利率机制,通过资本项目来弥补差额。比如,当国际收支逆差所造成的黄金流失和国内货币供应减少时,通过提高市场利率,从而引起套利资本流入该国。当出现黄金流失的时候,英格兰银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这就使得伦敦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从而加快国际资本流入。总之,处于贸易顺差的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投资,巨额资本转移的效果掩盖了发展中国家的赤字。贸易顺差国家发现不用调节国内经济适应金本位制就能够保持其地位。国际收支的赤字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利率加以掩饰。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之所以能够相对稳定地从英国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进而演化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这是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相互联系的。英国自18 世纪60 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到19 世纪中期,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从1760 年到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世界工业生产的50 % ,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7 %。随着英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放贷业务日益活跃。到19 世纪中期,伦敦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镑实际上作为世界货币充当着各国贸易结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在大多数工业化强国于19 世纪70 年代实行金本位制之前,英国已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大量黄金流入了本国。更为重要的是,英镑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一种等同于黄金的国际货币,在雄厚实力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英国的对外贸易在当时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而国际贸易的扩大也使英镑的国际信誉逐步建立起来,而在英镑国际化的过程中,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金融中心。\r\n\r\n金本位制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它会带来极高的资本流动性,巨大的私人资本流量以及外汇的投机攻击。在战争的压力下,世界经济的结构变化加上普遍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金本位制将无法顺利发挥作用。\r\n\r\n经济萧条\r\n工业化以来,经济危机出现过许多次。有学者认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曾经在1825年爆发过第一次经济危机。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于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从历史角度考察,美国先后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但是只有两次危机是较大的。一次是1857年的经济危机,一次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r\n\r\n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俄等国家为争夺霸权互相拼死厮杀,元气大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就连当时头号投资大国英国也欠美国41亿美元的债款。美国已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债权国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美国也从战前的工业大国之一跃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列首位的经济大国。经济的扩张创造出信心和期望心理,结果使美国的股市持续上涨。股市价格平均一年上涨18%,1926年3月到1929年10月间涨了一倍以上。但是这是泡沫经济,终于股市大崩盘。实体经济在1929年的夏季开始走上下坡路。汽车生产从1929年6月开始下挫。农产品价格从1929年到1932年跌50%。崩盘导致人们争相追求流动性,债主急于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持有股票的人则急于脱手。这个过程中,订单和取消了。通货紧缩散布到脆弱的商品市场与耐用消费品工业。银行开始接二连三的倒闭。破产的银行从1929 年的659 家增至1930 年的1352 家,到1933年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破产加上停业整顿和改组的银行高达4004 家,占银行总数的28.2 %。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开工率迅速下降,1932 年制造业的开工率由1929 年的约80 %降到了42 %,其中最严重的行业如炼钢业同期从88. 5 %降到19. 5 %,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萧条[2]。 \r\n这次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1929到1932年间,美国的全国产出下降32%,工业产量的降幅接近一半。失业率从1929年的3.1%上升到1932年的23.6%[1]。1929-1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失业,自由市场体系彻底崩溃。罗斯福为了挽救危机在美国实行新政,开创了混合经济的新时代。

11月15日黄金价格最新走势

[新闻]

1.黄金持仓:11月14日黄金ETF持仓:SPDR黄金持仓持平;黄金ETF 11月15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黄金ETF-SPDR黄金信托的黄金持仓量为896.77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11月14日,ishares黄金持仓减少0.7吨/白银持仓持平;黄金信托11月15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黄金信托持有黄金357.21吨,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7吨;白银持仓量为11715.09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2.金价周四上涨,因投资者仍担心中美贸易协议是否即将达成,而风险更高的资产和美元下跌进一步支撑金价。High Ridge Futures金属交易主管大卫梅格(Did Meger)表示,人们对‘第一阶段’协议有些担忧,因为农产品上似乎存在一些症结;因此,我们确实看到一些新的黄金购买。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和中国不太可能在未来一年达成永久性协议。虽然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缓解,但预计经济不会很快反弹。Me补充道,美元兑主要货币走弱,加上股市脱离近期高点,都是金银价格上涨的额外因素。

3.分析师展望黄金市场的前景:

1 Clif Droke分析师表示,虽然最近市场情绪发生了变化,金价也在下跌,但许多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并没有消退。从Comex黄金期货市场的持仓量来看,黄金多头依然持有大量仓位,相当顽固。德罗克认为,在下一波金价上涨之前,这些多头会逐渐离场,导致金价先跌。iShare黄金ETF(IAU)价格方面,其15日均线处于下跌趋势,金价也在此均线下方。因此,未来一两周金价可能继续在震荡区域下跌。总的来说,今天的黄金市场处于一个略有分化的状态。散户投资者仍看好黄金,但对冲基金、交易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开始看跌黄金。在这种情况下,黄金市场最大的可能就是区域震荡。

3MetalsFocus:夏季期间,金银比大幅收窄。9月初跌至一年低点79:1,但随后继续上涨。目前金银比处于近一个月来的高位,略高于86:1,但与7月初的高点93:1相比仍相对较低。近期白银表现逊于黄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要贵金属(钯除外)价格下跌。在第三季度,是资金大量流入黄金推高了银价。鉴于白银的贝塔系数较高,最近几周白银放缓速度快于黄金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自9月初以来,资本流入已经明显放缓。事实上,除了资金涌向优质安全资产之外,三季度银价走高主要是由于短期投资者投机交易活动大幅增加,突出表现为各大商品白银交易量飙升。例如,9月份,上海期货的白银交易量同比激增8倍,自2015年以来首次超过纽约商品。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在上海期货还是上海黄金,中国白银交易的主力通常是短线投资者。7月,银价终于摆脱下跌趋势,开始上涨。这时候交易量开始上升,就是这个原因。7月份金银比大幅收窄,也增加了白银对很多短线投资者的吸引力。前两年他们因为白银长期落后而避之不及。

4RMB组:金价的下跌已经逼近买入区域,1450美元/盎司是目标市场的关键支撑位。

迈克尔马托斯,5U的首席交易员。美国全球投资者表示,贸易的不确定性似乎正在吸引买家购买黄金。长期来看,黄金作为一种投资,仍然是一种避险资产,人们仍然希望持有黄金,黄金市场的整体趋势仍然是上涨的。

6 ABN阿姆罗表示,金价将在2020年继续上涨,但投资者应等到当前调整结束后再出手。ABNAMRO对2020年黄金的预测显示,金价将在2020年以1450美元的价格交易,然后在第二季度升至1500美元,第三季度末升至1550美元,第四季度末升至1600美元。该行贵金属分析师乔吉特博勒(Georgette Boele)在报告中写道:“如果已经平仓了相当数量的多头头寸,我们将对2020年金价的走势更加乐观。我们仍然预计金价将在2020年底升至1600美元/盎司。不过,虽然我们看好黄金,但我们认为需要等到回调结束后再考虑入市。”在短期内,ABN Amro预计黄金价格将进一步下跌,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购买。

ANZ银行分析师Daniel Hynes:目前,金价面临的压力是隔夜美联储的强硬立场。美联储董事长鲍尔在讲话中表示,他暂时不会降息。但长期来看,黄金面临的形势还是有利的。随着全球央行取宽松政策,黄金将得到支撑。

8道明证券分析师表示,黄金仍有下行空间。多头头寸的扩大可能会继续给价格带来压力。分析师还补充说,一个关键的盈亏平衡点是每盎司1438美元。

瑞士圣宝分析师卡斯滕门克(Carsten Menke)认为,近期黄金的弱势主要是由期货市场情绪降温以及短期投机者、趋势跟踪者和技术交易者的卖空行为造成的。但目前的弱势恰恰是买入的好时机;

10Bubba Trading的分析师托德霍维茨(Todd Horwitz)也警告称,黄金和白银价格的这次反弹可能只是超卖后的“死猫跳”。每当出现超跌,总有人认为底部出现,第一个冲进市场,空头出现。然而,影响市场的因素并没有改变。霍维茨认为黄金市场仍处于下跌趋势,偶尔的反弹不会改变什么。

[黄金价格最新报价]

1.现货黄金价格

1.国际现货黄金价格

截至记者发稿时,国际现货金价报1468.30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下跌3.10美元/盎司。

;国际现货钯金价格报1743.44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上涨4.25美元/盎司;国际现货白银价格报17.003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上涨0.026美元/盎司;国际现货铂金价格报884.19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上涨0.34美元/盎司。

2.国内现货黄金价格

二、黄金期货价格

1.国际黄金期货价格

2.国内黄金期货价格

三、纸黄金价格

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现货黄金日线图

现货黄金小时图

北京时间9:35,现货黄金价格报1468.41美元/盎司。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金价暴跌!2023年7月1日各大金店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7月1日开始,金价突然跌了很多,很多人都在微信群里说金价暴跌了,赶紧去买金饰啊,这时候买便宜好多的,是一年中非常合适的时机了。

妻子想要买个古法手镯很长时间了,年初的时候问过价格,很多知名的黄金品牌是480元左右一克,一条手镯最轻的也要20多克,她感觉有些小贵,花1万多元买一条首饰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这次听到黄金降价了,赶紧去商场里看看黄金多少钱一克了,比年初的时候是不是便宜了呢?

7月1日的黄金价格是多少呢?

到了超市里的黄金专柜一问,销售员都是说价格降了,但是一问价格却是500元开头了,其中老凤祥品牌是508元一克,周六福是508元一克,周大福、周大生都是507元一克,中国黄金和老庙黄金价格一样是505元一克。

“价格真的降了吗?元旦的时候不是480元一克吗?现在怎么便宜了还500多元呢?”妻子有些不解,不是降价便宜吗?怎么比以前更贵了呢?

“是真的便宜了啊,这次有些品牌的黄金降了5元钱一克,有些品牌的掉了2元钱,这是上半年第一次降价啊!”销售人员耐心地解释道。

“2023年元旦的时候,黄金价格比较便宜,当时大概是在一克470-480元左右,上半年黄金价格一直在涨啊,涨了5.6次价格了,最高的时候在6月份,有的黄金品牌涨到了530元一克,所以说这次的价格是真的很合适了。”销售员把黄金价格的行情简单地说了一下。

妻子从手机上查了下黄金价格的情况,6月份黄金的价格确实不低,6月6日这天黄金价格达到高峰了,周大生品牌黄金价格是530元一克,老凤祥黄金的价格是520元一克,而其余的如老庙黄金价格都在515元左右。

“黄金是越来越贵了,就是降价了也比预期的价格高太多了,看来这个黄金镯子我是买不成了”,妻子有些自嘲地对我说。

为什么黄金的卖价能到500多元,而回收价格却只有390元左右呢?

黄金的回收价格只有390元,卖价和回收价格差距120多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为什么我们用了400-500元/克购买的黄金首饰,当拿去回收时却发现价格只有390元/克左右,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为什么买不到390元一克的黄金呢?

黄金的回收价格是根据当日黄金大盘金价来定价的,并不会计算购买黄金首饰时的手工费、加工费、品牌溢价等。而且在黄金行情下跌的时候,黄金的回收价格也是会低一些的。

黄金回收价格是低于黄金大盘金价的,黄金回收商家也是要赚钱的,所以卖价越高,回收的价格也不一定太高,其中的差价也是越来越大,个人买的话也是买不到便宜的黄金的。

古代时候的一两等于我们现在的多少钱?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宋史有记载,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年),“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食货志),一两金子从兑10贯到8贯。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陀续编》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银每两二贯三百文,金每两三十贯文。从这里能看出,金银的兑换率差不多1:10,但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这是因为宣和7年(1125年)金兵入侵后,物价飞涨、铜钱贬值的缘故。金兵南下后,大片国土沦陷、税基减小,产铜量也下降,而同时开支却并没有减少,宋财务紧张,钱币也开始粗制滥造(含铜量大幅降低),造成了币制崩坏和通货膨胀。到了南宋后,1贯铜钱的购买力远不如北宋。宋史上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的一两银子可换3贯300文。不过无斋主人认为,北宋在金兵入侵前,银铜兑换率为1两兑1贯仍然是合理的。

要讨论货币的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设,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1两银子今天价值的两个不同数字。吴思先生似乎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到底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网上查到“1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基准的换算方式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约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前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即今天的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一盎司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相反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的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4500多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从而我们得到下面的基本换算公式: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万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傔人衣粮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待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被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时,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合1500元人民币,似乎有点离谱。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宋代酒类是垄断专营的暴利行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酒价本身就很贵。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私酿15斤酒就要被杀头,后来规制放松,但私酿到一定数量仍是死罪。另据宋史,神宗元丰2年(1079年),东京的酒价是“斤直钱二百五十”,白胜的一桶酒差不多应该有20斤,所以5贯也算合理,当然黄泥岗的物价肯定要比东京便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高价的吧。

以上摘自无斋主人《“黑”话水浒》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武侠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bbs3.news.163/photo/1496405.html

以上只是一个比较直观例子,.其实,货币价格在历史上是有波动的.要说明白,可不是一2句话能解决的.想要看明白,最好看看中国古代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