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2.比亚迪唐和奔驰g63相比,究竟哪款车质量要更好一些?

3.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

买车时千万不要买哪种车?

比亚迪唐车门多少钱一个_比亚迪唐后门钣金价格

第一,小众品牌

小众品牌的车不见得有问题,不见的真不好,但是在维修保养的时候,麻烦就来了。一则是4S店少,可能小城市没有,大城市也只有一两个。万一因为车销量不行,4S店撤了,你维修保养都没地方去。保养还好说,不在4S店也行,可是维修的时候,需要换个配件找不到,一等十天半个月就真糟心了。这还是说车质量靠得住,万一靠不住,需要保修的时候,可要了亲命了!没有4S店,你打厂家电话给你来回踢皮球。之前有众泰车主就曝过这样的事情,车辆明明还没有出保,却只能自己维修。

另外,小众品牌的二手车保值率太低,甚至车贩子都不愿意收。

代表品牌:斯巴鲁(车其实很不错,但是市场保有量太少),DS(也属于车好,但是保有量太低的情况),众泰、力帆、猎豹……

第二,造车新势力

理想、小鹏、蔚来、威马,车是造出来了,甚至还卖得不错,他们其中很多车企也都承诺电池电芯终身保,至少是首任车主终身保。不过咱就事论事,这些新势力毕竟还处于萌芽阶段,像是蔚来,一年赔上百亿,小鹏、理想也是几十亿几十亿的赔。他们能赚回来当然好,赚不回来的话,怎么终身保啊?企业活着能保你,企业都不在了,你找谁去?

毕竟,产品需要市场检验,这些年轻的车企也需要。等五年十年,他们站稳脚跟,产品力也上来,再来考虑买也不迟。现在定价太高,资历太浅,购买风险较大。

代表品牌:理想、小鹏、蔚来、威马……

第三,安全性差的车型

咱国内消费者买车,大多数都只是家庭的第一辆车,不懂车,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上网看各种车评眼花缭乱,哪个都挺好,听老司机的建议,老司机的经验也是十几年前的,什么买日系吧,用的住,省油……于是,大多数消费者买车就是随大流。

不懂车,觉得动力不重要,咱也不开快车,油耗明白,省油就是省钱,要低油耗的,空间大坐着舒服,于是很多车企给国内市场量身订做大空间车型。可是偏偏不注重安全性。

的确,买车不是为了撞的,但是一辆安全性高的车,即便撞了,你能活着!活着!就十月份,一起交通事故,高速堵车,被大货车追尾,比亚迪唐三个人都没事,下车打电话拍照片,前面的车说有人已经不行了。

现在好车,值得买的车不少,那些安全性差的车别买,那是对你自己生命不负责。

代表车型:帕萨特、途观L、别克GL8、宝骏510,宋MAX……

第四、缺陷车型:

丰田本田在北方寒冷地区存在机油乳化的问题,大众烧机油,日产某些新车漏油。类似这种存在通病的车型,人家老车主还在那拉条幅维权呢,你又一头扎进去了,那被坑不是活该?怎么知道这车质量怎么样?我特意举了合资的例子,就是提醒你,别以为日系车就没问题,投诉也不少。去车质网查一下,看看车主投诉都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大众,都投诉变速箱,那咱就避开,毕竟可选的车型那么多。都说马自达浑身异响,你买不是头铁吗?都说特斯拉做工糙,你是不是得再琢磨琢磨?偶尔一两项是个例,如果投诉都集中在这里的话,说明这个车型存在缺陷。三大件的毛病千万要绕开,一些可以忍受的小毛病,你可以自己选择。

第五、低端豪华品牌

低端,豪华,这两词儿放一起是不是特分裂?豪华品牌,看着奔驰的车标,是很显得有档次,可是真正懂车的人也知道奔驰A级,宝马X1是什么价格,它给不了你豪华的感觉,只能给你豪华的价格。不是说这类车完全不能买,但是不值得。

我五十万,一百万买个宝马五系,奔驰S级,有这个牌面。二十万来个奥迪A3,维修保养贵,保险贵,也给不了你豪华感觉。总之是性价比不高。

第六、油耗高的车型

不用太过执着于油耗,一款百公里7L,一款百公里6.8L,你就选你喜欢的好了。可是一款7L,另一款14L,你作为家用车还是最好掂量掂量。家用车还是讲究有一个用车成本的问题,十万买一辆车,一年油花2万,是不是不太合算?别看着车外观霸气,一冲动就买了。真用的时候肉疼,买辆车舍不得开。

第七、不能过户的问题车

二手车可以买,如果选得没毛病还真是物美价廉。试驾车也可以买,说什么暴力驾驶不爱惜,车要是几脚油门就能踩坏了,那也别用了。像是法院拍卖的车,抵押车,只要手续合法,都可以买,的确是存在一些风险,但一定要可以过户。

不能过户的车,再便宜也不能买,从法律意义上等于说你钱给了,车还不是你的。

另外,必须注意,买二手车一定要注意合同,在沈阳塔湾二手车市场真就存在这种问题,把报废车修好了当二手车卖给车主,到保险公司一查,这个车不能上保险,他们已经赔了全损报废了。而且这些车行都是拿业务员顶在前面,维权也困难。

最后,买车最好自己多了解一下,研究一下,听车评人说得天花乱坠,不如自己去4S店亲自去感受一下,亲自去看看。很多国产品牌都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真正可以做到物美价廉,大家也都多关注一下,别再用老眼光看国产品牌了。

比亚迪唐和奔驰g63相比,究竟哪款车质量要更好一些?

比亚迪唐燃油版车型目前有5个配置,售价区间为12.99万元-16.99万元。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70mm×1940mm×1720mm,轴距也是达到了2820mm。

其搭载的2.0T发动机最大扭矩为320Nm/1750-4500rpm,已经接近了主流2.0T发动机的输出水平。

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三款中型SUV的工艺制造水平,比亚迪唐的前车盖以及车尾的平均间隙为3.5mm,是三款车中最好的,间隙差值也是最小的1.5mm,左右缝隙比较均衡。长安CS95平均间隙为3.66mm,略差于比亚迪唐,但是差距并不大,间隙差值为2mm;传祺GS8的表现是三款车中最差的,平均间隙4.25mm,间隙差值2mm,总体的钣金缝隙较大。

三款中型SUV的漆面厚度差距明显,比亚迪唐的漆面厚度是三款车中最厚的,平均厚度达到149.7 μm,算是比较不错的表现,比大多数合资车型还要厚。而长安CS95和传祺GS8则较为相当,CS95厚度为111.1 μm,传祺GS8为107μm,漆面厚度水准和其它国产车型相当。从测量的数据来看,比亚迪唐和长安CS95的漆膜较为均匀,传祺GS8的漆膜就相对没那么平均了。

全新一代唐DM的前刹车盘用了打孔通风式设计,同价位的合资SUV里比较少见,这样有助于刹车散热,使得车辆的刹车性能更好。我们实际测量它前刹车盘直径为43cm,厚度为34mm,这个数据在同级别里也属于越级的配置。通常来说,刹车盘越大、越厚,刹车性能就越好。布雷博6活塞刹车卡钳与足够大和厚的打孔通风盘,全新一代唐DM的这两个制动部件可以说是性能SUV的配备了,非常厚道。

对比一下汉兰达,它的前轮刹车用的是通风盘式设计,卡钳是双活塞的设计,在这个价位的SUV里面属于正常水平。实际测量它前刹车盘的直径为38cm,厚度为28mm,比全新一代唐DM的要小和薄一些。

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

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

 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腾势D9于5月16日正式开启预售后,目前已经收获了两万余张订单。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

 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1

 作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腾势的首款产品可谓是火爆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预期!订单量突破5万,成交均价40万,腾势D9要吞整个市场?

 腾势D9作为比亚迪和奔驰联手打造的首款高端MPV,之少在品牌影响力是不用担心的,毕竟腾势之前的产品就是在奔驰4S店销售和售后!

 而品质就更不用担心,毕竟现在奔驰在腾势还有10%的股份,哪能坐着分钱不付出劳动的道理!所以在腾势D9上面还能看到不少奔驰的影子,所以在品质上面有奔驰把关,那么品牌影响力和品质有了,接下来就是接单接到手软了!

 据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消息称, 腾势D9在其上市当天订单量就达到2万台,而在后续一个礼拜时间, 又增加了近万台的订单,估计在大定之前还会再增加近三万台的订单”!目前腾势D9的累计订单达到5万台,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加大产能,及时交付此前的订单!

 对于腾势品牌来说,在比亚迪重新把腾势复活以后,腾势就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毕竟腾势D9在预售的几个小时订单量就已经超越了2021年全年的销量总和!要知道在2021年全年,腾势品牌全年的上险量仅有4878台,平均每个月销量仅有400台左右!

 毕竟D9背靠的腾势,其由奔驰与比亚迪共同打造,要品牌有品牌,腾势D9的预售价为33.50-66万元。这样的售价对于一款国产MPV来说,并不算讨喜,但是比亚迪汉EV、海豹、唐EV的价格都是打破了自主品牌的天花板,30万以上的价格以前放在比亚迪上面是想都不敢想,而如今不仅做到了,还接单接到手软!

 这就是实力,汉EV直接和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L抢市场,还能更胜一筹,所以这就是实力的体现!那现在再来看腾势D9,这个价格已经比别克GL8、丰田赛那、起亚嘉华、本田奥德赛、艾力绅都要高,而且还不是高的一点半点,33.5万的起售价,拳打丰田赛那,脚踢别克GL8,一发斗气外露直接震碎本田奥德赛!

 所以说,以上几款合资车型都不是腾势D9的对手,因为无数原本想要购买GL8赛那奥德赛艾力绅的中国公司机构大客户,已经转投腾势D9的怀抱,一口气买两台高配40多万的腾势D9的大有人在,而购买腾势D9的消费者不就是原来GL8、赛那、奥德赛的那些潜在客户嘛!

 在腾势D9的客户群体中,有60%为公务用车,而别克GL8的70%用户是公务用车,可见在公务用车市场还是这类MPV的消费大头,而在其余40%为私人用户,而这部分潜在客户都是从丰田赛那、本田奥德赛转变过来的,而成交均价达到40万,腾势D9要吞了整个市场?

 王传福几乎倾其所有,想要把现阶段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到腾势,而消费者也把自己的信任交给比亚迪!尽管大多数人尚未见到实车,但是有比亚迪背书的新腾势已足够给人信心!

 而作为腾势品牌的新旗舰,腾势D9足够抢眼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兼顾了豪华和档次感,加上丰富的车内配置和十足的用料表现,也能让它游刃有余的应付家用、商务等多种场合,毕竟在40万级别的消费者市场,这类用户基本都是社会精英人群,对新生事物接受度极高,需要的一款科技豪华的座驾,而腾势D9就是为社会精英人群量身定制!

 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2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日前对钛媒体APP表示,腾势D9将于八月开始交付,准备投资10亿元搭建销售渠道,目前的订单中有三成以上来自于比亚迪老客户换购,未来的目标是抢占BBA的市场。

  订单数量超两万,年底交付目标三四万

 腾势D9于5月16日正式开启预售后,目前已经收获两万余张订单。赵长江对钛媒体APP表示将于八月开始陆续进行交付,10月便能完成2万台左右车辆交付,年底希望可以达成3万至4万台车辆的交付目标。随着后续订单量的增长,腾势也希望会有更加理想的交付数据。前期交付的车型均为DM-i车型,纯电车型的交付将从11月开始,后者有望在总销量中达到30%左右的比例。

 为了确保按时交付,腾势在比亚迪第二工厂以全新开发的MPV专属平台生产D9,这条产线由腾势独享。赵长江相信基于比亚迪的生产制造能力与工人的培训,一定可以保障今年交付的顺利完成。

 尽管今年二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使得全国的汽车供应链都出现了紧张,但腾势依托于比亚迪的强大整合能力,将核心供应链掌握于自己手中。其中最为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要素——动力电池——完全由比亚迪自供,不会受到其他供应商的影响。

 同时,赵长江也相信在上海疫情逐步缓解,生产恢复正常化之后,江浙沪地区的汽车供应链企业将逐渐摆脱疫情影响,使得腾势的零部件供应不再成为问题。

  三成订单来自比亚迪车主换购

 在腾势目前收到的两万余张订单中,有30%左右来自于曾经倾向于SUV车型的用户,有30%来自比亚迪用户的换购人群,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家中已有BBA轿车或者SUV车型的置换用户。

 从用户年龄来看,腾势的用户群年龄跨度较大,25岁左右年轻用户有之,中年人也有很大比例。其中,私人家庭用户占据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为私人兼顾商用。从地域上来看,一二三四线城市都被囊括在内,以往对MPV车型不是很感兴趣的新疆地区也贡献了一百多张订单,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上海也有1300余张订单。

 赵长江表示,腾势的用户中一部分低调但不张扬,用车需求中商用成本更高,成熟期家庭用户在出行需求中会兼顾公私两种,另一部分用户则是高配车型对应的群体,需要满足政企商务接待的高端需求。

 腾势在描述自己的'人群定位时提出了“有智的新豪华派”这样的表述,很明显更加注重一二三线城市中的高净值人群。尽管2016年之后的MPV市场销量至去年已近腰斩,但是在一二线城市中高端MPV车型的销量占比已经超过50%,北京与上海的这一数据甚至超过70%,这也是腾势的底气所在。

  投入10亿元布局渠道

 腾势在销售渠道方面取了全市场全方位直营模式,今年将在全国69座城市布局超过200家直营店,之后将覆盖138座城市,绝大部分的省份做到范围在200km以内,%的市场能做到100km以内。

 赵长江表示腾势投入近10亿元布局渠道,以四种模式为用户提供服务。腾势中心会建立在市中心,为用户提供销售、体验、充电及其他服务,深圳第一家腾势中心将在光明国际汽车城开业;腾势mini中心的特点是服务靠近用户,体验更近、服务更近,主做油漆,钣金。

 腾势旗舰店靠近用户的休闲购物场景,以销售和体验为核心,提供专属试驾和补能服务。腾势之家则侧重于与用户共创共享的体验,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品牌之间构成新的联动。

 在线下渠道之外,腾势还将打造囊括了、微信小程序、腾势APP在内的线上模式,通过一站式、可视化服务,争取让用户只进一次店。在可视化方面,用户能够在线上看到所有购车流程的进度,为用户打造全维解决方案。

  BBA才是腾势的目标

 赵长江对钛媒体APP透露,腾势的产品定位与造车新势力有所区别,后续的SUV产品规划中包括一款五座纯电车型与一款六座DM-i车型,前者侧重于运动与科技属性,后者则在经济节能方面实现续航0焦虑。他表示,腾势要去抢占BBA的市场。

 腾势D9上市当天订单达2万,年底交付目标四万3

 近日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汽车透露了更多关于全新MPV车型——腾势D9的信息,包括目前的订单数量,以及芯片应用等情况。

 首先关于腾势D9的市场定位,官方表示新车会同时面向B端商务市场与C端家用市场。不过由于目前新车仍然通过小程序订购,因此还是家用车订单会相对更多一些。

 另外对于更具象的消费者定位,腾势认为D9的适用群体是25至45岁之间的中产收入家庭,且家中需要购置能应付二胎、三胎或者三代人出行需求的MPV车型。

 而在价格定位上,腾势表示之所以将D9这款车的价格定在33.5至46万元之间,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一是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中,30至60万价位的细分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而在这个价位的新能源市场中,90%的份额是SUV车型,9%是轿车,而MPV的份额最小,但却也最有潜力。

 订单方面,据腾势介绍,自从5月17日正式开启预售以来,腾势D9截至5月31日已经收到了2万个订单。其中DM-i版本订单占整体的75%,而EV版本占25%。

 另外目前的订单中有20-30%的用户是从SUV换成了MPV,有30%的订单是比亚迪的老用户进行的换购,最后还有30%是从“BBA”品牌换购为腾势D9的。

 腾势对于D9这款车的前景预测为:到今年年底的时候,腾势D9的月交付量能够达到1万+的水平,累计交付量将达到4万。另外他们判断2024年国内MPV市场将达到100万左右的体量,到2025年将达到150万,而腾势将实现40%的市占率,达到60万的销量水平。

 而对于B端商务市场来说,腾势表示后面会逐步开放更多样化的订购方式,企业单位的购订单会越来越多。此外腾势目前主推的是DM-i版本,它将在8月开启交付,而EV版的交付工作预计将在11月开始,所以EV版的订单后面也会有较快增长。

 在配置方面,腾势表示,他们之所以在D9车型上装配高通7325芯片,而非8155芯片,一个是因为需要让车内7块屏幕的多屏流转及智能车载应用都能流畅运行,同时也考虑到了芯片供应和成本问题,7325芯片是最佳选择。同时为了驱动高配车型配备的后排屏幕,腾势D9还增加了两颗芯片。

 在产能方面,据悉腾势D9的生产线落在了比亚迪的长沙第二工厂,且目前是“专享”产能,未来会有新的腾势车型在此投产,该工厂遵循了梅赛德斯-奔驰对制造工艺和品质的要求。

 除了这款D9,腾势表示后续还将分别推出一款大5座纯电车型,主打运动和智能;一款搭载DM-i动力的6座中大型SUV,它将配备激光雷达和更高阶的驾驶功能,目标是BBA占主导的豪华品牌SUV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