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5号汽油每升均价涨幅超过1.5元,油价“天花板”在哪?

2.油价调整周期

3.对于现在这种车市低迷的情况怎么样来缓解?

92、95号汽油每升均价涨幅超过1.5元,油价“天花板”在哪?

现在油价提升多少_现在油价提升多少钱一升

我国的成品油调整确实有天花板价和地板价。按照我国成品油调整机制,我们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整周期,然后将新一轮调整周期的国际原油均价跟上一周期相比。当国际原油变化幅度比较大,对应的国内成品油调整幅度达到50元以上每吨的时候,新一轮成品油调整窗口就会正式开启,否则就会累计到下一轮调整。

当然为了防范成品油大涨大跌,从2016年开始,我国也设定了成品油调整天花板价以及地板价。所谓地板价,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每桶的时候,国内成品油将不会继续下调,而是参考40美元原油成本,再加上原油的运输成本以及税费、企业利润等各种费用之后形成最终的成品油价格。

所谓的天花板价,当国际原油价格大于130美元每桶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不会继续上调,而是参考130美元的原油成本来定价。当然这里所谓的130美元并不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实时价格,而是本轮成品油调整周期的加权均价,至于这个价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公式,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不过从2016年到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并没有触发天花板价,倒是在2020年的时候触发了地板价。所以自从天花板价设定以来,到底会不会触发,以及怎么触发没有具体的案例参考。但既然我国设定了这样一个天花板价,那说明肯定会执行的,如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超过130美元甚至达到150美元或160美元以上,最终国内成品油的调整都会按照130美元每桶的原油成本来计算成品油的价格。

但至于最终的价格是多少,除了受到原油成本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其他成本因素的影响。成品油的成本并不只是原油成本,从目前我国成品油成本的构成来看,原油成本的占比只有37%左右,剩余的63%成本是由炼油厂加工成本、炼油厂利润、各种税费、贸易商运营成本及利润、加油站运输成本及利润等多方面构成,这里面光是消费税占比就达到21%左右。

所以即便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达到130美元以上,触及天花板价了,但如果其他成本增加,我们也不排除成品油价格还有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涨。因此成品油的天花板架在哪里,没有谁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油价不管再怎么涨,从短期来看,92号汽油基本上不可能涨到10元以上,所以可以理解为10元是92号汽油的天花板。

油价调整周期

油价调整周期是1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是十个工作日之后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一次。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

每次价格如何调整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综合计算近10个工作日平均值仍较大幅度高于上期水平的,就会提升油价。

已实行全省统一价格的地区,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全省统一最高零售价格。暂未实行全省统一价格的地区,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中心城市最高零售价格为基础,考虑运杂费增减因素合理安排省内非中心城市最高零售价格。

对于现在这种车市低迷的情况怎么样来缓解?

现在汽车行业形势复杂,我们汽车行业正在面临许多问题,这次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看这些问题。

第一个是原定的比较高的生产跟二季度以来需求被压缩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矛盾。普遍来讲,大家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对今年的预期不错,预计有18%到20%的生产率,大家也普遍地把产量定得比较高。大家都想多占市场份额,那么这样的话,就使得我们原来定的20%平均增长率,现在来看被压到15%了。

第二个挑战,我们说的就是高油价,油价提升了17%,北京地区93号汽油由5.34块提升到6.2块,增加了8.6毛,这对乘用车市场需求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次我们看这个负面影响主要是来自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单次的涨价幅度比较大,一次涨了8.6毛。我们曾经在2006年的3月份和5月份分别调高了两次油价,那两次合起来是调高了9.4毛钱,那时候对市场影响比较大,对我们小型车的打击非常大。这一次调价8.6毛,媒体的声音普遍认为油价还没有涨到位,消费者也会认可。

第三个挑战就是汽车生产成本较快上涨。现在的生产成本,尤其像中型卡车这样的车,基本上它的材料就是钢铁十几吨,最近我们从巴西购的铁矿石涨价了,钢铁就要转移到汽车上去,这个原材料涨价的压力比较大。另外是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这个可能对方方面面的劳动力成本的影响都比较大,对大型的企业都是有影响的。

但是如何来解决这些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你呢?

第一个要适当地减少产量,就是把你原初定的这样高的减掉一部分生产,这个感觉是最好的。第二个就是出口。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因为今年整个汽车的宏观面被压缩了,被压缩的情况下,大家可能现在还不减少产量,还要去生产。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2004年也是我们国家加大宏观调控,那个时候价格都已经打乱了,像有些车型一年降了好几次的价格,宝蓝1月份降价了,3月份也降价了,6月份也进行了降价,但是最后还是不行。如果今年大家还是这么做的话,那下半年我觉得这个市场又是比较乱的,而且销量也上不去。

第二个就是出口,出口对于我们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是比较好的。1-5月份已经占到了7.5%,7.5%的产量用于出口,出口肯定是对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有帮助的。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企业,像奇瑞去年是38万辆,它去年在国内的销售26万辆,出口是12万辆,奇瑞加上了出口的12万辆排位就是第4了。

时代正在迅速发展,各行业,汽车行列也不列外,都必须抓住时代机遇,努力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