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汽车价格会上涨吗_油价下跌汽车价格
1.油价三连跌即将来临,如果重回7元时代,新能源还香不香?
2.汽油价格下降导致汽车需求变化的经济学释义,要求用经济学模型分析?
新能源车涨价,特斯拉官降,中国品牌跟进,燃油车掀桌子,部分车企开启保价模式。以上大约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车市的经历的一系列过山车似的价格大乱斗。就当上个月大家还在讨论价格战要打到什么时候,到底是“保价派”技高一筹,还是掀桌子的更得人心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最大涨幅,以及碳酸锂半年不到的时间暴跌近66%的消息,恐怕要为一季度风风火火的汽车价格战,画上一个句号了。
份额降、油价涨,油车再打价格战也没用?
持续数月的价格战,简单来说,就是车企们为了留在“牌桌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价格战拼的却不是车价本身,甚至也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在风云变幻的车市格局中,对于产品、车企的预期。试想,如果明确告诉你,某家车企明天就要关门大吉。那么即便现在它的产品就是打骨折,恐怕绝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去趟这趟浑水。这种案例并非没有发生过,对于曾经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而言,其收尾的库存,最终归宿往往是租赁或二手市场。而它们在退出之时也并非没有选择大幅降价,但无论消费者还是车市同行,对此行为其实大多也都并不在意。
那为什么现在都开始在意了呢?因为彼时的降价,是准备卷铺盖走人,而现在的降价是为了继续撑下去。特别是对于燃油车领域而言,大家账本都非常清楚。首先,大盘是基本稳定的。自2017年到2022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基本围绕2400万辆左右水平震荡徘徊。其次,存量的数据中,新能源车的份额逐渐提升。去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经突破650万辆,同比几乎翻番,实现每卖出四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的格局。按照前面“买预期”的论调,其实燃油车目前已经处于守势状态,而油价可能会是压垮这一姿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全球主流车企纷纷选择“锁死”燃油车科技树,将有限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入到挖新战壕时。其实也等于变相“锁死”了燃油车的制造成本。平台化的制造方案,多产品(甚至多品牌)共线的生产方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简单来说,只要边际效应能够维持,燃油车的生产制造就会保持在可控且较低的水平。这也成为传统车企打价格战时手握的重要筹码。但油价对于消费预期的影响,恐怕会导致传统车企不再愿意主动将手中的筹码掷出,而是被动选择固守。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近年来油价与车市的关系。在去年上半年一波10涨2跌的走势下,国内油价也从“6元时代”快进到“9元时代”。叠加其它因素影响,去年3-5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明显,但同期的新能源车市依旧保持正增长状态。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年,整体画风为之一变。一方面,3涨8跌的油价走势,并没有让“10元时代”到来,还在年底成功将92号汽油压在了8元以内。另外,部分燃油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也刺激了去年下半年的车市表现。
再把时间拨回今年,虽然购置税优惠告一段落,但油价在第一季度基本克制,并且3月份的两连跌,让很多地区的95号汽油都跌入了8元以内。相对宽松的油价走势,让车企的价格战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4月份的大幅上涨,无疑再次唤醒了消费者对于油价的记忆。特别是在地缘局势暂无缓和迹象,以及供需关系的客观状态下。消费者恐怕也会产生油价将会处于高位震荡的预期。加上燃油车本身就处于份额被挤占的防守姿态,叠加使用成本的预期,车企自身继续价格战的预期收益自然会持续萎缩。当然,燃油车也不用担心新能源车会趁机利用价格“收割”,因为它们也准备收手了。
喘口气、继续卷,电车也打不动价格战了?
从市场份额来看,新能源车预期向好,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面对新势力的加入,中国品牌的崛起,以及传统外资车企的转型,整体大盘的向好,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分到预期的蛋糕。于是新能源车也一度选择在价格战问题上与燃油车联动。但是热闹的价格战掩盖了至少两个问题。其一是国补的取消,即便是退坡之后的水平,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在成本压力上绝对是“伤筋动骨”的存在。另一点则是技术上的投入,无论现在热门的800V,还是智能驾驶、座舱,以及充电桩与换电站等硬件投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以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来看,如果刨除研发费用一项,那么至少理想汽车已经可以实现盈利了。
当然,与很多手里只有一本新能源账的中国品牌车企不同,绝大多数外资车企还有燃油车可以输血。不过就像前面聊的那样,燃油车现在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恐怕也只有诸如宝马、奔驰这种一线豪华品牌受波及程度较小。但这些具有宽阔护城河的品牌,本身从来也没有加入价格战的意思。
再把视线拉回新能源车,其价格战标志性事件当属特斯拉今年的大幅官降,以及国内油价缓和时,燃油车掀桌子带来的市场“恐慌”。如果说后者带来的“危机”已经消散,那么前者还会再动手吗?无论是同行的试探,还是消费者的期待,有关特斯拉在上周六再次大幅降价的传闻确实“如期而至”。只不过特斯拉这次选择让同行安心。顶着特斯拉“全球定价最低”市场的头衔,上周“星舰”都炸了,又怎么可能再降价呢?这当然是开个玩笑,但特斯拉所谓“成本定价”的策略也实属贴金。实际原因恐怕只要翻看特斯拉去年的销量、订单表现就一清二楚了。
去年12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环比下滑超4成。这似乎做实了特斯拉当时在国内减产,以及销量不及预期的传言。而根据有关数据披露,去年年底,特斯拉在国内挤压的订单只剩5千多台。这些或许才是刺激特斯拉在今年年初直接在价格上“放大招”的根本原因。但是降价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在显现。根据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特斯拉营收同比增长近24%,净利润却同比下滑约24%。很显然,降价带来了销量,但盈利能力也下滑迅速。从产品毛利率来看,特斯拉也几乎下滑了10个百分点,毛利跌至20%以内,已经低于经营目标线。这种局面下,趁着上游大宗供应链降价“回血”还来不及,又有谁会挑头搞价格战呢?
总之,一季度国内车市略显混乱的价格战似乎要被画上句号了。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确实在价格战之中收获到了一定的销量。但油车的前景并不完全在自身的价格上,反倒是继续“割让”利润,所能得到的正向反馈在减少。如此以来,等待类似去年购置税政策那样的“普惠”性质的利好,似乎成为更理想的选择。而新能源车方面,就算是成本控制大户特斯拉,也得喘口气。与其指望碳酸锂的暴跌促使新一轮价格战开启,还不如期待诸如4680电池、一体压铸车身等基础落地,从根本上进一步压低成本,以实现“油电同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油价三连跌即将来临,如果重回7元时代,新能源还香不香?
油价一直是广大网友密切关注的问题,因为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私家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受到油价价格的影响,油价的三连跌将于7月26日达成,国内的一些地区95号汽油也将回归到8元时代。这对于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油价的下降将给城主手下不少的油费,减少用油成本。
油价的此次下调预计将一吨汽油一调300元,柴油下调290元,92号汽油将会下调0.25元。在本轮油价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受到下挫。这段时间有所反弹,本次油价调整幅度收窄。在原油市场处于紧缺的状态,油价能获得一定的支撑,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审核标态将增加100万头石油产量,但是这个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得知的,且增产幅度也没有办法弥补原油市场供应紧缺的现状。
7月26日进行的。柴油汽油下调。后车主加满一箱油,将至少减少12元的花费。向耗油量达到7升到8升的车型,现在平均每行驶100公里,费用会减少二元,而对纽约大型的物流运输车,而且每行驶100公里油费将减少10元左右。这次调价对于私家车和物流企业而言大大减少了成本。
这次调价是2022年以来的第14次调价。有关预计表示下一次调价将会发生在今年8月9日24:00。以当前的原油价格估算,下一轮调价将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由于美联储这个月的加息。可能会再度给经济带来需求压力。由于供应端利好仍然存在,所以下一轮的油价调整可能会存在搁浅。车主们应当抓住此次油价上调的机遇,下一次石油调价可能就是上涨了。
汽油价格下降导致汽车需求变化的经济学释义,要求用经济学模型分析?
在油价下跌之后,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又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过去两年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非常火爆的,比如2021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仍然非常火爆,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57.8%。而且这已经是连续几年新能源汽车取得快速增长,过去几年时间新能源汽车平均增速至少达到70%以上。那为什么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么迅猛呢?很多人都可能将原因归结于油价太高。进入2020年3月份以来,在疫情影响之下,全球油价持续上涨,最高峰时期,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到130美元,对应的国内92号汽油也曾经进入9元时代。
在油价持续飙涨的背景之下,大家的加油成本越来越高,比如在2020年最低时期,92号汽油只有5.5元左右每升,到了2022年最高时期,很多地方92号汽油都飙到9.2元以上,相当于两年多时间92号汽油涨幅超过67%,加满一箱50升的汽油要多180块钱以上。在加油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之下,很多人都开始转向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也是直接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在美联储加息以及全球经济增速不太乐观等因素影响之下,国际原油开始下跌。如果7月26日国内成品油继续下跌,这意味着原油已经迎来三连跌,累计跌幅至少达到950元以上每吨。在成品油下跌之后,加油的成本对应的也跟着下跌了,所以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有可能会重新考虑燃油车。
毕竟相比于燃油车来说,新能源汽有很多劣势目前是没法改变的。第一、充电效率低。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快充,大多数都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慢充更是需要10个小时以上,这种充电效率非常慢。
第二、续航里程焦虑。虽然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都低于6百公里,用于市区通行还可以,但是出远门就容易让人产生焦虑。而燃油车就不会存在这种焦虑,燃油车只要加满油就可以继续行驶,这是新能源汽车所没法相比的。
第三、充电设施不完善。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一些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农村更是没有多少充电设施,如果开到这些小地方去,新能源汽车就可能找不到地方充电,这是非常麻烦的。也正因为出于各种方面的考虑,所以目前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新能源汽车,如果油价回落,我相信很多人更倾向于购买燃油汽车,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出远门的人来说,燃油车仍然是首选。不过,尽管新能源汽车有很多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是很难避免的,这种发展趋势不会因为油价的下跌而改变。
而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成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这里面主要有几点原因。第一、新能源汽车会不断取得进步。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续航里程短,充电效率慢,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各种问题,但是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肯定会逐渐得到解决的。比如目前已经有一些电尺厂家研究出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电池,另外有一些汽车厂家已经研发出充电效率很快的充技术,充电时间只需要20分钟左右。未来随着研发的不断推进,我相信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充电效率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到时困扰新能源汽车的一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二、未来汽车将不是简单的通行工具,而是一个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新,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动力结构是以电作为驱动,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将作为一个智能终端,未来它将成为连接工作生活的一个智能终端。未来汽车将不是简单用来通行,还会连接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这是传统燃料车没法相比的。所以按照新能源汽车的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燃料车被取代将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就像当年的手机一样,手机刚出来的时候也是仅仅用来打电话发短信,但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不是简单用来打电话,而是成为集沟通、、社交、购物、出行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未来汽车也很有可能朝着这种趋势发展。
第三、全球碳中和需求。按照全球碳排放目标,预计到2060年全球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减少汽车碳排放将是一个重要的出路,目前汽车仍然是全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未来能够减少燃油车,将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中,无论是从汽车本身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全球碳排放的目标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
首先理清汽油与汽车之间的关系,汽油和汽车属于互补品。
若互补品价格下降,将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汽车的需求曲线将整个向左移动,同一价格之下,汽车需求增大。
以下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明显可以观察到当价格下跌,预算线斜率变化,最终两种商品购买均增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