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正误:都江堰做到四六分水,分沙。

2.玉镶金吊坠如何辨别真伪

判断正误:都江堰做到四六分水,分沙。

四六标准牌子镶金价格_四六金书

正确。

所谓“四六分水”:在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简称“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鱼嘴应该以什么样的角度迎对岷江的江水,要伸入到水流的什么位置,鱼嘴要有多高,鱼嘴两侧的江底高度相差多少,才能够恰如其分地让洪水季节的江水的六成进入外江,四成进入内江;在枯水期,鱼嘴又要只让四成的江水进入外江,其余六成的江水进入内江,灌溉农田。这是怎么设计出来的?现在只知道,相传李冰建堰时在鱼嘴附近埋有石人,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在在“凤栖窝”下面的内江河床上的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卧铁的高度便成为每年维修清淘内江河床时深浅控制的标志。

所谓“分沙”:实际上从鱼嘴开始,泯江水80%的沙石流入外江,只有20%的沙石进入内江。这20%的沙石量依然很大,都江堰设计了一个综合分沙工程,即凤栖窝和飞沙堰配合分沙。凤栖窝与内江主河道有一角度,河道底部还有一坡度,水流顺着凤栖窝将沙石卷起,沙石卷起来的方向与内江有夹角,沙石被甩到飞沙堰上,再从飞沙堰上被水冲回外江主河道,而没被冲过飞沙堰的沙石便会沉在凤栖窝。凤栖窝和飞沙堰的结合分去岷江15%的沙石,只剩下5%的沙石过鱼嘴进入内江,其量很少,不会堵住河道,而且维护量非常小。这就是都江堰之所以能沿用两千余年的奥妙所在。

玉镶金吊坠如何辨别真伪

颜色和光泽鉴定法:各种不同成色的黄金吊坠,其颜色和光泽是各不相同的。成色95%的黄金吊坠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为赤**,此为黄金吊坠中之上品。正**成色在80%左右;青**成色在70%左右;白中微黄其成色低于60%;成色40%以下的黄金吊坠颜色则完全泛白了。该法是判定黄金吊坠成色的唯一简单方法。有句黄金吊坠成色口诀请牢记:“七青、八黄、九五赤,四六不呈金”。

火烧鉴定: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黄金吊坠在上千度的高温下仍不熔化、不变色。据此,可将金饰品放在火上烧灼,即能辨真。

掂重量:黄金吊坠密度比一般铜、银等常见金属都要大。同体积大小的黄金吊坠重量是铜重的2.2倍,银重的1.8倍。因而用手掂掂量量,再根据其体积的大小,就可以判定真伪。黄金吊坠用手一掂有沉甸甸的感觉,这就是所说的“金坠手”,反之,则是轻飘飘的。

听音韵:将饰品抛掷于硬质地方,成色高的黄金吊坠会发出“噗嗒噗嗒”的声音,此声低闷且无韵,落地之后极少弹跳。成色低的黄金吊坠掷地之后,其声稍尖微高,稍有短韵。而铜制饰品掷地之后发出“当当”响声,此声高而尖,音较长而有韵。掷地后有弹跳。

折软硬:成色高的黄金吊坠折而柔软;成色次之,硬度增加;铜条实物折之费力,且有弹性。成色高的黄金吊坠用大头针(指甲、牙咬均可)划之,用力不大而痕迹却很明显;若为黄铜饰品用大头针划之时,用力大而痕迹模糊不清,指甲划之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