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2.警惕,未来几年房屋销量将迎来断崖式下跌

3.国内油价下半年首次下调,每升下跌多少?

4.为什么国际油价涨时鉴于影响上调油价,而纽约油价下跌却没什么反应呢

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节前油价上涨_节后油价断崖式暴涨

输入性通货紧缩 :指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的,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效应———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乱等。

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一些方面:

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大量产品销不出去,造成通货紧缩的发生。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制约,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的制约等负面因素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这也是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互为因果。正如一个胃病患者,说自己“消化不良”(需求不足)或“吃得太胀”(供给过剩)是一回事一样。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一直复苏不力,这对依赖美国经济带动的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促使这些国家的通货呈现下降之势。

首先,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油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为2.0813亿吨,消费量为5.0738亿吨,出口量仅为92万吨,进口量达到2.8259亿吨,进口依赖程度达到55.7%,国内人均原油消费大概仅为全球人均消费水平的50%左右,随着今后我国原油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也将显著提高。

国际国内原油市场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且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国内原油价格及下游能源化工产品价格联动走低,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可能在本月底迎来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的首次七连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还对国内物价指数产生较重利空压制作用。

原油价格与国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具有密切的关系。CPI构成中,交通、通讯类消费价格位居第4位,并占据9.95%的权重,而交通消费价格又与原油存在密切的关系。PPI构成中,根据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选取矿产、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产品、化工产品、橡胶产品、建材产品、轻工原料、农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的构成大类。样本的选取充分考虑整体性和代表性,使样本形成的数据能有效代表全国的价格走势。显然PPI与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国内CPI和PPI指数走势产生较强的助跌作用。

其次,原油不但自身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而且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另外还是中下游较多能源化工品种的主要母产品。因此,原油在国内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势必拉低国内整个物价水平,并对国内通货波动产生较重利空作用,使通货形势由膨胀向紧缩转换。

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能源上游生产、供应产业的景气程度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分别导致能源供应产业的利润的增长和缩减。同时,原油价格还与国内中下游能源化工行业的景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适度上涨,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强,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旺盛,导致能源化工价格涨幅更大;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弱,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能源化工价格跌幅更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也将逐渐过渡至中性偏宽松,以适度增强资金流动性,降低能源化工企业的资金成本,缓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国内通货紧缩预期。

警惕,未来几年房屋销量将迎来断崖式下跌

一直苦等数据帝,结果等来的数据不多。我先抛块砖,有玉的砸过来。一图顶千言,自己看图,自己理解:先来份中国和日本比较的工作人口数据:(注意:这是2013年的图)

再来份中国和美国的工作人口比较数据:

再来份中美日三国的人口结构图:

往前推2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图是不是像日本?

再上美国的新屋销售和老屋销售图:(都是年化数据,以千为单位)

再上中国商品房住宅的销售曲线图(单位是万平米,数据只统计新房,不包括二手房)

再上商品房住宅销售额的(单位是亿)

这幅图不像冲顶吗?和你看到的任何K线图的冲顶有区别吗?我的看法是不但冲过头了,透支未来需求了,而且是严重冲过头,严重透支未来需求了。

注意2014年住宅销售额的下跌,这就是我上面人口结构图上说的那个拐点,这是自198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因为非外界因素导致的房地产销售额下跌(2008年那次是因为次贷危机导致的下跌,那次不算)。有理由相信,中国房地产内在力量的拐点就是2014年,既然内在力量已经出现转折点了,那么2015年和2016年为什么又暴涨了?因为李中堂给房市吃伟哥了,除了一线城市,其它全面放松,甚至鼓励大家买房。于是在群众人性的驱使下,很容易就完成了这个自我加强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暴涨和2015年股市的暴涨几乎如出一辙,都是经济基本面不支持的暴涨。但伟哥不能一直吃啊。最后上日本的房价走势图:

最后上日本的房价走势图:

这个各都市圈的涨幅是不是和国内很像?东京大阪涨最猛。中国也是北京 深圳涨最猛。

很多人喜欢说的话,中国不一样,中国不一样,但我怎么看来看去,还是日本,香港,台湾当年的套路呢,几乎一模一样的套路。特别是日本,几乎和中国90%重合。现在中国企业买遍全球的态势,北京深圳房价猛飚的态势,中国降低利率,大力财政刺激的套路,群众坚信北京房价永不跌,2015年股市大泡沫然后崩盘,房市继续猛飚,几乎都和当年日本一模一样,我怎么就没看出啥区别来呢?我想起有个不一样了,日本没中国现在这么经济,但走势还是几乎一样,这说明啥?

目前美国人均GDP是57263美元,中国人均GDP是8125美元。

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47美元,中国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是3452美元。

目前美国最新的17年1月新房每套销售中位数(不是平均数)是32.19万美金,折合人民币215.9万。

美国新房的每套平均面积是多少,我网上新闻查到的数据是233平米,但这个我暂时没有官方权威来源。折合人民币是9266元每平米。

美国16年老房销售中位数是23.3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3万。

中国新房每套销售中位数,我不知道,我没有数据来源,但2016年平均价格大概是7200每平米左右。

你自己看完后,你觉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什么阶段?

我再谈谈人性,做股票不可不通人性,华人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爱跟风,赌性重。所以不管是大陆,还是香港,还是台湾,都曾经发生过不可思议的泡沫产生,和泡沫破灭。冲顶总是冲得格外急,格外狠。所以在华人的世界,自我实现自我加强的过程总是非常陡峭。但趋势逆转时,也会同样的陡峭。

很多人纯凭数据来看,往往会以为后面还有更傻的来接盘,但以华人喜欢跟风的习性,在每个人都已经每天热议的时候,他们自己就已经是最傻的那批了。15年的股市崩盘就是这样的,很多人仅凭中国股票市值占家庭资产的比例仍然很低,来简单判断后面还有一大把傻子可以接盘呢,其实连老奶奶都开始热议股票的时候,他们自己就已经是最傻的那个了,后面再也找不到更傻的了。

在现在全民热议房市,老奶奶,老爷爷都每天在激烈的讨论的时候,更傻的更有钱的,未来可以接盘的接盘侠他们现在在哪呢?他们有多少人?他们接的过来吗?

现在冲进去的其实就已经是最傻的一批了,只不过被强行压住,这批最傻的买不到房,非常着急,导致这个过程被人为延长了很多而已,仅此而已。如果彻底放开,这个过程很快就结束了,就是15年股市最后冲顶的那个过程,量价同时暴涨,最后冲顶阶段将会非常的陡峭,最后“砰”地一声,炸了,然后进入销魂的逆向循环阶段,开始逆向的自我加强自我实现,1991年日本房市崩盘进程再次重演,而且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实在太过巨大,这个泡沫的破灭将是如此的绚烂多彩,可以让无数人铭记一生。那将是大家能看到的最精彩的一场人性演出。最后会上演无数精彩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相比这场演出,2008年和2015年的股市崩盘那只是小孩子玩的游戏。

可惜不是!有日本这个1991年的大灯塔在前面,中国对房市泡沫的防范程度远甚于股市,才高潮了一会儿,中国就强行出手,不但出手很快,而且出手很狠,即便这么狠,仍然没控住,起码今年前3个月,群众的人性战胜了的调控,于是再次加大调控力度。未来会如何,我也不知道。

这是空前强大的和空前强大的群众人性之间的终极对决,让我们屏住呼吸,拭目以待这场终极对决的结局。

人性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喜欢根据自己过去那么短暂的历史来预测未来。现在99.99%的中国人都是根据过去20年中国经济狂飙猛进的历史来预测未来20年仍然会这么狂飙猛进,问题,这可能吗?树涨不到天上去。

我的结论是,也许可以控住价格,但它没能力同时控住销量,所以未来销量类似美国2005年后的的悬崖式下跌很难避免。维持2年销量不跌甚至继续上涨也还是有一定概率的,毕竟被这次压制的这么狠,但维持5年,这个概率真的很小。

话放在这里,即便以中国的强大,房价和销量,未来只能控制其中之一,要么它放弃销量,要么放弃房价。或者它一样都没能控制住,被群众的人性给彻底击败。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我预言的未来2-4年中国经济会很艰难都将成立。

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不但中国地产泡沫,全球地产都有泡沫,包括美国,因为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必然带来的泡沫。巴菲特选在今年卖房,虽然是很小的事,但未必没有他的道理。他上次卖就是2005年。

全球大放水,中国有钱人数量暴增,中国这点增量就足以将全球房市炒上去。本来就是平衡,多5%的需求增量就能让它上天,反之下地。和中国07年将全球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炒上天是一个原因。和油价暴跌暴涨都是同样的道理。这次还多叠加了一个全球大放水。未来房价要跌,可能会全球一起跌,和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房价下跌一个道理。震源可能就是中国。但也很难说,中国对房市泡沫如此如临大敌,胜负难料。

另外,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看空未来2-4年的地产市场,却仍然持有了6只地产股票。原因就是索罗斯说的,识别象,投身其中,在象被群众识别前撤出。现在群众还没识别出象,正High得找不到北的时候,我当然应该跟随趋势,与他们共舞,而且以目前这么强烈的经济压制来看,这个象被识破还得有好一段时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香港的地产股静态来说是足够低估的。

最后补充下,我说的是未来几年并不是今年,今年说不定会再次勇创新高(如果不加大调控力度的话)。我说的未来几年是未来2-4年。

国内油价下半年首次下调,每升下跌多少?

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于9月18日24时开启,汽油和柴油平均每升下降0.25元。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汽油每吨下调315元,柴油每吨下调300元。

全国平均来看:

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5元;

95号汽油每升下调0.26元;

0号柴油每升下调0.26元。

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2.5元。本次调价是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出现的第四次下跌。

扩展资料

油价继续暴跌可能性不大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来看,疫情在海外持续蔓延,阻碍全球经济及原油需求复苏进程,油价仍将继续承压。但当前原油市场生产和库存情况与今年3-4月油价断崖式下跌时相比已有明显改善。

欧佩克及其盟友8月份减产执行率为102%,大规模减产带来的供应收紧较为显著,昨日会议再次强调将完全遵守减产协议;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下降,当前库存接近4月初以来最低。因此,油价再次出现持续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在需求未有显著改善之前,将继续维持弱势运行。

环球网—油价迎年内第四降!95号汽油重回五元时代

为什么国际油价涨时鉴于影响上调油价,而纽约油价下跌却没什么反应呢

在美国4月份就业人数增加提振以及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消息的影响下,美元上涨对油价造成重压。  大宗商品的“断崖式”下跌还在继续。过去两天,原油从白银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领跌大宗商品的新主力军。累计本周,大宗商品可能创下两年来的最大跌幅。受到能源、金属等商品价格普跌拖累,周五的亚太股市多数收低,延续了隔夜美股的颓势。 截至周五收盘时,纽约商品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62美元,收于每桶.18美元,跌幅为2.63%,全周跌幅达到14.7%。伦敦市场6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67美元,收于每桶109.13美元,跌幅为1.51%,全周跌幅为13.31%。 纽约市场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8美元,全周跌幅达到14.7%。伦敦市场6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09.13美元,全周跌幅为13.31%。  尽管油价近期大幅回调,且短期内可能继续下跌,但中长期来看,全球原油供求关系趋紧,油价在2012年之前有望重回甚至超过最近创下的每桶近115美元的高点。但高盛的看涨言论并未阻止油价下跌行情。补充说一下:国际油价的涨跌,纽约油价难免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