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油税改革前后价格变化

2.国家发改委回应油价六大疑问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差异

燃油税改革前后价格变化

油价改革后价格范围变了吗知乎_油价改革后价格范围变了吗

有关人士细算改革前后各车型开支变化

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后,小排量车型的费用减少支出非常明显,油耗越高的车型其费用支出越高。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前后典型车型支出变化表

车型 QQ0.8LM 明锐1.6LMT逸致版 奇骏(2.0升)

百公里耗油数 5.8升 7升 11.5升

改革前年费用 6862元 8008.5元 12308.25元

改革后年费用 6238元 7528.5元 12368.25元

费用变化数 -624元 -480元 60元

在为期一周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征求意见期间,社会各界反馈各类意见48643条。分类别看,私家车主反馈意见占58.5%,无车者占19.8%,单位公车占5.9%,农用车占2.8%,出租车占1.3%。

改革后,不同群体的税费负担会有哪些变化?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记者近日访了相关专家和普通消费者,仔细测算了改革对他们的影响。

哪些人负担会增加

在改革方案中,增加的消费税和取消的养路费等费用总量是平衡的,即国家通过上调消费税增加的税收收入与因取消养路费等费用后减少的收入相等。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主任白重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北京家用小轿车每月养路费110元计算,增加的消费税按每升0.8元计征,每月如果消耗近140升油的话,新增的燃油消费税和取消的养路费刚好持平,即盈亏平衡点。在油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革方案实施后,如果用油量超过140升,车主每多用一升油,就需多花0.8元的消费税,因此,负担增加了。

郭胜是北京一家公司的老板。他去年买的小汽车跑了4万公里,平均一个月最少要用220升汽油。改革方案实施后,他每个月要多花费64元。“不过,如果改革后油价会下降的话,我的负担可能不会增加。”

在行驶里程相同的情况下,高油耗汽车要比节能型车多用油,高油耗车主的负担要加重。

有关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不同油耗汽车每年分别行驶1.5万公里,均使用93号汽油,汽油价格为每升6.37元,一年养路费为1320元。

通过对比发现,明年取消全年1320元的养路费后,只要车主用油增加的支出总额在1320元以内,其每年的支出费用将不会发生变化。

不过,一辆平均油耗为每百公里5.8升的微型车QQ0.8LML,改革前平均年费用为6862元,改革后年费用下降为6238元,支出减少624元。

平均油耗每百公里7升的明锐1.6LMT逸致版(中级车),年均费用将从改革前的8008.5元下降为改革后的7528.5元,支出减少480元。

耗油量大的SUV车型奇骏(2.0升)平均油耗为每百公里11.5升,改革前平均年费用为12308.25元,改革后年费用达到12368.25元,支出增加60元。

通过对比不同型号汽车可以发现,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后,大部分车型的年燃油支出费用将普遍下降或持平于原费用,小排量车型的费用减少支出非常明显,油耗越高的车型其费用支出越高。

首都经贸大学财税学院教授丁芸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带来了相当程度的空气污染,耗费了大量成品油,加剧了国内的能源短缺局势。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将现有的养路费等交通收费转换成成品油消费税,能够更好地体现“多用路、多用油、多负担”的公平原则。

哪些车主负担少了

北京市民汤怀荣根据改革方案测算出来的结果是:他每月差不多有一半时间不开车。由于他的车每月耗油量不到100升,取消养路费后,油价不变的话,每个月负担减少32元。

汤怀荣说,他现在经常坐地铁和公交车,既环保,又省钱,一举两得。“北京地铁这几年增加了好几条线路,通行一次才2元;公交车最低4角钱。”

北京私家车车主吴先生有一辆捷达车,百公里油耗7升左右。他每天上下班和接送孩子,一天要跑40公里。自己每月加油费用在400元左右,每月耗油近70升。目前,他除了加油的费用外,每月还要支付110元的养路费,合计约510元。按照新的改革方案,在成品油税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油多支付0.8元成品油消费税,这样每月70升油就需要多支付56元。但由于取消了每月110元的养路费,他每月将比改革前少花54元。一年节省600多元。

对于使用天然气、电力等非燃油动力汽车的群体来说,他们原来承担养路费的收费负担取消了,方案实施后,他们不再承担成品油消费税,每年还可以省下1300多元的养路费。

特殊群体负担增加当妥善处理

与私家车车主不同的是,需要缴纳养路费的出租车行业面临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由于出租车较家用小汽车耗油量大,提高消费税替代养路费后,很多出租车司机担心自己运营成本会增加。

北方创业公司出租车司机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每个月行驶13000公里至14000公里、须缴纳2800元的“份钱”,月净收入大约是2000元,明显感到比2006年的收入状况要差。

有专家建议,在实施改革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研究对出租车行业的补贴规定问题。如果将来油价上涨对出租车等耗油量大的车辆产生较大影响,可取新的措施。

以企业和农业用油为典型的第二类群体属于“非公路用油”群体,他们先前不需要缴纳养路费,但改革后须面对上调了的成品油消费税。

财政部税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农业机械为例,改革实施后,当年成品油价格变动引起农民种粮成本增加的问题,将继续通过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统筹安排解决;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此外,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补贴标准随成品油价格的升降而增减。

30多岁的李辉是北京的一名公车司机。他驾驶的别克3.0公车百公里油耗为12升左右,每月车程大约在2000公里,耗油量240升左右。改革方案实施后,每月增加的成品油消费税约为192元,超过了取消的每月110元养路费,实际费用每月会增加82元,这样一年增加支出近1000元。(韩洁 江国成 张艺)

国家发改委回应油价六大疑问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差异

1、国内外成品油价格有多大差异

2、如何看待石油石化行业的盈利

3、在回应有关国内原油开利润问题时

4、批发价下调说明了什么

5、现行价格机制是否符合国情

6、国内油价是否“涨快跌慢

1.国内外成品油价格有多大差异据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介绍,与美国相比,我国汽油含税零售价格要高一些,但不含税价格基本相当。他说,以北京市93号汽油为例,目前93号汽油含税零售价格为每升6.37元(其中含增值税0.925元/升、消费税1元/升、城建教育附加0.193元/升),不含税价为每升4.25元;美国华盛顿、纽约和加利福尼亚的汽油含税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升5.21元、5.18元和5.41元,不含税价格分别为4.75元、4.20元和4.41元。许昆林说,与欧洲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汽油含税价格要低得多。7月初我国93号汽油全国平均最高零售价格为每升5.91元(其中含增值税0.859元/升、消费税1元/升、城建教育附加0.186元/升),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普通汽油含税零售价格普遍在每升9元-14元之间。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不含税油价比这些国家略低,我国93号汽油不含税价格为每升3.87元,上述欧洲主要国家汽油不含税价格基本上在每升4元-4.9元。

2.如何看待石油石化行业的盈利去年总资产过万亿元的中石油和总资产超过7000亿元的中石化分别实现利润1618亿元和242亿元,比上年下降16%和71%。这些毛利润数据看起来很大,但相对于它们庞大的资产而言,它们的利润率并不高。近年来,两大公司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建设炼油化工能力的资金逐年增加。2008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用于这部分的资金投入分别达1845亿元(其中勘探开发投入1570亿元,炼油建设投入275亿元)和701亿元(其中勘探开发投入576亿元,炼油建设投入125亿元)。

3.在回应有关国内原油开利润问题时,许昆林说,为了调节石油行业与非石油行业的利益关系,2006年3月15日,国家决定对国产原油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在原油价格上涨到每桶40美元以上时,将原油开企业获得的一部分超额利润收缴中央财政,征收比率为20%-40%,主要用于对种粮农民、林业、渔业、城市公交和农村道路客运等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进行补贴,以及扶持节油和石油替代行业发展等。2006年-2008年,两大公司分别累计上缴特别收益金1600亿元和530亿元左右。因此,社会上认为石油公司暴利的说法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4.批发价下调说明了什么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后,一些地区下调了批发价。对此,社会上有人错误地认为,市场下调批发价,是不认可的调价措施,认为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问题。对此,许昆林表示,新机制规定,国内汽、柴油价格实行最高零售价和最高批发价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确定具体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在市场供过于求时,企业实际销售价格可能低于国家的上限价格。在市场供不应求时,最高零售价格和最高批发价格将发挥作用,防止价格不合理上涨,保护消费者利益。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有些地区市场汽、柴油价格低于国家规定上限价格,这也反映出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向着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根据新机制,“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不再设定价格下限,就是为了鼓励经营者之间开展价格竞争,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消费者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他说。

5.现行价格机制是否符合国情许昆林说,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是朝着市场化目标逐步推进的。长远看,成品油价格将由市场竞争形成。现阶段,由于市场竞争尚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完善,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成品油价格仍由进行必要的管理。去年12月19日,国家出台并正式实施了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新机制坚持市场化的取向,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既反映石油稀缺程度,又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

6.国内油价是否“涨快跌慢”许昆林说,社会上流传的国内油价追涨快、追跌慢的观点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国内油价在较长时期内一直低于国际市场。去年,国际市场油价一度涨至每桶147美元的高点,但国内油价从来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去年6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实际上仅相当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83.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