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粉末冶金价格_金粉加工工艺
1.铜粉与什么相同
2.什么叫“Super Gold Powder Steel”高人来介绍下
3.鸭子身上含金不,有人说鸭子身上有20元左右的金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谢谢
4.求化学发展史论文
5.铅试金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铂、钯和金
6.dustbin什么意思
7.金粉的诗句金粉的诗句是什么
8.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
9.粉末冶金名词解释
铜粉与什么相同
铜粉:铜研磨成粉状形成的一种粉末,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电碳制品、电子材料、金属涂料、化学触媒、过滤器、散热管等机电零件和电子航空领域。
一、铜粉分类:
1.雾化铜粉:呈浅玫瑰红粉不规则粉末,用雾化法生产,广泛应用于金刚石工具,粉末冶金零件,化学催化剂,碳刷,摩擦材料及焊接电极。
2.电解铜粉:紫铜粉、纯铜粉呈玫瑰红树枝状粉末,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能熔于热硫酸或xiaosuan,广泛应用于金刚石工具,电碳制品,摩擦材料,导电油墨及其他粉末冶金制品。
3.氧化铜粉:氧化铜的粉粒的粒度是指粒度为100目。
4.青铜粉:是指呈青色球形状粉末,Sn5-7% Zn5-7% Pb2-7% CU余量,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及金刚石工具。
5.黄铜粉:即呈黄颜色非规则粉状、应用于轴瓦材料、金刚石制品、粉末冶金制品。
6.紫铜粉:是一种浮型片状颜料,由一定比例的铜粉、锌粉和铝合金粉,经熔炼、炼磨、分级而成。紫铜粉其颗粒越粗,金属感越强且越闪烁,但遮盖力较差。反之,颗粒很小,其金属感越弱,色泽也越柔和,其遮盖力就越好。紫铜粉色泽纯正亮丽、金属感强烈,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所需达到的金属效果,可通过选择不同颗粒直径和色相来实现。
7.雾化铜合金粉:以铜为基本原料,配以锡、铅、锌等合金元素,经高温熔炼,然后以水(气)为介质进行高压雾化所制成的合金粉末.根据合金粉末成份不同和生产工艺的区别,品种规格较多,产品性能和用途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化工、电工合金等诸多行业。
8.铜金粉:主要以铜、锌为合金元素,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的金**。产品粒度范围为微米级,平均粒径d50为4~40微米,颗粒显微形貌为鳞片状。由于工艺过程用先进的抗氧化技术、分级技术及表面改性技术使得铜金粉产品具有遮盖力高,金属感强,耐温、耐气候等性能好的一系列优点。
什么叫“Super Gold Powder Steel”高人来介绍下
超级金粉钢 (SGPS - Super Gold Powder Steel)
实际是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合金钢
SGPS成分简介
碳 C - 1.40,硅 Si - 0.50,锰 Mn - 0.40,磷 P - 0.030
铬 Cr - 15.00,钼 Mo - 2.05,硫 S - 0.03,钒 V - 2.00
鸭子身上含金不,有人说鸭子身上有20元左右的金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谢谢
很少听人说过用鸭子提炼黄金的故事,因为鸭子与黄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是,这事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发明的一种炼金技术.既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唐代刘恂在《岭表异》一书中记载.“广州洽涯县(今粤北英德西北)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以屎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这是鹅鸭在水中觅食时,将沙和黄金一齐吞入腹中,而后排泄出来。这是古代人用此法来聚集黄金的一个很好的范例。此后,后人们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用鸭子提炼黄金的方法。
什么是鸭子炼金呢?即是将砂金投入于一定比例的盐酸中,煮成金粉末,用此金粉末拌在米糠中喂鸭,而后将鸭粪收集起来再次拌糠喂之,如此反复三次,第四次喂以纯糠,让鸭腹内的含金粪便完全排出。最后将鸭粪收集淘洗,即获金粉末,再将此粉末装入坩埚冶炼即成纯金。经过这一过程而获得的黄金,呈红里透亮之色,日赤金,甚至冠以“足赤”。用它做的首饰色泽呈柔和的赤色。很好看。而用现代火冶方法所获黄金则偏于**,两者的色泽上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祖先发明的“鸭子炼金法”,看起来似乎是土里土气的方法,但它却包含了较深刻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多种原理。因为鸭肫的肌肉特别厚实,收缩功能强,它强烈地张缩,使金粉在肫内互相磨擦发亮,同时,鸭肫内分泌的消化酶,既能消溶杂质,也能和金粉发生化学变化,故而经过鸭肫的特殊处理后的黄金,能够更加纯净。
根据这一原理,现代科学家们发明了利用动物、微生物甚至植物的某些生理功能而提炼黄金的种种方法,并有了相当的进展。如加拿大科学家,他们利用一种称为“氧化铁硫杆菌”的微生物来提炼黄金,从而使黄金产量有新的增长。这种微生物以硫作为其生存和繁衍的食源,它能破坏含硫岩石的结构而获得它必须的食物硫,当然它也能破坏金和硫的化合物,而使硫和金分离。这样氧化铁硫杆菌获得了自己的食物,而人类则获得解离而出的黄金,而且黄金的解离回收率很高,几乎达100%。这即是所谓的细菌冶金。
求化学发展史论文
化 学 发 展 史
( 化工学院 x x x)
摘要: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关键词:燃素化学;量子论;晶体化学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一、化学的来由
化学的英文词为Chemistry,法文Chimie,德文Chemie,它们都是从一个古字、即拉丁字chemia,希腊字Xηwa(Chamia),希伯莱字Chaman或Haman,阿拉伯字Chema或Kema,埃及字Chemi演化而来的.它的最早来源难以查考.从现存资料看,最早是在埃及第四世纪的记载里出现的.所以有人认为可以定是从埃及古字Chemi来的,不过这个名字的意义很晦涩,有埃及、埃及的艺术、宗教的迷惑、隐藏、秘密或黑暗等意义。其所以有这些意义,大概因为埃及在西方是化学记载诞生的地方,也是古代化学极为发达的地方,尤其是在实用化学方面。例如,埃及在十一朝代进已有一种雕刻表示一些工人下在制造玻璃,可见至少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埃及已知道玻璃的制造方法了。再从埃及出土的木乃伊看,可知在公元前一、二千年时已精于使用防腐剂和布帛染色等技术。所以古人用埃及或埃及的艺术来命名“化学”。至于其它几种意义,可能因为古人认为化学是一种神奇和秘密的事业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缘故。
中国的化学史当然也是毫不逊色的。大约5000-11000年前,我们已会制作陶器,3000多年前的商朝已有高度精美的青铜器,造纸、磁器、火药更是化学史上的伟明。在十六、十七世纪时,中国算得上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化学”二字我国在1856年开始使用。最早出现在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在1856年出版的《格物探原》一书中。
二、化学的几个发展阶段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这里主要讲述近二百多年来的化学史故事。这是化学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期。让我们一道去体验当年化学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近代化学史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中不倦跋涉,领略他们拨开重重迷雾建立新理论、发现新元素、提出新方法时的无限风光。
三、化学学科在探索中成长
化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它的边缘学科或者说是它的分支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就眼下炒得过热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以及共轭电场论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古往今来,有多少化学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你想了解他们吗?化学名人风将带您走近他们。
燃素说的影响 。可燃物如炭和硫磺,燃烧以后只剩下很少的一点灰烬;致密的金属煅烧后得到的锻灰较多,但很疏松。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随着火焰的升腾,什么东西被带走了。当冶金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后,人们希望总结燃烧现象本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172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药理学教授施塔尔出版了教科书《化学基础》。他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贝歇尔有关燃烧现象的解释,形成了贯穿整个化学的完整、系统的理论。《化学基础》是燃素说的代表作。
施塔尔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同时发光发热。燃烧是分解过程:
可燃物==灰烬+燃素
金属==锻灰+燃素
如果将金属锻灰和木炭混合加热,锻灰就吸收木炭中的燃素,重新变为金属,同时木炭失去燃素变为灰烬。木炭、油脂、蜡都是富含燃素的物质,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且燃烧后只剩下很少的灰烬;石头、草木灰、黄金不能燃烧,是因为它们不含燃素。酒精是燃素与水的结合物,酒精燃烧时失去燃素,便只剩下了水。
空气是带走燃素的必需媒介物。燃素和空气结合,充塞于天地之间。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燃素,动物又从植物中获得燃素。所以动植物易燃。
富含燃素的硫磺和白磷燃烧时,燃素逸去,变成了硫酸和磷酸。硫酸与富含燃素的松节油共煮,磷酸(当时指P2O5)与木炭密闭加热,便会重新夺得燃素生成硫磺和白磷。而金属和酸反应时,金属失去燃素生成氢气,氢气极富燃素。铁、锌等金属溶于胆矾(CuSO4·5H2O)溶液置换出铜,是燃素转移到铜中的结果。
燃素说尽管错误,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冶金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了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现代化学思维的基础。我们现在学习的置换反应,是物质间相互交换成分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而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反应是有机物某一结构位置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过程。这些思想方法与燃素说多么相似。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制法 :令后人尊敬的瑞典化学家舍勒的职业是药剂师--chemist,他长期在小镇彻平的药房工作,生活贫困。白天,他在药房为病人配制各种药剂。一有时间,他就钻进他的实验室忙碌起来。有一次,后院传来一声爆鸣,店主和顾客还在惊诧之中,舍勒满脸是灰地跑来,兴奋地拉着店主去看他新合成的化合物,忘记了一切。对这样的店员,店主是又爱又气,但从来不想辞退他,因为舍勒是这个城市最好的药剂师。
到了晚上,舍勒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他的实验研究中。对于当时能见到的化学书籍里的实验,他都重做一遍。他所做的大量艰苦的实验,使他合成了许多新化合物,例如氧气、氯气、焦酒石酸、锰酸盐、高锰酸盐、尿酸、硫化氢、升汞(氯化汞)、钼酸、乳酸、等等,他研究了不少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发现了白钨矿等。至今还在使用的绿色颜料舍勒绿(Scheele’s green),就是舍勒发明的亚砷酸氢铜(CuHAsO3)。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在十八世纪是绝无仅有的,但舍勒只发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直到1942年舍勒诞生二百周年的时候,他的全部实验记录、日记和书信才经过整理正式出版,共有八卷之多。其中舍勒与当时不少化学家的通信引人注目。通信中有十分宝贵的想法和实验过程,起到了互相交流和启发的作用。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舍勒十分推崇,使得舍勒在法国的声誉比在瑞典国内还高。
在舍勒与大学教师甘恩的通信中,人们发现,由于舍勒发现了骨灰里有磷,启发甘恩后来证明了骨头里面含有磷。在这之前,人们只知道尿里有磷。
1775年2月4日,33岁的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这时店主人已经去世,舍勒继承了药店,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继续科学实验。由于经常彻夜工作,加上寒冷和有害气体的侵蚀,舍勒得了哮喘病。他依然不顾危险经常品尝各种物质的味道--他要掌握物质各方面的性质。他品尝氢氰酸的时候,还不知道氢氰酸有剧毒。1786年5月21日,为化学的进步辛劳了一生的舍勒不幸去世,终年只有44岁。舍勒发现氧气的两种制法是在1773年。第一种方法是分别将KNO3、Mg(NO3)2、Ag2CO3、HgCO3、HgO加热分解放出氧气:
2KNO3==2KNO2+O2↑
2Mg(NO3)2 == 2MgO+4NO2↑+O2↑↑
2Ag2CO3==4Ag+2CO2↑+O2↑
2HgCO3==2Hg+2CO2↑+O2↑
2HgO==2Hg+O2↑
第二种方法是将软锰矿(MnO2)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
2MnO2+2H2SO4(浓)== 2MnSO4+2H2O+O2↑
舍勒研究了氧气的性质,他发现可燃物在这种气体中燃烧更为剧烈,燃烧后这种气体便消失了,因而他把氧气叫做“火气”。舍勒是燃素说的信奉者,他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气”与可燃物中的燃素结合的过程,火焰是“火气”与燃素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他将他的发现和观点写成《论空气和火的化学》。这篇论文拖延了4年直到1777年才发表。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在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
普里斯特里始终坚信燃素说,甚至在拉瓦锡用他们发现的氧气做实验,推翻了燃素说之后依然故我。他将氧气叫做“脱燃素气”。他写到: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素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后,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实验,我想读者是不会觉得惊异的。我自己实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当时我的肺部所得的感觉,和平时吸入普通空气一样;但自从吸过这种气体以后,经过好长时间,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通用品呢?不过现在只有两只老鼠和我,才有享受呼吸这种气体的权利罢了。”普里斯特里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英国的利兹作牧师,业余爱好化学。1773年他结识了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他们后来成了经常书信往来的好朋友。普里斯特里受到好朋友多方的启发和鼓励。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四个方面都有很多著述。
1774年普里斯特里到欧洲大陆参观旅行。在巴黎,他与拉瓦锡交换了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正直的普里斯特里同情法国大革命,曾在英国公开做了几次演讲。英国一批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人烧毁了他的住宅和实验室。普里斯特里于1794年他六十一岁的时候不得已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化学教授。美国化学会认为他是美国最早研究化学的学者之一。他住过的房子现在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里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拉瓦锡和他的天平: 燃素说的推翻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年,他20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得律师开业证书。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里很富有。所以拉瓦锡不急于当律师,而是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集标本使他对气象学也产生了兴趣。后来,拉瓦锡在他的老师,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师从巴黎有名的鲁伊勒教授学习化学。拉瓦锡的第一篇化学论文是关于石膏成分的研究。他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拉瓦锡用天平仔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从此,他的老师鲁伊勒就开始使用“结晶水”这个名词了。这次成功使拉瓦锡开始经常使用天平,并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成为他的信念,成为他进行定量实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例如他曾经应用这一思想,把糖转变为酒精的发酵过程表示为下面的等式:
葡萄糖 == 碳酸(CO2)+ 酒精
这正是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用等号而不用箭头表示变化过程,表明了他守恒的思想。拉瓦锡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深刻含义,又具体地写到:“我可以设想,把参加发酵的物质和发酵后的生成物列成一个代数式。再逐个定方程式中的某一项是未知数,然后分别通过实验,逐个算出它们的值。这样以来,就可以用计算来检验我们的实验,再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计算。我经常卓有成效地用这种方法修正实验的初步结果,使我能通过正确的途径重新进行实验,直到获得成功。”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1772年秋天,拉瓦锡照习惯称量了一定质量的白磷使之燃烧,冷却后又称量了燃烧产物P2O5的质量,发现质量增加了!他又燃烧硫磺,同样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硫磺的质量。他想这一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硫磺吸收了。他于是又做了更细致的实验:将白磷放在水银面上,扣上一个钟罩,钟罩里留有一部分空气。加热水银到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之后水银面上升。拉瓦锡描述道:“这表明部分空气被消耗,剩下的空气不能使白磷燃烧,并可使燃烧着的蜡烛熄灭;1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2.7盎司的白色粉末(P2O5,应该是2.3盎司)。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1/5容积的空气重量接近相同。”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分解过程,燃烧产物应该比可燃物质量轻。而拉瓦锡实验的结果却是截然相反。他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交给法国科学院。从此他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燃素说的错误。在1773年2月,他在实验记录本上写到:“我所做的实验使物理和化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将“新化学”命名为“反燃素化学”。
1774年,拉瓦锡做了焙烧锡和铅的实验。他将称量后的金属分别放入大小不等的曲颈瓶中,密封后再称量金属和瓶的质量,然后充分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金属和瓶的质量,发现没有变化。打开瓶口,有空气进入,这一次质量增加了,显然增加量是进入的空气的质量(设为A)。他再次打开瓶口取出金属锻灰(在容积小的瓶中还有剩余的金属)称量,发现增加的质量正和进入瓶中的空气的质量相同(即也为A)。这表明锻灰是金属与空气的化合物。
拉瓦锡进一步想,如果设法从金属锻灰中直接分离出空气来,就更能说明问题。他曾经试图分解铁锻灰(即铁锈),但实验没有成功。
拉瓦锡制得氧气之后: 到了这年的10月,普里斯特里访问巴黎。在欢迎宴会上他谈到“从红色沉淀(HgO)和铅丹(Pb3O4)可得到‘脱燃素气’”。对于正在无奈中的拉瓦锡来说,这条信息是很直接的启发。11月,拉瓦锡加热红色的汞灰制得了氧气。在舍勒的启发下,拉瓦锡甚至制造了火车头大小的加热装置,其中心是聚光镜。平台下面是六个大轮子,以便跟着太阳随时转动。1775年,拉瓦锡的实验中心已从分解金属锻灰转移到了对氧气的研究。他发现燃烧时增加的质量恰好是氧气减少的质量。以前认为可燃物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其实是吸收了氧气,与氧气化合,即氧化。这就是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的氧化理论。与此同时,拉瓦锡还用动物实验,研究了呼吸作用,认为“是氧气在动物体内与碳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热来。这和在实验室中燃烧有机物的情况完全一样。”这就解答了体温的来源问题。空气中既然含有1/4的氧气(数据来自原文),就应该含有其余的气体,拉瓦锡将它称为“碳气”。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后,拉瓦锡总结道:“大气中不是全部空气都是可以呼吸的;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是合乎卫生的,最适宜呼吸的;剩下的部分是一种‘碳气’,不能维持动物的呼吸,也不能助燃。”他把燃烧与呼吸统一了起来,也结束了空气是一种纯净物质的错误见解。1777年,拉瓦锡明确地讥讽和批判了燃素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 这年的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了与古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了神秘和臆测的面纱,代之以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的研究。化学进入了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所以我们说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气,但由于他们思维不够广阔,更多地只是关心具体物质的性质,没有能冲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而过是很遗憾的。
拉瓦锡对化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辨证地阐述了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在1789年出版的历时四年写就的《化学概要》里,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元素一览表,元素被分为四大类:
简单物质,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矿物界,可以看作是物质元素:光、热、氧、氮、氢。简单的非金属物质,其氧化物为酸:硫、磷、碳、盐酸素、氟酸素、硼酸素。简单的金属物质,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盐基:锑、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简单物质,能成盐的土质: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拉瓦锡对燃素说和其它陈腐观点的讥讽和批判是无情和激烈的。这使他在创建科学勋绩的同时得罪了一大批同时代和老一辈的科学家。在《影响世界历史的一百位人物》中,在许多有关历史、科学史、化学史的书籍中,作者都对拉瓦锡总是突出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低调的描述和评价,指责他在《化学概要》里没有提起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对他的启示和帮助。但我们得看到,拉瓦锡确实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虽然不是他最先发现氧气的制法,但他通过制取氧气分析了空气的组成,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氧气因此不同于其它气体,被赋予非凡的科学意义。拉瓦锡十分勤奋,每天六点起床,从六点到八点进行实验研究,八点到下午七点从事火药局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七点到晚上十点,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星期天不休息,专门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拉瓦锡28岁结婚时,他的妻子只有14岁。他们一生没有孩子,但生活非常愉快。她帮助拉瓦锡实验,经常陪伴在他身边。在拉瓦锡的著作里,有很多插图都是他的妻子画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三年后拉瓦锡被解除了火药局长的职务。1793年11月,国民议会下令逮捕旧王朝的包税官。拉瓦锡由于曾经担任过包税官而自首入狱。极左派马拉曾与拉瓦锡有过激烈的科学争论,心存嫉恨,便诬陷拉瓦锡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犯有叛国罪,于1794年5月8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对此,当时科学界的很多人感到非常惋惜。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这时,拉瓦锡正当壮年,是51岁。
四、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000124 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20世纪70年代在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学科。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新组成,然后通过载体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按人们的需要产生不同的产物或定向地创造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代[1]。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基因、纯化基因和扩增基因的技术,其核心是分子克隆技术。它能帮助人们从各种复杂的生物体中分离出单一的基因,并把它纯化,再把它大量扩增,用于研究。
20多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特别是限制性内切酶、DNA序列分析及DNA重组技术等三大技术的发现和应用,不仅把分子生物学提高到了基因水平,而且也把生物学与医学中的其他学科引上基因研究的道路,并取得了许多揭示生命秘密和生命过程的重大成就 ......
铅试金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铂、钯和金
方法提要
试样用铅火试金富集铂族元素,加入1mg银,在950℃熔融得到含贵金属的铅扣。铅扣与熔渣分离后在900℃灰吹得含铂、钯和金的银合粒。把银合粒装入电极,以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铂、钯和金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岩石及地球化学试样中铂、钯和金的测定,但不适用于铬铁矿等矿石中铂、钯和金的测定。
测定范围w(B):Pt0.2×10-9~0.1×10-6;Pd0.1×10-9~0.1×10-6;Au0.1×10-9~0.1×10-6。
仪器
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
测微光度计。
镁砂灰皿顶部内径约33mm,底部外径约38mm,高约25mm,深约15mm。
制法:水泥(标号425)、镁砂(160目)与水按质量比(20∶80∶10)搅和均匀,在灰皿机上压制成型,阴干3个月后备用。
石墨电极下电极为带颈杯形。规格:孔径1.2mm,孔深(带尖)1.5mm,壁厚0.5mm,高2.0mm,颈径1.6mm,颈长4mm。上电极为圆筒形,孔径1.9mm,孔深4.0mm,壁厚0.5mm,筒长6.0mm,孔中充填碳酸锶-石墨混合粉末,压紧刮平。
天津I型光谱相板。
试剂
碳酸钠、工业纯,粉状。
硼砂(Na2B4O7·5H2O)工业纯。粉状。
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粉状称取1.2kg氧化铅(工业纯),放入5000mL烧杯中,加3500mL自来水。在搅拌下加入600mL硝酸和100mL冰乙酸。搅拌25min。另取1g二苯基硫脲,溶于15mL热的冰乙酸中,趁热将此溶液倒入铅盐溶液中,继续搅拌2h。加入1g活性炭(粒度为0.075mm),再搅拌1h。减压过滤。滤液盛于20L塑料桶中。不溶物弃去。
另取800g碳酸钠(工业纯),用3000mL热自来水溶解,在搅拌下逐步把碳酸钠溶液加入铅盐溶液中,直至溶液的pH>8。放置澄清后,清除去上层清液,再用15L自来水清除洗涤沉淀3次。把沉淀移到布氏漏斗中,减压过滤,并用自来水洗涤3次,取出产品,在150℃烘干,得1.35kg碱式碳酸铅,研碎后备用。
石英粉粒度为0.075mm。经过王水处理除去贵金属后烘干。
面粉。
乙酸。
硝酸银溶液(10mg/mL)称取0.50g银粉(优级纯。铂、钯和金的含量皆应小于0.1×10-6)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水和2mLHNO3,微热至银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mL。
石墨粉光谱纯,0.075mm。
碳酸锶-石墨混合粉末称取1g碳酸锶(分析纯)和4g石墨粉,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
铂、钯和金标准系列合粒:每粒含有银1.0mg,铂、钯和金各0.001μg、0.003μg、0.010μg、0.030μg、0.100μg、0.300μg、1.00μg。
制备铂、钯、金标准粉末A:称取光谱纯铂粉、钯粉、金粉各10.00mg置于50mL瓷坩埚中。加入30g锑粉(优级纯),搅匀,上面再盖12g锑粉(优级纯)。盖上坩埚盖后将坩埚放入900℃高温炉中熔融30min。取出坩埚,去盖,稍冷但在开始结晶前把熔融锑以细流状全部倒入冷水中。收集全部锑粒,在110℃烘干。冷却后称量(精确至0.01g)。在瓷研钵中把锑粒研磨至0.15mm。设锑粒质量为mA(g),则该标准粉末中铂、钯、金的质量分数为:
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
制备铂、钯、金标准粉末B:称取(mA/100)g铂、钯、金标准粉末置于30mL瓷坩埚中,加15g锑粉(优级纯),搅匀,上面再盖7g锑粉(优级纯)。盖上坩埚盖,将坩埚放入900℃高温炉中熔融20min。以下步骤(水淬、烘干,称量和研磨)同上,制得铂、钯、金标准粉末B。设锑粒质量为mB(g),则该标准粉末中铂、钯、金的含量为:
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
制备铂、钯、金标准系列粉末:取7个30mL瓷坩埚,编号1~7。向每个坩埚加入1.00g银粉(优级纯)。称取 铂、钯、金标准粉末B依次放入1~3号坩埚中;称 铂、钯、金标准粉末A依次放入4~7号坩埚中。向每个坩埚中都加入锑粉(优级纯)至总质量达16.5g,搅匀,上面再盖5.0g锑粉(优级纯)。盖上坩埚盖,把坩埚放入900℃高温炉中熔融20min。以下按上述步骤,经水淬、烘干,称量和研磨,制得铂、钯、金标准系列粉末1~7号。设各号锑粒的质量(g)依次为m1、m2、m3、m4、m5、m6、m7,并以mx代表之。
制备铂、钯、金标准系列合粒:从铂、钯、金标准系列粉末1~7号分别称取(mx×0.001)g(精确至0.2mg),各自置于铅片中,此铅片重约1g,面积约1cm2,压成表面皿状,铅中铂、钯、金的含量皆小于0.1×10-9。把盛有标准粉末的铅片放入已在900℃预热20min的灰皿中灰吹至铅全部吹尽。从灰皿中取出银合粒,放入10mL瓷坩埚中。加入0.5mL乙酸,放在已预热的电热板上微热至银合粒上的沾染物溶脱。取出银合粒,在水中漂洗一次,放在滤纸上吸干,即得铂、钯、金的校准系列合粒。
校准曲线
将铂、钯和金校准系列合粒分别放入下电极中,同试样一样摄谱(摄谱操作条件:中间波长290nm,中间光阑2mm,狭缝10μm,预燃时间5s,曝光时间35s,电学参数220V、交流电弧电流10A)。相板暗室处理:A、B显影液,于25℃显影4min,定影至透明。测微光度计测量谱线黑度(测定谱线、内标及相应的测量范围见表64.14)。分别以黑度P或黑度差ΔP为纵坐标,以金属量的对数(lgC)为横坐标,绘制铂、钯和金的校准曲线。
表64.14 分析线
注:a为绝对黑度法;b为紧靠分析线短波一侧背景最浅处。
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1g)。将试样放入200mL锥形瓶中,根据试样岩石特性,选择相应的配料(酸性岩:17g碳酸钠,5.3g硼砂,12g碱式碳酸铅,1.4g面粉。基性和超基性岩:11g碳酸钠,11.8g硼砂,12g碱式碳酸铅,1.4g面粉。碳酸盐:11g碳酸钠,11.8g硼砂,12g碱式碳酸铅。1.4g面粉,3g石英粉)。将试样和配料摇匀后,倒入50mL高铝坩埚中,然后挖一小坑,加入0.1mL10mg/mL硝酸银溶液。将坩埚置于已升温至950℃的高温炉中,关闭炉门升温至1000℃,熔融45min,取出坩埚,将熔融体倒入铁模中。冷却后取出铅扣,砸去熔渣。铅扣质量为7~9g。将铅扣放入已在920℃高温炉内预热20min的镁砂灰皿中,关闭炉门升温。待熔铅脱模后,半启炉门,并控制温度在900℃灰吹至铅全部吹尽。取出灰皿。
从灰皿中取出银合粒,放入10mL瓷坩埚中。加入0.5mL36%乙酸,放在已预热的电热板上微热至银合粒上的沾染物溶脱。取出银合粒,在水中漂洗一次,放在滤纸上吸干。
先将合粒装入下电极中,然后用石墨粉,充填电极孔,与标准系列同时进行光谱测定和相板测光,从校准曲线查得相应的铂、钯和金的量。
按下式计算铂、钯和金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
式中:w(Pt,Pd,Au)为铂、钯、金的质量分数,μg/g;m1为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铂、钯或金的质量,μg;m0为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空白试样中铂、钯或金的质量,μg;m为称取试样的质量,g。
注意事项
1)铅蒸气有毒,火试金法熔融和灰吹的高温炉应置于抽风效率高的通风橱中进行。
2)装上电极一定要压紧,否则就可能脱出,影响摄谱重复性。
3)一定要把下电极的头部烧光,各实验室的条件不尽相同,可以预先试验(空下电极装石墨粉,上电极装SrCO3-C粉)确定弧烧时间,也可以不固定弧烧时间,到电极头烧光为止。
4)用测微光度计测量分析线的黑度,绝对黑度法测定;或兼测分析线背景的黑度,以背景内标法测定。
参考文献
鲍琪儿 . 15. 催化波在矿物原料分析中的应用 [J]. 化学分析,2 ( 2) : 10 -13
地球化学样品中贵金属分析方法 ( GB/T 17418. 1—17418. 6) [S]. 1998.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高洪涛,屈文俊,杜安道,等 . 1999. 低空白镍锍试金预富集中子活化分析测定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中的铂族元素 [J]. 分析化学,27 ( 5) : -1026
高小霞,姚修仁 . 17. 铂族元素的极谱催化波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80 -189
侯泉林,马配学 . 19. 中子活化分析铂族元素的干扰反应问题 [J]. 岩矿测试,16 ( 1) : 18 -21
李刚,周长祥 . 2003. 镍锍试金富集 - 中子活化分析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铂族元素 [J]. 河南化工,( 9) :33 - 36
李晓林,Ebihara M. 2005. 铂族元素中子活化分析的微型镍锍试金预富集方法研究 [J]. 岩矿测试,24( 3) : 167 -170
李晓林,童纯菡,朱节清 . 1998. 大洋多金属结核和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中铂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J]. 岩矿测试,17 ( 3) : 167 -171
李晓琳,柴之芳,毛雪英 . 1998. 铂族元素中子活化分析的干扰核反应 [J]. 中国科学 ( A 辑) ,25( 3) : 448 -452
林玉南,沈振兴,胡金星 . 1991. 小试金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超痕量铂、钯、金 [J]. 岩矿测试,10 ( 4)
刘时杰 . 2001. 铂族金属矿冶学 [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吕彩芬,何红蓼,周肇茹,等 . 2002. 锍镍试金 -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勘探样品中的铂族元素和金 Ⅱ. 分析流程空白的降低 [J]. 岩矿测试,21 ( 1) : 7 -11
马配学,侯泉林,毛雪瑛,等 . 1995. 地质样品中超痕量铂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 [J]. 岩矿测试,14( 3) : 208 -213
毛禹平 . 1990. 示波极谱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铱 [J]. 贵金属,11 ( 4) : 46 -49
莫修深 . 2001. DDO 光度法连续测定铂钯 [J]. 中国综合利用,( 12) : 15 -17
孙亚莉,管希云,杜安道 . 19. 锍试金富集贵金属元素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铂族元素 [J]. 岩矿测试,16 ( 1) : 1 -5
姚修仁,高小霞 . 15. 铂族元素的极谱催化波研究及其矿石分析中的应用 [J]. 化学分析,2 ( 2) :255 - 260
郑日云,舒柏崇 . 18. 催化波在矿原料分析中的应用 [J]. 化学分析,5 ( 3) : 195 -199
本章编写人: 王君玉 (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
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刘耀华 (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
dustbin什么意思
dustbin 英[?d?st?b?n] 美[?d?st?b?n] n.
1.(家庭用的)垃圾箱〔桶〕 名词 n.
1.(家庭用的)垃圾箱〔桶〕
These old shoes can go in the dustbin now.
这对旧鞋子现在可以进垃圾箱了。
The politicians who lost the elections will be consigned to the dustbin of history.
落选的政客就要丢进历史的垃圾箱。
The pollution in this country makes it the dustbin of Europe.
污染使这个国家成为欧洲的垃圾箱。
dust
[d?st]
n.
灰尘, 尘土
粉末[剂];植花粉;矿金粉
[英]垃圾; 废品; 灰烬
土; 葬身地
混乱, 骚乱
[俚]钱
[诗]遗骸; 尸体
street dust
街道灰尘
be covered with dust
布满了灰尘
yellow dust of the flowers
**的花粉
clean out dust
清除垃圾
His letter made a dust.
他的信引起了骚动。
词性变化
dust
[d?st]
vt.
去掉...上的灰尘; 掸(灰)
把...弄成粉末
(把粉末)撒在...上
[俚]蒙蔽
dust the furniture
掸掉家俱上的灰尘
dust a cake with sugar
在蛋糕上撒糖
dustsugar on to a cake
将糖撒在蛋糕上
dust chemical fertilizer over the fields
在田地里撒化学肥料
dust
[d?st]
vi.
去掉灰尘
扬起灰尘
(鸟类)用沙土洗澡
[美口]急忙跑掉
继承用法
dust-alleviation
n.
减尘(工作)
dustball
n.
尘球, 尘埃流星
dustband
['d?stb?nd]
n.
(表的)防尘圈
dustbin
['d?stb?n]
n.
(吸)尘箱, 垃圾箱
dustblue
n.
土灰兰色
dust-borne
adj.
尘埃传播的
dustbox
n.
收集粉末或尘埃的箱子
dustbrand
n.
植黑穗病
dustcloth
n.
防尘布
dust-coat
n.
[英]风衣, 防尘轻便外衣
dust-collector
n.
吸尘器
dust-colo(u)r
n.
灰褐色
dust-devil
n.
小尘暴, 尘旋风
dust-dry
n.
脱尘干躁
dust-fan
n.
抽尘(风)扇
dust-fast
adj.
耐尘的
dust-firing
n.
粉末燃料发火
词性变化
dust
[d?st]
adj.
粉末燃烧的
dust-free
adj.
无[防]尘的
dustheap
['d?sthi:p]
n.
垃圾堆
dust-laden
adj.
多尘的, 含尘的
dustman
['d?stm?n]
n.
[英]清道夫, 垃圾夫
dustpan
['d?stp?n]
n.
在450-600兆范围内自动[人工]调谐的超外差接收机
畚[簸]箕 dust-precipitator n. 收尘器
dust-proof
adj.
防尘的
dust-shot
n.
小钻粒
小金属粒, 最小号的
dustshower
n.
尘雨
dust-tight
adj.
防尘的
dustup
n.
[美]
争吵, 争论
[俚]骚乱, 喧闹
dust-well
n.
尘穴
dust-whirl
n.
尘旋
dustless
['d?stl?s]
adj.
无灰尘的
dustlike
adj.
尘[粉]状的
习惯用语
as dry as dust
枯燥乏味
be humbled in the dust
遭到奇耻大辱
be humbled to the dust
遭到奇耻大辱
be out for the dust
[美口]一心想赚钱
bite the dust
战死; 倒毙; 一败涂地
crumble to dust
倒塌; 垮; 化为乌有
devil's dust
[俚]破碎的旧布
Down with your dust!
拿出钱来! 现金交易!
Down with the dust!
拿出钱来! 现金交易!
eat dust
含垢忍辱
give the dust to
[美]超越, 赶过
he a little dust
交手打一个回合
honoured dust
(某人的)遗体
in dust and ashes (=in sackcloth and ashes)
宗(在头上撒满灰尘表示)悲切忏悔, 悲痛(出自《圣经》)
in the dust
死; 屈辱
kick up a dust
争执, 吵闹; 闹事, 引起骚动
make a dust
争执, 吵闹; 闹事, 引起骚动
raise a dust
争执, 吵闹; 闹事, 引起骚动
kiss the dust
屈服; 被制服; 被打倒
lay the dust
(雨)压落尘埃
level in the dust
夷平, 毁平, 使倒下
lick the dust
被打得一败涂地; 卑躬屈节
lie in the dust
成为废墟
战死
make the dust fly
兴冲冲地干; 蛮干; 卖力地干
out of the dust
由灰尘中; 由屈辱境地中
raise sb. from the dust
提拔某人于微贱之中
shake the dust off one's feet (=shake off the dust of one's feet)
愤然(或轻蔑地)离去
sweep the dust under the carpet
把不愉快的事情掩盖起来
take the dust of
落后于; 赶不上
the dust and heat of the day
激烈的战斗; 竞争激烈
throw dust in sb.'s eyes
迷惑[蒙蔽, 欺骗]某人
turn to dust and ashes
(希望)化为泡影; 烟消云散
dust and ashes
尘埃之身(有自我谦卑之意)
尘渣, 粪土(有轻贱之意)
dust down
把灰尘掸掉或刷掉
dust'em off
[美口]用功; 话旧; 重理旧业
dust off
掸去[拭去]灰尘
急忙离去
重新使用[温习]
dust sb. off
痛打某人
把某人杀掉
(棒球)故意把球向击球员身上投去
特殊用法
abrasive dust
磨屑
airborne dust
气载尘埃
aluminum dust
铝粉
anther dust
花粉
asbestos dust
石棉尘
atmosphere dust
大气尘埃
batch dust
配合料粉尘
blast-furnace dust
高炉灰
blood dust
血尘(指冶金企业排出的红色烟尘)
blowing dust
气高吹尘
boiler dust
锅炉灰尘
bone dust
骨粉
boring dust
镗屑
boxwood dust
木屑
bug dust
矿粉尘
carbon dust
碳尘
cement kiln dust
水泥窑粉尘
charcoal dust
木炭粉
coal dust
煤屑
combustion dust
燃烧尘
cosmic dust
宇宙尘
degelatinized bone dust
脱胶骨粉
diamond dust
金刚砂
drifting dust
浮土; 飘尘; 低吹尘
ebonite dust
硬质胶粉; 胶木粉
emery dust
(金刚)砂粉
fiber dust
纤维性粉尘
fibrous dust
纤维性粉尘
file dust
锉屑
floating dust
飘尘
flour dust
粗面粉, 粗谷 粉; 粉尘
flue dust
烟道尘
flying dust
飞尘
furnace dust
炉灰
germ-laden dust
含菌尘埃
glass dust
(表面粘附的)玻璃屑
graphite dust
石墨粉尘
grinding dust
研磨粉
grindstone dust
磨削屑
harmful dust
医有害粉尘
industrial dust
工业粉尘
interstellar dust
天星际尘埃
iron dust
铁粉, 铁屑
lead dust
铅末
lime dust
石灰尘
magnesium dust
冶镁粉
malt dust
麦芽糖
marble dust
; 白垩粉(用作壁画基底)
metal dust
金属粉尘
mine(ral) dust
矿尘
natural dust
天然粉尘; 自然尘土
organic dust
有机灰尘; 有机粉尘
peat dust
泥煤尘; 泥煤粉
pyrite dust
黄铁矿粉
radioactive dust
放射性灰尘, 放射性尘埃
soot dust
烟尘, 煤尘, 煤灰
spray dust
雾尘
standard dust
标准粉体
starch dust
淀粉细粉, 粉状淀粉
stone dust
石粉
street dust
街道尘埃
suspended dust
悬浮尘埃
tea dust
茶叶末
toxic dust
矿井下有毒尘埃
ultra-fine dust
特细粉末
volcanic dust
火山尘
wind-borne dust
风载尘
zinc dust
锌粉
金粉的诗句金粉的诗句是什么
金粉的诗句有:金粉南朝是旧游,金粉园林。
金粉的诗句有:菊房金粉傍寒开,金粉园林。结构是:金(上下结构)粉(左右结构)。拼音是:jīnfěn。注音是:ㄐ一ㄣㄈㄣˇ。
金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黄金的粉末或金色的粉末。**的花粉。借指蝴蝶的翅膀。花钿与铅粉。妇女妆饰用品。喻指繁华绮丽的生活。
二、引证解释
⒈黄金的粉末或金色的粉末。引唐景审《题所书<黄庭经>后》诗:“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后蜀顾_《玉楼春》词:“画堂__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清龚自珍《齐天乐》词:“天涯此楼休问,一番枯寂后,须画金粉。”⒉**的花粉。引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以锦苔含碧滋。”宋苏辙《歙县岁寒堂》诗:“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明唐寅《步步娇·春景》曲:“垂杨金粉销,_映河桥。”⒊借指蝴蝶的翅膀。引南唐李煜《临江仙》词:“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⒋花钿与铅粉。妇女妆饰用品。引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__了玉肌金粉,瘦损了窈窕精神。”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黛_慵挑,金粉羞调,卸朱徽银甲小。”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谁家剩有_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⒌喻指繁华绮丽的生活。引清吴伟业《残画》诗:“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扬州是好地方,六朝金粉,自古繁华。”
三、国语词典
妇女妆饰用的铅粉。词语翻译德语Bronzepulver(S)_
四、网络解释
金粉(科技术语)金粉是科技术语,是为了满足现代液体油墨印刷要求而特别制造的颜料
关于金粉的诗词
《金粉泪(56首)》《金粉泪(56首)》《金粉泪(56首)》
关于金粉的成语
粉装玉琢调朱弄粉抟香弄粉粉妆玉琢断金零粉粉骨糜身六宫粉黛
关于金粉的词语
碎身粉骨粉面朱唇搽油抹粉粉装玉琢断金零粉粉妆玉琢傅粉施朱六朝金粉粉饰场面粉骨糜身
关于金粉的造句
1、她在金粉世家中饰演的冷清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并阐述了喷焊所用的合金粉末配方的研制及消除网状组织,提高其抗汽蚀、抗泥砂磨损的能力。
3、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气孔高密度锆或锆合金粉末冶金异型件制备工艺。
4、原来,爱也是两个人相见之后的安宁,是金粉深埋的平静。
5、看着同伴享受着凌迟的酷刑,布雷张开翅膀,不断的在斑蚊身边抖动,亮亮的金粉在天空漂浮,随着龙卷风的牵扯,倦鸟投林般的汇聚到风眼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金粉的详细信息
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
金属材料介绍
金属材料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包括金属和以金属为基的合金。工业上把金属和其合金分为两大部分:
( 1 )黑色金属材料 —— 铁和以铁为基的合金(钢、铸铁和铁合金)。
( 2 )有色金属材料 —— 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按照性能和特点可分为:轻金属、易熔金属、难熔金属、贵重金属、稀土金属和碱土金属。
(二)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一)金属材料
1 、黑色金属
含碳量小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钢,合碳量大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生铁。
( 1 )钢及其合金的分类。
钢的力学性能决定于钢的成分和金相组织。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在工程中更通用的分类为:
l )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碳素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
2 )按主要质量等级分类:
① 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特殊质量碳素钢;
② 普通低合金钢、优质低合金钢和特殊质量低合金钢;
③ 普通合金钢、优质合金钢和特殊质量合金钢。
( 2 )钢牌号的表示方法。按照国家标准《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规定,我国钢铁产品牌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化学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表示方法,即:
l )牌号中化学元素用国际化学元素表示。
2 )产品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等,通常用代表该产品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
3 )钢铁产品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含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合金结构钢的牌号按下列规则编制。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平均值。合金结构钢和弹簧钢用二位数宇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不锈耐酸钢和耐热钢含碳量用千分数表示。平均含碳量< 0.1 %(用 “0” 表示;平均含碳量< 0.03 %,用 “00” 表示=。合金工具钢平均含碳量> 1.00 %时,不标合碳量,否则用千分数表示。高速工具钢和滚珠轴承钢不标含碳量,滚珠轴承钢标注用途符号 “C” 。平均合金含量< 1.5 %者,在牌号中只标出元素符号,不注其含量。
例:在钢的分类中 , 优质钢是按照( )来分类的。
A. 化学成分 B. 用途 C. 冶炼质量 D. 冶炼方法
答案 :C
( 3 )工程中常用钢及其合金的性能和特点。
l )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生产工艺简单,有良好工艺性能(如焊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等)、必要的韧性、良好的塑性以及价廉和易于大量供应,通常在热轧后使用。在桥梁、建筑、船舶上获得了极广泛的应用。某些不太重要、要求韧性不高的机械零件也广泛选用。
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比碳素结构钢具有较高的韧性,同时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冷热压力加工性能和耐蚀性,部分钢种还具有较低的脆性转变温度。
3 )合金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要求韧性高的重要机械零件和构件。形状复杂或截面尺寸较大或要求韧性高的淬火零件,一般为合金结构钢。
4 )不锈耐酸钢。它在化工、石油、食品机械和国防工业中广泛应用。
按不锈钢使用状态的金相组织,可分为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加奥氏体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五类。现将各类不锈钢的特点简述如下:
① 铁素体型不锈钢。铬是铁素体型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高铬钢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能力,在氧化性酸溶液,如硝酸溶液中,有良好的耐蚀性,故其在硝酸和氮肥工业中广泛使用。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缺点是钢的缺口敏感性和脆性转变温度较高,钢在加热后对晶间腐蚀也较为敏感。
② 马氏体型不锈钢。铬是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通常用在弱腐蚀性介质,如海水、淡水和水蒸汽等中,使用温度小于或等于 580 ℃ 、通常作为受力较大的零件和工具的制作材料,由于此钢焊接性能不好,故一般不用作焊接件。
③ 奥氏体型不锈钢。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为铬和镍。这类钢具有高的韧性、低的脆性转变温度、良好的耐蚀性和高温强度、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压力加工和焊接性能。
④ 铁素体 — 奥氏体型不锈钢。
⑤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这类钢主要用于制造要求高强度和耐蚀的容器、结构件零件,也可用作高温零件,如汽轮机零件。
5 )铸钢。铸钢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可以铸成各种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铸钢件。
( 4 )铸铁的分类和牌号表示方法。大部分机械设备的箱体、壳体、机座、支架和受力不大的零件多用铸铁制造。某些承受冲击不大的重要零件,如小型柴油机的曲轴,多用球墨铸铁制造。其原因是铸铁价廉,切削性能和铸造性能优良,有利于节约材料,减少机械加工工时,且有必要的强度和某些优良性能,如高的耐磨性、吸震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等。
1 )铸铁的分类。
按照石墨的形状特征,铸铁可分为灰口铸铁(石墨成片状)、球墨铸铁(石墨成球状)和可锻铸铁(石墨成团絮状)三大类。
按照铸铁成分中是否含有合金元素,可分为一般铸铁和合金铸铁两大类。一般铸铁可分为普通铸铁和变质(孕育)铸铁。
2 )铸铁牌号的表示方法:
① 用各种铸铁相应汉语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作为铸铁的代号,当两种铸铁名称的代号字母相同时,可在大写字母后加小写字母表示。
② 在牌号中一般不标注常规元素 C . Si 、 Mn 、 S 和 P 的符号,但当它们有特殊作用时才标注其元素符号和含量。
③ 牌号中代号后面的一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如灰口铸铁 HT100 ),有两组数字时,第一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第二组数字表示伸长率值(如球墨铸铁 QT400 - 18 ),两组数字之间用 “ - ” 隔开。
3 )工程中常用铸铁的性能和特点:
① 灰口铸铁。基体可以是铁素体,珠光体或铁素体加珠光体,相当于钢的组织。
② 球墨铸铁。球墨铸铁综合机械性能接近于钢。
可用球墨铸铁来代替钢制造某些重要零件,如曲轴、连杆和凸轮轴等。
③ 蠕墨铸铁。蠕墨铸铁的强度接近于球墨铸铁,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较高的耐磨性;同时又有灰口铸铁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导热性。
蠕墨铸铁在生产中主要用于生产汽缸盖、汽缸套、钢锭模和液压阀等铸件。
④ 可锻铸铁。可锻铸铁可以部分代替碳钢。
⑤ 耐磨铸铁。耐磨铸铁是在磨粒磨损条件下工作的铸铁,应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
⑥ 耐热铸铁。耐热铸铁是在高温下工作的铸件,如炉底板、换热器、钳锅、热处理炉内的运输链条等。
⑦ 耐蚀铸铁。耐蚀铸铁是主要用于化工部件,如阀门、管道、泵、容器等。
2 、有色金属
l )铝及其合金。
工业纯铝可制作电线、电缆、器皿及配制合金。铝合金可用于制造承受较大载荷的机器零件和构件。
① 防锈铝合金( LF )。主要用于焊接件、容器、管道或以及承受中等载荷的零件及制品,也可用作铆钉。
② 硬铝合金( LY )。低合金硬铝塑性好,强度低。主要用于制作铆钉,常称铆钉硬铝;标准硬铝合金强度和塑性属中等水平。主要用于轧材、锻材、冲压件和螺旋浆叶片及大型铆钉等重要零件;高合金硬铝合金元素含量较多,强度和硬度较高,塑性及变形加工性能较差。用于制作重要的销和轴等零件。
③ 超硬铝合金( LC )。
这类合金的抗蚀性较差,高温下软化快,多用于制造受力大的重要构件,例如飞机大梁、起落架等。
④ 锻铝合金( LD )。这类合金主要用于承受重载荷的锻件和模锻件。
2 )铜及其合金。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蚀性、抗碱性及优良的减摩性和耐磨性。
一般铜合金分黄铜、青铜和白铜三大类。
① 黄铜( H )。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
② 青铜( Q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但工业上都习惯称含铝、硅、铅、锰等的铜基合金为青铜。
3 )镍及其合金。镍及镍合金是化学、石油、有色金属冶炼、高温、高压、高浓度或混有不纯物等各种苛刻腐蚀环境下比较理想的金属材料。
4 )钛及其合金。钛熔点高,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差,强度低,塑性好。钛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耐热性,其抗氧化能力优于大多数奥氏体不锈钢,而在较高温度下钛材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
常温下钛具有极好的抗蚀性能,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碱溶液等介质中十分稳定,但在任何浓度的氢氟酸中均能迅速溶解。
5 )铅及其合金。
铅在大气、淡水、海水中很稳定,铅对硫酸、磷酸、亚硫酸、铬酸和氢氟酸等则有良好的耐蚀性。铅不耐硝酸的腐蚀,在盐酸中也不稳定。
6 )镁及其合金。镁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结构材料,它能承受较大的冲击、振动载荷,并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其缺点是耐蚀性较差、缺口敏感性大及熔铸工艺复杂
粉末冶金名词解释
粉金的解释 (1).磨金成粉。 金粉 以胶水调匀后,可供作字画用,称“粉金”。 《宣和书谱·五蕴论》 :“ 审 於 《内景经》 ,必粉金而写之,盖亦非率尔而作也。” (2). ** 的花粉。 元 吾丘衍 《古莲》 诗:“湿风吹花生冷香, 冯夷 为舞冰丝裳, 霏霏 粉金飘晚塘。” 词语分解 粉的解释 粉 ě 细末儿: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 * 。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粉。粉墨登场。 粉黛 。扑粉。粉霜。 用涂料抹刷:粉刷。粉饰。 使破碎,成为粉末:粉碎。粉身碎骨。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粉墙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 金子 。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 光泽 、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 金属 。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