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迷油市有多凄惨

2.油价八连涨,近期为何油价一直涨?

3.这次原油的下跌是因为什么?如果美国没有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如果沙特阿拉伯没有加大原油产量,原油还是会

4.原油价格走势的波动周期及特点?

5.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6.国际原油价一夜跌至负数,对国内油价及新能源车有何影响?

7.近期原油价格上涨!“地板价”保护终迎利好:这次国内不涨了

低迷油市有多凄惨

美国原油价格会回暖吗今天_美国原油暴跌

数个月前就曾报道过,目前1加仑的原油已比同一计量的矿泉水都要便宜许多!而目前,尽管经历了数个月的跌宕起伏,但油市的前景却依然难见丝毫起色。据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当前原油价格暴跌不仅让全球石油生产商损失巨大,甚至连海盗都已经开始对打劫油轮缺乏兴趣!

上周报道援引船运咨询公司Dryad Maritime 1月份的报告称,2015年,几内亚湾石油运输船只受到的海上攻击较2014年减少约三分之一。

几内亚湾委员会(Gulf of Guinea Commission)执行秘书Florentina Adenike Ukonga上周一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接受访时表示,几年前当油价处于每桶106美元附近时,海盗打劫油轮是有利可图的。但随着原油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油价下降为减少几内亚湾海盗及其他海事犯罪作出了很大贡献。”。

目前,1加仑的原油已比同一计量的矿泉水都要便宜许多:

几内亚湾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之一,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5%。除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外,几内亚湾目前探明拥有石油储量的国家还包括安哥拉、喀麦隆、加蓬、刚果(布)等。

随着美国和欧洲寻求减少对中东的依赖,几内亚湾正成为它们的另一个重要石油来源地。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康菲石油等全球知名的石油巨头都在几内亚湾拥有石油生产和勘探项目。

此前,几内亚湾的石油运输船一直是西非海盗的抢劫目标。根据国际海事局(IMB)此前的报告,2012年发生在几内亚湾的海盗犯罪甚至超过了索马里海岸。美国海事情报办公室(U.S. Office of Nal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3年间,几内亚湾海上船只遭遇开火、劫持和登船等增加了25%。但2014年年中油价开始下跌,该地区海盗的数量较2013年下降了18%。

油轮海面“绕圈”只为苦盼买家出现!

海盗们对打劫油轮不感兴趣,而在全球各地的洋面上,油轮却日益出现了“空跑绕圈”的盛况!据外媒报道,如今的油轮已不再追求效率,甚至宁可浪费20天绕行非洲,只为千辛万苦寻找哪怕一个买家!

目前,美国原油供应大量过剩,导致大量原油不得不被储存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港的油库或是油轮上。美国原油储存能力已经接近饱和,而现在本应运往欧洲的原油正在掉头。油价目前已经接近超级远期溢价,但是仍然很难找到买家。

根据美国能源署最新的博客文章显示,欧洲馏分油的供应过剩带来了浮动储油和货运的变化,例如前往欧洲的油轮改道环绕非洲一圈以花费更长的时间(40天相比之前的20天)。因为这些原油找不到买家,只能寄希望于油轮在海上航行期间能出现买家。供应越来越多,而需求却在持续下滑。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此前曾称,库欣地区的创纪录原油库存正为能源公司带来物流上的难题。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正面临原油运输延迟的问题,因为库欣地区的油桶太多了,现在搬移油桶都是件难事。美国金融博客Zerohedge警告投资者,系好安全带,油价很可能会进一步崩跌。2月上旬时Zerohedge曾警告库欣地区原油将超出存储能力。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存储地和为数不多的买家,目前不少能源公司取的策略是让已经启程的油轮走更长的航线,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为这些原油找到买家或是找到在岸存储设施。这同样也让这些原油在未来交割期收获一个更好的交割价格以得到回报。

根据的公告,从中东和印度前往欧洲的油轮已经重现调整航线:绕过南非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前往欧洲,而不是走之前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新航线将耗时30-40天的时间,而通过苏伊士运河仅需15-20天。

对于原油市场的参与者而言,更令人感到心灰意冷的是,上述现象很可能并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缓解。据报道,尽管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上周达成石油生产冻结协定,但并未能阻止去年7月以来最为浩大的多头缩减之势。目前来看,油市彻底回暖恐仍还遥遥无期!

华尔街投行高盛表示,沙特与俄罗斯于2月16日达成的这项协议不会重振油价。伊朗表达了对这一协议的支持,但未申明自己是否会限产。随着伊朗达到核协议要求,对该国石油出口的禁令也于上月被解除。

道明证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这项协议不会帮助减少供给,伊朗可能会尽可能多的开石油,以夺回部分市场份额。”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与期权的投机性多头头寸在2月16日止当周减少5.3%,创下七个月来最大降幅。尽管在2月16日止当周,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价格上涨3.9%至每桶29.04美元。

此外,美国超低硫柴油的净空头头寸减少2,712份,达19,445份合约,降幅为12%。同期内柴油期货价格攀升5.3%。纽约商业(Nymex)汽油净多头头寸增加70%至23,943份合约,同期内期货价格上涨8%。

Citi Futures Perspective能源分析师Tim Evans表示,“原油市场其实什么也没发生,产量一点没少。”

据美国石油协会(API)月报数据,美国1月石油产出均值同比下降1.4%,至9200万桶/日,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与此同时,尽管冻产协议是世界上两个最大产油国十多年来首次联合应对油价下跌的行动,但是上月,沙特和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几乎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原油的月线图形看,油市当前依然正在经历史上跌幅最大的熊市之一,自从2014年7月以来,油价已累计下跌了逾70%:

油价八连涨,近期为何油价一直涨?

近期国际原油大幅上涨,受此影响,国内油价调整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也在不断攀升。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今晚(3月3日24点)开启,国内油价或将迎来?八连涨?。

据统计,在本次上调政策落实后,预计国内汽油、柴油的零售价每吨将分别累计上调1450元、1405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也就意味着,以50升的油箱为例,较2020年11月19日之前,调整后加满油箱将需要多花10-11.5元。

算下来,国内的油价已经持续8连涨。电动车车主们笑了,燃油车车主们哭了。飙升的油价何日是个头?

油价为什么涨?风水轮流转。2020年3月后国际原油期价惨跌至负值,?桶比油贵?的调侃言犹在耳。时隔一年,油价便持续走高,让广大司机朋友们叫苦连天。

实际上,中国成品油的价格与国际油价有着紧密的关联。每隔一段时间成品油上涨和下跌的结果都会在我们日常的油价中体现出来。

此次油价的上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本次计价周期内,美国寒潮天气导致得克萨斯州二叠纪盆地原油产量下降,恶劣的暴风雪天气致使产油商每日关闭200万至400万桶产量。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他的石油出口量直接影响着石油价格的波动。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市场供不应求,油价也就一路走高了。

从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最新动态和消息来看,截止上周五原油收盘,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1.5美元每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6.13美元每桶。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是国内油价调整结果的参考指标之一,还有上一轮调价基准,即参考的国际原油价格均价为58.37美元/桶,不难发现调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涨势明显。纽约商品4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收于每桶63.53美元。

有外媒报道,OPEC+本周会议有望通过增产来给石油市场降降温。组织内部普遍认为,市场能够吸收额外的供应。到时候,国际油价或许还会出现波动。另外,近期全球各国的疫苗接种情况良好,的传播也逐渐受到了抑制,这对于全球经济回暖,需求上升都是利好消息。这也侧面助力了油价的回升。

这次原油的下跌是因为什么?如果美国没有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如果沙特阿拉伯没有加大原油产量,原油还是会

首先回答楼主的第一个问题,油价下跌表面上看是因为全球经济放缓,欧盟经济衰退,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也放缓,从而由于市场调节的作用油价下跌。但是深层次原因是由于乌克兰危机,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从而导致油价急速下跌。因为俄罗斯经济在苏联时期就长期依赖原油出口,原油出口占俄罗斯经济出口的比例超过50%。简单一句话,油价下跌是美国为了打压俄罗斯。

第二个问题,油价有两方面影响因素,第一是需求,第二是政治。甚至有时候这两者之间要倒过来。如果美国没有制裁,沙特也不增加产量,在现阶段看来,油价还是会适当下跌。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全世界的经济都看不到回暖的现象。必然会下跌。不过绝对没有这次这么大的幅度。你看一下油价下跌后卢布的贬值幅度就知道了。一个月前是1人民币兑5卢布左右,短短一个月,已经变成了1人民币兑12卢布。而且我估计随着欧美的进一步制裁,这种情况不仅不会好转,还会持续恶化。估计未来两到三年俄罗斯的日子都会很难过。

原油价格走势的波动周期及特点?

与短期原油市场扑朔迷离的价格波动相比,市场可能更为关心原油价格的中期走势。原油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其价格在中期内的持续波动可能将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影响。从经济体中的供给方面看,油价的上涨将会引起生产成本的上升与产出的减少,进而导致经济衰退;从经济体中的需求方面看,油价的持续上涨将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减少,在工资刚性的约束下,劳动力需求也会减少,经济将受到较大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JamesD.Hamilton)对原油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油价的过度波动会扰乱家庭与企业的支出项目,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考虑到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作为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其一方面反映了经济总体性、全局性的发展趋势,是经济中各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对经济中各个具体的方面形成重要的影响和约束。国际原油市场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跃程度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和约束。在经济进入上升周期时,原油需求逐步增加,消费不断扩大,原油价格将会逐步攀升;当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时,需求萎靡消费减缓,原油价格也会出现回落。因此,尽管一方面油价的波动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另一方面经济周期的循环却也会对原油市场形成约束,影响油价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周期循环与原油价格调整的规律解析

我们可以将全球经济自1983年起至今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经济周期,其中包括四个较为完整的周期:1983—1988年左右、1989—1996年左右、19—1999年左右、2000—2007年左右。在每一个周期中,全球经济由前一个周期中的高峰开始滑落,在触底之后又逐步恢复,由衰退走向繁荣。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个周期中。

由图5可以看出,在前四个完整的周期中,原油价格的变化与经济周期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每一轮经济的复苏与增长都带动原油价格的上涨,而每一轮经济的衰退又导致油价的下跌。在当前所处的经济周期,这一关系更为明显: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深陷衰退,进入下行周期,原油价格也急剧下跌,纽约商品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由2007年末的93.9美元,桶跌至2008年底的41.8美元/桶,跌幅达55.5%。

此外,全球原油消费大国个体的经济周期对原油价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美国为例,2003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纽约商品WTI原油期货价格也持续震荡走高。在增长周期中的几次经济快速上升阶段,原油价格也随之急速上涨。2007—2008年美国经济结束增长周期,进入下行周期。虽然受市场预期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一度冲高至145美元/桶,但在经历了短期的震荡之后,原油价格最终受到经济周期的约束,开始急速下跌。2008年底WTI原油期货价格跌至58.7美元/桶,跌幅达59.5%。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企稳,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原油价格也随之回暖。2009年第3季度美国GDP季环比年率为2.8%,接近危机前经济增长水平,原油价格也回复至70—80美元/桶区间,与2007年第2、3季度基本持平。

(三)复苏周期的来临与原油市场的中期走向

在经历了2007—2008年的下行周期之后,2009年全球经济恶化趋势减缓,并逐渐走出衰退泥潭。2010年初以来,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震荡,但整体来看全球经济的复苏趋势仍未扭转。根据IMF的预测,全球经济将在经历了2009年1.06%的收缩之后进入复苏周期,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3.10%、4.19%、4.56%和4.54%。在经济复苏周期,全球经济将逐步回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能源市场需求逐步上扬,投资增加,生产扩大,原油的开和提炼也将大幅增长。从中期看,伴随着经济由复苏走向繁荣,国际原油价格也将再攀新高,国际原油价格140美元/桶的关口也许会再次突破。

四、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对我国的启示

自19年我国原油定价与国际接轨以来,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之间仅为一种单向价格影响机制:国内油价被动接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进口大幅增长,国际原油市场的剧烈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逐步提升。一方面,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增加我国外汇支出,影响贸易盈余,同时还会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推动物价指数升高。另一方面,国际油价的大幅下降有可能对我国石油行业形成较大冲击,前期大量购买原油的企业可能会因为价格下降而遭受巨额的账面损失,而石油开企业也会因为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影响而盈利受损,并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其他部门,给国民经济运行造成较大风险。因此,我国应根据国际原油市场的长、中、短期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取措施预防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形成的各种冲击,维护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长期看,可耗竭模型对国际原油市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国石油开发企业应不断壮大实力,坚持“走出去”,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努力避免在未来原油紧缺睛况出现后受制于人。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大力推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寻找适宜的石油替代品,减轻未来能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在未来全球能源竞争中取得主动优势。

从中期看,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运行周期。在经历了持续的衰退之后,全球经济渐进复苏,但危机的持续影响尚未结束,主权债务、银行资产等各种风险仍未消除。受经济周期因素影响,原油价格处于一种中期调整阶段,难以实现有力的价格突破。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阶段,消化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原油市场剧烈震荡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抓住机会、预先布局,为未来经济周期转变、原油价格出现明显趋势做好准备。

从短期看,考虑到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国内外油价联动机制,逐步改变被动接受国外油价变动的影响,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维护我国的利益诉求。此外,我国也应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建设,借鉴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有益经验,推出各种原油期货品种,形成合理的原油价格形成机制,避免油价的剧烈波动。

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进入2023年,油价遭遇“开门涨”,不过近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调,油价降幅不断加大。

猪价受养殖端挺价和消费回暖的影响开启上涨模式,但刚涨又跌,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全线回落。

鸡蛋价格则是连续上涨。

粮价方面,玉米和小麦的重心不断下移,且节前上涨希望越来越小。

具体市场发生了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油价降幅加大

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相比前一日下降0.14美元,价格降至78.55美元/桶,今年以来的降幅达到了8.51%。

WTI美国原油价格上涨0.01美元,价格涨至73.68美元/桶,不过一周油价降幅也在8.14%。

受本计价周期第三个工作日的原油变化率的影响,当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下降200元/吨,折合每升的价格下降0.15-0.17元/升,下降幅度相比计价周期开启时的降幅显著扩大,国内成品油降幅也在加大。

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主要有两个逻辑:1、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依然抑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2、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年初对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衰退风险抬头发出警告,让投资者看衰石油需求前景。

机构预测,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的影响,国内油价降幅有望持续加大,目前累计最大降幅为0.17元/升,加满一箱油可以节省7-8元。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滑,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将会继续下降,再加上1月3日的油价上涨,那么今年我国汽柴油价格综合变化情况就变成了“一涨、一跌、零搁浅”的格局。

甚至可能在1月17日将1月3日的油价涨幅完全回吐,让油价回归涨价前的状态。

猪价涨了又跌

随着猪价再次跌破成本线之后,养殖端的挺价惜售意愿增强。

集团化猪场也在仅剩的几天出栏时间中保持较高的生猪出栏速率。

猪肉降价,叠加餐饮需求的回暖,猪肉消费需求有所回升。

促使生猪价格有所反弹。

但没想到的是猪价刚涨就又跌了。

猪价系统显示,1月9日,生猪价格除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保持上涨,海南、云南保持稳定之外,其他地区都在下降。

其中东北下降0.05-0.25元,华东下降0.15-0.3元,华北下降0.225-0.35元,西南下降0.05-0.1元。

经过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来到7.7-8.2元,华中区猪价来到7.5-8元,华南区猪价来到7.6-9元,华北区猪价来到7.4-8元,东北区猪价来到7.1-7.8元,西南区猪价来到7.1-8元。

猪价的再次下跌逻辑并不复杂,猪价回升之后,养殖端的出栏积极性增加,毕竟市场积压的生猪量依旧较多,而留给养殖户的出栏时间又不多了,猪价上涨后养猪户抓紧时间卖猪。

消费方面相比元旦之前确实随着春节利好发力,餐饮需求恢复而上涨,但毕竟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依旧制约着猪价的涨幅。

还是之前的预测不变,猪价年前可能会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有限,不会形成大涨。

蛋价连涨

本周鸡蛋价格在9.44元/公斤,周内价格持续上涨,整体环比上涨6.16%。

目前,北京各大市场鸡蛋的主流参考价为219元/44斤。

上海浦东褐壳鸡蛋接货价130元/27.5斤,浦西130元/27.5斤。

山东泗水鸡蛋价格155元/30斤。

鸡蛋价格的连涨,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

1、由于12月下旬至今淘汰鸡数量较大,蛋鸡存栏量并不高,鸡蛋货源相对紧俏。

2、春节临近,餐饮以及深加工等需求端陆续补货,居民家中也有为春节囤货的习惯。

3、商超、线上平台等促销活动陆续展开。

4、饲料价格处于高位,为鸡蛋价格提供成本支撑。

5、部分环节担心后市上涨太多或会提前备货。

鸡蛋需求回暖都是春节前的阶段性回暖,春节之后,鸡蛋消费需求将会遇冷回调,届时鸡蛋价格恐怕会震荡回落。

粮价重心下移

不论是玉米价格,还是小麦价格,近期都呈现中心下移的走势。

小麦价格方面,截止到1月7日,全国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均价为1.61元,相比1月1日的1.6119元,下降了1.9厘,而目前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普遍在1.58-1.62元。

玉米价格则是有涨有跌,滨州各企业玉米报价下调0.5-3分,德州、泰安、济宁、潍坊等地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上涨幅度在0.5-1.9元,下跌幅度在0.5-1元。

河北下跌为主,降幅1-3分,河南上涨为主,上调0.5-1分。

后续虽面粉需求将会逐渐转暖,但制粉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不少企业已经停收小麦,随着小麦需求量的走弱,小麦价格的重心恐持续下移。

随着玉米价格的回落,基层主体的出粮速度虽有放缓,但仍有主体有节前变现的,所以仍有主体有意售粮。

但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按需购,建库相对谨慎,以滚动补库为主。

饲料企业也因为猪价、鸡价、羊价的回落而不敢大量补库。

目前来看,玉米市场价格仍会震荡运行,仅局部地区有上涨机会,整体则是震荡下行。

国际原油价一夜跌至负数,对国内油价及新能源车有何影响?

本以为见证了3月份美股5次熔断,作为一个散户的自己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了,心理素质在重创之下也算是破而后立,道心稳固。

前两天看见国际原油价格还在狂跌,有哥们儿问我有没有兴趣干一票大的把之前美股熔断赔进去的捞回来——「现在不抄底,更待何时?」

要说没心动,那是的,但好在我这个人比较理智,考虑到期货这玩意儿跟股票基金不一样,期货你买了,如果短时间内没有找到接盘侠,抛不出去,时间到了要么就得真去「提货」,要么就只能「交割」。

期货抄底在我看来无异于,当然最主要是囊中羞涩不敢一搏,今天一觉醒来发现满屏都是「国际原油价一夜跌至负数」的新闻。

第一反应是震惊,这原油价格还能负数?历史首次吧!第二反应是庆幸,还好自己没傻跟着去「抄底」。

第三反应是担忧,我这时候才想起来联系我朋友,结果已经是微信不回,电话不接状态,吓得我以为出事儿了,半晌回了我一条消息「放心,不会跳楼,只是别找我,让我静一静」。

既然朋友暂时安全,那么我的思绪就能进一步扩散了,国际原油价格跌至负数,简单来看就是倒贴钱送油给你,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将迎来免费加油时代?

国内油价还会再降吗?

那些想要免费加油的朋友先醒醒吧,这只是原油价格跌至负数,运输、储备、炼制等等诸多环节都是要钱的。

又有人或许会想,那成品油零售价总得再跌一点吧?这么下去跌破5元大关不是梦!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根据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成品油价格机制设定了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油价重回5元时代,已经算是跌到了地板价,除非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调整,否则国际原油价再怎么跌,也很难突破5元这个地板价格保护机制——毕竟「三桶油一再强调自己每年都在亏损、哭穷」。

对新能源车有影响吗?

又有人说了,这油价这么低谁还会去买新能源车型啊?这里我要跟大家解释下,其实影响大家购买「新能源车」的核心因素从来都不是油价,油价的影响只占很小一部分。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担心油价持续低迷会对新能源车型造车影响,这种担忧也是多余的。因为目前原油价格跌至负数并不是实时价格,而是期货价格,也就是说不会影响到近期原油价格,只能影响到未来某一时间段(大概四月底到五月初)成品油价格。

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段油价会不会回暖都还是未知数,不过原油这种东西,现在只是受疫情影响,不方便运输而已,一旦有国家、机构趁机购,库存清理之后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说,这次原油价格下跌至负数,还没有上升到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层面,新能源时代该来,总会来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小石子能激起水花,但不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期原油价格上涨!“地板价”保护终迎利好:这次国内不涨了

5月14日24时(本周四),国内油价调整窗口将再次开启。截止5月11日0时,本轮国内油价计价周期第7个工作日,当前原油变化率达到7.27%,预计汽柴上调320元/吨。不过根据国内成品油调整相关规定,由于当前综合原油均价仍低于40美元/桶“地板价”,因此本轮油价将大概率继续暂停调整。此前受“地板价”保护影响,国内油价已经连续3次暂停下调。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次调整还要追溯到3月17日,当时92号汽油下调价格到达0.8元/升,这也创下了自2013年成品油新定价机制以来最大降幅。如果本轮再次暂停调整,截止5月28日下轮油价调整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已有超过70天没有变化。

尽管即将第4次触发“地板价”保护,成品零售限价已经被“钉死”,但汽油零售终端的市场下调趋势已越发明显,预计近期国内汽油价格的折扣力度会持续增强。目前来看,供大于求仍是个不争的现实,部分加油站都会使出各自的一些办法,来占领市场。

近期,由于投资者对原油产量下降和石油需求回暖感到乐观,国际油价8日收盘时显著上涨,这是自2月份以来首次连续两周上涨。

尽管原油供需正趋向再平衡,不过有分析机构认为,市场供过于求的担忧依旧存在,过去两周油价上涨的支撑因素不足,未来涨势将难以持续。此外,鉴于感染人数继续增加,美国原油供应过剩仍将呈上升趋势,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导致未来国际油价走势将持续波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