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几个单词的意思

2.低硫燃料油基本属性及国际市场

3.新加坡platts哪里有

4.燃油期货的交易平台

5.当前石油化学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方面的形势与挑战

请问几个单词的意思

新加坡普氏燃料油价格_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今日价格

普氏能源资讯(Platts)是麦格劳-希尔集团(纽约证交所上市代码:MHP)的下属机构,为世界领先的能源资讯提供商。自1923年成立以来,其凭借公正独立的市场价格评估获得国际认同。如今,普氏估价是公认的世界能源市场价格基准。全球每个交易日都有超过一百亿美元的能源贸易及长期合同销售交易以普氏估价为依据进行结算。中国能源进口市场也普遍采用普氏估价,比如主要燃料油的广州及上海到港价,就以普氏新加坡高硫燃料油离岸价估价作为基准参照价格。中国从中东、非洲、俄罗斯及南美等地区进口原油时采用普氏估价。普氏能源资讯独有的评估方法论,标准化的实施,严格的管理,及独立、公正的态度是您信赖的保证。

普氏能源资讯涵盖石油、天然气、电力、核动力、煤炭、石油化工及金属等市场。多年以来,其实时新闻、估价服务、市场分析以及行业会议不断帮助全球能源市场提高透明度和运作效率。随着普氏中文快讯的推出,普氏能源资讯将致力于为中国地区的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国能源市场的发展。

低硫燃料油基本属性及国际市场

低硫燃料油基本属性

01、燃料油是什么?

燃料油(FuelOil)作为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汽油、煤油、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燃料油主要是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燃料油主要用于炼油与化工、交通运输、建筑业和冶金等行业。目前,锅炉烧油、发电用油出现较大幅度减少,而船用油市场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

02、低硫燃料油和高硫燃料油是什么意思?

近年来,为落实国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总体要求,我国一直稳步推进各项环保政策。为响应国际海事组织环保要求,我国于2016年开始分步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严控船舶大气污染排放,同时积极协调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保障合规船用低硫燃油供应。目前,根据国际国内相关规定,国际航行船舶应当使用硫含量不超过0.50%m/m的燃油,同时允许安装废气清洗系统或其他可以取得相同或者更好大气污染减排效果措施的船舶使用硫含量高于该标准的燃油。

根据硫含量的高低,船用残渣燃料油可以分为高硫燃料油(HSFO)、低硫燃料油(LSFO)和超低硫燃料油(ULSFO),高硫燃料油的硫含量达到3.50%m/m甚至4.50%m/m或以上,低硫燃料油一般为0.50%m/m以下,超低硫燃料油一般为0.10%m/m以下。

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燃料油期货合约的交易标的为硫含量不大于3.50%m/m的RMG380船用燃料油。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能源中心)低硫燃料油期货合约的交易标的为硫含量不大于0.50%m/m的低硫船用燃料油。

03、低硫燃料油的生产工艺是怎样的?

船用重油,是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各种石油馏分进行产品特性的检测,按照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进行调合,供船舶主机使用。进入低硫时代,原有生产工艺需要调整,目前低硫燃料油主要有三种生产途径:一是使用低硫原油经过蒸馏工艺生产;二是使用低硫渣油和高硫重质燃油进行混兑、调合生产;三是通过渣油加工装置将高硫渣油中的硫含量降低用于生产船燃。

国际燃料油市场

04、全球船用燃料油生产情况如何?

全球燃料油的主要生产区集中在中东、俄罗斯、南美、中国等地区,全球年产量约为5亿吨,其中3-4亿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贸易流通。近几年以来,全球燃料油供应呈现持续下降的状态,主要由于全球炼厂加大炼化装置的升级改造,燃料油向深加工精细方向发展以及炼厂二次加工能力逐步提高,导致燃料油的产出率下降。

05、全球船用燃料油消费情况如何?

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船运凭借着大型船舶技术的发展和运输费用低、装载量大等优势,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物流方式,约占90%的份额。《2019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显示,全球海运贸易运输量达到110亿吨,全球船队运力总规模为95402艘、19.7亿载重吨。近年来船用燃料油消费量达到2.8亿吨,2020年消费规模预计稳定在3亿吨左右。

全球有四大船用油市场,分别是亚洲地区(新加坡、中国、韩国、日本)、欧洲ARA地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地中海地区(富查伊拉)和美洲地区(美洲东海岸)。其中新加坡是全球船用燃料油最大的消费地,2019年供油量达4746万吨,其次是北欧和中东地区。2018年我国浙江舟山成为国内第一大加油港,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加油港。2019年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达410.27万吨,跃居全球第八大加油港。

06、全球燃料油贸易流通情况如何?

全球的燃料油供需关系整体呈现欧洲地区、俄罗斯地区、美洲地区、中东地区供应较为过剩,而亚太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中心,也成为燃料油最大的资源缺口地区,并且缺口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全球燃料油主要货物流向为欧洲出口至新加坡和美湾地区;中东地区出口至新加坡及东北亚地区;美湾墨西哥及拉丁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等)出口至新加坡及东北亚地区。

07、为什么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燃料油交易市场?

新加坡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作业条件、巨大的市场需求、注重石油交易市场的长期发展,以及规范、灵活的金融管理体制,成为亚洲的燃料油贸易中心,吸引了几乎所有跨国石油公司和全球性石油贸易公司参与当地燃料油市场经营。全球其它地区出产的燃料油组分资源流向新加坡,经过油品调合后再进行成品的销售。

目前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燃料油调合基地和石油交易集散地。燃料油是新加坡普氏油品交易中最活跃的品种之一,也是新加坡纸货交易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08、2020年IMO全球限硫令对船用燃料油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随着2020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全球限硫令的实施,各国均积极应对并出台了相应措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提前研究并采取了各类应对方案。根据各类机构分析,未来船舶燃料有三种变化方向:

一是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0%m/m的低硫燃料油或者船用柴油(MGO)。使用低硫重质船燃是目前综合经济性较高、最为广泛选择的方案,虽然生产成本上升,但大部分船舶无需改造。

二是船舶安装尾气脱硫设施,继续使用硫含量不高于3.50%m/m的船用燃料油。船东可以继续使用低成本的高硫燃料油,但需要增加额外设备投资。同时脱硫设施产生的废水、废液需要处理,目前我国与美国、新加坡、德国、比利时、挪威、阿联酋等地区,明确规定国际航行船舶不得在当地排放开环式废气清洗系统洗涤水,而日本、南非等国允许开环式脱硫洗涤塔水排放。

三是选择液化天然气(LNG)等新型能源作为船舶动力燃料。目前适合远洋航行的以LNG为动力的船舶数量较少,且补给配套尚不完备,燃料成本较高。

新加坡platts哪里有

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是指每天下午5:00-5:30在普氏公开报价系统(PAGE190)上进行公开现货交易的市场。

该市场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进行燃料油实货的交割,而主要是为了形成当天的市场价格,起到发现价格的作用。该市场的运作是由各油公司的交易员于每天下午5:00-5:30在普氏的公开电子交易平台上报出该公司的买卖意向,并通过网络显示在所有油公司的电脑显示屏上。当日5:30以后,普氏的编辑根据当日该系统上成交的燃料油的数量和价格,根据一定的方法估算处理后公布出一个当日的燃料油价格。

新加坡是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现货市场,二是普氏(PLATTS)公开市场,三是纸货市场。

燃油期货的交易平台

FXCM(福汇)是全球最大外汇交易商成员之一,是英国交易商代表了当今世界外汇交易行业中比较高标准。FXCM集团成员包括: Forex Capital Markets LLC(FXCM美国版), Forex Capital Markets Limited (FXCM英国版) ,FXCM JINHUI GROUP(FXCM环球金汇网),为零售客户提供网上外汇交易服务。

FXCM的金融专业分析师来自世界级的金融公司,FXCM具备并代表着先进水平的金融投资理念,日交易量高达15000亿美元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市场,是全球最大外汇交易商成员之一。 指会员在交易所帐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是已被占用的保证金。 燃料油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8%,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交易所可以调整交易保证金。当某燃料油期货合约连续三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2%;或连续四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4%;或连续五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达到16%时,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但调整后的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20%。当某期货合约在某一交易日出现单边市,则D1交易日结算时该合约交易保证金按下述方法调整:

燃料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为10%,收取比例已高于10%的按原比例收取;D2交易日燃料油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为7%。若D2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单边市,燃料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为15%,收取比例已高于15%的按原比例收取;D3交易日燃料油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为10%。若D3交易日期货合约出现同方向单边市(即连续三天达到涨跌停板),则当日收盘结算时,该燃料油期货合约按20%收取交易保证金,收取比例已高于20%的按原比例收取,并且交易所可以对部分或全部会员暂停出金。

1、限仓制度:限仓是指会员或客户可以持有的某一合约投机头寸的最大数额。各品种期货合约在不同时期的限仓比例和持仓限额具体规定如下:

表中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为双向计算,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投资者的持仓限额为单向计算;经纪会员的持仓限额为基数,交易所可以根据经纪会员的注册资本和经营情况调整其限仓数额。

2、持仓制度:燃料油期货合约在不同时期的限仓比例和持仓限额规定(单位:手)。合约挂牌至交割月前第三月的 最后一个交易日交割月前第二月交割月前第一月某一期货合约持仓量限仓比例(%)经纪会员、非经纪会员、投资者的持仓限额为单向计算;经纪会员的持仓限额为基数。

3、套期保值交易:申请套期保值交易须填写《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申请(审批)表》,提交与申请保值交易品种、部位、买卖数量、套期保值时间相一致的有关证明材料。 申请必须在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份前第二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之前提出,逾期交易所不再受理该交割月份合约的套期保值的申请。套期保值者可一次申请多个交割月份合约的套期保值额度。燃料油最迟至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份前一月份的15日),按批准的交易部位和额度建仓。在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起不得重复使用。交易所对套期保值交易的持仓量和交割量单独计算,在正常情况下不受持仓限量的限制。在规定期限内未建仓的,视为自动放弃套期保值交易额度。

结算指根据交易结果和交易所有关规定对会员交易保证金、盈亏、手续费、及其他有关款项进行计算、划拨的业务活动。 随着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和演变,许多原油长期贸易合同均采用公式计算放法,即选用一种或几种参照原油的价格为基础,再加升贴水,其基本公式为:P=A+D。其中:P为原油结算价格A为基准价,D为升贴水, 其中参照价格并不是某种原油某个具体时间的具体成交价,而是与成交前后一段时间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或某报价机构的报价相联系而计算出来的价格。有些原油使用某个报价体系中对该种原油的报价,经公式处埋后作为标准,有些原油由于没有报价等原因则要挂靠其它原油的报价。

石油定价参照的油种叫基准油。不同贸易地区所选基准油不同。出口到欧洲或从欧洲出口,基本是选布伦特油(Brent);北美主要选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中东出口欧洲参照布伦特油、出口北美参照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出口远东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中东和亚太地区经常把“基准油”和‘喻格指数”相结合定价,并都很重视升贴水。 在亚洲地区除普氏、阿格斯石油报价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OSP指数以及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对各国原油定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油长期销售合同中定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以印尼某种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另一种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如越南的白虎油,其计价公式为印尼米纳斯原油的亚洲原油价格指数加上或减去调整价。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原油,其计价公式则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我国大庆出口原油的计价则以印尼米纳斯原油和辛塔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和亚洲石油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为基础。中国越来越依赖能源进口,这样会促使亚太能源安全经济的变化。 新加坡是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现货市场,二是普氏(PLATTS)公开市场,三是纸货市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出口原油既参考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也参考OSP价格指数。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亚洲石油价格指数,1985年4月开始报油品价格指数,1986年1月份开始报原油价格指数,该价格指数每周公布一次,报价基地为香港,报价系统由贸易公司SeaPacServices进行管理和维护,数据处理由会计公司KPMGPeatMarwick在香港的办公室负责。指数公布时间为每周四的中午12:00时。参与原油价格评估的成员2012年约有30个,但其具体身份不详。

该价格的协调和管理机构是新加坡的一家咨询公司——“石油贸易公司”。应该注意的是,原油价格构成和水平与交货方式有关。按照国际惯例,如按FOB价格交货,则由买方负担交割点之后的运费和其他相关费用。按C+F或CIF价交货,则由卖方支付到达指定交割点之前的运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在贸易双方确定原油定价公式时,交货方式是主要考虑因素。

各成员需要在每周的星期四之前将其对该周原油价格水平的估价提交指数数据处理公司。 有的原油结算价的作价公式包括APPI和ICP两种指数所报的价格,如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塔皮斯原油的作价。远东石油价格指数的报价时间为早上5:45~8:00,在这段时间内,该指数的“石油报价组”将有关原油和油品价格通过计算机网络转给路透社新加坡公司处理,指数价格为报价的简单平均。 新加坡纸货市场大致形成于1995年前后,从属性上讲是属于衍生品市场,但它是OTC市场,而不是交易所场内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有石脑油、汽油、柴油、航煤和燃料油。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的市场规模大约是现货市场的三倍以上,其中80%左右是投机交易,20%左右是保值交易。

纸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商、终端用户。

纸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避险的场所,它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合约,合约的期限最长可达三年,每手合约的数量为5000吨,合约到期后不进行实物交割,而是进行现金结算,结算价采用普氏公开市场的加权平均价,经纪商每吨收取7美分即每手收取350美元的佣金。由于是一个OTC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通常是一种信用交易,履约担保完全依赖于成交双方的信誉,这要求参与纸货市场交易的公司都是国际知名、信誉良好的大公司。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燃料油贸易商为了稳健地进行国际采购,大都委托境外代理商进行新加坡燃料油纸货交易。

QGPC和ADNOC价格指数基本参考MPM指数来确定,官价指数是1986年欧佩克放弃固定价格之后才出现的。2011年亚洲市场的许多石油现货交易与OSP价格挂钩。从OSP的定价机制可以看出,以上三种价格指数受所在国政府的影响较大,包括政府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参照基准油定价的中东国家也区分不同市场。新加坡纸货市场大致形成于1995年前后,从属性上讲是属于衍生品市场,但它是OTC市场,而不是交易所场内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有石脑油、汽油、柴油、航煤和燃料油。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市场的市场规模大约是现货市场的三倍以上,也就是每年成交1亿吨左右,其中80%左右是投机交易,20%左右是保值交易。参与者主要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石油贸易商和终端用户等。 纸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避险的场所,它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合约,合约的期限最长可达三年,每手合约的数量为5000吨。合约到期后不进行实物交割,而是进行现金结算,结算价采用普氏公开市场一个月的加权平均价。由于是一个OTC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通常是一种信用交易。这要求参与纸货市场交易的公司都是国际知名、信誉良好的大公司。我国国内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公司如中化、中联油、中联化、中航油能参与交易,绝大多数经营燃料油的中小企业只能通过种种渠道,经过二级代理或三级代理在纸货市场上进行避险操作。 我国南方地区的燃料油贸易商为了稳健的进行国际采购,大都委托境外代理商进行新加坡纸货交易。据统计,我国国内企业的交易量占新加坡纸货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

当前石油化学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方面的形势与挑战

石油石化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它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能源和基础原材料,许多国家都对该领域高度关注。而原油位于石化产业链的源头,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很大比例。如在2004年前后,欧洲和亚洲约为32%,中东地区高达53%,中南美洲约44%,非洲约41%,北美约40%。2008年,全球每天消费原油大约为8600万桶。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是美国、中国和日本。石化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1999年至2003年的平均值计算,中国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4%,工业增加值占约16%,总资产占比约13%,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4%,而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约占GDP的4%。

石化行业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的基础性作用上,其基础性作用和支柱性地位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根据IEA的数据:2005年,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总需求中,石油占18.8%,是除煤炭以外最大的能源资源。我们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等都是石油的下游产品。2.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石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从上游的石脑油,到中游的各类中间体,以及下游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都是石化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或者产品。化工领域是个巨大的行业,其产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航天航空等高科技产品,下至服装和生活日用品,无一没有化工原料油的身影。3.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在农业领域,除农机动力需使用燃料之外,化肥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此外,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整个加工工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行业和油品的销售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通常可以将石油石化产业分为:石油开采业、石油炼制业、石油化工、化工制品和化肥行业等。

“石油开采”指的是将原油和天然气从地下采出的过程,并将原油和天然气分离。“石油炼制”指的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重油等油品的过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和石化中间品加工成石化中间品的过程。而“化工制品”指的是将石化中间品加工成制品的过程。“化肥行业”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合成为化肥的过程。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具体分类和特点如下:

石油工业包括全球的勘探、开采、炼制、运输(通常利用油轮和管道运输)和油品销售等。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包括医药品、熔剂、化肥和塑料等。该行业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将中游纳入下游之内。

石油石化产业链

石油领域的上游通常指原油和天然气的寻找、采收和生产,被称为勘探和生产领域。还包括寻找地下或者水下油田和气田,和钻井等工作,以及后续开采原油和收取天然气等油井的运营工作。

下游领域包括石油炼厂、化工厂、石化产品的分配和销售环节,以及天然气销售企业等。下游行业涉及数千种油品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料、取暖油、沥青、润滑剂、合成橡胶、塑料、化肥、防冻剂、杀虫剂、医药品、天然气和丙烷等。

石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为了便于研究价格的形成和传导过程,本文根据价格形成和传导的特点,按照石油产品(简称油品)和化工产品两大类进行分析。

1.价格传导的过程

鉴于化工领域广泛存在着“中间体”,而国内又缺少交易“中间体”的现货市场。因而我国石化终端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受到上游价格垄断的影响。

产业链图显示了石化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其产业链末端产品的价格经由各自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传导形成。如图所示: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或裂解气馏分可制取乙烯、聚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三烯三烃经与无机产品反应可获得“中间体”,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内酰胺、对二甲苯等,也就是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的原料。

通常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两种因素主导:一是消费拉动,二是成本推动。在这两种类型之间,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费拉动型

在消费拉动的情况下,受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价格开始上涨。此时,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也随之增长,进而拉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中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的源头石脑油(或者天然气)。这一过程有时也会在某一环节受到阻碍,特别是在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或者需求的环节。

(B)成本推动型

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产业链源头原材料价格首先上涨,其结果要求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转嫁到该加工环节的产品价格之中。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末端的终端产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动不如需求的拉动那么顺利。由于产业链中下一环节的阻碍,而无法完成价格传导过程,致使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降低,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上游价格的向下传导,必须得到下游产品消费市场的消化。一旦价格超过了消费者愿意接受的程度,该产品将面临积压的命运,价格根本无法继续传导。结果该产品不得不亏损销售,生产企业必须承担亏损的现实,直到价格能够向下传导为止。

(C)消费萎缩

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是,消费萎缩和成本下降时的传导过程。当消费萎缩时产品开始积压,企业开始减产,导致该加工环节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过程逐渐向上游传导,最终迫使产业链源头产品价格回落。这一过程有时会在某一环节减弱,因为该上游产品有可能是其他产业链的上游,只要该产业链的整体需求没有充分的下降。

(D)成本下降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润,还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市场。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加工企业却很难应对。面对不断降价的原材料,无论以何种价格买入,企业都要面临亏损。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局面,企业宁可停产也不愿意生产。当然,为了保住重要的客户资源,大多数大型企业不得不继续亏本生产。

我们还可以将上游原材料价格与下游产品价格进行对比,找出价格运动的相关性。从以往产业链上产品价格的年均变化趋势来看,石脑油价格的变化与原油价格的变化总体一致,相关度在产业链中最高。也就是说,其裂解差价相对稳定。此外,从原油到PTA的整个产业链,价格传导有如下规律:

原油-石脑油 (加工费区间:35—50美元/吨)

石脑油-MX (加工费区间:50—60美元/吨)

MX-PX 加工费区间:80—100美元/吨)

PX-PTA (加工费区间:150—170美元/吨)

事实上,将原料和产品之间的差价与上述加工费区间对比,我们可以了解某一环节的盈利状况和所处的环境。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扭曲,该环节或许就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2.价格传导的特点

石化产业价格传导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A)时间滞后性。通常产业链越长,滞后的时间也较长。

(B)过滤短期小幅波动。由于具有滞后性,一些短期和小幅波动还没有来得及向下传导,价格就已经发生变化,因而短期波动得以过滤。

(C)传导过程可能被阻断。当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供需关系处于极端状态时,该环节供需关系本身上升为影响价格的主导因素,因而价格传导被阻断。

(D)价格垄断性。由于国内缺少交易石化“中间体”的市场,因而其价格具有垄断性。越是靠近产业链上端的企业,其价格垄断性越强。

(E)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中间体”,其定价常常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进口依存度越高,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大。

3.油品价格的形成

在我国,除石脑油和燃料油外,其油品的价格仍然由“发改委统一定价”,采用区间定价的原则。即只有当国际油价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会进行调整。因此这些油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并不太大,且滞后的时间很长。但我国的石脑油和燃料油已率先采用了“市场定价机制”。可以设想,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油品价格形成机制将最终采用由市场定价的方法。

在市场定价的环境下,油品价格一方面受原材料成本和加工环节边际利润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产品供需关系的影响。除了生产成本之外,我国的油品价格往往受进口成本的影响,特别是亚洲市场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内需求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例如,我国黄埔市场的燃料油(180CST)价格,主要受新加坡市场价格的影响;而我国的石脑油价格则主要受日本市场价格的影响。

在亚洲的油品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新加坡市场。亚洲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的成品油定价基本上都要参考新加坡成品油市场价格,而“普氏”(PLATTS)的油品报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是指每天下午5:00-5:30在公开报价系统(PAGE190)上进行公开现货交易的市场,每天公布的报价是15天以后交货的价格,实际交割一般在15-30天之内进行。

4.裂解差价与价格传导

与化工产业不同,由于不存在所谓的石化“中间体”,油品的价格均由交易油品的市场决定(我国没有交易石化中间体的现货市场)。一般来说,油品成本应该包括生产原材料和辅料,以及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或者说,油品价格由“原材料成本”+“边际利润”构成。通常,我们使用“裂解差价”的概念,描述某一油品的市场价格与原油的市场价格之差。

在油品市场上,裂解差价是衡量企业盈利状况的一种指标,也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反应。当裂解差价走高时,炼厂的利润扩大。意味着:或者油品价格上涨,或者原油价格下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结果是炼厂利润增加。当裂解差价走低时,意味着:或者油品价格下跌,或者原油价格上涨。这种价差的变化,通常暗示着价格的未来走向。

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

1.季节性影响

季节性主要是指随着季节的交替而产生的需求量不同的情况,石化终端产品的季节性消费情况直接带动上游石化产品的产销变动,从而进一步引发价格的相应波动,形成一定的季节替。在石化产业链中,还有一些环节具有季节性特点,包括原油等。

2.相关商品价格走势

由于相关商品价格价格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其价格变动也直接影响到石化产品价格走势,如PTA和棉花,由于其都是纺织品的直接上游原料,所以它们之间具体较强的替代作用,价格走势也具有一定的联动性。

3.人民币汇率变化

人民币汇率变化直接影响到石化中间体及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该系列商品的进出口竞争力情况。如对PTA而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人民币升值降低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按美金计价的进口PX价格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可能促使相应的报价上升。

4.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价格的影响

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价格的影响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出口退税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取向等等。进口关税直接影响到进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税反应在出品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情况,而国家产业政策取向则直接影响到某个产业或领域在未来的发展状况,对未来产品的供需情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关况具有较强的联动作用。

总之,石化产业链较为复杂,且各品种具有各自的特点。如PTA与纺织品市场密切相关,而LLDPE与农膜市场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各个品种还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尽管原油价格的影响完全相同。鉴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有限,因而LLDPE领先于原油价格恢复上行,这就是一个“减缓、阻断、甚至逆转原油走势”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