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瓦克斯疫苗最新消息_诺瓦克石油最新油价
1.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2.中国和沙特阿美签完合同对全球油价的影响
3.油市争夺战升级,沙特与俄罗斯披露的增产计划都是怎样的?
4.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这意味着什么?将产生哪些影响?
5.欧盟对俄石油上限每桶60美元,G7配合,俄称宁可减产,乌称没啥用
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谁能料及,就在俄罗斯外遭国际制裁打击、内受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的同时,国际油价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接连暴跌三成,至每桶仅80美元。这,让惯于坐拥世界储油宝库的俄罗斯大亨顿时愕然,措手不及。
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国际油价的严重缩水等同于财路被掐断,在内忧外困的环境下,俄罗斯只能等待国际油价尽快企稳回调,一面努力设法应付制裁影响;一面积极力求摆脱经济困境。
国际油价对俄罗斯有多重要,摊开俄联邦预算就知道。油价预测是俄罗斯制定预算收支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预算草案根据最近几年平均油价得出基准价格。上个月获俄议会批准的2015年至2017年联邦预算草案预计,俄主要出口石油品牌—乌拉尔原油未来的出口均价未来3年为每桶100美元。另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乌拉尔原油价格2014年将达每桶104美元。
而目前,乌拉尔原油价格也与国际油价一道,从年中的每桶110美元上方滑落至每桶80多美元。可见,俄罗斯作出的油价预测或许只是官方的一厢情愿,一路走低的油价势必将拖累俄预算。
多年来,俄罗斯始终没有摆脱经济增长对原料出口的依赖,俄罗斯一半多的财政收入来自油气出口。俄财政部此前作过一个令人不安的预测: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7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这表明,国际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综合来看,在俄罗斯当前通胀率高达8%的背景下,加之多重不利因素,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极有可能致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持续滞涨状态之中。
为了降低乃至抵消国际油价下跌对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不惜动用危险方式挽救预算,那就是放任卢布贬值。一年来,俄罗斯卢布贬值已近四成,成为全球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俄罗斯国民经济运行和民众生活已遭受重大影响。然而,俄罗斯央行却在不久前宣布,结束卢布与一揽子货币的联系汇率机制,放弃对卢布汇率的自动干预。此举意味着俄央行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可能进一步加大卢布下行的压力。
俄罗斯央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国际油价以美元计算,而俄罗斯统计财政收入使用卢布。因此,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卢布也以相应幅度贬值。这样一来,俄罗斯石油出口所得的卢布收益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但是,用本币贬值对冲石油出口收入减少的做法风险极大。毋庸置疑,卢布贬值的最显著后果就是俄国内消费价格不断上涨,这将给俄民众生活带来更大负担,进而令执政者承受政治风险。不过,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率一路飙升至85%以上,以这样的人气民意,他显然用不着担心其总统宝座与权力。正是如此,俄罗斯的决策者作出了“两害权衡取其轻”的无奈选择,用卢布作赌注,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导致的不利影响。
诸多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大跌是西方对俄罗斯的隐性制裁。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但这在普京看来,尽管国际油价下跌的背后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但低油价也会给这些操纵者造成损失,因此国际油价当前局面不会长期存在。
在当前条件下,俄罗斯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可用的手段不多。俄能源部长诺瓦克日前透露,政府正考虑以削减原油开采量以稳定油价,但尚未作出正式决定。
事实上,俄罗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的意志还是个未知数,尽管世界石油输出国都在对油价持续下跌表示忧虑,但毕竟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的背后的巨贾仍是美国。现在,俄罗斯只能寄希望于市场调节,坐等国际油价企稳回升,以期尽量减少一些石油美元的损失。
中国和沙特阿美签完合同对全球油价的影响
在如今全球都处于能源短缺、需求量的骤增,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紧张中,前不久美国、英法等西方领头人先后出访中东地区,向中东的产油大国们发出“求救信号”。
但是从OPEC+经过会议后得出的结果来看,可以说这些国家是在做无用功。OPEC+表示,只同意将9月份日产量增加10万桶的“敷衍”结果。据了解,这个增产量不仅小于7月和8月的增产幅度,也小于普遍预计的30-40万桶/日,创下了史上最小增产幅度。
(来源:子图网)
对比之下,沙特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与中国企业再签新协议,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稳定性,据报道,沙特7月对中国的出口量跃升至日均165万桶。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年进口的石油中,有超过10%的原油来自沙特。
中国石化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石化是沙特在华最大的原油出口对象之一,稳居沙特在华企业投资额首位。虽然早前一段时间,沙特宣布减少对中国原油的供应。短期来看,这对中国的石油产业和中国国内油价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对于石油结构的调整,以及对其他石油进口渠道的扩展。
(来源:子图网)
现在两国企业之间的再次深入合作,不仅帮助沙特阿美积极应对其他产油国的竞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石化也同样可以进一步打开中东市场,拓展“一带一路”的业务版图,从而增加双方之间的经济往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文|韦艳松 题|黄梓昕 审|李泽钚
精彩推荐
打量视频之环球90秒
2022-12-23 14:34:46打量视频旗下帐号
关注
俄总统普京: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武器现代化水平超九成|今日亚洲
00:50
分享评论4
界面新闻
2022-12-23 15:11:30界面新闻官方帐号
关注
俄副总理:俄罗斯或自2023年年初减产石油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3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俄罗斯24新闻频道表示,俄罗斯联邦将禁止向遵守西方国家规定的价格上限的国家供应石油和石油产品,并可能在2023年年初每天减产石油50万至70万桶。
油市争夺战升级,沙特与俄罗斯披露的增产计划都是怎样的?
据媒体11日报道,近日搅动全球资本市场的原油市场争夺战进一步升级,沙特与俄罗斯双双披露原油增产计划。此前,OPEC+会议减产谈判破裂。OPEC建议在二季度减产150万桶/日,同时建议将该减产力度延续至年底,其中OPEC将减产100桶/日,盟友国家将减产50万桶/日。不过,俄罗斯未与OPEC就上述减产额度达成协议。随后,沙特进行反击,计划下个月增加石油产量,并表示将大幅调降石油官方售价。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称,4月份将把日产量提高至1230万桶/日,较其此前日最大持续产能1200万桶/日高出约30万桶。此外,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可能会迅速加大该国的原油供应力度。沙特与俄罗斯争夺石油市场的角力周二进一步升级。利雅得方面宣布将增加产量,莫斯科方面也表示已准备开采更多原油。国有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 Saudi Aramco, 简称﹕沙特阿美)称,该公司4月份将把日产量提高至1,230万桶/日,较其此前日最大持续产能1,200万桶/日高出约30万桶。
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er Novak)则表示,俄罗斯可能会迅速加大该国的原油供应力度。由于沙特周末大幅下调原油价格,并暗示下个月将增产,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周一大跌五分之一。此前,俄罗斯拒绝了沙特支持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的原油减产计划,该计划旨在应对中国和其它地区需求下降的问题。
诺瓦克说:?我们有增产的潜力。?他在接受俄罗斯国家新闻频道Russia 24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在短期内,我们可以把日产量增加20万至30万桶,在不久的将来日产量可增加50万桶。?诺瓦克称,莫斯科方面不排除与欧佩克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并表示下一次会议计划在5月或6月举行。他表示,过去三年的欧佩克+协议是有效的,俄罗斯获得了10万亿俄罗斯卢布(合1,38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这意味着什么?将产生哪些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近日,由于全球石油供需失衡、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等原因,多个主要石油生产国家已经宣布自愿减产,这一事件将会对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4月3日,沙特、俄罗斯等多个产油国对外宣布,从5月份开始到2023年年底,自愿削减原油产量,总减产幅度超过每日160万桶。突如其来的联合减产,看似为近来因银行业危机陷入萎靡的油市注入强心剂,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3日随之大涨近6%。
欧佩克石油产量占比
我国一些媒体认为,多国宣布减产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胀,并使西方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对俄制裁“变得徒劳”。这代表着全球石油市场正在逐渐回归稳定,并将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
一、石油减产意味着什么
二、石油减产的影响
一、石油减产意味着什么
对中东产油国而言,全球经济不景气,石油需求降低。这时候,中东产油国想要维持自己的利益,有两个选择:一是增产,降价,用价促量,提高总收入。二是减产,涨价,卖的少了,但更贵了。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显然第二种选择更具有持久性。?
资源减产是指石油生产国限制或减少其石油产量,以达到稳定原油价格的目的。这次减产措施的核心指导思想来自欧佩克,而欧佩克是由包括沙特、伊朗、委内瑞拉等主要石油生产国组成的国际石油组织。实施减产意味着欧佩克主导的产油国将有意愿和能力在石油市场上掌控话语权,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
此次石油减产决定不是一时的决定,而是产油国妥协之后的长期合作计划。由此可见,石油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球性的协调阶段,而减产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全球能源市场的调整和重新平衡,才是目前引发减产背后的主要原因。毕竟,石油的产量和价格都是由供需双方效果制定的,而自愿减产只是代表着产油国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市场价格的调整,并为全球能源市场的回归平衡尽一份力量。
二、石油减产的影响
1、石油价格
根据市场的基本规律,减少供应,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由于全球石油供应的减少,市场将会更为均衡,因此油价的上涨应该是必然的,这也将为石油生产国带来更高的利润,同时也有助于支撑石油业的发展。事实上,在宣布减产的消息传出后,国际油价就出现了上涨的迹象。当然,价格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需求的变化、库存的变化、汇率的变化等等。但总体来说,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内,石油价格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消费国
对于消费者来说,石油价格的上涨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印度、欧洲等,他们将面临更大的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压力。这是一个不利于工业制造国和石油消费国的消息。石油作为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它的价格一上涨,工业制造成本就会跟着上涨,最后都会反映在商品价格里面。?同时,高油价也会抑制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高油价也可能促使消费者寻找更节能和环保的替代品,比如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等,从而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
3、环境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高油价会降低石油的需求和消费,从而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同时,高油价也会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和使用,比如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这些都是符合气候变化协议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措施。但是,有弊的一面是,高油价也会刺激一些高成本和高污染的石油生产方式,比如页岩油、油砂等。这些方式会造成更大的环境破坏和碳排放。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还需要其他的政策和技术的配合和支持。
4、美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所以石油价格的变化对其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高油价会增加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导致通货膨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受挫。另一方面,高油价也会刺激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提高其能源自给率和出口能力。此外,美国还要考虑其在全球的地缘政治利益,特别是与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关系。因此,美国政府对OPEC+的减产举措表示不赞成,并呼吁增加供应以降低能源价格。
总的来说,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将会对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产生全面的影响。市场的波动和调整,也让石油行业数据分析师居高不下,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中。现在的产油国需要从过去的“追求市场份额”转变为更多元化的“调节能源供给”,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经济趋势,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打造更合理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欧盟对俄石油上限每桶60美元,G7配合,俄称宁可减产,乌称没啥用
吵闹了多日的欧盟“对俄石油上限”终于在12月2日定下来了——每桶60美元,欧盟已要求27个成员国从12月5日开始执行,欧盟想借这个政策遏制俄石油收入,削弱俄战争资金,同时兼顾全球原油价格稳定。这一政策出来后,G7、OPEC+、乌克兰,俄罗斯纷纷给出态度,但利益着眼点不同,态度必然也是不同的。
每桶价格上限定在60美元将使俄油价格明显低于国际油价指标之一北海布伦特原油;布伦特原油12月4日每桶价格在85.57美元。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设定上限将能大幅减少俄罗斯石油收入,她推文说“这将协助我们稳定全球能源价格,并让全球新兴经济体受惠”。
根据限价政策,将俄油运往欧洲以外的公司只能让油品售价在每桶60美元以下,才能获得欧盟的保险和仲介服务。
目前,七大工业国集团G7与澳大利亚表示将跟进这一政策,并称让制裁效果加乘。不过,这些国家表示,任何价格调整将“不溯及既往”,意味它们允许在价格更动前完成合规交易。分析人士认为,七国集团的决定将加剧能源市场的关系。
但是,这一政策或难如欧盟意愿。
有分析称,俄原油交易价格本就明显比布伦特原油低,且由于许多俄油买家回避相关机制,让市场俄油价格并不透明。
据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评估机构ArgusMedia指出,11月30日从波罗的海港口普里莫斯克出口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每桶价格48美元,还低于西方设定的价格上限。
不过,美方官员认为,由于市场混沌,个别单位估算出的价格未必准确,他们坚信俄原油目前市场交易价格每桶仍高于60美元。
而在此时,OPEC+也开会了,面对欧盟的政策,OPEC+决定维持当前产能政策不变。不过,但鉴于对经济成长与石油需求的担忧,不排除进一步减产的可能性。
对“欧盟对俄石油实行限价”的政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这项措施对俄罗斯来说“并不严重”,也无助阻止俄对乌的军事行动。
他称,制定价格上限的决定是一项“软弱的表态”。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动用更强力的工具,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很可惜,西方国家将错过这次机会。他说,逻辑显而易见:如果俄油价格上限是60美元,而不是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讨论的数字,比如30美元,那么俄罗斯每年仍将赚进约1000亿美元。这笔资金还将用来进一步破坏现正试图避免做出重大决定国家的稳定。
乌克兰咨询组“A-95”谢尔盖·库云主任表示,欧盟对俄油实行价格上限将对乌克兰燃料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将引发价格上涨和燃料严重短缺。他说,“未来会有两三个月的动荡,直到欧洲市场首先适应石油,然后适应石油制裁。而现在,乌克兰最先感受到了这些制裁。问题甚至不是价格,而是根本无油可用,我们将同时获得短缺和天价”。
对于欧盟的政策,俄副总理兼能源部长诺瓦克4日表示,俄罗斯宁愿减产也不会出售石油给实施价格上限的国家。对俄油采行价格上限违反自由贸易规则,可能引发石油供给不足,造成全球能源市场不稳定,同时也会扰乱油市,波及俄罗斯以外的其他国家。诺瓦克指出,俄罗斯只会将石油和石油制品出售给基于市场条件、与俄罗斯合作的国家,即便俄罗斯得稍微降低产量。
对俄油实行价格上限,一些观察家及分析人士并不看好。
英国政治家和传统党领袖大卫考滕曾表示,西方强加价格上限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与此同时,俄罗斯仍将保留大部分石油买家,国家杜马对此深信不疑。
WTRGEconomics经济学家威廉斯分析师指出,由于俄油目前卖给中国与印度的交易价位已接近该上限,因此对俄伤害不大。
研究公司Asoects的分析师沈恩指出,无论欧盟如何设计价格上限,俄罗斯都会找到欧盟以外的其他买家,设定这个石油价格上限意义不大。他称,承接俄油的大多数亚洲买家没有参与欧盟祭出的俄油价格上限,不少非欧盟的石油市场参与者也能为俄原油提供保险或金融服务,为俄油价格设上限可能只是欧盟内的一场秀,尤其俄罗斯已放话“不为参与设价格上限的国家供油”,整个机制最后恐沦G7的内部游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