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下面有30亩左右的落叶松,27年了,谁知道怎么卖合适吗?有伐证,有知道

2.大杨树镇面积在中国排第几,经济发展的怎么样?

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下面有30亩左右的落叶松,27年了,谁知道怎么卖合适吗?有伐证,有知道

大杨树豆油价格行情走势_大杨树豆油价格行情

北国第一镇 - 白杨镇的一个很好的概述,自然地理

大杨树侗族自治县位于东南呼伦贝尔镇境内,地处东经124°10'─124°40',北纬49° 30'─50之间°10',它根据大兴安岭北部,南部松嫩平原,像虎跃起想要急切地进军,以引起。 ?1016平方公里的小镇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的辐射,沿地势由东击西大兴安岭变得平坦,是一个多山的西北,东南为丘陵起伏,在300之间的高度 - - 45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小山地气候”的特点。 -0.8℃,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与85%的平均湿度,2,336.8小时的日照,无霜期为110天。

大杨树大的郊区城镇小城镇,乡镇的城乡结合部。一个城镇地区15个村中,68屯点缀。林业,联合公司,铁路和巴士服务分部乡镇浑然一体,完美匹配;农业局,煤,面粉厂和乡镇辐射的潜在形式,互为依托。镇子里,甘居上的冲积平原的北部银行。在从西镇第三小学管辖,东至大兴安岭农合办公司,长4.5公里,有2.5公里的平均宽度,扩展4公里,东轴的?2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

乡镇四野蜿蜒的山脊和山峰,茂密的森林,丘陵起伏,肥沃的香味。马鞍山高耸巍峨,神泉山潺潺溪流,水库,如氟达拉滨明空宝镜;甘河系统,如九银链循环。乡荫树,排大厦鳞次栉比,鲜花宽阔的街道繁忙,乡村小镇。仲夏端午,甘河柳树,花草茂盛,碧水桥河,游人如流,迷宫震耳欲聋,秋重阳,丰富多彩的山坡,霜叶红于二月花,沃野千里,大豆摇铃,果硕粮丰。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 111国道线穿镇而过,从通过招标森林铁路,通信,道路交通南北腹地,北新城加格达奇林海南嫩江县,黑龙江省,连接三镇,1个乡旗(易镇,乌克兰擦铁镇,诺敏镇,古乡)和莫旗三镇(巴彦镇,红彦镇,奎勒镇),构成的物资集散地和区域性经济中心在大杨树成为鄂伦春旗开门,呼伦贝尔盟对外经济窗口。这个镇有丰富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千里大自然的秘密隐藏的储蓄精髓。越来越多高山栎,白桦,杨树等阔叶次生林和少量的天然落叶松和生长黄芪,黄苓,龙胆,桔梗,板蓝根,防风珍珠母贝等80多种名贵药材和。野生浆果有:柿子,山丁子,稠李子,刺玫果,草莓,豆类,水果灯笼,山葡萄,杏等。食用菌类有:猴头,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品。山野菜:二十余种蕨类植物,蒿,山芹菜,四叶菜等当地特产榛子,位于林地边缘和温柔的心脏。山野生动物:60余种龙,无雪,粘鸡,旱獭,狍,野猪,麋鹿,鹿,麝鼠等10多种水产品鲤鱼,鲫鱼,鲶鱼,狗鱼,细鳞鱼,柳根鱼。矿产有:几十个煤,铁,铜,铅,锌,锡,金,镁,银,石墨,玛瑙石,木,石,萤石,石英砂,珍珠岩,黑曜岩,膨润土。

东部镇区是一种天然的粮仓,南是乌金西北静脉家里甚至林海绿色宝库,中部乡镇建设日新月异,新的道路不断延伸的新建筑拔地而起,仿佛新兴的经济中心闪烁的珍珠镶嵌在兴安辐射光的山脚下。

二,构建名史

“大杨树”的起源,据考证,中国的“大杨树”字。几年前,这个区域是一个大杨树闲置空地,没有高大的树木浓密的树木和草甸子,但在冲积平原的北部银行甘有六棵高大的日益突出的伟岸大洋树,大约两个拥抱和更粗。当时,那里的名字会出现一些“安达”用竹排江木材贸易把人,偶尔路过,就这六个大杨树标电子商务网站,停排休息,为“大杨树”从此,推迟至今。

早在30年清朝(1904年)在大杨树猎人“九峰山”发现煤露头煤,光绪32年(1906年)的附近被演奏准矿,宣统元年(1909年)黑龙江总督甘河煤矿的官员和商人建立一个河船煤炭的合资企业。宣统二年(1910年),以第一年的共和国(1912年)从嫩江气体煤矿博尔每年奠定了马拉轨道车轨道七千二百万吨煤的运出,九年(1920年)停止右岸挖掘。 1935年(康德三年)由日本拓中国(苏联白方)一百个家庭约300 --- 400,驻守大杨树地区,当日本军队,以便取的年轻人对苏联白方优势工会,其他人员,放牧,自给农业。 1937年,直属人员(包括大杨树地区)管辖,日本特务机关造山带区域。

1947年,小二建立诺敏努图克沟景区,1948年的春天,反过来古代,部落Duobukuer 4猎人,甘河,奎勒河流域一起在朝阳建立甘Kuinutuke的(归莫管辖标志)。 1949年莫旗大杨树认为适宜的气候,良好的天时,地利强,这是对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地方,多种经营,因此,把甘Kuinutuke搬迁,从日出到大杨树。 1958年3月1日将甘甘亏供Kuinutuke社区所取代,鄂伦春旗,下辖时约一万人口,聚集国家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韩等,已经开发一些行政单位,供销,电信,医疗,食品商店,学校等等。

10年10月大兴安岭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和森林食品杨树重要基地,而次生林和森林改造生产固体,确定大杨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县大杨树级机构----大杨树区域,则称为“理想的世界小香港”,这是后小大杨树香港得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归类直到16年,大杨树地区除了纳入侗族自治县大兴安岭地区,原大兴安岭打造只保留面粉厂的合资公司,区域两队三家企业,外国企业仍停留在以大杨树,鄂伦春旗甘奎将Gong吴撸卜俱乐部搬到铁(铁现在是吴撸卜镇),建立大杨树镇,邻近地区已建立围着古乡的Neer柯气体乡彝族乡,龙头乡,镇,莫旗诺敏扎木镇,红岩镇,巴彦村构成了一个大杨树为基础的经济区域。

1985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旗委,决定开展小城镇旗经济改革试点镇在大杨树,权力下放有51个单位中,只有下放有税务局,公安局,法院,农村矿检察院四个单位,历时八个月整个改革的结束。

1988年初,旗委,旗下的大杨树地理区域,特点,以及商业结构,以确定大杨树镇为经济改革“试验区”和“开发”,取激励措施,推进发展和建设。

1992年旗委,决定标志大杨树配套改革试点镇作为一个镇。从“三个有利于”出发制定下发了“关于大杨树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称实施手术的决定后18。

2004年初,旗委,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所有标志将重点放在经济建设大杨树镇,给该镇的权威大杨树相关,这一战略决策将导致在春季大杨树镇的经济发展。

大杨树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甘Kuinutuke时期(1951 --- 1958),党的“森林防火,生产的发展,欣欣向荣的人口”和“者定居,逐步开展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生产,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根据甘奎公代理期间(1958 --- 10),在“森林,同时保持打猎,开展多种经营,有地发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指导原则,生活自给有余,但生产是在期间徘徊。大杨树地区时期(10 --- 16),随着铁路招标开幕林(10),森林,土地复垦,能源开发和建设基地,大杨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截止18年, ?工农业总产值的整个面积达到868.2亿元;粮食山药豆产量6,124.8公斤;牲畜头(口)的头14,686总数;同时教育,卫生,城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杨树镇期(16年以后),给药后的变化,该镇成立大杨树。经过镇结合镇大杨树情况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放牧为主,多种经营”,“农业,工业和农业为基础的结合”,“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和贸易一体化,多类型的操作,全面发展“和”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开放活镇,循环镇“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深化经济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发扬“团结拼搏,也不甘落后,利用,敢为人先”的地方精神,依靠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镇干部和群众,锐意进取,经济持续发展。

(一)农业大镇

大杨树农业始于1958年,主要以粮食作物的种植。 1962英亩农田开发,并拥有拖拉机,康拜因和大米加工设备,粮油菜自给有余。期间,农业生产很沮丧,生产出现停滞的情况下,根据后三中全会党,联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落实营运以来农业已在1988年农业总产值取得显著的进步增加了5倍。 19年农业总产值的镇(不变价)3,995.59亿元,增幅比1988年的6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640元,同比增长6.9倍比1988年。

全镇共20.5亩土地,15个村,68村,近两万人的农业人口,每年的粮食产量17,412.9万吨,丰富的农产品主要是小麦(小麦)两种蔬菜(甜菜,油菜)三豆(黄豆,土豆,豆角)和各种新鲜蔬菜。畜牧业大杨树镇的发展较为稳定,镇有?千万英亩草场面积,在农业发展面积减少,主要是在欧肯河,3.5英亩北约四平山西,甘肃河西约1.5万英亩,除了沟池塘边,树林挡住牧场很多。业主们养殖奶牛,牛,马,猪,鸡,鸭,兔,蜜蜂等,目前,有12个村在乡镇建起了标准化的村小学,13个村,建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室14个村从村卫生室,12个村安装有线电视,安装两个村的程控电话,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并有内置过住宅示范两个村庄,穿过村庄铺设砂石路80公里的输电线路80.4公里竖立低压力。大多数农民买了小四轮拖拉机,基本上机耕作业,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具雏形。

(二)工业,二轻,乡镇企业

大杨树镇工业始于1958年,当时只是一个小钟表维修店和家具厂。到镇初建于16年,拥有印刷,橡胶象棋,服装,交通运输,建材,砖瓦,大米加工,工艺美术品,机电维修,建筑维修等10多个行业,工业总产值为43.5亿美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之后,越来越巩固二轻企业,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发展自1988年以来,全镇有化工,建材,服装,木材,食品,印刷,橡胶象棋,饮料,交通运输,乳制品,工艺品,机械修理,酿造,制造,施工和维护900家公司。在这两个光公司27,乡镇企业873(其中:集体23个人850),出现了地方工业的展,其中包括:矿泉水,油,面粉加工产业已大大增加,为19年的结束今年,当地工业总产值达7,711.1亿元,同比增长16倍比1988年; 1,689乡镇企业(其中:个人1620年,19集体,股份制50),二轻企业14,19,上缴乡镇和村办企业税收达1000多万元。

(3)业务,供应

大杨树镇的业务,到大蓬勃发展的供应从很小。 1950年前,大杨树主要从事私人安德森的商业活动。由于无法进入森林,猎人剥削私人安德森。 1950年建立了庞大的杨树供销合作社,当时只有四个人,三个房间和一个胶轮车木刻楞,供销社收购皮张,药材等,这也不是没有压力,降低价格,从而打破了绳子断私人安德森。

1966位于甘,甘葵原建制的供销社为国有企业,成为一个综合性批发企业年侗族自治县商务局大杨树奎贸易公司。主要经营百货,针织,生产,糖业烟酒其他商品; 10年,在甘葵专业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成立的贸易公司各类企业,百货站,副食站,土特站,医疗站,燃料站,服务公司。 1988大杨树业务有各类专业公司6,百货公司,糖业烟酒公司,硬件公司,蔬菜公司,食品公司,食品服务公司,大中型零售企业的状态商城----大杨树。 1988年底,国有商业系统固定资产总值243万元的资产;仓库6785平方米;商务楼54平方米;所有流动资产1229元,增幅比13年3.59倍;库存商品925万元,增幅比13年4.45倍的93万元利税在1988年,73岁,78岁,80年代,85岁,分别同比增长4.05倍,82%,173%和173%相比。 1998大杨树国有商业,供销公司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改制,重组,租赁,承包和集体,个体企业并驾齐驱,共同繁荣发展。

(4)交通运输

大杨树镇交通五十年代主要由大型车轮和车,然后取七天,从嫩江,只有两辆车是奎勒河林场的车,遇到雨雪天气,交通十分困难。

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道路变成了土路,道路变得铁路,交通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杨树地区经济的繁荣。目前当地有111线,10条国道(包括简易公路)533公里处,近3000种汽车;通过当地招标186.41公里森林铁路23.5对卡车和八对乘用车由大杨树由天,在吞吐量80万吨的货物,100万人次,铁路和公路每年客流构成一个密集的交通网络,农业已经成为该地区的大杨树,林,牧,副产物和各种建材集散地。

(5)通讯设施通讯设施,从土壤到海洋。 1988帖子800安装自动电话,交叉开关的容量,全镇实现自动拨号电话通信。 1993年12月,2000个电话成功割接,直拨到全国网络,1998年7月电话安装6276,安装804手机,837无线呼叫器,在2002年程控电话城镇的发展11,440单元54卡电话,手机超过6800部通信网进入国际直拨网。

(6)教育文化卫生

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市场大杨树镇积极与以往相比,现在全镇有28录像厅,歌舞厅4,租赁3,电子游戏机室10 ,台球室17,销售磁带8点,二人转剧场,租书堂12,照像馆10,复印室14,12艺术和手工艺界,跳舞酒店10,旅游景点2,一共有131。镇近二十年的文化中心逾千场举办的文艺演出,深受群众好评。

教育,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经建立。现有的大杨树地区中学7,22所小学,17,750学生在人;幼儿班34,700多名儿童,卫生部门有四个标志县级医院,其中两个地方:E标志医院,湖北旗医院,进驻两个企业;农场局医院,林业医院,诊所三家公司;卫生防疫站3,28私人诊所,医疗近20店。有遍及城乡三十多个农村乡镇卫生院。

(7)

50年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大杨树镇迅速,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城镇建设建筑市场突飞猛进的,大杨树镇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甘亏路,振兴路,建设道路建设在继承;建赣江防洪堤满两年,可承受洪水的案件;规划和建设市场体系,发展的农业基地将有力地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大杨树镇拼博正大步向前靠自己。拔地而起的建筑,新的水泥路向前延伸成一个标准化的大豆基地建设,小康生活已进入千家万户,更繁荣和稳定的商业市场,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线,农业生产方兴未艾,工业生产全面展开。白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夜晚,到处亮起,新市镇游行的兴起,全国各族人民在未来的斗争。

(8)在企业

大杨树企业进驻镇:大杨殊弄大兴安岭位于城南机场管理局,西岸的嫩江中游。的1904英亩,人口50000人职业领域。垦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河流纵横,大豆油含有丰富的小麦马铃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化开垦。农业局现有耕地125亩,包括八个农场,其中包括六个大杨树畈镇,三个专业公司,两家煤矿及两间发电厂,否则中心医院,中等专业学校,完全中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八县团级企业。

林业管辖施业大杨树7400公顷的总面积,其中有301300公顷森林面积的;林业森林为基础的,近20亩的现有耕地。

大兴安岭林管局联合养殖公司的24场下的15亩耕地,有一个砖厂,10万元的年产值。有两支球队大兴安岭地区。 大杨树面粉厂。业务科的司法管辖区迦南大杨树的全方位180公里哈达阳。图森警大队驻守在那里,沉阳军区通信中队,中队几十年的驻军进驻企业和大杨树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在大杨树发展史上,以表现突出的贡献将永远闪耀。

(9)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镇有一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17,旗级文明单位23;文明窗口行业6,十星级文明户1392;六星级文明户3316人。

四,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大杨树镇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它的主要优点是10:

1,丰富,地上和地下的潜力,其主要性能10大优势:辽阔的草原畜牧业,为13万立方米的总面积。有几十个煤,膨润土,高岭土,硅石,矿泉水等矿产目前发现。 2,丰富的能源,该地区有两个煤矿,煤炭产量超过20万吨,储存能力3,993.6吨。有四个电厂的1.32亿度的总发电量。 3,交通设施,铁路从大杨树森林招标190公里穿过腹地,成为南北运输大动脉。 10公路533公里构成的交通网络。 4,流通活跃。侗族自治县镇和南部的农产品集散中心,20000平方公里经济辐射区,20万人的经济区人口的大杨树经济中心。大豆出口量现在每年4-5十亿公斤,销售木材1020万立方米,同时大量的建材,家居用品带入媛媛,农贸市场和各种专业市场正在逐步改善。 5行业较全。农,林,牧,渔,副业,工业,矿山,电力,建材,交通,矿泉水,石油加工,服务业等行业,完整。 6,集中宣传商品,因为非常复杂的外来人口中的信息,关系等原因,人类的货物大杨树感比较强的各个方面。 7,农民枢纽功能。 8,非公有制经济的异军突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特别是因为“试验区”建设,加上天时,地利,并在大杨树的这片土地,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如雨后春笋,占据“半壁江山”。 9,优惠政策较高,每年的财政收入。 10,以Lintie农合作建设。

目前,制约大杨树镇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资金,技术,人力,环境,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步伐。

大杨树人民蓬勃向上,顽强,勤劳朴实,勇敢和聪明。五十多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统一建设”的旗帜。坚持“改革开放”的一般原则,坚持以“田园并举,多种经营”的经济发展方式,以高昂的斗志,极大的热情投身“试验区”建设,披肝沥胆,忘我工作,经济的快速发展,蓬勃发展,如猛虎下山,云飞千里男剑舞,电声雷震网前,并写在大杨树的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回顾过去,岁月峥嵘,看今朝,光明的未来,各族镇人民奋勇拼搏,为建设锐意进取的大杨树团结,富裕,文明而努力奋斗!

大杨树镇面积在中国排第几,经济发展的怎么样?

北国第一镇——大 杨 树 镇 概 况一、自然地理

大杨树镇位于呼伦贝尔盟境内的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地处东经124° 10 ′─124°40′,北纬49°30′─50°10′之间,它北依大兴安岭林区,南濒松嫩平原,犹如一只欲意跃出的猛虎,昂然翘首,英姿勃发。全镇面积1016平方公里,经济辐射区近2万平方公里,地形沿大兴安岭走向由东向西渐趋低平,西北属浅山丘陵,东南呈漫岗起伏,海拔在300---450米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有“山区小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0.8°C,年平均降雨量450 毫米, 平均湿度85%,日照数为2,439.1小时,无霜期为110天。

大杨树镇属于小城镇大郊区,为城乡结合的田园城镇。镇属辖区15个村,68个屯星罗棋布。林业局、联合公司、铁路车务段与镇区浑然一体,珠联璧合;农场管理局、煤矿、制粉厂与镇区形成辐射之势,互为依托。镇区依山傍水,雄居于甘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上。西起镇辖第三小学,东南至黑龙江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长4.5公里,平均宽2.5公里,中轴偏东可延长4公里,镇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

镇区四野峰峦逶迤,林木繁茂,漫岗起伏,沃野飘香。马鞍山巍然高耸,神泉山溪水淙淙,达拉宾水库如明空宝镜;甘河水系似银链九曲回环。镇区绿树掩映,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宽阔车水马龙,田园城镇鸟语花香。仲夏端午,甘河两岸杨柳婆娑,百花争奇斗艳,碧水桥畔,游人如流,曲径喧天;入秋重阳,满山遍野万紫千红,霜叶红于二月花,沃野千里,大豆摇铃,果硕粮丰。

本镇地理位置优越。国家111线国道经由本镇,嫩林铁路从腹地穿过,沟通南北陆路交通,北连林海新城加格达奇,南接黑龙江省嫩江县城,连通本旗三镇一乡(宜里镇、乌鲁布铁镇、诺敏镇、古里乡、)和莫旗三镇(巴彦镇、红彦镇、奎勒河镇),构成以大杨树为中心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区域,成为鄂伦春旗对外开放的门户,呼盟对外经济的窗口。本镇丰富,它犹如一个巨大的宝盆,蕴藏天然之秘密,储蓄千里之精华。山上生长着柞、桦、杨树等天然阔叶次生林及少量落叶松,并生长黄芪、黄苓、龙胆、桔梗、柴胡、防风和贝母等80多种名贵药材。野生浆果类有:都柿、山丁子、稠李子、刺玫果、草莓、红豆、灯笼果、山葡萄、山杏等。食用菌类有:猴头、蘑菇、木耳等土特产品。山野菜有:蕨菜、柳蒿芽、山芹菜、四叶菜等二十多种,本地特产榛子,分布在林地边缘和缓坡地带。山中野生动物有:飞龙、雪免、棒鸡、旱獭、狍子、野猪、犴、鹿、麝鼠等60多种。水产品有鲤鱼、鲫鱼、鲇鱼、狗鱼、细鳞鱼、柳根鱼等十多种。矿产有:煤、铁、铜、铅、锌、锡、金、镁、白银、石墨、玛瑙石、木纹石、萤石、硅砂、珍珠岩、黑耀岩、膨润土等几十种。

镇区东部是天然粮仓,南部是乌金的故乡,西北脉连林海绿色宝库,中部镇区建设日新月异,新修的道路不断延伸,新建的楼房拔地而起,新兴的经济重镇犹如闪烁的明珠,镶嵌在兴安山麓放射光芒。

二、建置沿革

“大杨树”名称的由来,据考证,“大杨树”一词为汉语。早年,大杨树这个地区是一片空闲的开阔地,没有高大的树林,都是灌木丛生的小树和草甸子,但是,在甘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上却生长着六棵伟岸的高大出类拔萃的大杨树,约有两搂多粗。当时,有一些“安达”和利用河流放木排买卖木材的人偶尔路经此地,就以这六棵大杨树为通商地点的标记,停排休息的地方,为此,“大杨树”这个地名便由此产生,顺延至今。

早在清光绪30年(1904年)猎人在大杨树“九峰山”附近发现了煤田露头煤,光绪32年(1906年)年奏准开,清宣统元年(1909年)黑龙江总督府官商合资建置甘河煤矿,用河船运煤。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元年(1912年)从嫩江右岸的博尔气至煤窑铺设了一条轻轨马拉车铁路,每年运出煤炭约7200吨,民国九年(1920年)停止开。1935年(康德三年)由日本拓民(苏联白党)一百余户约300---400人左右,进驻大杨树地区,当时日本利用白党青年人当兵以反对苏联,其它人员以、放牧、种地维持生活。1937年以后,日本特务机关直接管辖鄂伦春地区的行政(包括大杨树地区)。

1947年,小二沟地区成立了诺敏努图克,1948年春,又将古里、多布库尔、甘河、奎勒河流域的四个猎民部族合在一起,在朝阳成立了甘奎努图克(归莫旗管辖)。1949年莫旗认为大杨树地区气候适宜、天时好、地利强、是发展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好地方,因此,又将甘奎努图克从朝阳迁址到大杨树。1958年3月1日将甘奎努图克改为甘奎公社,隶属鄂伦春旗管辖,当时人口约近千人;集聚的民族有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汉族等,相继发展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供销、邮电、医疗、粮店、学校等。

10年10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以大杨树作为农业和林区副食品重点基地,同时改造次生林兼固营林生产,确定进一步开发大杨树地区;在大杨树设立县级机构----大杨树区,当时人们称之为“世外桃园小香港”,大杨树小香港由此得名。直到16年呼盟划归内蒙古,大杨树地区也自大兴安岭地区划出并入鄂伦春自治旗,原大兴安岭建置仅保留制粉厂、联合公司 、地区二车队三家企业,做为外驻企业仍留在大杨树,鄂伦春旗将甘奎公社迁至乌鲁布铁(现为乌鲁布铁镇),建立大杨树镇,周围毗邻地区相继成立了古里乡、讷尔克气乡、宜里乡、龙头乡、诺敏镇及莫旗的扎如木台乡、红彦镇、巴彦乡构成了以大杨树为依托的经济区。

1985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旗委、旗决定在大杨树镇开展小城镇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三权下放的有51个单位,只下放的有税务分局、公安分局、法庭、农村矿区检察院等4个单位,整个改革历时八个月结束。

1988年初,旗委、旗根据大杨树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商业结构情况,确定大杨树镇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开发区”,取优惠政策,提前发展建设。

1992年旗委、旗决定将大杨树作为全镇配套改革试点镇。从“三个有利于”出发,制定下发了《关于大杨树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后称18条决定,操作实施。

2004年初,旗委、旗作出重大决定,将全旗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大杨树镇,赋予大杨树镇相关的权力,这一战略决策必将带动大杨树镇经济建设的春天。

大杨树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甘奎努图克时期(1951---1958年),在党所提出的“护林防火、发展生产、兴旺人口”和“以猎为主、通过定居、逐步开展多种经营”经济建设方针指引下,生产生活逐步走向正轨。甘奎公社时期(1958---10年),在“以林为主、养猎并举、开展多种经营、有地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经济建设方针指导下,经济发展很快,生活自给有余,但是期间生产一度徘徊。大杨树区时期(10---16),随着嫩林铁路的开通(10年),林区、农垦区、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大杨树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截止18年,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1,669.9万元;粮豆薯总产量6,124.8万斤;家畜总头数14,686头(口);与此同时文教卫生、城镇建设也得已迅速发展。大杨树镇时期(16年以后),行政机构变化后,大杨树镇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杨树镇结合镇情相继制定了“以牧为主、多种经营”、“农牧为主农工贸相结合”、“以农为主、工贸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和“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开放活镇、流通兴镇”等一系列经济建设方针,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弘扬“团结拼搏、不甘落后、利用、敢为人先”的地区精神,依靠全镇各族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开拓前进、经济持续发展。

(一)农业

大杨树镇农业始于1958年,以种植粮菜作物为主。1962年发展到了千亩耕地,并拥有拖拉机、康拜因和米面加工设备等,粮菜自给有余。期间,农业生产等一度受挫,生产出现徘徊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推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合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有了很展,1988年农业总产值增长5倍。1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不变价)3,995.59万元,比1988年增长了6倍多;农民人均收入2640元,比1988年增长6.9倍。

全镇共有土地20.5万亩,15个村,68个屯,农业人口近两万人,全年粮食总产量17,412.9吨,农业主要盛产一麦(小麦)两菜(甜菜、油菜)三豆(大豆、土豆、芸豆)和各种新鲜蔬菜。大杨树镇畜牧业发展较为稳定,本镇有草原面积10万余亩,随着农业开发面积减少,主要分布在欧肯河、四平山西北约3.5万亩,甘河西约1.5万亩,此外沟塘地头,林间小块草场很多。养殖业主要有奶牛、牛、马、猪、鸡、鸭、兔、蜜蜂等。目前全镇农村已有12个村建成了标准化村办小学校;14个村建成村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室;13个村办起村卫生所;12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两个村安装了程控电话,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并有两个村建成了小康住宅示范,铺通村屯砂石路80公里,架设低压输电线路80.4公里。大多数农民购买了小四轮拖拉机,种地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具雏形。

(二)工业、二轻及乡镇企业

大杨树镇工业发端于1958年,当时仅有一家钟表修理店和一家小木器厂。至16年建镇初期,已拥有印刷、橡棋、被服、运输、建材、制砖、米面加工、工艺美术、机电修理、建筑维修等十多个行业,工业总产值为43.5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二轻企业的日益巩固发展,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至1988年以来,全镇已拥有化工、建材、服装、木器、食品、印刷、橡棋、饮料、运输、乳品、工艺美术、机械修理、酿酒、制造、建筑维修等900家企业。其中二轻企业27个,乡镇企业873家(其中:集体23家,个体850家),地方工业又有了较展,其中:矿泉水、油脂、面粉加工行业有了较大增长,截止19年末,地方工业总产值达7,711.1万元,比1988年增长了16倍;乡镇企业1,689家(其中:个体1620家、集体19家、股份制50家),二轻企业14家,乡镇企业19年上缴税金达1000多万元。

(三)商业、供销

大杨树镇的商业、供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1950年前,大杨树从事商业活动的主要是私人安达。因林区交通不便,猎民深受私人安达盘剥。1950年在大杨树建立了供销合作社,当时只有4人,三间木刻楞房和一辆胶轮车,供销社收购皮张、药材等不压等不压价,从而打破了私人安达的拢断。

1966年鄂伦春自治旗商业局在大杨树设甘奎贸易公司,原甘奎供销社建制的转为国营商业,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经营批发企业。当时主要是经营百货、针纺、生产资料、糖业烟酒等商品;10年,在甘奎贸易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类专业性批发企业,有百货站、副食站、土特站、医药站、燃料站、服务公司。至1988年大杨树商业有各类专业公司6家,百货公司、糖业烟酒公司、五金公司、蔬菜公司、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中型零售企业一家----大杨树国营商场。1988年末,国营商业系统固定资产总值243万元;仓库6,785平方米;营业建筑5,4平方米;全部流动资产1,229万元,比13年增长3.59倍;库存商品925万元;比13年增长4.45倍,1988年实现利税93万元,较73年、78年、80年、85年分别增长4.05倍、82%、173%、173%。1998年开始大杨树国营商业、供销企业都已顺利实现改制,重组、租赁、承包与集体、个体商业并驾齐驱,共同繁荣发展。

(四)交通运输

大杨树镇的交通运输五十年代主要靠大轱辘车,当时往返嫩江需7天时间,仅有的两台汽车是奎勒河林业局的车,遇到雨雪天交通十分困难。

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土路变公路,公路变铁路,交通运输迅猛发展,给大杨树地区带来了经济繁荣。目前本地拥有国家111线等10条公路(包括简易公路)533公里,各种机动车辆近3000台;嫩林铁路186.41公里经由本地,每天有23.5对货车和8对客车由大杨树通过,年货物吞吐量80万吨以上,年客运流量100万人次,铁路公路构成密集的交通网络,大杨树已成为本地区的农、林、牧、副产品和各类建筑物资的集散地。

(五)通讯设施

通讯设施从无到有,从土到洋。1988年邮电装机为800门自动电话,纵横交换机1部,镇内实现了自动拔号电话通讯。1993年12月,2000门程控电话一次割接成功,进入全国直拔网;1998年7月程控电话装机6276部,移动电话装机804部,无线寻呼机837部,截止2002年全镇程控电话发展到11,440部,54部磁卡电话,移动电话6800多部,通讯网络进入国际直拔网络。

(六)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杨树镇文化市场空前活跃,现在镇内有录像厅28家,舞厅4家,录像带出租3家,电子游戏厅10家,台球室17家,磁带出售点8家,二人转剧场1家,租书厅12家,照像馆10家,复印室14家,工艺美术社12家,歌舞酒店10家,旅游景点2家,共计131家。镇文化站近二十年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千余场,受到群众好评。

教育工作,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具规模。大杨树地区现有中学7所,小学22所,在校生17,750人;幼儿班34个,幼儿700多个,医疗卫生部门共有旗县级医院4所,其中地方两所:鄂旗二院、鄂旗三院;驻在企业两所;农场局医院、林业局医院、企业卫生所3个;卫生防疫站3个,个体诊所28家,医疗门市部近20家。镇区农村还有三十多个卫生所,遍布城乡。

(七)城镇建设

五十年来,大杨树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特别是“两区”建设以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楼房建设和镇内市场建设突飞猛进,大杨树镇城镇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甘奎路、振兴路、建设路的相继建设;甘河防洪大堤建成竣工,能抵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市场体系的规划建设,农业基地的开发都将有力地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大杨树镇正依靠自身的拼博阔步向前。兴建的楼群拔地而起,新建的水泥路向前延伸,大豆基地步入规范化建设,小康生活已走进千家万户,商业市场更加繁荣稳定,公路线上一片车水马龙,农业生产方兴未艾,工业生产如火如荼。白天,展现一片繁荣兴旺,夜晚,到处都是灯火辉煌,新兴的城镇在奋进中掘起,各族人民在奋斗中前进。

(八)驻在企业

大杨树镇内驻在企业有:大杨树农场管理局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中游西岸。事业区面积为1,904万亩,人口5万多人。垦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林木繁茂,江河纵横,盛产麦豆油薯,是一个新型的农业机械化垦区。农场管理局现有耕地面积:125万亩,下设8个农场,其中6个农场在大杨树镇境内,3个专业公司,2个煤矿和两个电厂;另有中心医院、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完全中学、科研所等8个县团级企事业单位。

大杨树林业局管辖施业区总面积7,400公顷,其中有森林面积301,300公顷;林业局以营林为主,现有耕地近20万亩。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管局农工商联合公司下属24个农场,有耕地15万亩,有一个制砖厂,年产量为1000万块。还有大兴安岭地区二车队。

大杨树制粉厂日加工小麦6万吨。大杨树车务段管辖区为加南至哈达阳区间全程180公里。驻军有森警大队、沈阳军区通讯中队、武警中队,几十年来驻在企业和驻军为大杨树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业绩在大杨树发展史册上将永放光辉。

(九)精神文明。全镇有自治区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17个、旗级文明单位23个;文明窗口行业6个;十星级文明户1392个;六星级文明户3316人。

四、经济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大杨树镇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主要表现为10大优势:

1、丰富,地上地下潜力,其主要表现为10大优势:牧业草场广阔,总面积1,300万立方米。矿产目前发现的有煤碳膨润土、高岭土、硅石、矿泉水等几十种。2、能源充裕,本地区有两座煤矿,煤炭年产量20多万吨,蓄量3,993.6万吨。有四座火力发电厂,总发电量一亿三千二百万度。3、交通便利,嫩林铁路190公里从大杨树腹地穿过,成为南北运输大动脉。10条公路533公里构成运输网络。4、流通活跃。大杨树镇为鄂伦春自治旗经济重镇和南部农副产品物资集散地,经济辐射区2万平方公里,经济区人口20万人。现在每年外销大豆4—5亿斤,销售木材10—2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大量建设物资、生活用品源源运进,农贸市场和各种专业性市场正在逐步完善。5、行业门类较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工业、矿、电力、建材、运输、矿泉水、油加工、服务行业等各行各业门类齐全。6、商品意识浓,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外来人口多构成复杂,各方面信息、关系多等原因,大杨树人的商品意识较浓厚。7、农贸集散地特点。8、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试验区”建设以来,加之天时、地利、人和在大杨树这块热土,且非公有制经济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占居“半壁江山”。9、上级政策倾斜,财政收入逐年递增。10、地林铁农协同建设。

目前,制约大杨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

大杨树各族人民蓬勃向上,坚韧顽强,勤劳质朴,聪慧勇敢。五十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团结建设”的旗帜。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坚持“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以昂扬斗志、极大的热情投身“试验区”建设,披肝沥胆,忘我工作,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犹如猛虎下山,云飞剑舞雄千里,目电声雷震前方,谱写了大杨树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全镇各族人民将奋勇拼搏,开拓前进,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大杨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