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2.金融危机给钢材市场带来多大影响.?

3.国际油价低于地板价了,不下调油价。要是高于天花板价,会涨吗?

4.成品油价迎年内第七跌一箱油将少花十一块五,这将给相关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油价调节滞后与国际油价_油价调节机制不公平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高位震荡)

2003年以来,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的油价大幅快速上涨使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纽约商品9月份交割的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在短短数周内先后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线,并直逼50美元大关。最终于8月20日在冲高至49.40美元后才有所回落。与年初相比油价上涨了约50%。

业界人士对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看法较为一致,主要是1、相对于其他商品,石油的垄断性仍较强。为维护售价,石油输出国组织近年来一直取限产保价的销售战略,只是供应减少。2、国际市场需求呈缓慢增长态势,新兴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大幅上升。3、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伊拉克国内反势力扬言炸毁石油生产设施,外国公司作为人质,进行恐怖活动。委内瑞拉国内大选引发政治动荡影响其石油产量和出口,俄罗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税案久拖不决等引发市场恐慌心理。4、石油期货市场上投机交易活动加剧,交易商一遇风吹草动,便乘机大炒一把,对油价的涨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生产能力几近极限,调节石油供应的能力下降。

至于本次油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从7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石油危机看,每次危机过后总是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到来。如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在13-15年间出现严重衰退,19年因两伊战争触发的石油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1981年至1982年的衰退,海湾战争引发的油价冲击则使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陷入1990-1991年的相对温和的经济衰退。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本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势必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以美国为例,2004年其第一季度GDP增幅为4.5%,第二季度则降至3%。受油价冲击影响,不少美经济学家纷纷调低下半年的经济增幅预测,认为高油价将影响消费者开支,投资缩减,国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外贸逆差扩大,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更有甚者认为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滞胀,或在2005年重新陷入经济衰退。但也有一些机构,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则乐观地认为此次油价冲击对美国经济影响力有限,更不会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出现,理由是,从宏观层面看,国际油市供求关系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石油供应量是充足的,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并未明显增加,而且有相当大的石油库存作为后盾,更为主要的是对油价上涨的承受力较以往大为增强,因此在短期内足以应付国际石油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一俟投机活动平息,石油市场即会恢复原有的格局。

石油属于战略性稀缺,尽管长期以来主要石油进口国厉行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无法被有效替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必将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特别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国家内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将始终是国际石油市场供应链中的不稳定环节。因此从较长期间看,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引发的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不排除受临时性因素影响和投机炒作而出现的短期内油价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从美国看,由于它在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及时调整宏观能源政策,注重能源构成多样化,加大对天然气和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注重节能,进口渠道多元化,再加上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因此整体而言抵御能源短缺危机的应变能力较过去大为增强,短期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因此虽然本次油价冲击肯定会影响其2004年下半年的经济增幅,但估计尚不至于对其经济活动构成逆转性影响,至于具体影响程度将有待进一步密切关注。

金融危机给钢材市场带来多大影响.?

一、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影响了包括钢材价格在内的初级产品价格走势。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在2月份破百后,一路飙升至7月初的145.2美元/桶(WTI,下同),价格累计每桶上升了45美元,升幅超过45%,上涨速度令人咂舌。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自7月初油价开始下跌以来直至9月16日跌落至91.17美元/桶,累计下跌64美元/桶,跌幅达44%,这个跌幅是在短短的85天内实现的。国际油价带来的振荡显然没有结束,自9月中旬触底反弹,至9月22日已反弹至114.37美元/桶,每桶价格回升了23.2美元,累计升幅25.4%。纵观今年以来的国际油价变动,认为,这轮油价止跌反弹与美国救市以及美元加速贬值有关,并且导致初级产品价格的升降与之呼应。

尽管美国2季度经济增长态势不错,但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远没有结束,愈演愈烈的金融动荡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表明,在持续的金融压力和居高不下的产品价格的影响下,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减缓将不可避免。即使出现增长反弹的趋势,但预计的经济复苏也不会很快到来。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9%,增速略低于7月份估计的4.1%。其中,美国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1.3%,与原先预测水平持平;欧元区经济预计将增长1.4%,增幅低于此前预计的1.7%。另据经合组织的预测,欧洲的经济增长减速的态势要严重得多,其中英国经济第二季度几乎没有增长,预计在第三、四季度将会分别收缩0.3%和0.4%,全年会有1.2%的经济增长。德国、意大利以及日本经济也停滞不前。经合组织预测G7的整体经济增长仅为1.4%。需求的降低对钢铁产品价格水平的影响十分明显,几乎没有人怀疑价格拐点的到来。据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美国8月新屋开工年率缩减至6.2%,为17年来的最低水平,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对于钢材的需求来说,美国呈现为下降的趋势。8月份钢材服务中心的库存在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之后首次下降,钢材库存达到1310万短吨,环比7月末下降0.2%,并且由于需求下降的原因,发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8%,环比7月份下降4.9%。

海运费价格自8月中旬加速下滑,截至9月中旬巴西至宝山的海运费价格已降至48.27美元/吨,西澳至宝山的海运费价格也降至16.25美元/吨,分别比今年峰值下跌了60美元/吨和34美元/吨,跌幅在45%以上,价格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即是近十五个月以来的价格最低点。

从成本的因素以及降价的原因上分析,海运费价格的下跌还导致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大幅度下跌。截至9月中旬,天津港进口63.5%品位的印度铁矿CIF平均价格已跌至132.5美元/吨,比7月初价格下跌了29.3%。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明显下跌,一方面是国内库存充足而生产能力降低造成的需求降低,另一方面给即将开始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带来利好因素。据传巴西CVRD要求铁矿石价格再涨20%的“无理要求”被中国钢厂愤怒拒绝。但若真的使巴西妥协,看来难度还是不小,毕竟中国进口巴西矿的比重仍然很大。

国际废钢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从CRU国际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国际市场废钢、生铁价格指数从8月初的近500点直至降落到9月中旬的322点,累计下降了171点,下跌幅度达到34.7%。尽管从趋势上看,生铁、废钢价格指数与全球综合价格指数基本同步,但显然废钢价格与长材价格走势的重叠度更高,从成本支撑的角度分析,长材价格进一步下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二、国内钢材价格的大幅度降低,但从需求启动的趋势看,即使还没有触及底部,那么离反弹的趋势不会太久。但显然不能奢望反弹的幅度。6月中旬后逐渐形成的钢材价格全面、大幅下跌的走势,有望在10月份终结。国内经济形势减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钢材需求预计不会出现持续的收缩,有理由确信价格阶段性反弹将在10月份实现。

1、低合金方坯。

截至9月中旬,河北地区的低合金方坯价格降至4750元/吨,对比5月峰值,价格累计下跌了1000元/吨,跌幅达17.4%。较今年年初价格4300元/吨仍高出450元/吨。华东地区的方坯价格也有类似的跌幅。方坯由于工序上特点最能反映长材的价格走势。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最新出台的9月份长材结算价格,线材平均价格降低了450元/吨、钢筋价格平均降低了400元/吨后,价格分别为4600元/吨和4750元/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钢坯价格10月份仍有下跌的空间。

2、高速Q235B普碳线材。

6.5mmQ235B高速普碳线材价格也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走势。对比二季度价格峰值6050元/吨,目前价格跌至4700元/吨,累计下跌1350元/吨,跌幅达22.3%。对比年初谷值4340元/吨尚有360元/吨的价差高度。华南市场近期走稳,然而华北和华东市场呈现为持续下跌的态势,河北钢铁集团的9月份结算价格政策提前为9月后期、10月初期的价格走向制定了一个底限。

3、二级钢筋。

16-25mmHRB335钢筋价格显然华东地区经历了惨痛的下跌区间。华北地区北京市场二级钢筋价格9月中旬跌至4950元/吨,虽比年初价格仍高620元/吨,但较今年峰值已累计下跌了850元/吨,价格跌幅达14.7%。钢筋跌幅小于线材,跌幅比线材低7.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与线材的相对趋紧。钢筋、线材的走势是需求降低导致价格下滑的最为明显的市场效果,就是在全国钢筋、线材产量增长为负增长且出口数量明显增加的情况下,需求的萎缩是造成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蓝鲸钢工作室预计10月份,随着工地的开工量的增长,预计价格可能会有一波上涨的行情。

3、普碳中厚板。

20mmQ235A/B普碳中厚板价格下跌幅度更加明显,广州市场目前价格已探低至5550元/吨,比二季度价格峰值6800元/吨累计下跌了1250元/吨,跌幅达18.4%。在最近30天的时间里,北京中板跌幅最剧,价格累计下跌了1120元/吨,跌幅几乎是同期上海、广州中厚板跌幅的2倍,跌幅达17.8%,比上海、广州价格跌幅分别高8.3和6.4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经过此轮惨跌,中厚板与线材、钢筋的价格差被缩小了150元/吨,中厚板峰值分别比钢筋、线材峰值高750元/吨和1000元/吨,而目前的价格差仅分别为600元/吨和850元/吨。

4、热轧卷板。

热卷价格走势在进一步地向钢筋、线材靠拢,北京热卷峰值6050元/吨,与线材峰值相同,但跌价时间显然要晚一些,跌价幅度高达1050元/吨,跌幅为17.4%,它的谷值与钢筋价格仅相差50元/吨。预计10月份热卷价格仍会有进一步的下跌走势,主要原因在于它目前与线材的价差达300元/吨,显得有些稍高。

5、冷轧薄板。

上海市场1.0mm冷轧薄板价格经历了最大的下跌过程,由峰值7480元/吨,一举下跌了1380元/吨,跌幅达到18.4%,同中厚板的跌幅相同。与线材、钢筋下跌的原因是相同的,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镀锌板以及彩涂板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对冷板价格形成的挤压因素,相比它们的降幅来说,冷板价格下跌幅度并不令人吃惊。对于后市,我们看到目前冷轧薄板的市场价格仍比年初价格高500元/吨,同时国际市场冷轧薄板的跌幅并不明显,尽管也有5-6%的跌幅,但比起国内市场的跌幅来说,有些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蓝鲸钢工作室认为后期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拉动和支撑因素仍值得期待。

6、镀锌板。

上海市场1.0mm镀锌板价格累计跌幅达1330元/吨,跌幅为17.4%,目前价格为6300元/吨,比年初价格谷值高850元/吨。镀锌板价格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源于汶川地震后阶段性的短缺所致,但地震所需的结构的变化,使镀锌板需求有利明显的减少,它的下滑还直接带动了冷轧薄板价格的下跌,这一点可以从价格差的走势得到证实,镀锌板价格峰值比冷轧薄板高150元/吨,谷值高200元/吨,价格差基本保持稳定。

7、彩涂板。

上海市场彩涂板价格跳水幅度与镀锌板基本一致,累计跌价幅度为1330元/吨,但由于价格峰值高度的不同,使其跌幅仅为14.1%,比镀锌板跌幅低3.3个百分点。峰值价格差为1770元/吨,谷值仍然保持了这个差距。

国际油价低于地板价了,不下调油价。要是高于天花板价,会涨吗?

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也就是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不再跟随上涨。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不再调整。

我觉得不会涨,从30涨到130,国内油价也得再翻个2倍吧,等国际油价130美元一桶,那国内成品油都要20元每升了,估计到时全国都是坐公交车了,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估计不对,来个大神帮算下

也就是常说的40美元的地板价。但不是说低于40美元一桶就不调整了,是按40美元每桶再加上成本和利润计算再进行调整。

上一次调整时间是2020年3月3日,由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是10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后就是2020年3月17日。

而且油价调整是按照3月3日至3月17日中10个交易日德平均价格计算的。而且要遵照上调或下调幅度不足50元/吨时,国内成品油限价将不作调整的规定。

因此,是否下调油价,下调多少,还需要看接下来几个交易日油价的变动情况。从目前来看,由于上次成品油调价搁浅,累积有一定的差价,现在又下跌幅度这么大,因此下调肯定一定的了。

至于高于天花板价130美元每桶,是否会调价,调价多少的原理和地板价调价原理一样,就是看10个交易日平均涨跌了多少,是否达到50元每吨的幅度要求,如果达到了就调整,达不到就搁浅不调整。

其实油价下跌利于国内航空油运行业,国家也可以减少储备原油的成品。我们老百姓也可以加到便宜油。

08年国际油价147美园一桶,国内每升6.7元。现在40元一桶国内近6元一升,如果再回升到147元一桶,国内油价就要2O元一升。

高于天花板130美元/桶的价格国内油价也不会上涨,这是由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的。

简单来说我国发改委于2008年推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从此以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跟国际原油价格“有条件”的接轨,国际原油价格涨跌触发“机制”则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做出调整。

2008年“机制”推出以来,截至今天,“机制”经过多次调整,就目前而言“机制”的运行规则基本如下:

1.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幅度,当原油价格涨跌超过50元/吨时,就跟随涨跌,如果涨跌幅度不足50元/吨,则暂不调整,涨跌幅计入下一个调整周期累计。

2.上下限制的规定:“机制”规定,当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或者低于40美元每桶时,我国成品油价格不做调整。这也是为了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基本稳定,防止油价大涨大落对经济生产造成影响。

因此,通过以上对“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的解读可以 看出:如果国际油价上涨至天花板价格(130美元/桶),国内油价就不会做出调整,因此油价不会上涨。

显然不是的,国内成品油成本价格远远高于原油价格。

目前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加之OPEC成员国与俄罗斯就石油减产协议谈判失败的刺激,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32美元/桶左右,换算成国内度量也就是1.4-1.5元/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成品油成本价就是1.4-1.5元/升,因为成品油价格包括原油原料价格、加工提炼价格、运输储藏价格,因此油价成本远高于1.5元/升。

我国实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即使国际原油价格这两天出现大幅度下跌,但是在下一个调价周期到来之前,我国并不会对现油价进行调整。

另外,为了维持国内油价基本处于稳定水平,当国际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或者涨到130美元/桶时,我国成品油价格就不会再调整了。

油价,我个人觉得,要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油的亏赢点,按照现在的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40美元一桶时,国内价定在临界点上!然后,随行就市!现在40美元,国内现在6块多,就不动了,所以,临界点太高!造成了国际140多,国内6块多,国际3o多,国内还是6块多!现在的机制,国际140时,国内涨到多少,才不涨?!所以,专家要把真实的油价成本找出来,才是油价涨跌的本质!

国际油价在3月9日下跌幅度达到30%,目前原油价格已经跌破地板价32.91美元每桶,折合人民币约228元一桶,每桶原油约等于158升,按照目前原油价格来计算每升原油等于1.44元人民币,比国内矿泉水价格还要低!

在每升国际油价比国内每升矿泉价格还要低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价格还会下降吗,目前成本油已跌破国内设定的地板价 (下限)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原油价格一直持续低于地板价,国内成品油也不会在进行大幅的调整 (不过略微调整也是会有的)。

如果未来某一天国际原油价高于天花板价 (上限) 国内成品油还会涨吗,按照国内目前所执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来看,如果在原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的时候,国内依然执行的是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所发布的成品油价机制政策的情况下,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那么即便是原油价在未来某一天,飙升超越上限130美元每桶 (天花板价) 国内成品油价格这时候也不会再上涨。

综上:虽说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息息相关,但是国内为了维护平衡在2016年的时候,设定了成品油价机制政策上下限40美元-130美元 (每桶原油), 不管是低于下限还是高于上限国内成品油价格均不会再发生下降或上涨 (未来某一天原油价格高于上限(天花板价)国内成品油是否会持续上涨,主要取决于当时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按照目前政策来看是不会发生上涨)。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与国际油价有条件的联动,不是随便设定的。2016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成品油调控的机制,将成品油调控的上限定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定为每桶40美元,这是国家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油价,世界平均油成本(世界平均油成本是3~5美元每桶),通过经过长期的摸索,市场检验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多方博弈的一个定价机制。

所以,国际成本油价格即使高于130美元的天花板,国内油价也不会涨,因为已经到达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上限。这是国家级层面的制度,不会因时因事而改变。

另外,即使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那么国内油价水涨船高,也已经涨到了很高的位置,人们已经无法承受,国家也会启动相应的机制来做调节,比如启动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平抑油价。否则不仅仅是老百姓开不起车,所有跟一次能源有关的产业都将会受到波及,会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字不易,欢迎关注,不同观点请评论区留言。

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不管国家油价涨与跌,国内油价都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调价的问题有操心

再者国际油价哪怕到200美元一桶,按1桶=158.98升 来算也就1.2美刀一升。换成人民币才8.8元左右。何况现在才48美元左右。刨去加工成本,油价的利润可想而知。

国内油价保持10元左右1升一点问题都没有

根据现在的情况可以发现,国际油价已经非常低了,而且还有可能价格会更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进口大量石油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机会,很多人希望国家能够借此机会大量储备低价的原油。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一组进口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石油进口8688.8万吨,比2019年同期增加425.7万吨,增长5.2%。2019年,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度已增至72.3%,依赖比例也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上升,据分析,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7%,比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油田众多,中国石化主要以炼油为主,但我国油田有限,属于石油穷国,每年都有大量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下跌意味着我国进口原油成本下降,但是我国是否应该大量储备现在的低价油呢? 此时,国际原油暴跌,股市暴跌,作为原油的消费大国和进口国,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过不了多久,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家就开始恢复生产工作,需要大量的来发展生产,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增大,国际油价的走低,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的降低,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复苏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当前国际油价不稳,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国际油价大跌,第一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第二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利润,第三可以增加外汇储备。然而,油价下跌可能导致能源化企业亏损,对新能源 汽车 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石油储运需要很大的成本,虽然供应端油量充裕,但是运输端的运力能不能达到还是个问题,而且,原油储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较高的成本。 现在的油价很低,国家根据现在的情况有可能增加石油的储备,但不会无限量的增加,而是根据未来国内石油需求去增加,储备或者是不储备,有利也有弊,所以要权衡实际,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成品油价迎年内第七跌一箱油将少花十一块五,这将给相关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油价的下调对购车市场的影响依然不大

今年国家发布了600亿的购置税减征政策

在加上给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实行,在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 不超

过30万元、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和不超过9个座位的乘用车实行

新能源 汽车延长购置税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全面刺激了汽车市场

这些刺激政策比单纯的一次次油价单方涨,在快到民众忍耐极限的时候,突然来一个消息降几毛更

能刺激购买燃油车的欲望。?

而且从今年实施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来看销量明显回升还超过了过去几年同期的销售水平 由于的封控的影响,各地的购车需求被压制

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被打击,纷纷不敢消费,今年前八个月居民新增银行存款接近11万亿,

直接创造了历史的新高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财富的80%都在房产和车上面。

首套房利率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出现明显的恢复

购车欲望下降和购房需求的下降,这直接导致了拉动了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消费被直接压制。

一、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而且今年是排队还房贷,以前的观念是能贷多久就贷多久,绝不提前还

今年不同了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减弱,20年的加速了我们国家经济周期的进程,特别是今年上海之后。

各行各业只有靠内卷和内耗,才能熬下来,什么各种996变成007,各种加班打持久战的情况将不断

愈演愈烈。

今年的各地更是在火上浇油,直接是加速了我们这一波康波周期的进程国家意识到问题,从开始迅速的释放减税政策刺激购车

刺激汽车和房地产消费是最快和最直接作用到普通人上的消费激素

从刺激效果来看成功比较明显 直接刺激了刚需购车的欲望。

二、但从目前短期内来看汽车油价的依然还存在波动

国际的油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俄乌冲突和各种突发件影响

想回到的六元或者七元时代,依然很难

特别是20年初期油价直接跌破6元时代的日子,可能短时期之内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油价下降对其它产业的影响

油价下降导致航空海运物流、塑料化纤沥青、橡胶、农药、化肥各行各业成本会下降

连锁反应影响我们穿的衣服、戴着的口罩、蔬菜都有可能因为运输费用影响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

但由于油价的波动性和市场反馈的滞后性。

三、对其它的产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市场价格易涨不易跌

暂时还是会维持有种机械结构棘轮,只能单向调节。

有种轴承叫单向轴承的情况

从最近的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人民币破七。

我们可能需要做好一场寒冬将至的准备,降低预期可能会好受一些

在这次美元为了降低自己国内的通胀问题,美元强势出击,全球资本在向美国回流。

就连日元都创出了98年以来的新低,韩元创出了09年以来的新低,欧元汇率更是一样跌破。

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发生悲观和信心不足时,我很难想象汽车对普通人来说,做为一个大宗消费品

人们还有多少的钱愿意花在这上面,当然刚性购车需求除外

现在是人们有钱,都去存银行,不敢去消费,明知把钱存在银行会被通胀掉

可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哪怕会通胀掉,至少心理上是安全的。

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的时候,消费和投资的欲望都会不断下降

油价的下降对经济的影响依然很弱小。

最后一个建议:在经济通胀期,特别是美元强势回流阶段,不要去购买已经涨得很高的资产。?

四、咱们汽车领域很多都是营销功底做得还不耐,什么吹嘘的这年头谁还当车时什么出行工具,各种吹

彩电冰箱大沙发的可以直接跳过了。毫无价值和科技属性含量,在资本退潮期,最先被市场做淘汰

18年的淘汰了一波国产燃油车,比如陆风和众泰这些毫无技术含量的皮尺部车企

新一轮的淘汰从新能源汽车开始

在一众创业者和资金砸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时候,新的一轮洗牌即将开始

拥有技术实力研发和技术储备的强企业将更加强大,弱技术的企业直接被出局

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一个蓝海市场到红海市场的阶段

今年的严峻挑战,直接加剧了这个趋势的到来。

五、这年头最怕一些造车新势力,突然来个停产和打折优惠,什么之前刚买的老客户啥,都是天边的浮

云。

汽车做为出行工具和房子拿来住一个道理。当然汽车智能化和科技化这是大势所趋,汽车作为出行

工具最基础的是安全性,之后才是各种豪华的配置和奢侈的空间啥啊。

如果是普通人买第一台车最好还是买成熟技术的燃油车和主流销量的超级混动技术的混动车

家里有矿的,想买新能源汽车玩玩儿的,尝下鲜的可以购买

毕竟我们需要你们的辛苦付出,才能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完善和实现质的飞跃

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新能源,才能减少燃油的使用,供需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低价的5块油价才能早日回来,油价才能真正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