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汽油价格-中国汽油价格没人管吗今天
1.中国的汽油历史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2.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跌,而中国汽油价格为什么只涨不降呢?
中国的汽油历史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2020年2月4日,车主们迎来了一个利好:汽油价格下调。满满一箱油能省十几块钱。现在钱很难赚,加满一箱油还得勒紧裤腰带。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汽油价格是多少?
民国时期的加油站
民国时期汽油很贵,比现在贵多了。
举个例子:1925年10月,北京大学教授武玉回成都老家,买了两桶洋油,每桶重28磅,价格8美元。这里的“洋油”指的是煤油,在电灯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老百姓用来点灯的。武玉买煤油时询问了汽油的价格。店主告诉他,汽油比煤油贵30%。我们来算一笔账:煤油每桶28斤,卖8块钱,也就是说每斤价格每块钱3毛钱左右;汽油比煤油贵30%,也就是说汽油价格每斤40美分左右。
当时,武玉在北京大学教书,每月工资260美元,一个月可以买600多公斤汽油。如果他开车的话,他还能付得起汽油费。众所周知,民国前期的大学教授简直是非常有钱,收入远高于普通人。武玉家雇佣的两个保姆每月只挣两美元。鲁迅在北京住的时候,也请过几个保姆,月薪两块钱。骆驼祥子在北京拉人力车,最勤快的时候一年只能攒60块钱。1923年,郁达夫写了《春风沉醉的夜晚》,其中提到了一位在上海卷烟厂工作的女工。她每天工作十小时,月薪只有九美元。无论如何,这些工薪阶层每天的收入还不够加一斤汽油。
汽油为什么这么贵?
因为当时中国不产石油。煤油和汽油都应该从国外进口。
进口汽车
从北京到上海,从天津到广州,所有城市卖的汽油都是洋品牌。它装在铅桶里,按斤或加仑出售。抗日战争和时期,军车用汽油,战斗机用汽油,运送士兵和军用物资的卡车用汽油(民国时期大部分卡车是汽油车,柴油车很少)。汽油非常稀缺,所以更贵。
有多贵?
1948年2月,《交通周刊》这样描述上海的汽油价格:“在一个玻璃柜里,装在一个小眼药水瓶那么大的玻璃瓶里的汽油,是用来装打火机的。原来是1万,现在是3万。昨天,每加仑汽油的价格是60万元。”这个时候中国流行法币,法币以后会越来越贬值,但是再贬值的钱也是钱。1948年2月9日,上海米价在百万元一石左右波动。民国后期,“石”是标准的容量单位,一石大米重80公斤。80公斤大米需要100万元,一加仑汽油需要60万元,也就是说需要50公斤左右的大米才能得到一加仑汽油。
更严重的问题是,就算你特别有钱,再贵的汽油也太贵了,你也不一定能加,因为汽油是极度稀缺的。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产油,甘肃玉门、陕北延长、四川自流井都有油田。但是产量太低了。1932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只有42000加仑,1946年增加到505万加仑。据国民党国防委员会估计,1941年,仅军用汽油就需要3900万加仑,即使把国内的石油全部提炼为汽油,也不能满足军用物资的一个零头。汽油不够了怎么办?只能导入。而中国最缺油的时期恰恰是整个世界最缺油的时期——二战消耗了巨量汽油,战后经济建设消耗了巨量汽油。自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原本向中国出口汽油的美国就捂紧了口袋,除了偶尔的援助,不会再卖汽油了。所以,在无法开源的艰难环境下,中国必须想方设法减少开支。
买不起汽油的汽车。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在重庆提出口号:“十万青年十万军队,一滴汽油,一滴血。”这个口号前半部分号召年轻人参军抗日,后半部分号召约汽油。同期,中共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也通过“关税”控制汽油。根据晋冀鲁豫边区在一九四一年七月制定的政策,“一切我们需要的和能够自给的东西”,包括汽油,“绝对禁止出境”。“任何我们急需的东西”,包括汽油,“都可以免税进入这个国家。”可见,无论是国民党统治区还是***根据地,汽油都是至关重要的宝贝。
百万购车补贴
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跌,而中国汽油价格为什么只涨不降呢?
中国油价只涨不降才符合国情
随着国际油价在短短数月中跌去50%以上,国内外的成品油价格水平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国内汽油价格已高于美国。据业内人士测算,目前国内各地国III标准93号汽油每升售价大致在人民币6.25元左右,相当于每加仑3.46美元。而美国能源情报署10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6日当周,美国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下跌9.6%,至每加仑3.151美元
国际原油涨价了,成品油跟着涨,说是与国际接轨,老百姓没话说;可原油降价了,成品油却不跟着降,这是什么道理?面对民众的质疑,发改委的说法是:尽管成品油价格上涨了,但比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格还低,然后拿出什么“价格倒挂”的幌子弄得民众一头雾水,而中石油、中石化则似乎永远拿炼油环节亏损说事。
其实,国内每加仑3.46美元比美国每加仑3.151美元,表面上看高不了多少,但实际上高很多。美国的油价里面已经包含了养路费和过桥、过路费等,而我国的油价仅仅是油价而已,其他的一系列费用还得另掏钱。而且还有一个隐性问题:国人的收入远远低于美国人民。
涨,是与国际接轨;不降,是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涨与不降都对,这就叫人怀疑了: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道理?其实,涨价可以理解,但该降不降却是有猫腻的。而且,我们知道,国家之所以将成品油定性为垄断商品,是因为据说成品油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想让每个民众从中受益。可油价只跟涨不跟跌的现实,岂不是完全背离了国有企业的使命?
从近期国内宏观经济面出发,下调油价就更有必要了。日前发布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证经济稳定。物价高企,需求压缩,消费不振,都有高油价的“功劳”。而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及时下调油价,降低运输成本,刺激国内生产与需求,应是一个防范与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有关问题的一个积极措施。
现在国内油价比美国的还高,无论如何,笔者都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笔者想问价格管制者一个问题:就算你们不打算放开市场,依然维持所谓的成品油市场垄断的合理性,依然由人来决定价格而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可现在总没理由不降价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