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国际原油再涨到147美元一桶的话,国内油价将达到多少?

2.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如果国际原油再涨到147美元一桶的话,国内油价将达到多少?

国际原油价格天花板_国际原油价格wti

国际油价再次迎来大涨。创下2018年11月以来新高,美原油的涨幅同样超过9%,最高接近77美元/桶,逼近6年多来的高点。尽管如此,油价的上涨之路或许还并没有结束。

国内成品油已经历经20次调价窗口,其中14次上调,3次下调,3次搁浅。汽油总计上调了1700元/吨,折算为1.23元/升;柴油总计上调了1635元/吨。按照此涨幅计算,目前加满一箱50升汽油已经比年初要至少多花66.5元,油价已经刷下今年新高!

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而在40-130美元之间,则按照国际原油的变动价格来调整。

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们国家虽然也开原油但还不太够,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故价格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涨跌的影响。其实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国的生产量远远不足,有些国家甚至根本没有原油,完全依赖进口。

全球最大的独立石油交易商表示,OPEC+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动油价上涨。而另一家机构也表示,未来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或再次涨到100美元/桶。目前华尔街的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内原油的牛市行情将重现。

天然气价格大涨,促使人们转而用原油来代替天然气作为燃料,这使得原油的需求量可能增加100万—200万桶/日。其次,就是由于北半球的天气开始转凉,对能源需求会增加,寒冷的冬季会使得原油的需求量增加50万桶/日。

虽然我国也开原油,但远远不够供给,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所以国内油价会跟着国际油价而变动。但同时,国内油价还设置了40美元一桶的地板价格和130美元一桶的天花板价格。

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全球开启了货币放水模式(比如美国),仅在2020年就全球货币的流动性就增加了百万亿规模。这部分货币流动性进入能源材料市场,使得原油等能源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原油期货和价格指数不断突破新高。

对于原油的需求大幅下降,这也就是为何去年油价大跌,那个时候这些产油国们亏了不少(其实应该用少赚了不少来形容更加贴切,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非常低)。

从石油需求端来看,经济复苏和流动性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但石油市场的供应一直跟不上需求速度,带来了石油消费需求的修复性增长,价格开始上涨。综合所有原因,石油等全球原材料大涨背后根本原因是限产和供应链危机引发的供需失衡,而直接原因是全球通胀的加剧。

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我国成品油定价方法主要取成本加成的方法,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石油市场竞争充分,主要取的是市场定价法。

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原料成本(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原油价格)、炼化成本利润、相关部门征收的税费、贸易商及加油站的成本利润等。

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结构中,原料成本大约占30%, 48%左右为各种税费,炼油厂成本加利润大约占到8%,剩余部分为贸易商及加油站的营运成本和利润。

我国成品油的税费占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德国这个比例为57%,韩国为52%。当然,美国大约在30%左右,导致美国是世界上成品油消费最大的国家。高税费一方面是为了抑制石油的消费,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成品油大部分用于交通领域,因而高税费也是为了提供足够、稳定的公路维护与建设资金,以解决公路维护与建设筹资的问题。

我国成品油定价受国家管控,取"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逐月与国际市场价格联动,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并设置了上下限, 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

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者少提;低于40美元的时候,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这便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天花板价”和“地板价”。

因此,这就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接连暴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