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英国金价_1905年英国金币
1.重发张捷15年前文章:甲午战争后的金融货币侵略
2.最值钱的货币排行榜
重发张捷15年前文章:甲午战争后的金融货币侵略
刚刚被网友翻出十年以前讲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金融博弈的,这个问题我更早还写过相关的文章,现在把当年的文章再一次发布在这里,给大家看到更多的细节和论据。 这有助于大家理解世界真实的博弈,理解金融战的厉害。 此文最早发布于天涯,ID是:谁是谁非任评说,但天涯把我拉黑以后,大家就看不到此文了。
列强扶持日本与中国进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我们一般认为是日本发了横财,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真正在背后暴赚的,是国际金融资本和世界列强,他们通过金融货币的侵略手段,谋取了超过我们想象的利益。
中国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朝向日本赔款两亿两和台湾岛,这些巨额赔款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国银行团借款偿付的,最后总计本息高达六亿两。具体情况为:清为了依照条约在三年内还清赔款,1895年7月,中国同俄法两国签定了《四厘借款合同》,即“俄法借款”,全部借款4亿法郎,年息四厘,分36年还清,折扣为94.125%。1896年3月,中国同英德两国签定借款合约,即“英德借款”,借款总额1600万英镑,年息五厘,分36年还清,九四折扣。1898年3月,中国再次同英德签定借款合约,即“续英德借款”,全部借款1600万英镑,八三折扣,年息四厘五,分45年还清。据计算,仅上述三笔借款给中国造成的可以估计的间接损失就达40471万两,同时这些借款还包括了苛刻的附加条件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的丧失,有关条件如下:
1. 偿还期45年内,中国不得加速偿还或提前一次还清,也不得变更偿还方式;
2. “此次借款未付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物应照先进办理之法办理”(即海关税务司职位一直由英国人充任);
3. 借款担保的范围,除以关税外,还有货厘和盐厘,赫德就趁此机会要求中立衙门将有关的各厘局交由总税务司管辖,大大地扩大了总税务司的权力。
这些条件保障了利息的收取加强了对于中国收入的控制,是赔款近二倍的利息和附带利益都被国际金融资本获得,国际金融资本的得利超过了日本的战争财,而日本的战争所得,更多的是偿还了外债给国际资本和再次向列强购,利益大部分还是流入了列强和大鳄的腰包。
而更大的利益就是随之展开的金融货币战争,威逼中国的白银进行贬值,列强与日本共谋,对于1895年4月从中国得到了2.3亿两的“甲午战争”赔款,强迫要求中国以英镑交付,从而使得中国必须抛售白银来换取英镑,两个都使用银子的国家,却要使用英镑支付,由此就可以看到列强的身影了。中国与列强协定税则在1843年初制定的时候和在1858年修改的时候,用以计算税率和据以缴纳关税的那种特殊银两——海关两,实际上对英镑是保持每两六先令八便士或是三两一镑的确定价值,这实际上是中国白银(库银)与英镑的一个固定汇率制,要知道中国外债的还款和担保都是海关关税。在日本战争赔款的挤兑下,这样的固定汇率制被打破了。根据1896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向各国提出一个备忘录 指出“白银对英镑的兑价一直不断地贬低,以致目前,必须六至七两才能购得英币一镑。”此文献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白银贬值到原来价值的一半,而列强们以海关两缴税又使得他们的纳税少了一半,是以海关两为核心的中国固定汇率制的实际破产。从三两白银兑换一英镑变成了六、七两白银兑换一英镑,这样的贬值是带有性质的贵金属货币对于依靠债券的纸币的贬值,与当今美元的贬值的效用是相反的,是我们白银外流、外流的加剧,而我们的白银外流造成更大的货币通缩,中国的经济发展被完全扼杀了。
如此巨大的贬值必然造成中国更大的损失, 立即发生的损失就是我们在马关条约以后向列强和金融资本的借款归还会有巨额汇兑损失,史称为磅损, 而国际金融资本对于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操纵,以及英镑的纸币兑换中国的实银,利益极其巨大。且不说这些间接金融利益,就贬值后海关的税收和我们的贸易损失就极大,中国海关在 赫德治下总税收不断增加,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而1885年增加到1450万两。1887年洋货进口突破一亿海关两。到1894年,七年间已经迅速上升到1.62亿海关两。所有这些损失加起来,绝对不是什么2.3亿两白银,也不是带利息的6亿两白银,而是十几亿到几十亿两白银的损失。列强和国际金融资本是赚得钵满而归,因此我们看中国的近代史,不要总紧盯中国各次战败的赔款,所有赔款加起来也没有贪官和绅一个人的家产多,中国的损失在于金融和的流失,那个时候白银就是!
中国的流失才是中国逐步沦落成为生存艰难的贫穷国家的关键,这样的外流最主要的手段也不是军事,而是贸易、金融、货币,经济手段对于中国 历史 上的被掠夺是要超过军事手段的,我们不能总盯着军事和战争而忽略金融和货币。而这里西方列强的经济理论的先进是胜过西方军事武器的先进的,我们当时根本没有什么经济理论,而中国 历史 上的师法西方,更多是学习他们的生产技术、军事武器等等而不是经济理论,我们的传统儒学根本无法对抗西方的经济、金融理论,对于这些经济理论的影响我们也是没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当年最早的留学生基本都是学技术的而不是学经济的,西方经济理论对于的深刻认识和重商主义,是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而 历史 上这样的利益差别和经济侵略,中国现在还没有深刻认识,中国的 历史 学者懂得金融的没有什么人,否则那些特别爱论述中国失败是中外派联合绞杀的正统学者们是一定会把这一点写进 历史 教科书的。
中国的白银的贬值迫使中国贸易激增,主要是必需品的进口上,造成中国的严重入超。据统计,战前的十年内,中国每年平均进出口总额不过二亿二千六百多万海关两,其中进口额仅为一亿二千六百多万海关两,出口额也只有九千九百六十多万海关两。甲午战后据1898-1913年的统计,中国每年平均进出口总额就增加到六亿多海关两,出口额为二亿五千一百多万海关两。对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 社会 的需求,要对外购买的基本上都是刚性需求,我们进口的是洋货、等刚需,进口量随着汇率的变化不会很大的,超过2亿海关两的进口贸易额增长,基本全部是白银贬值的效果,中国要满足自己的刚性需求每年平白无故的多支出了2亿多两的白银,而国外购我们的产品,同样的钱可以多买一倍的东西,贰亿多的出口额又是可以多买你2亿的物资和,总共加起来是有4亿多两的,也就是每年二个马关条约赔款出来了,或者是每年一个辛丑条约赔款出来了,这相当是每个中国人每年1两白银,对于中国当时人均收入3两左右的 社会 而言,等于是税收率达到了33%,与清朝原来的5%相加,达到近40%,这里与税收不一样的是这些损失是肉烂在锅外,的税收即使是被腐败掉也是消耗在国内 社会 ,是肉烂在锅里还被中国人所得会转化为新财富,而外流则是财富转移到其他国家,年年如此的损失,很快就把中国的 历史 财富消耗殆尽,这样的损失才是比战争可怕得多的,把中国从世界第一的富国宝座上打了下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西方列强和金融资本扶持日本对于中国的战争,借助军事战争发起金融战争,他们金融货币战争从中国掠夺渔利的程度,中国领先世界千年所积累的财富是怎样的外流给西方,怎样的被列强所掠夺就可以想见了,要知道中国所有的战争赔款总额还赶不上当年和绅被抄家所得的9亿两白银的财富,以中国的 历史 财富积累光是战争赔款是赔不掉中国的经济基础的,金融和货币的掠夺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日本对华的甲午战争是日本以军事力量为手段,列强和国际金融资本进行金融货币战争为实质的一场军事、金融、货币的总体战,中国输给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小国日本,而是其背后的强大的全球势力,以中国那时候的衰落,卷入一场这样的全球渔利的战争,结果是惨败应当是早已在庙算之中的了。
这里很多外国人给中国人洗脑,掩盖他们的金融货币的掠夺,说什么中国的白银贬值是由于在美洲发现了大量银矿,白银开量激增所引发的,因此白银出现贬值是正常的,并且还拿出史料说中国流通的白银中有多少、多少的墨西哥鹰洋。但是我们也要看清问题的实质: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是在战争以前很多年,由于这些外银的流入,中国的物价确实比明朝物价要高很多,清朝的白银不如明朝的值钱,但是在战争开始前中国就是白银外流了,所以才有禁烟和战争,战争以后中国的白银外流是加速的,直到同光中兴以后才有改变但是也与原来的外流量无法比的,因此中国的白银在清末总体上是净流出的,这样的白银外流怎么可能产生白银数量过多而贬值?墨西哥的鹰洋只是美洲对于中国的流入,没有计算中国向欧美的流出!更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情况需要考虑,那就是在美洲不仅仅是发现了大量白银,在美洲还发现了大量的黄金呢!比如旧金山、洛杉矶等地,而英镑的金本位制度是和黄金挂钩的,因此发现的黄金流入市场后也应当要英镑贬值啊!我们再从实际购买力上看一下这样的问题就更清楚了,中国的白银外流在中国国内造成的是通缩,具体表现是白银与铜钱的兑换价的严重失调,我们从1000文铜钱兑换一两银子贬值到2000文以上,最高的竟然达到3000多文铜钱才能兑换一两白银,白银在国内的购买力是急剧增加的,白银是对外贬值对内升值的,综合计算就有四倍以上的差距。白银的对内升值是最能够说明这样的贬值是“美洲发现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造成”的说法之荒谬。如果考虑白银的实际购买力变动的因素,本文前面说的西方通过金融货币战争每年从中国掠夺的4亿多两的白银的实际效用还要翻倍!如果以原来的白银价值衡量,实际上是拿走了价值原来白银8亿两的物资。西方让中国赔款都以白银来计算也是有目的的,因为白银无法如纸币那样金融衍生,中国的白银被大量外流以后,必然造成国内的通缩,他们再使用白银就可以换取更多的!而他们取得白银以后,就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抛售,造成银价与英镑的更大的贬值,而中国没有金融系统和央行,也没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维持银价,这样中国在使用白银购买进口物资时就将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国内的通缩也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就如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东亚小龙20多年的发展成果席卷一空,而中国当年这样的掠夺是一直萦绕在清末的,时间之长让中国财富之鲜血流失殆尽。
在使用实银没有任何金融货币工具的情况下,外贸的失衡是极其可怕的,而以你的实银去对抗对方有纸币的成熟的金融系统,那将是更加可怕的事情,而甲午的战争就是让中国不得不这样的对抗,在战争是打开了中国物资贸易的海关大门,而甲午战争是打开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大门,这是列强们最需要的,因为在中国也自己种植以后,进口大幅度减少,西方列强再一次发现中国要开始入超了,但是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却是列强的必需品,扭转这样的经济形势已经不是战争打开通商口岸让贸易合法化就可以解决的了,因此对于中国的金融货币战争就是列强掠夺所必须的了。清朝财政赤字的真正起点是甲午战争之后,1896年赤字高达1292万银两,1899年为1300万两。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外债是很少的,胡雪岩的外债与马关条约后的借款是无法比的,马关条约以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没有外债的 社会 ,而马关条约以后中国背上沉重的外债包袱,中国在经济领域再没有可以设防的国界,中国以一国之力面对全世界列强的一致压榨,中国怎么能够不衰落,这样的衰落又怎么可能通过简单的内部维新来解决?中国的强大必须摸索自己的道路。
列强们对于在中国取得的白银,西方还直接到中国进行金银的套利活动,因为在西方是金银比价是1:20,中国是1:10左右,利益空间是巨大的。由于中国没有以黄金作为货币也没有黄金储备,黄金在中国更多的是饰品,而民间也没有远洋兑换金银的规模、实力和能力,这样的金银套利也基本上被西方的金融资本取得,因此与他们到世界各地,比如:印加,必须支付黄金的要求是不同的,他们要求中国支付白银而不是黄金,目的就是赚取金银差价,而中国由于征税等等都是白银也不愿意支付黄金,之间的套利就这样轻易的让国际金融资本赚取了。等到中国的黄金没有了套利的空间,列强们就又要中国变成黄金支付,列强以银价下跌为由在1905年7月2日,强迫清将按银价算的庚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两。
在马关条约以后西方给中国的是五厘的利率看似不高,但是这些利息是计算复利的,与我们今天的不计复利的是非常不同的,而且你在还债的时候抽走国内的白银造成通缩,随着偿还的不断进行白银会越来越少,这样的通缩也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这样的利息不用纸币而是实银偿还并且要流出经济体的时候,这样的巨额与小额有根本的不同,因为它会造成你的通缩,最后对于你的负担将是受到通缩的巨大影响远远的超过你所支付的利息,这比现在的房奴后利息增加要严酷的多,这是一个越勒越紧的绞索,比中国本土分利的高利贷更加凶恶,这样的金融通缩的绞索中国的大臣们是根本想不到的。这样的白银通缩也与当今的纸币模式不同,纸币模式下巨额的会造成流动性过剩而发生通胀的,通胀会抵消利息甚至造成实际的负利率,所以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在争当债务国,在金属货币时代是债权国是爷爷,当然前提条件是你还要有保障债权的武力。
这样的金融攻击对于中国的影响 我们看一下当时中国流通的白银总量就知道了,根据贺力平的论文,1825年时中国货币用银存量应在6亿两到11亿两之间。1825 1840年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逆差即白银净外流的规模——约为4000万银两,此后中国的白银流出盒流入基本平衡(《贸易与白银外流关系之再检讨》贺力平 社会 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因贸易而引起的货币用银减少约占当时中国货币用银存量的3.6%到6.7%之间只有4000万两的白银外流已经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而马关条约要给日本2.3亿两白银是怎么样的压力可想而知,随后的4.5亿两的赔款就更是灾难了,而对于和绅抄家的9亿两家财,更多的是古玩字画、产业地产的价值,白银只有不到3000万两;而在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本位货币破产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后,1935年中国发行纸币,使用法币强制兑换银元(一块银元大约0.7两白银),整个中国也只得到14亿元。因此这样的赔款如果以实银计算,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怎样的灾难和会造成如何的通缩就可以理解了,这样白银货币的减少在那时的货币体系下是无法弥补的,对于国民经济有怎样的影响也可以想见。而世界上当时的白银大部分都在中国,这样多的白银到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白银贬值就可以想见了。
而西方获得的白银在中国套利成为黄金后成为了他们货币发行的储备,维持了金本位制度下的货币投放量的快速扩张,促进了西方的经济繁荣,而日本建立金本位制度,也是依靠了马关条约的赔款所得的英镑为担保而建立的。而中国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使用白银和铜这样的贵金属为货币,对于一个当时GDP世界第一的国家,这意味着多大的财富,而随着这样的外流,中国也成为末流国家,还有一个中国近代史不愿意公开提的事实,就是我们民国的国家财政收入,是远远低于清末的,即使是清末的税收率只有5%,朝廷的总收入也远远要高于民国很多年后的收入,而民国的税收率却是与世界接轨的甚至更高的,在此就可以看到中国实际衰落的程度,因此很多传宣家就一定要给晚清戴上一顶苛捐杂税无比严重的大帽子。
最值钱的货币排行榜
一、科威特——第纳尔
科威特货币代码:KWD
1KWD = 3.3289美元
人均GDP:22105美元(IMF)
第纳尔的名字来自于罗马帝国的一种被称为Denarius的银币。Denarius的意思是钱,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中也有同样来源的字。这个字的涵义在Denarius继承了Solidus金币之后变成了金币的意思。
经济评价:科威特第纳尔是世界上兑美元汇率最高的货币。科威特的石油和天然气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940亿桶,约为世界总储量的10% ,居世界第四位石油。尤其是天然气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另外,威特的农业生产几乎为零。科威特是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国家,其货币的汇率很大程度上由石油出口决定。据报道,这个国家90%的财政收入都仰仗能源出口,其中,国有石油公司为科威特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
科威特同时是一个高国家。科威特籍公民享受提供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和住房、饮水、用电方面的补助。此外,还有结婚补助、子女补助等名目繁多的社会津贴。科威特理财有方,早在70年代中期设立了后代储备金,每年将国家收入的10%拨为后代储备金为科威特“石油之后”作准备。科威特用这两项储备金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大规模的投资网,将对外投资作为解决未来国家收入的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科威特人精于海外投资早已为国际金融和经济界人士所公认,其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大量投资,从1985年起,科威特在国外资本的年度资产利润收入已超过每年石油出口收入所得的利润。
二、巴林——第纳尔
巴林货币代码:BHD
1BHD = 2.6532美元 (与美元挂钩)
人均GDP:22402美元(IMF)
经济评价:巴林第纳尔是世界上最值钱的货币之一。巴林是波斯湾国家,人口略多于100万。与科威特一样,巴林同样是一个遍地“黑金”的国家,石油出口到全球各国。同时巴林王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之一,就业率非常高。十分有趣的是,巴林第纳尔与美元汇率挂钩,其兑美元汇率曾经连续14年内保持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富裕在这个国家随处可见,正因为经济太富裕,国内肥胖人口非常严重, 根据统计,比如28.9%的男性和38.2%的女性处于肥胖状态,国民得糖尿病的概率也是全球第一,全国至少有15%的国民有糖尿病,足可看到肥胖是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虽然是传统的中东国家,事实上,这里比其他中东国家相对开放得多,对女装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巴林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2110美元;巴林的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曾经排名第44位,同时被世界银行认定为高收入经济体。值得一提的是,巴林构建了一整套覆盖全国的丰富的体系,比如巴林实施了三免费: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交个人所得税、并且提供廉价住房等惠民举措几乎是一应俱全。巴林的文盲率非常低,为4.9%,尤其是15至25岁青年受教育率达到99%,是中东海湾地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
三、阿曼——里亚尔
阿曼货币代码:OMR
1OMR = 2.6042美元(与美元挂钩)
人均GDP:14216美元(IMF)
经济评价:阿曼苏丹国,简称为阿曼,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它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通道--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经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
阿曼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居民约40%从事农鱼牧业,多数人民自给自足。主要产物为大麦、椰枣、金、石油、铜、铁等。阿曼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开石油,虽自然丰富,但因经济起步较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发展相对也较缓慢,但仍算是一个较富裕的阿拉伯国家。石油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油气出口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阿曼拥有的探明石油储量为约为53亿桶,在中东位居第七,在世界位居第二十二位。我国已经成为阿曼原油的最大进口国,占阿曼出口量的70%以上。
阿曼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位置及丰富的,使得阿曼拥有发达的经济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阿曼里亚尔与巴林第纳尔一样,与美元汇率挂钩。事实上,这几个中东海湾国家的货币兑美元汇率都非常高,都是全球最值钱的货币,最主要因为海外国家盛产石油,经济发展强劲,为其货币汇率提供诸多支撑。
四、约旦——第纳尔
约旦货币代码:JOD
1JOD = 1.4124美元(与美元挂钩)
人均GDP:4259美元(IMF)
经济评价:约旦是一个比较小的阿拉伯国家,但相对周边国家来说约旦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稳定。约旦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在伊斯兰国家中相对开放。值得一提的是,约旦淡水缺乏,石油也不丰富。旅游业是约旦支柱产业之一。比如佩特拉古城,死海和瓦迪拉姆沙漠等景点成为世界各国游客探险旅行和休闲度的首选目的地。
约旦由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较贫乏,可耕地少,依赖进口。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为侨汇、外援和旅游。另外,约旦在海外的劳务人员占约旦该国劳动力的50℅,特点是以高级劳务输出为主,每年有大量外汇流入国内。
实际上,很多人较难解释约旦第纳尔为何成为全球第四之前的货币,因为这个国家经济并不发达,而且稀缺,主要依靠侨汇、国际援助等。由于约旦第纳尔兑美元汇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让其成为世界上最之前的十大货币之一。
五、英国——英镑
英国货币代码:GBP
1GBP = 1.3792美元
人均GDP:40406美元(IMF)
经济评价: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比如享誉世界的蒸汽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和喷气式发动机等等。英国曾经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其中首都伦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英镑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除了英国,英国海外领地的货币也以镑作为单位,与英镑的汇率固定为1:1。
由于英国是世界最早实行工业化的国家,曾在国际金融业中占统治地位,英镑曾是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计价结算使用最广泛的货币。值得一提的是,在英镑在欧元被用后,成为历史最悠久的仍然被使用的货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第三名,排在美元和欧元之后。英镑曾经是第四大外汇交易币种,在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由于英镑的国家象征意义,使得用欧元取代英镑的主意一直受到部分英国公共部门的争议。苏格兰保守党宣称,欧元的用意味着本地特色钞票的终结,因为欧洲央行不允许成员国或是下一级别设计钞票。苏格兰国民党也不认同取单一欧洲货币,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独立的苏格兰应该有本国的特色货币,它的政党政策中包括进入单一货币体系。历史上,英镑一直是最有价值的基础外汇品种。很多人普遍认为英镑时世界上值钱的货币,但事实上它仅排在第五位。
六、欧元区——欧元
欧元货币代码:EUR
1EUR = 1.1848美元
经济评价: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欧元的19会员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 。
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SCB)负责管理,另外欧元也是非欧盟中6个国家(地区)的货币,他们分别是: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安道尔、黑山和科索沃地区,其中,前4个袖珍国根据与欧盟的协议使用欧元,而后两个国家(地区)则是单方面使用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欧元的最高意义就在于,欧洲可望通过创立一个强势货币和一个强大的区域货币体系安排,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以谋求欧洲的利益,这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欧元区19国人口达3.3亿,GDP当时达13.2万亿欧元,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15%(不包括欧盟27国间的贸易额)。欧元流通后,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以及非常有吸引力的储备货币,无疑这对美元的货币统治地位直接构成挑战。
在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兑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下滑,但仍处于一个较为高的汇率水平,这也使得欧元成为最值钱的货币清单之列。欧元汇率能够维持强劲的部分原因在于欧元区国家有数个经济发达国家,比如德国、法国等。另外,欧元是世界上第二大储备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总量中占比22.2%(美元占比62.3%)。
七、开曼——开曼元
开曼群岛货币代码:KYD
1KYD = 1.219美元
人均GDP:美元(IMF)
经济评价:开曼群岛,是英国在美洲西加勒比群岛的一块海外属地,由大开曼、小开曼和开曼布拉克3个岛屿组成。开曼群岛目前在世界上是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开曼是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亦是世界著名的潜水胜地、旅游度圣地。金融和旅游业是其主要经济来源。
英国航海家法兰西斯·德瑞克曾于1586年到达该岛,并命名为开曼群岛。1670年与牙买加一起成为英国殖民地,归牙买加总督管辖。1962年牙买加独立后,转成英国直属殖民地。
开曼群岛之前长期使用牙买加货币。11年发行开曼群岛元,12年发行硬币。开曼群岛元汇率钉住美元,固定汇率为1美元兑0.835开曼元,无外汇管制。在开曼群岛,聚集了数千家全球大型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尤其避税天堂的领导地位,使得开曼元兑美元汇率保持较高水平。
八、美国——美元
美国货币代码:USD
人均GDP:63416美元(IMF)
经济评价:美元是美利坚合众国、萨尔瓦多共和国、巴拿马共和国、厄瓜多尔共和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基里巴斯共和国和帕劳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
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自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值得一提的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这种霸主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它使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它可以让印钞厂毫无节制地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贬值,也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另外,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投资环境比较稳定,在美投资能带来较多利润,因此,许多人都想在美投资。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资金的到来,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
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般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而美国却不必这样做。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再有,还可以使美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国际货币职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当一张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被国家印制出来时,铸币税就等于这张纸币所能购买到的社会产品价值,中间的差额即为美国的"铸币税"。
美元对黄金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元是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标价货币,因而与金价呈现负相关。二是黄金作为美元资产的替代投资工具。不可否认,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最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之一,几乎85%的交易都用美元。由于美国是全球经济与金融的领导者,美元毫无疑问成了世界主要支付货币。也是世界最值钱的货币之一。
九、瑞士——瑞郎
瑞士货币代码:CHF
1CHF = 1.0934美元
人均GDP:86849美元(IMF)
经济评价:瑞士,是中欧国家之一,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瑞士旅游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伯尔尼是联邦所在地,瑞士历史上是一个永久中立国,自1815年后从未卷入过任何局部战争和国际战争(包括一战和二战在内),但同时也参与国际事务,许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
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人均GDP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欧洲仅次于卢森堡和挪威。瑞士也是世界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 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服务业在瑞士经济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瑞士是世界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为世界竞争力最强的国家,欧盟报告显示瑞士的创新力表现为欧洲最佳。瑞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居欧洲前列。尤其是2005年,瑞士家庭收入中位数为96,500瑞士法郎,瑞士经常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亦居世界前列。
瑞士为许多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瑞士营业额最高的企业为维多、嘉能可、贡沃尔、托克、雀巢、诺华、罗氏、ABB、摩科瑞及德科,其他较著名瑞银集团、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瑞士信贷集团、利乐包装、百乐嘉利宝、瑞士再保险及史华曲集团。瑞士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瑞士为西方世界中私营部门较为发达且税率较低的国家,为发达国家中总税率较低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月15日,瑞郎与欧元脱钩,导致全球外汇市场剧震,并引发诸多经纪商、投行亏损或倒闭。在欧洲,瑞郎使用广泛,该货币由瑞士央行发行,是世界十大最值钱的货币之一。
十、澳大利亚——澳元
澳洲货币代码:AUD
1 AUD = 0.7387美元
人均GDP:52825美元(IMF)
经济评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