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初年仍使用清朝货币吗

2.蒋文浩的叛逃过程

3.建国以来的叛徒!

民国初年仍使用清朝货币吗

漳州今日金价9999_福建漳州实时金价

民国初年仍使用清朝货币。

民国初期以铜元(俗称“铜镭”)代清末铜钱为辅币,原来规定每个铜元可当铜钱10文(枚)用,10个铜元为1角,但以后1角只换得12个铜元。大约在1930年左右,竟贬值至1角只可换得32个铜元。

当时市面流通的银毫大部分是清宣统年间的福建、广东两省铸造的“龙毫”,有双角(2角)、单角(1角)两种,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铸造的银毫,在市区流通较少,甚至被拒绝使用。后来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铸版,但只有双角而无单角。

1918年陈炯明率领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以后,曾铸造民国八年、民国九年两种双角银毫,质量比“龙毫”差,比值亦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仅限于统辖地区。至1923年、1924年间,又铸造“三面旗”银毫,质量亦差,流通范围亦不广。同时广东省铸造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双角银毫,亦流通于漳属一带,但数量极少。由于各种银毫的质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为银元一元。

1924年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州以后,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边大厝内,筹设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三年版的双角银毫,银质极差,而且逐版降低质量。张毅持其割据地方的势力,擅自规定以14角5分比值为银币1元,强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慑其*威而不敢拒用。

蒋文浩的叛逃过程

蒋文浩于1989年9月6日下午14点04分在福建漳州机场驾驶40307号歼-6型战斗机,执行高级特技训练科目起飞后,当爬升至300米高度,即突然右转45度,急速俯冲至超低空,航向130飞行。当蒋文浩飞近海岸时,航向右转,贴海飞至金门边缘,再将机首拉升到300米。

据蒋文浩说,当他脱离僚机单独往金门方向飞行时,并未被僚机或雷达发现,因为当他降落时,座机上与塔台的电信联络一切仍是正常,并没有被察觉、制止或警告。

当天晴空万里,云淡风轻,能见度相当良好,蒋文浩驾机到金门上空时,金门海空监视观测所观测兵甘霖首先目视发现,并立即呈报情报,而尚义、料罗的台军部队,也迅速实施对空射击,计发射40毫米高弹5发,12.7毫米机枪弹56发。蒋文浩立即大幅摇摆机翼并放下起落架,驻军才暂时停止射击,但仍继续监视追瞄。蒋文浩随即发现尚义机场,下滑进场落地,一共费时14分钟。

蒋文浩选择降落金门尚义机场,是担心防逃系统发生作用,难以飞越海峡。据台湾媒体报道,自刘志远叛逃以后,大陆空军除了全面进行内部整顿外,并开始将东南沿海各基地的军用飞机加装“电子防逃系统”,台湾空军声称,在检查这架歼-6型战斗机时,确实发现了电子防逃系统。台湾军方技术人员表示,这套防逃系统与汽车防盗/防抢器的原理类似,一旦军机飞至设定的方位与距离外,座舱内的红色警示灯即亮起,飞行员耳机会发出警告声音,同时将信息传达至地面管制站及空中其它飞机。如果该机不立即转向返航,防逃电子系统会自动放下机侧减速板降低速度;若飞行员三十秒内仍不回头,该装置即自动锁定油阀,减少供油量,使飞机无法加速直飞,必要时甚至将切断油路。因此蒋文浩只能选择距大陆最近的金门降落,飞不过海峡。

为防止1967年吴文献重演,7日晚上,蒋文浩换穿台湾海军少校制服,搭乘台海军例行补给船从金门出发,于凌晨驶抵澎湖马公港,随即由澎防部人员接至司令部休息;台空军在8日早晨7时30分派一架BH-1900小型运输机起飞前往澎湖,10时左右载蒋文浩抵达台北。下午3时半,举行记者招待会。

中国大陆方面对此事作出低调反应,外交部发言人李肇星7日在每周例行简报中回答记者提问时简单的说:“有关该架飞机的新闻报导,正由有关部门调查中。”

29日,蒋文浩公开声明脱离中国***,加入台湾空军。“参谋总长”郝柏村上将颁授其空军中尉官阶、干城乙种二等奖章及二千两黄金支付凭证。

1988年9月11日,大陆鉴于两岸关系的缓和,宣布停止执行1962年颁布的对驾机起义的奖励方法。1988年9月15日,作为9月11日大陆宣布停止执行1962年颁布的对驾机起义的奖励方法的回应,台湾也宣布大幅度降低对驾机、驾艇来归人员的奖金。

所以蒋文浩获得的奖金由原先的5000两减为2000两,加之国际金价持续下跌,换算成当时市值,约折合台币2240万元,尚不足在台北市东区购置一栋高级住宅。至于所获颁的奖章,也由“干城甲种二等奖章”改为“干城乙种二等奖章”。加入台湾空军后也未能晋升一级职别军衔,仍以空军中尉任命。

建国以来的叛徒!

1.刘连昆叛逃

1992年11月台湾军情局第六处副处长庞大为前往广州与刘连昆会面,吸收刘连昆加入台湾军情局,代号“少康二号”,并授予刘连昆国军少将军衔,成为第一位在两岸同时拥有少将军衔的间谍。

1996年解放军大规模军演,两岸剑拔弩张。而刘连昆则在军演开始前的三个月就将相关情报提供给台湾军情局。

2.刘广智叛逃

刘广智 空军指挥学院院长,刘广智为在职正军级军官,也是少将,且为全国人大代表,地位显然比刘连昆高。

空军指挥学院同时拘留的还有该学院处长王某,他负责接收刘广智出卖情报后所得的金钱。身为空军装备部军官的刘广智儿子也同时涉案被捕。主要是向台湾提供苏27、苏30等解放军主力战机的部署及训练。

3.徐峻平

中国总参谋部军情局美洲司司长,大校军衔,2001年叛逃美国,徐峻平在北京外交圈很著名,专门负责联络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武官,并在中美高层会议中任翻译,2001年12月赴美时与CIA联络後叛逃。

徐峻平叛逃内幕很复杂,其严重性比海外报导的还要大。徐峻平真实身份是总参谋第二部(军方情报部门)的高级特工,其上司即是最近因牵连远华走私案而判刑的总参二部部长,徐峻平是军方海外情报工作的一名核心人员。

扩展资料:

刘连昆叛逃经过

刘连昆(1933—199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正军级,少将军衔。1989年台湾军情局局长殷宗文利用大陆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契机,将大批以“台商身份”为掩护的情报人员派往大陆。。

在1992年11月派军情局第六处副处长庞大为加官一级以少将身份前往大陆,争取刘连昆。庞大为进入大陆广州,住进广州白天鹅宾馆后,安排会面的邵正宗即通知了刘连昆。广州之会,台湾方面告知了刘连昆的待遇、联络方式、重点工作,并授予刘连昆国军少将军衔。

刘连昆被台湾策反后,提供了大陆大量的重要军事情报,尤其是1996年3月台湾“总统”大选期间,大陆军事演习的情况。刘连昆后来身份暴露,当时台湾岛内舆论认为肇因一方面是由于军情局内部人事倾轧、争功,过度运用刘连昆,另一方面李登辉当年的言论也加快了刘连昆的暴露。

1999年以刘连昆、邵正宗为首的间谍组织从事着台湾军情局改制以来最重要的情报行动被大陆方面侦破。该行动被台湾“国安局”局长丁渝洲形容为军情局的“镇山之宝”,这项行动正是“春风”的核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刘连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军方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