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黎战争现况

2.中东问题!!!!!有奖哦

3.中东地区为什么总是不和平?

4.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太平?

以黎战争现况

黎巴嫩汇率暴跌_黎巴嫩油价下跌原因

上周受黎以停火、油价回落等因素影响,基金和投机性卖盘打压金价,上周最高上摸638.5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607.10美元/盎司,报收于614.10美元/盎司,比前一周五631.80美元/盎司大幅下跌17.70美元,周线跌幅2.80%,周K线图形呈现一根持续下跌但守稳于30周均线的小阴线形态。上周五金价盘中最高上摸619美元/盎司,最低下探607.10美元/盎司,报收614.10美元/盎司,较前一交易日微幅下跌0.20美元,日跌幅0.03%,日K线呈一根止跌回稳的十字线形态。白银上周K线最高上摸12.43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1.70美元/盎司,报收于11.美元/盎司,比前一周五11.91美元小幅上涨6美分,周线跌幅0.50%,周K线图形呈现一根均线密集区振荡的小阳线形态。白银上周五最高上摸12.13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1.81美元/盎司,报收11.美元/盎司,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7美分,日跌幅0.58%,日K线呈一根守稳于20日均线的小阳线形态。美元指数上周五最高上模85.31,最低下探84.93,报收于85.09,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上涨25点,日涨幅0.29%,日K线呈一根止跌反弹的小阳线形态。

上周五原油最高上模71.20美元,最低下探69.60,报收于70.9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89美分,日涨幅1.27%,日K线呈现一根超跌后反弹的长下引线锤形的小阳线形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周六表示,受中东政治局势动荡影响,国际油价有望突破120美元/桶。李光耀是接受海峡时报做上述表示的。他称,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可能招来国际社会的制裁,以色列和黎巴嫩战火仍可能重燃,这些都将推升油价,并可能造成全球经济衰退。

黎巴嫩电视台8月19日报道,一支以色列突击队当天早晨空降深入黎巴嫩东部巴勒贝克附近,并同游击队发生激战。据美联社报道称确实有以色列突击队乘直升机空降突袭了黎巴嫩东部巴勒贝克以西的Boudai村,而且当时有密集的以军战机飞行。以色列的突袭显然是针对一所学校内的目标。贝卡谷地地区的官员在接受黎巴嫩之声电台访时也说,以色列空降突击队还动用了两辆车,激战之后他们又带车撤走。这是8月14日联合国停火决议正式生效以来,以色列首次打破平静、再度发动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门证实军队对黎巴嫩实施了袭击。以色列军方表示,对黎巴嫩袭击目的是阻止叙利亚和伊朗向黎派兵。

巴勒斯坦副总理纳赛尔·沙赫尔的妻子8月19日向外界表示,她的丈夫已经被以军逮捕。纳赛尔·沙赫尔的被捕应该是以色列打击哈马斯执政的最新步骤。目前巴勒斯坦哈马斯内阁中的4名成员和28名议员都已经被以色列关押,还有另外4位部长也曾被关押但已经获释放。

伊朗一国有电视台报道,伊朗周日在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后,试射了一枚短距离地对地导弹。该报道表示,名为Saegheh的导弹其射程为80-250公里。据英国《卫报》报道,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英国首相布莱尔对英国的声望造成了持久性的伤害,呼吁英国选民把布莱尔首相赶下台,防止英国被拖入中东新一轮的外交政策“灾难”之中。内贾德说由于英国未能推动以黎冲突早日实现停火,英国军队占领伊拉克和阿富汗,英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声望受到“持续性”伤害。内贾德还说,由于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在以黎冲突中及早取行动,安理会处理伊朗核问题的信誉受到了伤害。联合国安理会旨在解决伊朗核危机的外交努力本周进入关键时刻。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1696号决议将于8月31日到期,伊朗官员则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做出正式答复。

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卿尼古拉斯·伯恩斯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伊朗不遵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要求其在本月底之前暂停一切铀浓缩活动的决议,那么美国将寻求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其实施制裁。此前,内贾德曾公开表示拒绝该决议。伊朗方面表示,制裁不会对该国的核产生影响。预计伊朗将会在本周一或周二对六国方案做出正式答复。

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8月初值下降6点至78.7,低于预期,为10个月来最低值。现况指数较7月终值下降2.2点至100.8,但与7月初值持平。预期指数则下降8点至64.5,为2005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也是2005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对未来1年的通胀预期上升1.1至4.9%,7月为3.2%,不过该预期值在去年9月和10月时曾高达5.5%,对未来5年的通胀预期上升至3.5%,但5月就已高至3.8%。个人财务状况预期指数则下降9点至3个月低点113。疲弱的美国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炉后,美国利率期货显示的9月升息几率短暂下降。

上周在美国核心PPI和核心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放缓,消费者信心恶化,美联储今年将再度升息的预期因此受损,美元兑欧元及日圆上周下跌。CPI影响持续存在,因此市场大多看空美元,本周的美国经济指标预测也显示出增长放缓的迹象,可能将进一步利空美元。本周美元重要数据有美国7月新屋销售、美国 7月耐用消费品订单、原油库存数据、美国上周红皮书零售销售,需要关注指标还有欧元区6月贸易帐,欧元区6月工业订单,德国第二季度GDP第二次预测,德国8月IFO商业状况数据、日本7月贸易数据和7月CPI数据。考虑到上周美国通胀数据显示不佳,美联储升息预期大幅受挫,美元空头看来难以完全逆转。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创下了2005年7月汇率重估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和跌幅。中国央行周五晚间突然宣布上调金融机构1年期存利率27个基点,中国央行的加息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依据,加上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一贯追随日元兑美元的走势,预计本周人民币的大幅走高的可能性非常高。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将把200亿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以削减外汇头寸。中国银行行长称,中国银行目前持有价值390亿美元的无对冲美元资产,将其中150-200亿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以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上周中东紧张局势以及通胀担忧缓解,降低了市场对黄金作为投资避风港及对冲通胀的需求,造成了上周金价的大幅下挫。自今年初以来,金价走势极为震荡,部分受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影响。随着伊朗回应联合国安理会最后期限的到来,伊朗核问题可能会被再度激化;而朝鲜核问题也在此时出现,这些因素都将会给金价后市带来支撑。随着原油超跌后的技术反弹出现,金价也势必会追随展开新一轮的反弹行情。影响原油和金价反弹的因素已经逐渐转移到中东问题上,伊朗核问题可能一触即发引起迅速行情。短线在操作策略上宜择机逢地吸纳。

中东问题!!!!!有奖哦

问题1:阿拉伯国家是如何用石油武器来威胁英美等大国的?

伊拉克要拿石油作武器

巴以冲突已经不能仅仅用中东危机来概括了,全世界都在摒住呼吸关注以色列的下一步行动,原因之一就是石油———这根联系着中东和世界的神经。4月1日,当耶路撒冷再度发生自杀性爆炸、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进入“战争”的时候,积蓄多日的紧张情绪终于爆发,纽约商品的原油价格上涨57美分收于26.88美元/桶,并达到2001年9月19日以来的最高点。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4月1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呼吁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用石油做武器,并利用一切经济手段对付以色列和美国,支持巴勒斯坦的兄弟。第二天,伊拉克宣布,准备停止向美国出口原油。不仅如此,伊拉克还向阿拉伯联盟递交了一份决议草案,敦促阿拉伯国家行动起来,如果美国依旧偏袒以色列,那就切断美国的石油供给线。伊拉克还建议,仅仅向巴勒斯坦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远远不够,应该给他们送去武器、资金。

伊朗外长哈拉齐的一番表态更加重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忧虑。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大会的哈拉齐说,伊朗考虑以石油为武器,迫使美国向以色列施压,让其立即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出。很显然,伊朗认为伊拉克的“石油牌”是个不错的建议。

13年伊拉克提交给阿拉伯联盟的决议草案不禁让人想起了29年前沙特阿拉伯的宣言。同样是因为以色列,同样是为了迫使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同样以石油做武器。

石油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液”,维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汽车、飞机、船舶,小到塑料、清洁剂,石油的作用无处不在。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石油,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对13年的石油危机心有余悸,那一次,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石油的威力———不用枪炮、不用流血,却可以制造常规武器无法达到的效果。

13年,中东局势异常紧张。当年4月,占中东总产油量35%的沙特首次公开声称:如果美国不改变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阿拉伯国家就会减产石油。伊拉克、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卡塔尔、叙利亚等国纷纷加入沙特的行列。10月,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1月底,阿拉伯国家召开首脑会议,肯定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取的一系列减产、禁运措施。

短短3个月内,原油价格由3.1美元/桶飙升至12.6美元/桶,致使汽油价格猛然上涨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沙特态度谨慎

但并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积极响应伊拉克的号召,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29年前第一个拿石油当武器的沙特。这一次,这位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以及OPEC最有影响的成员态度相当低调,沙特外交大臣表示,石油禁运不在沙特的考虑范围之内。

沙特如此低调原因有多方面。首先,13年的石油禁运虽然最后迫使美国和西方社会向阿拉伯世界低头,但胜利的代价是昂贵的。沙特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石油出口,减产使它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国际收支逆差迅速扩大,国民经济接近崩溃,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石油输出国意识到,石油武器其实是一柄双刃剑,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因此,一些阿拉伯国家曾经承诺,不会以“石油作为政治筹码”。经过30年的苦心经营,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树立了较高的声望,为了证明自己是可靠的原油供应者,它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诺言。

其次,如果沙特同意支持伊拉克的,无异于否认沙特王储不久前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这个和平呼吁阿拉伯国家恢复同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以换取以色列撤出巴勒斯坦领土,同意巴勒斯坦建国。

除了沙特,科威特、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认为伊拉克的是“不可取的”。科威特官员反问道:“如果我们没有了收入,如何继续支持巴勒斯坦兄弟?”

美国能撑多久

美国院发言人里克在听说伊拉克提议用石油当武器后,不屑一顾地称,其他阿拉伯国家是不会接受的。他甚至还嘲笑这是伊拉克的小把戏,它在试图转移视线,让大家忘了武器核查的问题。然而,分析家担心,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中东危机,石油危机也就不远了。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巴以之间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设巴勒斯坦***阿拉法特被伤害、驱逐,甚至了,沙特、科威特等国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稳当”?

中东的石油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3左右,出口量也占到了全球市场的26%。虽然俄罗斯等国近年来的石油出口有所增长,布什也积极呼吁加大本国的石油开、减少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但目前中东仍是美国石油供应的生命线。仅伊拉克一国的石油就占美国进口量的10%。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5.6亿桶,较1985年减少50%以上,只能替代53天的石油进口。美国汽油工业研究基金会分析员拉里·古德斯汀担心地说:“美国已经失去了优势位置,我们的进口保护能力下降得太厉害了。”

如果阿拉伯国家一致行动实施石油禁运,美国能坚持多久?即使后退一步,不会发生石油禁运,因为毕竟美国不可能为了以色列伤害到自己的利益,但万一中东发生了其他不可控制的意外,导致石油产量骤减,刚刚摆脱新世纪第一次经济衰退的美国又该如何应付?到那时,也许又该有人批评经济一体化了,因为美国经济倒霉,全球经济也会跟着遭殃。

问题2:中东各国石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经济: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沙特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和天然气极为丰富。石油工业是沙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出口总额的90%。截止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62亿吨(2642亿桶),占世界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储量为6.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按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石油仍可开80年左右。此外,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第四大黄金市场。水力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全国的海水淡化总量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蓄水池共有184个,拥有6.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石油和石化工业为沙特的经济命脉。年产原油4~5亿吨,石油收入约400~500亿美元。沙特特别重视农业。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耕种面积360万公顷。在中东地区各国中,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堪称高水平。沙特以石油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石油部门在沙特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0%以上。沙特出口以石油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沙特是高国家。实行免费医疗。货币名称:沙特里亚尔。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非常丰富。据阿联酋通讯社2000年7月1日报道,截止1999年底,阿联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8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5.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5%以上。货币名称:迪尔汗 (dirham)。

经济: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重视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问题3:几次石油价格抬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石油价格涨 全球股市跌

继9月15日下跌160点后,美国股市像吃了泻药一样,一路下跌。9月18日,道·琼斯指数跌118点,报10808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08点,报3726点,跌穿3800点的心理关口。虽然纽约股市全面下挫,但能源股仍是一枝独秀,艾克森石油上涨1.65美元,以89.65美元作收,再创近1年来新高价。

市场人士指出,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大跌。受美股拖累,全球股市几乎尽墨,其中韩国、印尼、香港股市受到的打击尤其大。

欧洲股市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0.41%,巴黎CAC指数下跌0.64%。伦敦股市幸免于难,金融时报指数收市上升0.22%。

9月18日的亚洲股票市场充满悲观情绪。市场关注的焦点仍在油价上涨、华尔街股市下跌以及区内政局不明朗这些负面消息。

韩国股市综合指数跌50.64点,跌幅达8.6%。经纪说,福特公司出人意料地放弃收购大宇车厂,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

印尼股市自上星期发生导致15人丧生的爆炸案后,投资者因惧怕恐怖袭击活动,争相抛出手上股票,大市全日下跌31.58点,跌幅达7%,跌至17个月来的低位。泰国股市受到泰铢疲弱和区内股市普遍下跌的影响,9月18日也下跌了2.5%。

在日本,投资者沽出高科技相关股票。日京平均指数下跌152.12点,跌幅为0.94%。

菲律宾股市微跌0.7%,主要是受到比索下跌的影响;新西兰股市周一下跌1%,成交淡静;澳大利亚股市下跌52.5点。

台湾加权指数跌143.15点,跌幅为2.03%。经纪说,投资者担心当局的新经济政策,更加却步。

香港股市恒生指数18日狂泻689点,以15560点收市,跌幅逾4%,为亚太区内18日股市第三大跌幅。创业板指数收市报414点,再跌21点,创下历史新低位。

(2)高油价可能放慢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9月10日作出日增原油产量80万桶的决定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继续攀升,18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一度超过每桶37美元,再创10年来新高。美国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虽然高油价不会引发美国经济衰退,但可能导致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

克林顿日前表示,尽管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但美国经济“在中短期内”没有衰退的危险。他认为,美国在抗击这一次油价攀升的冲击方面比以前做得好。克林顿的这番乐观预测并非虚妄之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日发表的最新预测报告,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比去年的4.2%还高出1个百分点。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日前发表的调查报告也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从5月份预测的4.9%调高到了5.2%。这与此前3次石油冲击后美国经济均很快陷入衰退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70年代中期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这是此次油价攀升对美国经济没有形成严重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5年中,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0%,但石油消费量仅增加了9%。信息技术等使用能源少的新经济部门的迅速崛起,也相对降低了对石油的需求。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统计显示,用于石油的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81年的8.5%降至目前的约3%。石油开支比重大大下降,其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就随之下降。由于以上因素,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美国公司很难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增加的能源成本,扣除能源和食品两项商品后,美国的“ 核心”通货膨胀率变化不大,这使美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另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吸取以往的教训,在应付这一次油价冲击方面也取了比较得当的措施。

但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油价仍居高不下,明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慢。美国标准-蒲耳氏公司最近预计,如果今年后几个月油价保持在每桶30美元左右,明年底降到25美元,那么,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6%,失业率将从今年的约4%上升到4.5%,通货膨胀率将为2%。但如果这一期间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2%,失业率上升到4.7%,通货膨胀率达到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美联储去年6月到今年5月连续6次提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露、以及原油价格上扬和美元实际汇率上升会影响出口,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到3.2%,失业率从今年的4.1%上升到4.4%。

中东地区为什么总是不和平?

中东地区不和平的根本原因个人觉得是宗教问题和问题。

前者是精神信仰问题,由于根深蒂固的宗教思维,中东地区经常性的会爆发宗教冲突。可能无信仰者不能理解对于宗教的狂热。

后者是物质利益问题,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东的石油对谁来说都是一块大肥肉,但是没有谁能够自己吃得下。所以冲突不断。不管是表面的冲突还是背后大哥的冲突。造成了中东地区不和平的局面。

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太平?

中东地区属于西亚地区,位于欧洲,非洲和亚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石油非常丰富,区域内有白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等多个民族,各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相互经常爆发矛盾,发生战争或其他争执,造成区域总是不太平。

大国平衡,互相制约是一个矛盾点之一,俄罗斯支持叙利亚,伊朗,美国支持以色列,不可调和,第二信仰不同,伊斯兰和其他信仰矛盾很难融合,第三是国家利益不同,造成地区不太平。

中东地区不太平是多种矛盾无法达成一致造成的,短时间内很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