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幅下调_油价下行压力大吗今天
1.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2.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认为,对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将是一把双刃剑。油价下挫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但对于原油输出国而言,油价下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面临巨大风险。
油价缘何下挫
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市场普遍观点是由全球原油供过于求导致。一方面,全球主要产油国加紧生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原油需求。
供应方面,受益于页岩油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的一周内,美国日均生产原油高达888万桶,为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指出,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达到3047万桶,比前一个月上升40.2万桶,为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目前,欧佩克原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打压了原油市场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报告,下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调低至3.3%,将2015年全球增长预测小幅下调至3.8%。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动国际油价下跌。同时,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阴影,美国和欧盟在经济发展领域面临一系列困难,限制了国际油价走高。
利好还是利空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低油价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是一种利好。以美国为例,消费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推动力之一,汽油价格下降有利于美国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国际油价下跌将减少原油进口支出,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相关制造业也将受惠于成本的降低。
过去,石油价格高企令不少产油国受益,并积累了巨额财富。但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油价息息相关。油价大跌后,原油输出国的经济和财政恐面临较大风险。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其财政预算按照原有油价制定,油价持续下跌可能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另外,油价下跌还会导致股票市场混乱,引发资本外逃。其结果可能是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物价上涨,居民消费需求受到遏制。
近期看,在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运行风险增加,而这也是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下调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包括俄罗斯专家在内的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推动油价下跌意在拖垮俄罗斯经济,引发俄罗斯政治社会动荡。
原油输出国何以应对
为应对油价下跌,俄罗斯取的重要手段是使卢布贬值。今年,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基本与油价下降幅度持平。
由于国际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因而保证了俄罗斯出口石油所得的卢布收益基本不变。不过,卢布大幅贬值也可能导致俄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和大量资本外逃。
此外,俄罗斯认识到,必须取措施加强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护力度。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油气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基础,当前应尤其注意在勘探和开发油气中用新技术,保证俄罗斯油气工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有大约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每年财政预算都预留出储备基金,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此外,俄罗斯也认识到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不可靠,改变经济增长结构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作为中东产油大国之一,沙特阿拉伯不希望油价进一步下滑,但也不愿意单方面减产,希望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一道减产。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想通过低价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减产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尤其是低价可以抑制美国等其他产油国通过页岩油气技术等手段增加产量的进程。
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油价大跌不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饱受高油价带来的通胀之痛,而鲜有油价大跌带来的通缩之苦。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暴涨,这一年国际油价从低油价进入高油价时代,中国经济深受其痛。因为这一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需的石油、铜、铁矿石、煤炭等基础价格飞涨,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成倍增加。
虽然近期PPI跌幅连续扩大,主要受原油、成品油及钢材价格跌幅扩大的影响。不过,如果就此认为,油价大跌将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似乎并不成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整体较平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上月略有扩大;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略有回落。非食品中,同比价格上涨较多的是家庭服务和高等教育,涨幅分别为9.0%和3.8%;同比价格下降较多的是车用燃料,汽油和柴油价格同别下降5.6%和7.8%,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4%,环比降幅与9月份相同;同比下降2.2%,同比降幅比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价格环比上涨的行业有燃气生产和供应、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下降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黑色金属矿选、石油加工等。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下降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及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显然,PPI持续走低尽管受到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但是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才是PPI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可逆转。完全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必须从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就会一叶障目。结构调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去“产能”。因此,如果将CPI和PPI的数据放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分析,有些数据就可能处于“失真”状态: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从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这一判断的证据不足。通货紧缩一般是指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持续下降。但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CPI回到2%以下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从环比来看,9月份CPI环比上涨了0.5%,这说明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随着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初步判断未来几个月CPI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再次,油价下跌将刺激中国消费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情况下,油价下跌将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刺激中国经济增长。要刺激消费,首先要使消费者手里要有钱,而油价大跌效果等同于减税。低油价将不仅降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本,而且降低普通消费者的支付成本。低油价将减少了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地刺激了消费。航空、旅游、商业等行业大受其利。因此,油价大跌不仅不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而且会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