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知道全河北省各市都有什么样的特产

2.河北省有什么特产?有他们的****吗?

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中国工艺美术的地方特色

我想知道全河北省各市都有什么样的特产

近代磁州窑_现代磁州窑雕金价值

晋州鸭梨 深州 兴隆红果 沧州蜜枣 河北血杞

京东板栗 赵县雪花梨 巨鹿串枝红杏 宣化白葡萄 赞皇金丝大枣

红星苹果 磨盘柿 承德杏仁 望都羊角辣 沧州金丝小枣

巨鹿银花 沧州冬菜 祁州漏芦 涿州御米 巨鹿“01”血杞

张北马 定州猪 虎皮黄兔 武安山羊 大尾寒羊

冀南牛 坝上长尾鸡 抽沙刺绣 曲阳石雕 秦皇岛贝雕画

易水古砚 唐山陶瓷 磁州窑 承德木雕 候店毛笔

保定健身球 冀州玉雕 错桥果核雕 武强年画 黄骅毛蚶

邯郸丛台酒 坝上莜麦 阳原供佛杏 龙眼葡萄 宣化鹦哥绿豆

八棱海棠 发菜 蕨菜 桑洋驴 西八里大蒜

口蘑 蔚州贡米 小石庄大甜椒 鸡泽椒干 金丝挂毯

枣强营皮 口皮 内画鼻烟壶 固安柳编 保定槐茂酱菜

汾州黄酒 徐水刘伶醉 衡水老白干 晋州咸驴肉 高碑店豆腐丝

胜芳松花蛋(河北皮蛋、变蛋)

产地:中国河北廊坊。

品种:一般可分为硬心和汤心两大类。胜芳松花蛋介乎硬心和汤心之间,独具一格。

特点:松花蛋个大,色泽好看,蛋白为茶色或琥珀色的胶冻状,半透明,有松枝花纹;蛋 黄为深绿色或五彩色,粘度适宜,吃起来味美清香,凉爽可口,颇有特色。

工艺:加工制作时,精心挑选新鲜、个大、优质鸭蛋,用生石灰、纯碱、茶叶、食盐等为 原料,取传统的加工方法制作,并以大口龙缸封存外运。

大名五百居香肠

产地:中国河北大名。

工艺:系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暇的猪肠衣;辅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梁酒及陈年酱油等。先将肉料洗净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种佐料及调料,搅拌均匀,放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肠。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恒温烘干而制成。

特点: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东陵糕点

产地:中国河北遵化。

特点:其外皮色泽以红、白为主,但所用馅料及装饰不同:松饼色白,上嵌3个核桃仁,内为白糖馅,间有松子仁;玫瑰饼表皮色红,印有6朵玫瑰花瓣,馅以白糖、玫瑰花为主;太师饼表皮色白,沾有芝麻,内为豆沙馅;龙凤饼表皮色红,印有龙凤图案,馅以白糖、香蕉、玫瑰丝为主;山楂桃呈桃形,表皮上红下绿,馅以山楂为主。除"大八件"外,还有"小八件"及蟠龙酥、莲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龙吐须等多种式样,造型别致,色泽美观,口感酥脆,绵软酥松,味道有香甜、咸、酸诸味。

唐山蜂蜜麻糖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工艺:有和面分剂、擀皮、清面放片、炸制、润浆等十几道工序。

特点:淡**,有光泽,形状蓬松,入口有甜脆绵软之感,油而不腻,利口不沾,蜂蜜味纯正清香,形似花朵味盛蜜。

面酱

产地:中国河北保定。

工艺:先用水和面,不经发酵即上笼蒸熟,再经伏天日晒加温发酵,秋冬就能吃,酱香味美。陈年老酱的做法与甜酱做法略有不同:起初也是先将面用水和好,待其发酵上笼屉蒸熟,然后再用日光照射升温发酵,经过三个伏天才成为产品,待大部分水分被蒸发以后用勺子舀起来能拉成细丝,盛到罐内浮而不流,缸内面酱的表面象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绸。红中透黄。

特点: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河北柿干

产地:中国河北内丘。

工艺:包括削皮、选料、晾晒、整形、捂霜等工序。关键工序为晾晒和捂霜,因品种不同,晾晒方法各异:制作柿饼是在房顶或场地铺一层苫垫物,将去皮柿子放上露天晾晒。制作柿桃是将去皮柿子成串网结在细麻绳上,吊在棚内吊杆上,让其缓慢自然风干。捂霜是将晾晒好并经过整形的半成品放入洁净缸内盖好,捂一个白天,使其发汗,至晚间将其取出散开,让夜间凉风将发出的汗珠吹干,汗珠中的糖分留于柿面,形成一层白霜。为使成品挂霜均匀饱满,一般捂霜2次左右。

特点:本品加工精细,色泽洁白,肉质柔韧,品味甘甜,耐贮运。

蜜汁鲜桃

产地:中国河北

历史:河北深州,是我国鲜桃之魁。它个头硕大(每只250只克左右),果形秀美,皮薄肉细,汁甜如蜜,是历代帝王享用的贡品。《深州县志》载:汉时“北国之桃,深州最佳”,“深州之桃,饶阳之绣,安平之绢,皆一境之独胜也”。深州厨师取用烹制“拔丝”、“水晶桃”、“一品寿桃”等河北风味菜,其中以“蜜汁鲜桃”为最佳。

特点:用河北深州加糖熬制而成。色泽洁白,果味浓香,甜而细腻。

工艺:将鲜桃适量洗净,去核后,每个切成5个块,经沸水稍烫去皮。炒锅加水适量,加白糖烧化,撇去浮沫,放,慢火熬至浓、甜汁紧包鲜桃,撒上山楂丁即成。

黄骅毛蚶

产地:中国河北黄骅。

特点:早春或晚秋时毛蚶肉肥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熟制清香可口易消化吸收,亦可晒干备用和制作罐头。

唐山陶瓷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历史:唐山陶瓷业始于明代,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 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当时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后来略产细瓷。

品种:产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细瓷和陈设品,共500多种。装饰方法不 断革新,如新彩、喷彩、雕金、雕金加彩、结晶釉等。此外,还有工业瓷、建筑卫生瓷和工艺美术瓷。

特点: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生产企业:中国河北唐山陶瓷工业公司。

奖项:工业瓷“铁猫”牌理化瓷蒸曾荣获国家银质奖。工艺美术瓷,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曲阳石雕

产地:中国河北曲阳。

历史:《曲阳县志》记载:“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据现有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汉代,曲阳石雕已用于建筑业了。曲阳县城南 有座“狗塔”,据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5年),为纪念一只曾保护他逃出大火的义犬而征召当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曲阳石雕艺术已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全国各地崇尚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 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号和作者姓名。 经查明,上述这些作者都是曲阳县人。唐、宋两代,曲阳石雕艺术更加繁荣,作品流传全国许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历年发掘出土的还有曲阳石雕动物、瓜果等。 在曲阳县西郊村的一座寺庙里,至今还保存有一尊唐代雕塑的汉白玉站佛。佛像身 高八米,容貌庄严,气宇轩昂,服饰折痕,线条清楚柔和,极为生动传神。

品种:石雕的花色品种600多个,其中有人物、佛像、瓜果、动物等传统题材作品;也有 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现代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还可承制人物、雕像、碑刻、 建筑装饰等圆雕、浮雕品。不论何种石雕作品,都富于民间传统的魅力和生活气息。

冀州玉雕

产地:中国河北冀州。

工艺:用加拿大碧玉、深翠绿玉、芙蓉石、清白玉石等作原料,经选料、下料,按设计图案凿大坯,凿局部,而后第二次校稿,再着力局部细雕,抛光等工序制成。

错桥果核雕

产地:中国河北三河。

特点:设计新奇,雕工细腻,形象鲜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

涿州御米

产地:中国河北涿州。

特点:洁白如玉,晶莹透明,煮熟颗粒长而不断,香味扑鼻,汤汁清亮;米饭虽值盛夏,放置几天也不会腐败,晒干再煮,色味如新。

晋州咸驴肉

产地:中国河北晋州。

历史:唐贞观年间,魏征出使山东,经过晋州时探望家乡父老,见到家乡驴肉很多,但制法不当,风味不佳,便将长安制作驴肉的方法传授给一位叫孟双林的肉铺老板。孟又结合当地的情况,制作出风格独特的咸驴肉,深受人们欢迎。

工艺:选肥嫩驴肉10千克,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捞出控干,切成2-3千克的肉块,将肉块放入锅内,加清水,猛火烧开,去浮沫,加食盐、桂皮、白芷、小茴香等。取少许硝放铁勺内,用木炭点燃,冷凝时将勺倾斜,使其溶入汤中,然后翻锅一次,用铁箅子压实肉块,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停火滗去浮油,再焖6-8小时,至肉熟透。将煮熟的肉捞出,食时顺肉切条,再切成片后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红润,咸香适口,营养丰富,是佐酒下饭佳肴。等等。

河北省有什么特产?有他们的****吗?

晋州鸭梨 深州 兴隆红果 沧州蜜枣 河北血杞

京东板栗 赵县雪花梨 巨鹿串枝红杏 宣化白葡萄 赞皇金丝大枣

红星苹果 磨盘柿 承德杏仁 望都羊角辣 沧州金丝小枣

巨鹿银花 沧州冬菜 祁州漏芦 涿州御米 巨鹿“01”血杞

张北马 定州猪 虎皮黄兔 武安山羊 大尾寒羊

冀南牛 坝上长尾鸡 抽沙刺绣 曲阳石雕 秦皇岛贝雕画

易水古砚 唐山陶瓷 磁州窑 承德木雕 候店毛笔

保定健身球 冀州玉雕 错桥果核雕 武强年画 黄骅毛蚶

邯郸丛台酒 坝上莜麦 阳原供佛杏 龙眼葡萄 宣化鹦哥绿豆

八棱海棠 发菜 蕨菜 桑洋驴 西八里大蒜

口蘑 蔚州贡米 小石庄大甜椒 鸡泽椒干 金丝挂毯

枣强营皮 口皮 内画鼻烟壶 固安柳编 保定槐茂酱菜

汾州黄酒 徐水刘伶醉 衡水老白干 晋州咸驴肉 高碑店豆腐丝

胜芳松花蛋(河北皮蛋、变蛋)

产地:中国河北廊坊。

品种:一般可分为硬心和汤心两大类。胜芳松花蛋介乎硬心和汤心之间,独具一格。

特点:松花蛋个大,色泽好看,蛋白为茶色或琥珀色的胶冻状,半透明,有松枝花纹;蛋 黄为深绿色或五彩色,粘度适宜,吃起来味美清香,凉爽可口,颇有特色。

工艺:加工制作时,精心挑选新鲜、个大、优质鸭蛋,用生石灰、纯碱、茶叶、食盐等为 原料,取传统的加工方法制作,并以大口龙缸封存外运。

大名五百居香肠

产地:中国河北大名。

工艺:系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暇的猪肠衣;辅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梁酒及陈年酱油等。先将肉料洗净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种佐料及调料,搅拌均匀,放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肠。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恒温烘干而制成。

特点: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东陵糕点

产地:中国河北遵化。

特点:其外皮色泽以红、白为主,但所用馅料及装饰不同:松饼色白,上嵌3个核桃仁,内为白糖馅,间有松子仁;玫瑰饼表皮色红,印有6朵玫瑰花瓣,馅以白糖、玫瑰花为主;太师饼表皮色白,沾有芝麻,内为豆沙馅;龙凤饼表皮色红,印有龙凤图案,馅以白糖、香蕉、玫瑰丝为主;山楂桃呈桃形,表皮上红下绿,馅以山楂为主。除"大八件"外,还有"小八件"及蟠龙酥、莲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龙吐须等多种式样,造型别致,色泽美观,口感酥脆,绵软酥松,味道有香甜、咸、酸诸味。

唐山蜂蜜麻糖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工艺:有和面分剂、擀皮、清面放片、炸制、润浆等十几道工序。

特点:淡**,有光泽,形状蓬松,入口有甜脆绵软之感,油而不腻,利口不沾,蜂蜜味纯正清香,形似花朵味盛蜜。

面酱

产地:中国河北保定。

工艺:先用水和面,不经发酵即上笼蒸熟,再经伏天日晒加温发酵,秋冬就能吃,酱香味美。陈年老酱的做法与甜酱做法略有不同:起初也是先将面用水和好,待其发酵上笼屉蒸熟,然后再用日光照射升温发酵,经过三个伏天才成为产品,待大部分水分被蒸发以后用勺子舀起来能拉成细丝,盛到罐内浮而不流,缸内面酱的表面象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绸。红中透黄。

特点: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河北柿干

产地:中国河北内丘。

工艺:包括削皮、选料、晾晒、整形、捂霜等工序。关键工序为晾晒和捂霜,因品种不同,晾晒方法各异:制作柿饼是在房顶或场地铺一层苫垫物,将去皮柿子放上露天晾晒。制作柿桃是将去皮柿子成串网结在细麻绳上,吊在棚内吊杆上,让其缓慢自然风干。捂霜是将晾晒好并经过整形的半成品放入洁净缸内盖好,捂一个白天,使其发汗,至晚间将其取出散开,让夜间凉风将发出的汗珠吹干,汗珠中的糖分留于柿面,形成一层白霜。为使成品挂霜均匀饱满,一般捂霜2次左右。

特点:本品加工精细,色泽洁白,肉质柔韧,品味甘甜,耐贮运。

蜜汁鲜桃

产地:中国河北

历史:河北深州,是我国鲜桃之魁。它个头硕大(每只250只克左右),果形秀美,皮薄肉细,汁甜如蜜,是历代帝王享用的贡品。《深州县志》载:汉时“北国之桃,深州最佳”,“深州之桃,饶阳之绣,安平之绢,皆一境之独胜也”。深州厨师取用烹制“拔丝”、“水晶桃”、“一品寿桃”等河北风味菜,其中以“蜜汁鲜桃”为最佳。

特点:用河北深州加糖熬制而成。色泽洁白,果味浓香,甜而细腻。

工艺:将鲜桃适量洗净,去核后,每个切成5个块,经沸水稍烫去皮。炒锅加水适量,加白糖烧化,撇去浮沫,放,慢火熬至浓、甜汁紧包鲜桃,撒上山楂丁即成。

黄骅毛蚶

产地:中国河北黄骅。

特点:早春或晚秋时毛蚶肉肥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熟制清香可口易消化吸收,亦可晒干备用和制作罐头。

唐山陶瓷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历史:唐山陶瓷业始于明代,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 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当时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后来略产细瓷。

品种:产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细瓷和陈设品,共500多种。装饰方法不 断革新,如新彩、喷彩、雕金、雕金加彩、结晶釉等。此外,还有工业瓷、建筑卫生瓷和工艺美术瓷。

特点: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生产企业:中国河北唐山陶瓷工业公司。

奖项:工业瓷“铁猫”牌理化瓷蒸曾荣获国家银质奖。工艺美术瓷,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曲阳石雕

产地:中国河北曲阳。

历史:《曲阳县志》记载:“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据现有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汉代,曲阳石雕已用于建筑业了。曲阳县城南 有座“狗塔”,据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5年),为纪念一只曾保护他逃出大火的义犬而征召当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曲阳石雕艺术已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全国各地崇尚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 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号和作者姓名。 经查明,上述这些作者都是曲阳县人。唐、宋两代,曲阳石雕艺术更加繁荣,作品流传全国许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历年发掘出土的还有曲阳石雕动物、瓜果等。 在曲阳县西郊村的一座寺庙里,至今还保存有一尊唐代雕塑的汉白玉站佛。佛像身 高八米,容貌庄严,气宇轩昂,服饰折痕,线条清楚柔和,极为生动传神。

品种:石雕的花色品种600多个,其中有人物、佛像、瓜果、动物等传统题材作品;也有 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现代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还可承制人物、雕像、碑刻、 建筑装饰等圆雕、浮雕品。不论何种石雕作品,都富于民间传统的魅力和生活气息。

冀州玉雕

产地:中国河北冀州。

工艺:用加拿大碧玉、深翠绿玉、芙蓉石、清白玉石等作原料,经选料、下料,按设计图案凿大坯,凿局部,而后第二次校稿,再着力局部细雕,抛光等工序制成。

错桥果核雕

产地:中国河北三河。

特点:设计新奇,雕工细腻,形象鲜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

涿州御米

产地:中国河北涿州。

特点:洁白如玉,晶莹透明,煮熟颗粒长而不断,香味扑鼻,汤汁清亮;米饭虽值盛夏,放置几天也不会腐败,晒干再煮,色味如新。

晋州咸驴肉

产地:中国河北晋州。

历史:唐贞观年间,魏征出使山东,经过晋州时探望家乡父老,见到家乡驴肉很多,但制法不当,风味不佳,便将长安制作驴肉的方法传授给一位叫孟双林的肉铺老板。孟又结合当地的情况,制作出风格独特的咸驴肉,深受人们欢迎。

工艺:选肥嫩驴肉10千克,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捞出控干,切成2-3千克的肉块,将肉块放入锅内,加清水,猛火烧开,去浮沫,加食盐、桂皮、白芷、小茴香等。取少许硝放铁勺内,用木炭点燃,冷凝时将勺倾斜,使其溶入汤中,然后翻锅一次,用铁箅子压实肉块,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停火滗去浮油,再焖6-8小时,至肉熟透。将煮熟的肉捞出,食时顺肉切条,再切成片后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红润,咸香适口,营养丰富,是佐酒下饭佳肴。等等。 有用的话望纳!···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实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运用知识,直接参予的实践性活动。

 因此,我校本学期将围绕着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亲历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现在存在的真问题,同时激发教师加强现论学生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发和积累课程,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结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途径,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意识,始终保持和新课程同行,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科学地指导自己的育人工作

 2、调整内容,贴近生活

 本学期我们将制定好课程实施,并分层落到教师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将综合学生、学校的实际问题、社会环境等因素,着眼于现状以解决生活问题为准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亲历亲为,从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3、认真组织,共同参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影响到活动目标的达成,故而,必须关注活动中教师的定位,解决好活动中各个实施阶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强调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全员参予。

 4、及时积累,积极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的课程,需要教师的不断积累,生成与开发,学校要求每位活动主导教师要重视的积累和整理工作,把活动开展的方案、案例、总结、反思等材料整理成文,装订成册,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

 积极主动地开拓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把综合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四、主要工作

 九月份:

 1、集中学习新课标,贯彻课改精神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制定教研组工作

 4、制定、讨论各年级主题设计方案

 5、根据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十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县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

 2、交流教学心得

 十一月份:

 1、调研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

 2、学生成果展评

 十二月、元月份:

 1、做好主题活动评价

 2、上交反思、论文及主题设计

 3、上交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汇编成集

 4、收齐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5、教学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课题的由来

 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是人民群众经验积累的形象而又富有意味的概括,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在日常运用中靠口耳相传逐渐固定下来,所以语言形象、简练、朴实、自然,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它常常讲究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朗朗上口,富有美感。恰当地学习、应用一些谚语,不仅能使我们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而且能让一些深刻的道理变得明白通俗、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谚语包罗万象、取材广泛,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们或来源于神话、历史经典、个人感情,或来源于对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总结,或为祖训、警句。谚语作为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有价值的经验结晶,对人类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谚语,谚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参考书籍、上网等手段观察记录、访谈记录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围绕“谚语和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三、活动准备: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准备教具和学具。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和利用图书馆查询的方法。把学习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前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教师查找有关谚语的资料的网站告诉学生,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谚语的知识。

 3、教师了解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谚语。

  四、活动

 1、网站链接表

 2、文学宝库----谚语

 3乡情乡音----风俗民情----生活谚语

  五、活动基本设想与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10周);

 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六、活动形式:

 1、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2、汇报展示活动。

  七、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课40分钟

 (一)引入课题

 (二)准备活动

 ⒈提出活动主题

 ⒉制定活动方案

 ⒊必要的活动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谚语。

 调查访问、了解人们对谚语的使用情况。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谚语,并分类整理。

 通过查阅工具书等多种途径,了解谚语的内涵。

 编制调查问卷。

 (三)活动建议

 ⒈收集资料

 一些关于地方谚语的收集和谚语的分类编写图书相继出版,对谚语的流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也给谚语生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谚语对生活有怎样的启示?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利用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

 ⒉调查与统计

 生活中,谁在使用谚语?谚语对生活有指导意义吗?人们在什么场合使用谚语?人们常用的谚语有哪些?调查你身边的人,看看谚语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影响。

 (1)你使用谚语吗?

 (2)你在什么场合使用谚语?

 (3)你利用哪些途径学习谚语?

 (4)对你最有影响的谚语是什么?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5)你想了解更多谚语的知识吗?你对哪方面的谚语比较感兴趣?

 第二阶段:教师、学生活动(10周)

 1、汇总整理

 2、扩展性活动:编写与宣传

 提示:谚语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它既是人们经验的总结,也是人们处世的秘诀。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大全。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这些经验,将它们发扬光大。

 3、在小组交流、在班级讨论,编写谚语手册。

 4、设计宣传方案,制作宣传手册、宣传板报。

 5、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

 6、在班级开展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第三阶段:活动成果展示(40分钟)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带来了访录音、、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活动总结

 ⒈在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调查情况,展示调查报告,交流调查体会,展示谚语手册、谚语板报以及学习谚语的成果。

 (1)班级汇报、交流。交流小组在调查和资料汇总后得出的结论。

 (2)展示小组成员整理的资料:谚语手册、谚语对自己的启示、宣传板报,汇报体验和感受。

 (3)将自己的谚语手册展示出来。

 (4)在班级开展一次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⒉收获与体会

 提示:参与了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了解谚语、收集谚语、理解谚语、编制谚语手册并推广谚语,把你的体验写下来吧!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艺课作为一门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手工艺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课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泥”中,缓解了平日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借制陶玩泥来陶冶自己,营造乐园,丰富生活。他们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使小陶迷们在艺教实践活动中磨练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稚嫩与纯朴之美,浓缩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常有一部分学生在陶艺课程结束后,还想留下来继续“玩泥”,可见艺术美却能陶冶人的性情。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陶艺这一活动能让学生陶艺教育实践的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化学、物理、数学和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开展活动的和有利条件

 在河北峰峰,陶瓷制作已经是花开遍地,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从古老的磁山文化源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典雅朴实、苍劲雄厚,白釉黑花独树一帜。今天,峰峰的陶瓷艺人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质瓷等数十种新产品,创造了手彩、雕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磁州窑陶瓷艺品享誉世界。在中国·峰峰首届磁州窑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磁州窑专家和陶瓷艺术、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陶瓷艺术、旅游产业、国际传媒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一、实施过程:

 1.组织落实:教导处发动初一、初二学生报名;并落实时间。

 2.确立陶艺学习内容、形式

 3.活动材料、工具、场地的规划及组织落实

 4.陶艺成果的存放与展示

 二、教育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陶艺学习,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的方法,并通过以后几课时的学习,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关怀乡土的习俗、信仰,进而知

 3、学科领域

 艺术与人文、社会、语文及综合活动

 4、授课时数

 6节/45分钟

 5、学习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学习,了解传统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与用处,藉此引发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热爱。从捏塑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双手的细部动作,感受接触大地之土,藉以了解手脑并用的乐趣。以陶艺立体表现的方法呈现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能了解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差异点,以艺术为生活服务的观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6、分段目标: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生能收集到陶艺的文字、或网络资料。

 学生能收集到各种简易制作陶艺的工具。

 学生能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

 学生能够了解陶艺的历史和价值,理解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能够愉快玩泥土。

 学生能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的制作方法。

 学生能欣赏并理解泥条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艺术作品,明确其实用价值。

 学生能利用泥条成型法、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学生能了解陶艺的装饰技巧。

 学生能欣赏同学的陶艺作品。

 学生能了解利用陶土工具镂空的方法和意义。

 学生能了解阴干、素烧与釉烧的意义。

 学生能正确使用水粉工具。

 学生能利用广告颜料上色,能调配出浓度高水份少的颜色。

 学生能于陶艺作品表面均匀上色。

 能力目标:

 *艺术与人文

 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了解他人的作品,培养自我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构思表现的主题与内容,选择的材料与表现技法,完成有感情、经验与思想的作品。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特才,并自我评析。

 在艺术活动中,表现积极合作态度,并表达自己的才艺与潜能。

 通过艺术集体创作的方式,表达对社会、自然环境的尊重、关怀与爱护。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的方式,辨认自然物、人造物与艺术品的美感特征与视觉要素。

 认识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反思环境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参与艺术活动,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以正确的观念与态度,欣赏各类的艺术展演活动。

 参与艺术活动,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特质。

 *社会

 了解各地陶艺的形成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

 探讨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渊源。

 描述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陶艺的形式,并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各种艺术

 形式,进行美感的欣赏、沟通与表达。察觉并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事物和表达的方式,并能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语文

 能培养良好的聆听态度和习惯。

 能确实把握聆听的方法。·

 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能表现良好的言谈。

 综合活动

 举例说明自己分享在团体中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认识不同的文化,并分享自己对多元文化的体验。

 了解自己在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7、教学

 陶艺网络

 陶土两包

 陶艺工具

 广告颜料

 水粉用具(水粉笔、调色盘)

 油漆

 釉彩(参考)

 电窑(参考)

 8、教学设计:

 学生上网查找陶艺网站:

 陶艺网站分为——主页、陶艺概况、陶艺教室和陶艺博物馆四部分。陶艺让艺术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创作已经不是陶艺家的专利。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小到一只随意捏制的碗、动物塑像,大到装水的大瓮、陶艺壁画,只要赏心悦目,无不视为一件陶艺的艺术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玩泥”是小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在这么简单的活动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如果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引导,开拓他们的眼界,他们的路会走得更好。正鉴于此,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开发网络教学的,旨在通过“设疑一搜索一讨论一引导一应用”的“网络五段式”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摄取信息,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到陶艺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科技、工艺艺术、艺术创作和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中小学地理、历史、自然、语文、美术欣赏教学中也可使用本网站,体现了专题站学科的整合性和通用性。

 (1)设疑

 陶艺网站从陶艺是什么、陶艺与文化这两点展开。主要依据大纲要求,学习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和文字让学生领略神秘的原始陶器、宏伟的兵马俑、绚丽的唐三彩、高贵的白瓷、典雅的青花瓷、丰富的彩绘瓷和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艺作品。版面设计美观、典雅、合理,重点突出,使学生感知到了陶艺的艺术美和实用美,体会到陶艺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通过相关首页的提问进行浏览和学习,可以掌握课前预习的主要内容。推荐一个资料丰富、设计美观的有关网页,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

 (2)搜索

 这部分的内容是陶艺教学内容的延续和补充,也是陶艺相关扩展知识展示,主要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它既包含了大纲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陶艺造型的基本技巧,又补充了陶艺相关的制作技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和学习各个展室,以对陶艺的制作有系统的了解。陶艺佳作厅通过大量的,让学生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造型技巧佳作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作业的创作,还为学生想了解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的知识进行知识扩展和作品欣赏。如果想更进一步地多了解一些陶艺的知识和动态,陶艺厅提供了丰富的网上以满足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上的陶艺作品佳作,就相关首页的提问进行网上搜索,寻求答案,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的能力和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

 这部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以中学美术大纲中必须使学生掌握的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徒手捏制法这三大陶艺的造型方法的相关知识和,包括目标要求、预习指导、内容讲解、作业练习四块内容。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相关的知识的同时,并可跳转至陶艺博物馆的佳作厅浏览各类造型方法制作的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在这里可以就同一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就同一作品发表自己的理解看法,或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4)引导

 学生的利用网络学习时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多元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浏览网站上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认识上的共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应用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在经过“设疑——搜索——讨论——引导”的阶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后,教师应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的作品中,使学生要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练习陶艺作品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能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到自己的练习和创作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的地方特色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各地的产品都有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有很大差异,长期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以及地域交通阻塞,使得这种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文化素养和审美习尚。工艺美术的创作和生产,直接受人们生活习俗的影响,因此也就形成了各地工艺美术品浓郁的地方特色。例如陶瓷,有钧、汝、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窑,现在的主要产区,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了各自的独特风格。号称“瓷都”的景德镇,产品装饰以青花、釉里红、釉上古彩和粉彩最有代表性,风格典雅,可作日用品或陈设品;薄胎瓷和颜色釉瓷也是景德镇独树一帜的产品。湖南醴陵的产品以瓷质洁白透澈、釉面光洁润泽的釉下五彩瓷最著称。广东枫溪瓷器以镂雕最有名,虚实对比,玲珑剔透。山东淄博瓷器,造型和装饰风格富有现代感,突出的产品是焦宝石瓷,属于细石质瓷类,偏灰米**,沉着含蓄,质地坚实。河北唐山瓷器的独特产品是细腻透明的滑石瓷、光泽晶莹的骨瓷和白玉瓷,装饰方法以釉上新彩、喷彩和雕金为主。河北磁州窑(邯郸)的产品,装饰手法以黑白对比为特点,运用铁锈花、刻花等技法,描绘丰富多彩的纹饰。浙江龙泉青瓷属于厚釉系统瓷器,以开片或浮雕刻花为主,具有唐、宋装饰特点。河南的钧瓷、汝瓷都是宋代名瓷。钧瓷多以色釉和“窑变”为突出特点,如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葡萄紫、天蓝、鱼肚白等釉色,而且相互渗透,相映成辉。汝瓷多为青粉、灰蓝、豆绿、虾青等釉色,并刻画浅浮雕图案。福建德化白瓷,呈半透明状,釉色如象牙白、猪油白,饰以传统浮雕,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自成一格。陕西铜川的耀州瓷,以具有北方特色的青瓷为主,兼有白瓷、黑瓷,刻花装饰粗犷健美。漆器的地方特色也非常明显。如北京的产品以雕漆和雕填漆器为主;福建主要是脱胎漆器;江苏扬州以螺钿漆器和百宝嵌漆器称著;四川漆器在髹饰技法上以雕填和研磨彩绘见长;广东阳江和贵州大方漆器的传统特点是以皮革作胎,古雅、美观、防潮、耐用;山西、甘肃的漆器则擅长雕漆、描金、雕填等技法。刺绣中的四大名绣,各具特色。苏绣针法丰富,用色秀丽典雅;湘绣形象真实生动,粗犷豪放;粤绣构图匀称,色彩明快;蜀绣针法严谨,色泽艳丽。地方特色的保持和发扬,使中国工艺美术品更加丰富多彩。

地方特色同艺术流派又是相辅相成的。在地方特色的环境中培育了艺人;艺人的才智和成就又推进了地方特色的丰富和提高。中国工艺美术历代相传,过去培养人才主要靠师傅带徒弟。有成就的艺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受他们的影响,在传授技艺,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围绕“名师”而自然形成了以师徒关系为凝聚的各家艺术流派。例如在景德镇陶瓷业中就有以知名陶器艺术家王步(擅长青花)、刘雨岑(擅长粉彩)、段茂发(擅长古彩)、曾龙升(擅长瓷塑)等为首的众多艺术流派。北京玉器行业的知名艺人有潘秉衡、何荣、刘德盈、王树森、张云和。其中潘秉衡擅长薄胎、金银错,并首创有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的群像作品;何荣擅长神佛、仕女;刘德盈擅长立体花卉;王树森技艺精湛,擅长人物;张云和擅长禽鸟,有“鸟儿张”之称。福州的寿山石雕,自清末就分“东门”、“西门”两大派。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有优秀艺人陈敬祥、冯久和、郭功森、周宝廷等,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自成体系。苏绣,自清末刺绣艺术家、教育家沈寿吸取西方和日本美术、刺绣之长,创制仿真绣;30年代杨守玉吸取油画艺术之长,创制乱针绣;50年代朱凤创制散套针绣,此后苏绣已不再是单一的艺术风格。中国工艺美术流派纷呈,反映了创作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