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油价含多少税金_美国油价含多少税
1.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下跌,中国的石油价格一直上涨?
2.为什么汽车燃油的价格每天都有变动?
3.100块汽油交多少税?油价里面包含了什么费用
4.美国畅销车型前三名除了皮卡,还有什么?什么都没了
5.油价里包含哪些税费
6.五问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油价里的税收占比多少
差距不大,按照生活水平来讲中国的油价是相当高的。将来会更高。
北美东部时间2008年6月27日上午十点
纽约油价,87号无铅汽油(相当于国内97号)$4.49/加仑
合人民币8.17/升
6月8日,美国汽车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汽油平均价格首次突破每加仑4美元,达到4.005美元(相当于每升1.058美元)。CCTV从来不敢直说美国汽油多少钱一升,都是说涨幅啊或者用观众不熟悉的计量单位
一加仑等于3.785升, 成品油零售价4美圆/加仑 ,高速\过桥费\燃油税等都包含在内
这么算的话每升1.0568美元,美元:人民币=1:6.93,就是每升合人民币7.32元
美国商务部前日发表初步统计报告,2006年(没有找到2007年的数据)美国人均收入为36276美元,合人民币251392.68元
就这样,美国人已经吃不消了,喊油价太高了。
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下跌,中国的石油价格一直上涨?
中美制造业真实成本对比 结果惊人。以往我们总是和印度、越南对比制造成本,其实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竞争者是美国!所以,外贸同行们,再拼价格是不行了,接下来中国的制造业出路在哪里?是时候静下来思考未来10年外贸应该怎么做了!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4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6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为何变得这么高?以下是一位熟悉中美制造业的浙江老板给出的成本对比分析。
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同行中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一直位居国内同行出口的前二位。目前,公司占地7.9万平方米,500名员工,5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10万吨。
去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美国1100美元资金、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5倍。
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不堪重负。
4、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由于我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5、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还有蒸汽部分,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6、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7、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均进口,假设进品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照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10、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美国折旧成本是国内折旧成本的1.7倍。同产能设备及土地厂房,国内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美国生产线投资2500万美元、按15年折旧年产50000吨计分别计算吨折旧成本:国内9000万/15年/50000吨/年=120元/吨,折合19.35美元/吨。美国是2500万美元/15年/50000吨/年=33美元/吨,高出国内1.7倍。
11、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综合以几点来看,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制造成本相当,在一些行业将会超过美国制造成本。“江南化纤”是个案,但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已经“未强先高”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为什么汽车燃油的价格每天都有变动?
由于国内油价调整与国际油价调整的时间差,油价调整存在滞后现象。国内油价根据22个工作日内布伦特、迪拜和辛塔原油在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进行调整。如果这三个地方的原油平均价格上涨超过4%,可以考虑向上调整。如果下降超过4%,可以考虑向下调整,导致不同步调整。
石油是化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中国的石油储备实际上并不丰富。因此,从国家角度来看,减少石油这一战略资源的消耗,对确保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种资源产品,市场调节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并非所有的国际原油都能提炼成汽油和柴油。事实上,我们必须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油价。它的目标是国际原油价格。什么是原油,它是提炼汽油的原料,我们通常称之为石油。在炼油过程中,汽油是炼油的衍生产品。根据市场公开数据,国内汽油精炼水平的精炼油率约为60%,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左右。因此,在炼油过程中,这一损失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汽车尾气是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等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纯化石能源消耗几乎无法避免空气污染。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降低到接近汽油汽车的水平。为了进一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将通过提高汽油价格形成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巨大差价,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00块汽油交多少税?油价里面包含了什么费用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设定机制,根据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原油市场价格的变化,将对国内汽油价格进行调整和确定。价格调整期固定为十个工作,也就是说每半个月,石油价格将调整一次。
除国际石油价格因素外,石油价格还将受到运输,销售成本,石油升级和税收的影响。其中,税费也是决定油价的主要因素。
根据中石化提供的数据,税收与石油价格的比率美国为17%,韩,英,德,法所有国家/地区都超过50%,日本是42.45%,中国是36.7%。
中国石油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取决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涨跌。尽管我们是原油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我们仍然没有原油的定价权。所以,中国石油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它的价格。这几乎是一种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现象,但是它的波动幅度并没有比猪肉价格的波动幅度高,所以,大众们并没有因此感到难受,反而是非常的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那么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它的税收是在所难免的。主要是由于,物资逐渐的匮乏,石油的提取也是有限的,小时候我们就知道就了解石油是不能够进行再生利用的,因此石油是相对来说很宝贵的一种物品。
每天不停的变换价格,可能也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以及同行之间的竞争问题吧,不论如何,石油的价格确实是需要不停地进行改变的。
美国畅销车型前三名除了皮卡,还有什么?什么都没了
油价里面主要包含了税费和原油成本的费用,而税费又包括了成品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其中税费就占了每升汽油价格的46%左右,那么100块汽油交多少税呢,按照92号汽油8.75元每升来计算的话,那么100块汽油需要交46块的税。
汽油税费不只是受到成品油价格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影响,同时也要严格按照国家资源和经济水平来决定的,国家还会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环境或消耗大量资源的产品开征消费税来抑制消费,从而保护环境和减少资源的消耗。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成品油税负会重一些,它的占比能达到50%甚至更高,就拿韩国来说,它的汽油税负大概在50%左右,准确的税费主要还是按照原油价格的波动而调整的。油价里包含哪些税费
先看两组数据:
2019年大众全球销量达到1097.46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的上海大众贡献了181万台的销量,一汽大众全年销售了142万台。此外,再加上一汽大众奥迪的62万台以及上汽斯柯达的26万台的数据。最终仅大众在国内生产的车型,就提供了405万台的销量,占了全球销量的39.2%。
2019年美国最畅销车型前三名,第一名福特F系列皮卡,全年销量90万台,连续38年成为全美畅销车型,第二名全新改版的道奇RAM皮卡,全年销量63万台。第三名雪佛兰Silverado(皮卡),全年卖出58万量。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中美两国的消费者喜好迥异之大,超乎想象,真就是中国的大众,美国的皮卡,但也不免深思一个问题,皮卡为什么在美国如此受欢迎。
01单独成户,需要汽车装载能力强
根基维基百科的搜索显示,美国国土面积达到937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国土面积相差不大,但人口总数仅有3.3亿,总结下俩就是地广人稀,自然不用考虑停车困难,道路拥堵问题。
第二点就是平原大,除了纽约和洛杉矶这样的超级城市外,美国大部分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很多家庭的住房都是单独成户,诸如大型商超一类的公共设施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需要开车前往。
因此很多当地居民都会隔一段时间去一次超市买好足够的生活用品,自然对汽车的装载能力有了要求
除此之外,美国人自己的住宅都普遍比较大,常常包含后花园,游泳池等等,自然需要定期收拾和清理,能拉动割草机,清洁水泵的皮卡自然就派上用场了。
02农场多,对通过性,装载能力要求高
美国的耕地面积十分宽阔,达到了370万平方千米,占了美国国土面积的40%。相比之下中国耕地面积就逊色了许多,只有120万平方千米,美国的耕地面积足足有中国的三倍之多。因此,美国除了科学技术领先外,农耕业依旧发达。
既能够拉农用工具,也能拉一些农作物,再加上不错的通过能力,皮卡自然成了农场主的首选,就类似于中国农村满地跑的五菱宏光,既能载人,也能拉物。
03人均收入高,油价低
美国油价非常低廉,大概只有中国的一半,这是因为美国成品油税低。成品油税简单来说就是一升汽油的卖价里包含了多少税费,比如英国和欧盟一升汽油里30-40%是产品成本,其上有很高的燃油税和VAT,美国则60-70%都是产品成本。
另一个方面就是美国人均收入高,以2016年为例,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436美元
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9192美元
可支配收入更高的同时,油价也更加便宜,所以体积大、装载强的全尺寸皮卡、大型SUV这一类“油老虎”也更容易被美国消费者接受了。
04自驾游文化发达
前文提过,美国国土面积大,平原多,地势平坦,城市分布很均匀,因此特别适合开车外出旅行。
如果短途旅行还好,不用特别在意空间,挤一挤就过去了,不舒服也就一两个小时的事,开个普通家轿就足以应付。
但如果是长途旅行的话,那对空间必然是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旅行中坐姿舒服,不用拘束,另一方面方便携带帐篷,遮阳伞等旅行工具
所以长度5米多,轴距3米多,空间宽阔舒适的皮卡就派上了用场。
此外,美国大多数全尺寸皮卡的后悬挂都是“整体桥悬挂”,拖挂能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甚至完全可以当作一个拖拉机来使用。
想象一下:烈日当空,约上美人开着皮卡拖着快艇,来一次与大海的亲密接触,又或者漫天飞雪,带上家人开着皮卡拉着雪橇,去感受一次风驰电掣,岂不快哉
试问轿车可以吗,SUV又行吗?这就是皮卡的核心竞争力,既可以装,又能拉,还可以拖。
综上:
美国的皮卡,中国的五菱宏光,都是经过消费市场与汽车厂商不断的甄别,调整,最后得到的市场肯定的产物,肯定也是当地消费形态最贴切的一种表达。皮卡在美国市场火爆40余年,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五问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油价里的税收占比多少
汽油税费明细如下:
1.消费税。成品油消费税仅次于裸油,约占27%。从2012年9月份开始,这个消费税由对企业征收改为对居民个人征收,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加油的时候就已经隐含了这部分税收。截至目前,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为1.52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升,柴油单位税额为1.2元/升。
二。增值税。石油需要经过蒸馏和裂解才能变成车用油,必然会产生增值,所以每加一升汽油也需要缴纳增值税。据悉,国内增值税从17%降至16%,整体油价将有所下调。
三。城建税。城建税总称为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为计税依据的税种,也就是说,城建税具有附加税的特征。另外,国家需要不断发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消费者需要为城市的维护和建设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四。企业所得税。油价中包含的企业所得税一般按7%的利润率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有很多加油站,有“民营”加油站,也有“独资”加油站。这些加油站会在定价前把税“嫁接”给消费者。
动词(verb的缩写)教育附加税。可能有些车主会疑惑,加油和教育的关系在国税系统。教育附加税是根据消费税和增值税增加单位和个人收入的税种。也就是说,只要有消费税和增值税,就必须同时缴纳教育费附加。
不及物动词地方教育附加税。与上述教育附加税不同的是,地方教育附加税的税收直接流入省、直辖市、自治区等。缴纳原则与教育附加税相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继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自2015年1月13日起,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12元和0.10元,汽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消费税每升提高到1.52元,柴油、航空煤油、燃料油消费税每升提高到1.2元。这是自2014年11月底以来,第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目前成品油税负已经提高到45%左右。
成品油消费税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等七种成品油时缴纳的消费税。2012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工作人员透露,在消费税改革中,将试点在加油站向消费者征收成品油消费税,消费税由企业改为居民个人。
2015年1月12日,中国财政部宣布,自2015年1月13日起,再次提高汽、柴油消费税。汽油、石脑油等消费税的单位税额。由1.4元/升提高到1.52元/升,柴油、航空煤油、燃料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元/升提高到1.2元/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如果消费者购买10元钱的汽油,其中包含3.4元的税;10元的柴油则包含3.1元的税。
我国的成品油中包含的各项税收都是价内税,也就是说,税额计入了成品油价格。
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经过此次调整后,汽油的消费税为1.12元/升,柴油的消费税为0.94元/升;成品油的增值税税率为17%;同时,还有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附加的税率为3%;此外,消费税的提高会联动成品油中其他税费的上调。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测算,此次调整后,汽油、柴油流转税税负将分别由32%和29%提高至34%和31%。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购买10元汽油,其中包含约3.4元的税;10元的柴油则包含约3.1元的税。
中国大陆油价中的税负高于美国等国家,低于德国、日本等国家。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成品油税负水平如何?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表示,世界各国成品油中税负水平不同,首先与产油国不具有可比性;其次,从发达国家的比较来看也分为两种情况,美国成品油中的税负较轻,欧洲的成品油中的税负比较重。
根据财政部的说法,“明显低于欧盟国家的税负水平,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也偏低。”
据报道,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于去年3月份成品油价格水平所做的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中国台湾为26.31%。柴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是,中国大陆26.31%,美国11.87%,德国为45.62%,日本为27.35%,中国台湾为16.96%。
,“不同国家之间比较意义不大,我们应该自己跟自己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