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2.好消息!油价下跌,尿素降价,7月国家将会给农民发“两份补贴”

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巴西油价下跌比例_巴西油价多少

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最近国际油价大跌,可能是各国及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因为,从今年6月20日起至今,不仅国际原油价格在4个月内跌去了25%左右,而且在10月15日,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的水平。

由于原油价格的暴跌触及到全球各国重大的利益关系变化,由此对原油价格暴跌的解释与言论也就风起云涌。有“阴谋论”认为,原油价格暴跌是美国及沙特阿拉伯联合起来对付俄罗斯的阴谋。因为,按照俄罗斯的原油开成本及经济状况,原油的价格只要跌到80美元以下,就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这也是对俄罗斯的经济最大的制裁。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扬言,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对世界经济是一次最大的灾难。

而国际能源(IEA)最近发表的一份月报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根据IEA的估算,油价处于80美元,全球约2.8%的生产将不合乎经济原则(即生产者无利可图),涉及的原油达每天260万桶,受影响的国家和单位包括加拿大、俄罗斯、英国、中国(在岸),以至尼日利亚(离岸)。美国、巴西和墨西哥的深海钻探,面对80美元油价也难独善其身。IEA也认为国际油价应该保持在80美元水平上。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难道80美元就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底线吗?那么这个底线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者说,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又是如何决定的,是成本定价,还是金融定价?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80美元以上,对谁有利?谁的利益会受损;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跌在80美元以下,对谁有利?谁的利益又会受损?

其实,近几十年来,尽管国际上石油开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但国际油价从来就不是成本定价的,而是金融定价,其价格波幅相当巨大。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油价当时从每桶145美元狂跌至36美元。后来几年,油价一直却维持在100美元以上的水平。当油价暴跌到36美元时,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石油企业而破产,但是当前油价维持在100美元之上的水平时,一些产油国家则成了暴发户。而国际油价之所以会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产油企业成本及市场供求关系不是太大,而更多的是国际石油输出国垄断定价的结果,再加上有石油期货来左右,但是让这种石油的垄断性定价如鱼得水。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输出国可大获其利,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而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石油需求国的利益则大幅受损害,买同样多的油,付出成本更高。这不仅不利这些国国家的消费者,也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及全球的经济增长。

但是俄罗斯及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在高油价下,这些国家不仅赚得盘满盆满,也让这些国家的政策治理就扩张得心应手。所以,当油价下跌时,特别是暴跌时,他们就说不干了,就对全球市场放出狠话。因为这个油价市场是由预期来决定,并希望以此来左右预期。有人分析,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俄罗斯政策的财政就能够高枕无忧。但是如果油价低于100美元,俄罗斯便不可能在财政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维持原有的开支规模;要么节衣缩食,要么财政赤字激增,两个结果对俄罗斯经济民生都会造成沉重打击。委内瑞拉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油价暴跌,类似这类国家叫得最凶。但是油价维持如此高的水平,对石油需求国来说,就得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尤其是中国更为如此。因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除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对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如果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最提高,中国石油消费的对依存率更是会高。所以,国际油价的暴跌,中国应该是最大受益者(因为,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美国也可能石油出口,由消费国转向为出口国)。它不仅可能全面降低企业成本,也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这些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是相当有利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决不要受各种无端言论所影响,特别是不要用阴谋论来解释油价的下跌。

可以说,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好消息!油价下跌,尿素降价,7月国家将会给农民发“两份补贴”

最近两年,因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大家普遍感觉到了工作不好找,钱难赚,不少以前在城里打工的农民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返回了农村。

可实际上回了农村,日子也不好过,虽然粮价有所上涨,但化肥价格的上涨,人工费用的增加,以及租用机器价格越来越高,种地的收益也非常有限。

好消息是,这一现状目前有所改变,油价下跌,尿素也降价,更关键的是7月农民还有望领取到两份补贴,其中一份会直接打卡,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看一下。

国际油价大幅下降

6月17日纽约商品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和8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下降了6.83%和5.58%。

6月18日,综合原油变化率下跌至-0.21%。

致使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多国央行加息引发的经济衰退担忧给油价施压,此外美国方面释放原油储备和对石油巨头加税也是导致国际原油降价的愿意之一。

虽然,目前原油降幅约15元/吨,还未达到下降50元/吨的标准,如果此时国内调整油价将会是不涨不跌,但这才过去本轮油价调整周期的三个工作日,按照目前的局势走下去,接下来的7个工作日下降35元/吨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

目前国内92号汽油价格维持在9.3元左右,95号汽油价格维持在9.8元左右,这一价格让车主倍感压力,有车主表示,“厂内二十多人,只有自己一人开车上班,其他人全部改为骑电动车,甚至不惜骑行40多分钟来回奔波。

尿素也迎来大幅度降价

据报道,本周国际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产品的氮价格暴跌,巴西小颗粒价格下调近100美元一吨,波罗的海大颗粒港口离岸价下调90-110美元/吨,国内尿素主流地区出厂报价也下调80-100元/吨。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尿素价格下跌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尿素降价,利空情绪传导至国内,另一方面是国内尿素需求进入空档期,加上国内尿素日产量持续高位运行,尿素供求反转,开启下跌模式。

目前山东地区中小颗粒出厂价位3100-3120元/吨,河南地区中小颗粒出厂价为3080-3120元/吨,安徽地区小颗粒主流出厂价为3220-3320元/吨,陕西中小颗粒主流报价为3120-3240元/吨。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尿素市场呈现多头利空的局面:1、农业需求减弱,2、悲观情绪引导,经销商和企业不再囤货,3、国际尿素价格持续走低,4、尿素产量高位运行。

预计后续尿素价格会继续下跌。

7月,农民有望领到“两份补贴”

由于种地成本的增加,粮价的上涨并未给予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如果国家能及时给予农民补贴,那么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好消息是,7月份农民有希望领到两份补贴。

第一份补贴就是粮补,正常情况下,粮补都是在7月开始陆续发放,只是因为各地经济条件不同,粮补的金额也有所差异,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

比如浙江丽水龙泉市规定,种植稻麦50亩以上,每亩有200元补贴,而种植30-50亩,每亩有150元补贴,低于30亩则没有补贴。

三门县的补贴金额高一些,种植稻麦50亩以上,每亩可以领取320元的补贴。

相比较而言,内蒙古乌兰浩特的粮补就更亲民一些,没有种植面积的限定,种植大豆有320元/亩的补贴,种植油菜有30元/亩的补贴,种植马铃薯有150元/亩的补贴。

随着粮补发放时间的临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下发具体的粮食补贴执行方案,笔者也将会持续跟进,跟农民朋友分享第一手补贴金额的更新。

第二份补贴是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为了应对化肥价格的上涨,在今年的3月和5月国家分别发放了两笔共计300亿元的一次性补贴,用于减轻化肥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负担。

农民种地除了要承担各种成本之外,还要承担自然灾害带来的高风险,虽然现在的科技发达了,干旱、洪涝、蝗虫等灾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但种地靠天吃饭的本性并没有变,南方多雨、北方高温干旱已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专家预测今年夏季我国降雨将会比往年同期更高,台风的发生数量也会增加,这些都会给农民种地收益造成较大影响,为了将自然灾害对农民的影响降至最低,财政部下达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6.73亿元。

不过这6.73亿元属于专款专用,并不是每一个农民都能领到,其主要是用于支持黑龙江、吉林、广东、广西、湖南等25个省用来购置水稻和玉米害虫、红火蚁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所需的农药和药械物资的,用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传播,为保障秋粮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