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十大军事强国

2.美国为什么与中国合作而舍弃日本

3.俄罗斯大力发展军力的原因是什么?

4.下半年,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2009年十大军事强国

沙俄现在油价多少_沙俄现在油价多少钱一升

<1>美国 2008年底美国的利率可能会降至1.5%以下,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转暖,2009年会以25基点(甚至更少的基点数)的加息力度逐步提高利率,恢复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和股市的调控能力及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国总是懂得把人民集结在最赚钱的行业,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绝对优势地位。2010年底美国仍将以世界第一的国民生产总值,黄金储备,教育力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尤其是军费开支),全球500强企业数量,综合国力和世界第一大货币美元(与欧元影响力相当)等稳坐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宝座。美国次贷危机的确对世界股市,尤其是股民、基民信心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但是也应该看到世界许多重要经济实体如“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实体经济走势都较为强劲,日本经济也正逐步转暖。美国各项主要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每年略有降低,显示出了亚洲经济的强劲走势。美国受世界经济大繁荣和本国各项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带动,必将逐步走出次贷危机,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预测美国全年经济增速约为2.6%(这个增速很大程度上由中美关系决定,因为中美关系直接影响国际油价,中美贸易额等)。以2012年底汇率计,2012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会下降到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9%以下,但综合国力仍将占到世界综合国力的20%以上,在绝大多数重要领域还将占到世界的绝对比重!2015年美国军费开支将超过1.5万亿美元。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压力:美国次贷危机,国际油价高速上涨,巨额贸易逆差,巨额财政赤字,高通货膨胀率,美元疲软等,期间关系是巨额贸易逆差,巨额财政赤字和美国次贷危机,是导致美元疲软,进而导致美国高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油价高速上涨的重要原因。

军事:(1)以大型军事科研工程为基础,美国军力每年增强15%以上;(2)指挥全球美军的美国四大指挥中心:(五角大楼)美国国家军事指挥中心—最大指挥中心,国家紧急机载指挥中心—最强大空中指挥所,战略空中司令部指挥中心—战略空中中枢,北美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防空防天指挥中心;美国海军绝密武器研究最大基地“第七区”,未来美国最大的武器试验中心,美国海军空战中心—“中国湖”海军基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奇克雷斯特镇附近的胡佛大坝下;(3)军事战略:美国有国家导弹防御(NMD)和战区导弹防御(TMD)军事系统;美国不断进行军事侵略和军事演习取以战养战的军事策略;美国情报部门雇员约15万人,年度开销超过300亿美元;近20年中国的军力增强速度略高于印度,远高于日本,为了维持相对平衡,美国将来必定会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强化军力来限制中国(2008年5月6日澳大利亚晨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批准向澳大利亚出售宙斯盾武器系统,总价将会达到4.5亿美元,美军方称此系统可增强澳大利亚的空战能力。”);(4)武器装备:除了上面图中的部分展示,美国还有“空军一号”、“铆钉”侦察机等大批闻名世界的高科技大型飞机。第四代战斗机F–22A“猛禽”的六大技术优势: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短距起降,高度综合和智能化的航电系统,良好的保障性能。

<2>日本 世界第二且仍占世界较大比重的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外汇储备量,世界第四的对外贸易额,处于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先进的教育实力,世界第七的军事力量和世界前五的军事潜能。日本几乎所有的优势都直接表现在经济上和以经济为支撑的科技上,所以一旦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下降,综合国力的排名就会大幅下滑。由于过去几十年里,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始终处于世界第二或第三位,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银行存款,黄金、外汇储备,固定资产〈主要是建筑〉),所以日本的大国地位还可以维持10年以上;到2020年底,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挤出世界前五,外汇储备将被挤出世界前三,对外贸易额排名将被挤出世界前四,日本的大国地位将基本终结。最后终结日本大国地位的最重要力量,可能不是未来的三个超级大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而是日本绝大多数的依赖国澳大利亚。

军事:(1)日本“无核三原则”: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2)武器装备:日本现役的F–15J战斗机、F–2战斗机、C–130运输机、E–767预警机都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3>德国 凭借着欧元对美元的微量升值和一定的经济增长,多年的世界出口冠军和保持巨额贸易出超,2016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位居世界第三,对外贸易额也有望(超越美国,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随着法国影响力的略有下降,作为欧盟经济实力最强国,德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必定会在全世界日益突显。教育一直领先于世界,哺育了康德、贝多芬、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等世界级伟人。

<4>中国 (1)2009年起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引擎(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和欧盟经济的负面影响高于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引擎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同时中国也将在金融,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科技等关键领域强大起来。2011年底军事力量世界第二(与俄罗斯相比防御能力更强,进攻能力相当—中国更强调国防),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中国的外汇储备金额将多于外汇储备世界前10的国家中,其他9国的总和),国内市场规模世界第三(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科技力量世界第二(航空航天科技,军工科技,核科技,电子信息科技等核心领域世界第二,船舶科技世界第一),占全球商业500强比重世界第二(紧次于美国),人口世界第一,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世界第一(3000万人以上),世界第一金牌数(体育超级大国地位的象征)。吞吐量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国拥有五座以上:上海,香港,广州,深圳,青岛,天津等。经济上与欧盟,美国形成世界经济大三角;军事上与美国,俄罗斯形成世界军事大三角,超级大国地位显现。但由于那时中国仅处于中等发展中国家高级阶段且欧盟和美国优势较大,所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甚至超越欧盟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实体,还有一段路要走。

(2)中国的竞争优势:2012年底中国东部将达到初等发达国家初级阶段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中国中西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略高于印度全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且比印度更具有,能源,交通运输等优势。商品运输:陆路可以直接通过亚欧大陆桥运往欧盟,俄罗斯;海上可以较近的运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空中可以较快的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并且那时中国本身就是仅次于欧盟,略高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所以在2008年初~2020年底的13年中,中国始终都会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中国更有必要成为高科技产品的世界制造中心),只是区域上会由东部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东部也会由世界制造中心发展为世界创造中心(中国需要在中西部建立起大量的高质量大中型城市吸引国际资金的区域性转移)。随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的增大,在未来,世界绝大多数经济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将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华贸易的高速增长。

(3)中国的外部竞争压力:未来五年内俄罗斯和印度的对外贸易增速都将与中国对外贸易增速相近;2020年底前俄罗斯和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将进入世界前八,那时这两个国家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竞争力都将不亚于美国,大国成为强国,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分流作用,相对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全世界高速增长也极有可能引发全世界的高通货膨胀;俄罗斯,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大国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会逐年增大;2010年底~2018年底有两届奥运会和两届世博会都不可能在中国举办,这将加快中国对手国的发展;中国将来还需要偿还亏欠日本的。

中国的内部发展问题:通货膨胀率很高;财政赤字问题和国债问题也有一定的压力;黄金储备量在世界大国中排名靠后(与欧盟各国黄金储备总和及美国黄金储备相差悬殊);科技和能源科技的发展速度低于和能源的消耗增速;人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会使中国百姓在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5>俄罗斯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速攀升是俄罗斯经济高速增涨的重要基础。2008年第一季度外贸额为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8%;外贸顺差为5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莫斯科已成为欧洲房地产商在欧洲的首选投资地。2012年底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将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贸易出口额将上升到世界第五位(紧随中国,德国,美国,日本之后)。有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普京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更是一个出色的未来学家,如果俄罗斯继续走普京路线,2015年底俄罗斯将发展为中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与世界第七的意大利相当;2020年底国民生产总值将进入世界前五,综合国力可比美国。

<6>英国 由于现在的世界计算机体系对英语有很大的依赖,未来五年内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英国也会成为世界亚超级大国之一,所以英语和汉语将更突显世界最重要的两大语种地位,英国具有语言优势;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占有人口的绝对比重;世界金融地位日益突显,也使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影响力更大,再借力伦敦奥运会(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是英国综合国力升级由量变增强到质变飞跃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英国的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7>法国 法国是紧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核能大国,在旅游业、军工科技和文化领域等方面较有优势,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与中国的较好关系,2013~2020年将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处于优势地位,甚至有机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上赶超德国,但现在中法关系出现了危机。

<8>加拿大 七达国家中,唯一石油净出口国;铀储量世界地二;与美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是公认的世界移民政策做得很好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使加拿大可开发空间大增,如果北冰洋航道开辟,加拿大有实现高速飞跃的可能。

<9>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世界第二或三位的软件大国,综合国力增强速度,在大国中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到2012年底印度将成长为世界六个亚超级大国之一;印度粗通英

语的人超过两亿,这是印度在现代计算机领域,尤其是软件业的优势; (据说印度民间有1万吨以上的黄金和15万吨以上的白银)2012年以后,印度有实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收购民间5000吨黄金,使印度卢比迅速成为高价值的,为全世界认可的世界性货币之一,进一步提升印度的亚超级大国地位。《福布斯》杂志2008年5月4日报道:身价430亿美元的51岁印度富豪穆克什·安巴尼在印度经济中心孟买市,耗资20亿美元正在为自己打造一座高173米的世界上最昂贵的私人“摩天豪宅”(左图)。

军事:印度一直保持着巨额的军事购,在未来5年内购300亿美元以上的军事硬件和软件;据称,印度自认为是军事强国。

<10>巴西 世界第五人口大国,第五土地面积大国,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和石油等重要和能源出口国,拥有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该公司保有铁矿石约40亿吨;咖啡产量世界第一;拥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2012年底巴西将会发展为南半球拉丁美洲,非洲,大洋州三大洲中的最强国。

<11>澳大利亚 亚太地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和世界最大铁矿石出口国之一;铀储量占世界的40%左右;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楼价平均每七年翻一番,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规律,具有极低的风险和极高的回报率;服务业几乎占其经济活动的8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银行业服务质量排名世界第三;货币升值速度世界顶尖,人口也在高速增长中,是世界较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13>韩国 如果韩元继续走软,那么2009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就会被墨西哥超越,2011年将会再被澳大利亚和荷兰超越,那样对韩国国际地位将会是极大的冲击。

<14>西班牙 在所有大国中,现在西班牙与其他大国的矛盾似乎是最不明显的。如果西班牙能够更好的处理好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借力以中国为经济中心的强势亚洲经济和高速发展的非洲经济,2020年底前西班牙的综合国力将超越意大利,甚至会有更高的国际排名。

在国际上,“展望五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经济也较受关注,但今年似乎也都面临困境,越南正处于金融危机之中;印度尼西亚人口位居世界第四位,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和煤炭出口国之一

美国为什么与中国合作而舍弃日本

美国霸权势力一旦到顶点,随后必然谋求与世界大国的合作,以维护美国霸权衰落后出现的所谓权力空间,确保美国利益不损害。个人判断,美国霸权势力的顶点,在伊拉克战争,随后美国霸权态势呈现下降趋势。

在亚洲区域,美国面临的三种战略态势选择:一是联日制中。二是联中制日。三是中日联合反美。

美国会舍弃日本,谋求与中国合作,无他,唯利也!无他,形势所迫也,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全球经济危机降临、油价暴跌大危机、英国脱欧、出台海购潮,日本面临这一番车轮战下来,日元出现了暴涨,使得出口业也随之陷入绝境。日本经济变得千疮百孔,安倍的“三支利箭”政策在此刻是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可以说日本经济体在亚洲也算是排的上号的,正在幸与不幸间。经济沦落,安倍肩负使命开始对日本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谁知有心无力的安倍祭出“安倍经济学”的大杀招,也并没拯救日本经济于水深火热之中,反而将奄奄一息的日本经济推入万丈深渊。先遭美国的抛弃再受沙俄的能源限制,如今走投无路的日本将目标投向中国。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都已经在世界强国中脱颖而出,无论是科技、农业还是工业,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在世界地位也有了群龙之首之势。诸如2015年中国对欧洲出口额为3500亿欧元,从2000年的不到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的3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到2015年占比提高到50.5%,7月19日,全球经济年内增速预期调低了0.1个百分点,唯独中国经济2016年增速预期上调了0.1个百分点。美国特朗谱甚至表现出了对中国实力的崇拜思维,友好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地位

那么,为何美国更加重视中国?他为何做这样的选择?背后有何考量?这样的考量对当今的局势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笔者看来,美国更加重视中国根本原因有三:

一、日本经济江河日下,安倍束手无策

近几年来,日本的经济在安倍的领导下持续走下披路。安倍在刚担任首相时曾信誓旦旦的承诺一定要挽救日本经济,并让日本经济走出亚洲冲向世界,这让日本民众欣喜不已。然而几年过去了日本经济在安倍的“三支箭”政策效应下并没有“回暖”,反而是越发糟糕。截至2013年,日元汇率平均值为96.91日元兑1美元,比2012年疯狂贬值21.8%,贸易逆差为114745亿日元,创历史新高,负债率已然高居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安倍既然用日本国民养老金玩股票令其损失512亿,使日本民众怨声载道。

二、美国自身难保,痛下杀手

走投无路的安倍欲向美国求助,然而美国现在已是风雨飘摇。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美国股市也是一片哀鸿遍野,美联储的加息一再推迟,特别是美国经济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之下,还在不断突破新高,令美国自顾不暇,这使日本的出口业忧心忡忡。英国“脱欧”风波仍在发酵,欧盟视日元为避风港,持续推升日元汇率。土耳其,大批民众购买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加上兑换日元,使日元汇率进一步上涨。其实早在90年代美国就痛剪日本“羊毛”,广场协议”就是美国佬收割日本的工具,随后打一棒给一个“蜜枣”,轻而易举的就将日本重新征服,现在美国开始对日本失去信心,自己养的狗想打就打,养肥的“猪”也是想杀就“杀”!

三、大势所趋,美国抱中国大腿

在全球经济大趋势不理想是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企仍稳,难能可贵,在俄罗斯和伊朗争先恐后的和中国做生意的时候,美国也开始向中国开启生意往来,美国解禁了长达40年的石油禁令,向中国运输石油,并且伊朗和俄罗斯为与中国的进行石油交易都用人民币开始结算,所以美国为了分得一份羹,现在也是极力讨好,并且特朗普在大选会上说我爱中国我要和中国人做生意,并向按中国抛出橄榄枝,无一不表现出特朗普对中国实力的极度崇拜。

综上所述,日本经济已到达垂死边缘,落到这种地步纯碎咎由自取,能否活过来完全在于中国。在未来的十年之中,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时期。这个期间,无论是国家宏观经济,还是老百姓的微观经济,都将进入一个向阳的阶段,曾经我们羡慕的美国人、日本人,可能要反过来羡慕我们了。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愈发稳固,其他国家谋求发展,最后必将拉上中国,个人的力量已经极为渺小。包括日本、美国、印度、伊朗等世界大国必将攀上中国这艘航母,所以,无论是做任何事业,都得乘上中国这艘“快船”,才能扬帆起航,驶向那充满财富和机会的彼岸。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挺过来而没有垮掉,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得益于对华贸易和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对中国市场更大程度的依赖。

当然也许人们不会在意日本的成功,他们关心得最多的就是日本的失败。日本经济和中国有一些的相似之处,所以大家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经验。

俗话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如今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正确看清中国经济当下的形势,冷静看待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的为中国发展贡献自己一份薄弱的力量!我们国家要走的路还很长,这都需要我们团结起来奋斗,为中国崛起努力!!!

俄罗斯大力发展军力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分析,比如俄罗斯海军的历史、现状和军备力量、俄罗斯自身原因和国际因素。

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历史来说,苏联时期的底子是不错的,空军陆军装备都很棒,但是衰落的速度却很快,当初已经在海军的建设当中花费了很多军备费用和训练费,虽然这个做法没错,但是后期海军的战略失误导致之前积累的和军备力量大量被浪费和滥用,指挥的思想失误使得海军一蹶不振。沙俄时期是很重视海军发展的,他把海军和陆军看的非常重要,那时候的俄罗斯因为封建专制和战乱导致工业根本不发达,而且日俄的战争中俄罗斯损失非常惨重,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海军力量依旧很强大,即便后期在内战。

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管理之后倒是为海军的发展贡献了最大的力量,但是他的思路也是错误的,他比较喜欢巡洋舰之类的战舰,但是对于小型的战斗型船没什么兴趣,甚至停止制造和摧毁所有的小型船,所以当时的海军虽然力量强大,却是瘸腿发展的巨人。

赫鲁晓夫我都不想多说,完全是把俄罗斯的海军推向了深渊,他个人否定航母的作用,专注核潜艇和导弹,当时在加勒比地区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很多人都知道吧,是前苏联为了扳回自己在真正中的弱势而部署的,差点造成热核战争。

如今的俄罗斯需要发展的是远洋海军,近战作战他们的实力已经达到了相对来说比较饱和的状态,发展远洋才是王道,现在俄罗斯的海军实力完全就是吃老本,普京重振海军的决定是必要和正确的,作为国防的薄弱环节必须要加强建设。

俄罗斯现在面临着国内国外局势的双重考验,首先是国内的恐怖分子袭击,俄罗斯对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御系统来保护公民和国家的安全。再就是美国的挑衅。美军内体之前就公开说过,俄罗斯的水军欠发达的状态已经很难去弥补,他们想成为一流的海上强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超出了他们的海洋实力。但是普京针对美国部署萨德的就说过不会任由美国胡来。普京大大是不会听美国的嘲讽的,新的一轮军备的竞赛已经开始了,作为俄罗斯的友好国家,中国肯定是站在俄罗斯这一边的。

下半年,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新能源发电装机持续快速增长

新能源发电是指利用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源等实现发电的过程。

2019年我国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610万kW,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8%,连续三年超过火电新增装机。截至2019年底,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亿kW,同比增长16%,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20.6%。

2019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达到6302亿kW h,同比增长16%,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6%。

新能源利用率持续提高

2019年我国新能源消纳矛盾继续缓解,新能源弃电量为215亿kWh,同比下降35.2%,利用率达到96.7%,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新能源利用率95%的目标。

中国新能源行业融资前景分析

新能源企业一般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我国境内融资存在困难。首先,银行不愿意给规模不大、前景不明的中小企业;其次,中国的风投或私募基金难以对某个行业进行长期深入研究,不了解技术成熟度等关键性问题,对投资新能源持观望态度。第三,中国市场变数相对较多,像市盈率等关键数据难以准确计算。

目前国内电站处于洗牌的过程中,洗牌的过程中,国企和民企的选择截然不同。国企在发展的压力下,必须加注在风电、光伏领域,而且主要精力放在大型基地项目上。而民营企业则在逐步出售原来的地面项目,补贴拖欠是原因之一,但核心问题还在于部分民企杠杆过高、成本过高。在银行的不良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新能源领域。这些不良的记录直接影响了银行对新能源企业和项目的态度。新能源行业下一步的融资前景依旧严峻。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