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西兰自驾游驾车攻略2018

2.急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3.海外提车之奔驰G级,以最快的速度交易完成,迅速完美圆梦!

4.新西兰移民详细攻略

5.底盘上装全有质保!高端柴油8AT房车,能选4/5/6座还商旅通吃

新西兰自驾游驾车攻略2018

新西兰柴油价格查询今日_新西兰柴油价格查询

去新西兰驾车旅行要注意的还有一些多,这一片应该是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所以大家再去新西兰自驾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些,祝大家旅游愉快。

自驾租车

整个旅途轻松自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且沿路风光绝美,随走随停随拍。尤其是多人一起出行,费用share起来,优势明显大于其他交通方式。当然,除非是想要一些特别的体验,比如观景列车或者徒步什么的。

说起租车,这次依然选择了在租租车这个平台上租。在他家租过好几次车,感觉每次自己都能整点问题出来,但每次找他们,都能很积极地帮我们和租车公司沟通解决问题,所以整体感觉他家的服务还算蛮靠谱的。而且因为是国内租车平台,沟通零障碍,尤其适合英文不大好的人。我们这次途中也出问题了,嗯,居然很诡异地把车钥匙给弄丢了。和他们客服联系后,有帮我们和租车公司沟通,最终虽然也出了点小误会,但也算圆满解决。

租租车.zuzuche

尽管从北岛到南岛,是可以直接租部车上轮渡过到对岸的。但我们整个旅程时间并不算多,在北岛呆的时间尤其不长,我们的决定最终是从奥克兰直接坐飞机到基督城的。所以,根据我们的这个行程安排,我们在北岛和南岛分别租了两次车,分别在奥克兰和基督城的机场提车还车。

01

车型选择

在网上提前预定时,我们选择的车型都是丰田的R4,属于中型SUV级别。不过在南岛基督城提车时给我们升级成了更大的汉兰达。

奥克兰

选择R4的主要原因有二。

尽管做过功课,新西兰的大部分路况基本都是非常好的。但如果要去一些偏远一点的地方,也可能会经过一些碎石路段,比如我们想去的天堂镇,所以还是想租个底盘稍高一点的车子。

不过另一个原因可能才是更主要的原因,因为我们三个人带着三个29寸的大箱子,小一点的车子的话,放不下啊。带着大箱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毕竟初春天气咋暖还寒,昼夜温差也很大,尤其考虑到晚上要出门拍拍星空拍延时什么的,所以冬天占地方的厚衣服还是得带着,可不想被冻傻了。再加上女生出门各种麻烦(对于这点我一向很有自知之明),带的东西终归不会少。租R4感觉还是很明智的,车尾打竖排排放,刚好能放下我们的三个大箱子,一点多余的空间都木有了。

新西兰南岛

至于南岛的汉兰达,车尾空间就有富余了,不管打横打竖,三个箱子怎么放都行,还能明显感觉在里面晃荡。我那个箱子的万向轮尤其灵活,第一天打竖放的,停车打开车尾箱时,居然居然。。。居然,额,整个箱子就这么直接滑下来重重地掉地上了,而当时地面都是碎石,那一刹我心都碎了。于是箱子很无奈的又被划花许多了,而她俩的箱子依然居高临下的立在车尾箱里。我心里一阵哀嚎,还好没砸到脚。

02

租车公司

对于租车来说,我们一般首先是选定哪个车型,其次才是选哪家租车公司。在租租车平台上搜索车型后,经过比对,我们最终南北岛都选择了在Europcar租车。倒也不是刻意要选同一家公司,就是刚好觉得两部车的价格和评价都ok,于是就选了他家。

Europcar也算比较出名的租车公司了,国际连锁,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口碑也还是不错的。

03

提车/还车

我们两次都是下了飞机直接在机场柜台提车,很方便。人也不多,但是没有传说中的中文服务,接待的工作人员都是老外,态度都很nice。

提车手续不复杂,签合同,登记和驾照信息,讲解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就拿到车钥匙,我们自己去相应的停车场取车。停车场被各大租车公司划分了地盘,每个公司占据一块地方,我们根据指示,找到车子就可以开走了,不用验车,也不需要交押金什么的。

还车的时候,直接把车子停到机场停车场相应租车公司的停车位上就可以了。然后把钥匙还到柜台,如果时间较晚或者太早,柜台没有人上班的话,可以直接放到柜台的钥匙盒子里就行。

很的是,我们南北岛两次拿到的车子,车况都很新,都只走了几千公里。对于我这种强迫症严重的处女座来说,不能更好。对了,我们一共登记了2个驾驶者资料,这样可以轮流开车,木有额外加钱。

04

注意事项

提车时工作人员提到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租车期限,不要超时了

2.加什么油,有分汽油和柴油别加错了

3.还的时候,记得加满油才还车

4.小心驾驶,blahblahblahblah。。。。。

关于满油还车这点说明一下,一般取车的时候车子都是满油的,所以租车公司会要求必须加满油才还车。如果还车时没有加满油的话,事后租车公司会在里扣费的。我们奥克兰还车因为赶飞机,所以没有加满还车,后来扣掉了一点油费,但也不是很多啦。

另外,如果车子太脏的话,建议洗了车再还。

右舵驾驶贴士

考过驾照的人都应该清楚交通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全世界其实都大同小异,只不过在国内大家遵守得可能没那么好啦。但是在国外自驾,尤其在发达国家,一定要认真遵守这些交通规则。这不仅仅是素质问题,更是需要严肃对待的安全问题。

而新西兰,沿袭了英国的驾车传统,右舵驾驶。和我们刚好方向相反,所以一些交通规则和国内也刚好相反,这让驾驶体验和平时大不相同,一定要特别留心,小心驾驶并尽快适应。

注意事项

01

尽快习惯左侧行驶

毫无疑问,必须靠左行驶!

毕竟我们日常习惯了右侧开车,有时候潜意识就是想开到右边去。在新西兰自驾,首先一定要克服这个开车习惯。一开始的时候最好在车少的路段适应一下左右,习惯了才开上大路。油门和刹车和国内没区别(有区别就完蛋了),但雨刮和转向灯是相反的,怕是有不少人一开始开右舵车的时候都会两者傻傻分不清。特别注意右转的时候,因为惯常的驾驶习惯,很容易潜意识里就想开到右边车道,但真开过去就成了逆行了。所以,方向这件事是首先需要克服和适应的,千万千万不要逆行。

02

任何时候都不要超速,不要有侥幸心理

很不幸,这次我们就遇到超速罚款了,之后就很乖的再不超过时速100了。反正不管有没有摄像头和警察,都不要超速,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即便四周茫茫荒野,指不定警察就从哪里冒出来了(真的是突然冒出来罚我们款的)。一般城市或小镇限速时速50公里,离开城镇后,即便是高速,也不能超过100公里。基本上在每个城镇入口处都有个限速的牌子,要看好数字,进入城镇前一定要减速。如果遇到雨雾天气,更要减速慢行。

03

所有人都必须系安全带,包括乘客和司机

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不管乘客还是司机,一句话,所有人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否则会处以罚款的。如果是儿童,还必须使用儿童座椅。

04

不要随意在路边停下来,除非有观景台或停车区

正所谓一步一景,美景处处皆有,但我们可不能随意就停车,更不能停在路中间。一定要看好了有写着Look

Out字样的观景台或者有停车区的地方才可以减速停车,减速前一定要留意后面是否有车,停车一定要离马路尽可能的远一点。其实,在美景中驾驶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不见得非得见景就停了。

05

清楚过环岛的规则,并正确地打灯

新西兰有不少环岛,本地人过环岛的车速都很快,所以过环岛时一定要注意规则,如果错了就很容易出问题。首先,我们进入环岛时,潜意识总是往左边看,在这里一定要改过来变成往右看,要让行右边车辆,让他们优先进入环岛,然后自己再进入。进入之后,根据出口位置打相应的转向灯。第一个出口(左边出口),进环岛时就要打左灯。第二个出口(直行出口),进环岛后不用打灯,出环岛时要打左灯。第三个出口(右边出口),进环岛后打右灯,出环岛时要打左灯。灯一定不要打错了,因为会影响后面车的判断。

06

千万不要疲劳驾驶,累了就换人开

不要长时间一个人开到底,建议隔一段时间就换人开。再厉害的车神,也会有疲倦的时候啊。尤其是南岛有着不少临着悬崖的陡峭盘山路,更是注意适时换人,并且开车的人一定要打醒精神,不要逞强。

07

见到行人一定要避让,不管有没有斑马线

许多行人看都不看车,所以车子一定要看人,并停下让行,对于骑自行车的也是一样。这点和国内有点相反,事实上,国外大都是这样,特别发达国家。在国内过马路,我自己也是习惯让车子走先,因为许多车子不会让人的,等我自己开车的时候让行人走,许多人还不走呢。所以这点在国外自驾时要分外小心。

08

注意对方司机的反应

有时候如果实在搞不清楚是该让行还是该走,那就留意下对方司机的反应,他如果明显是在等候,那就走,否则就等待让他先走。在会车让车时,司机之间互相打招呼表示感谢也是一件有礼貌的事情。另外,还可能有时候对方司机会对着你晃大灯,这不一定是恶意,很有可能是前方有交警或事故,要注意小心行驶。

09

残疾人车位/私人车位不要停

即使找不到停车位,也不能停在残疾人车位或者私人车位(Private)上,这个道理不用多说了。不过许多人的心理就是找不到车位啊,我就停一下怎么了。在奥克兰的时候,就见到有人硬要停残疾人车位,别人怎么说也不听,后来酒店前台明确说不可以,然后带着去找别的车位了。其实就是一个素质问题,在国外一定一定要遵守规则啊。

10

注意动物出没,要小心避让

留心路上可能会出现的动物,比如小羊羊之类的,甚至有时候是笨笨的鸟,它们的反应有时超迟钝的,根本不怕车。所以看到它们要减速避让,当然减速前也要留意后车的车速。有些地方会有**路牌提醒。

除了上诉所说的几点外,更重要的当然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有红绿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红绿灯,没有红绿灯时要严格遵循让行规则。事实上,除了城市,尤其在南岛很少见到红绿灯,好像只在基督城有,所以让行规则一定要熟悉。

01

红绿灯规则

1)红灯时,必须停。

2)红灯时,禁止左转。(和国内有差异,国内许多地方红灯可以右转)

3)黄灯时,除非行驶到很接近路口,一旦停车会造成危险,否则必须停车。

4)绿灯时,小转弯的车子让大转弯的车子先走,和没有灯时刚好相反。

02

交叉路口没有红绿灯时的让行规则

1)看看车子前面路面的划线,有划线的让没划线的先走,划黄线的让划白线的先走。白线意思是让行(giveaway),**意思是停车(full

stop)。

2)转弯车辆一定要让行直行车辆,除非直行车辆前面有giveaway标志或着有线。

3)大转弯的车子让小转弯的车子先走,和有灯时刚好相反。实在搞不清楚的话,建议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不动,就直接走,如果对方正在转弯,那么就等等吧。

4)小路出大路的时候,一定要停在路口往右看清楚,没车了才走。

5)环岛让行,上文有详细说明。

03

其他让行规则

1)一定要避让右边来车。

2)变道一定要提前打灯,确认后方没有车辆才变道。

3)下坡车辆让上坡车辆先走。

4)见到Stop标识,不管有没有车都一定要停下来至少3秒,观望让行所有其他车辆,之后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可通过,否则属违法。

5)见到GiveAway标识,不管有没有车,都必须减速观望甚至停车让行所有其他车辆,在确认安全后才可通过。

6)避让自行车及自行车道。开车接近骑自行车者的时候要放慢车速,确保安全才超车,也不能驶上自行车道。

7)新西兰有不少单行桥,只允许一部车通行。遇见单行桥时要注意标识(上图右一)。如果大箭头在自己这一方,可以先行。如果红色箭头在自己这一方,即使先达到桥边,也需要停下来让对方的车辆先行。

8)让行特殊车辆。有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在后面的时候,要在安全情况下靠左侧路边行驶或停车,把右边车道让给特殊车辆。

04

超车规则

1)尽量在超车道上超车。新西兰大部分公路都是双向单车道,但是每隔一段路会提供超车车道,保持点耐心到达超车道后再进行超车。超车车道会有PASSING

LANE的标识。

2)超车前一定要看清楚,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右侧超车。

3)黄线一定不可超车,白色虚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超车。

4)如果自己速度较慢,最好开在最左侧靠边减速或者停在路肩,打灯示意,让其他的车子超过去。

5)转弯处不可以超车。

05

停车规则

1)此行大部分时间不在城市,在景区入口和路边的观景台,都可以免费停车。

2)在城市里面,有些路边可以免费停车但要要留意是否有路牌注明了时间限制,商场也可以免费停车,一般都能找到车位停车。如果实在找不到车位,也可以进一些付费的停车场,费用并不会太贵。

3)住宿的地方,尤其是motel,一般都提供免费车位可以停车,建议在预定的时候提前确认好。

06

一些标识的含义

1)STOP停车至少3秒,让行所有车辆

2)GIVEAWAY减速观望甚至停车,让行所有车辆

3)NOENTRY单行道,禁止驶入

4)KEEPLEFTUNLESSPASSING除非超车,否则一律保持最左侧行驶

5)TEMPORARY+数字红圈临时限速

6)CLEARWAY+时间此时间内保持道路畅通,不可以在此停车

7)ACCIDENT必须减速到时速20以内

总之,为了安全起见,不要违反任何交通规则。而且据说在新西兰,路上的车辆也会举报违规的车辆,后续的事情想想都会很麻烦。为了避免任何这些麻烦,愉快地享受我们的旅途,最好的方法就是小心驾驶,乖乖地遵守规则!

附上相关网址,建议下载新西兰各种官方制作的的PDF自驾指引。

新西兰自驾安全实用手册(非常详细,建议下载备用)

://.newzealand/trel/library/x72070_6.pdf

新西兰交通管理局海外司机说明手册

://.nzta.govt.nz/assets/resources/driving-in-nz/docs/driving-in-nz-simplified-chinese.pdf

自我安全评估测试

://.newzealand/trel/library/v13789_6.pdf

冬季自驾注意事项

://.newzealand/cn/feature/winter-driving-tips

新西兰旅游局自驾相关页面,含短片

://.newzealand/cn/feature/driving-in-new-zealand

新西兰交通局网站

://.nzta.govt.nz/traffic/index.html

扫盲

1、没有一个月以上的期,不要走澳新连线

个人不建议去新西兰玩,走澳新连线,这种安排,貌似只是大巴团才会走的路线,目的只为多去个几个国家而已,就像一个老外来亚洲玩,10多天走中国

日本一样,完全的走马观花。澳洲本身就很大,稍微玩好点,比如去大洋路GreatOceanRoad、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黄金海岸Gold

Coast等地,就要16天以上(而且不轻松)。如果加上新西兰,那只能是蜻蜓点水的看看。除非你一次有一个月以上的期。

2、新西兰主要玩北岛+南岛

北岛奥克兰Auckland是主要的入境口岸,加上霍比屯HobbitonMovieSet(霍比特人系列**拍摄地)、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Glowworm

Ces(全世界9大自然奇迹之一)在北岛,所以,北岛不建议错过。但新西兰旅游的精华主要在南岛(详见后文)。所以,我建议第一次去新西兰旅游的同学,走南北双岛路线。

3、关于新西兰南北岛之间,是飞还是坐渡轮?

个人建议,如果你的时间在14天以内,那没必要做渡轮穿越库克海峡,从北岛到南岛。因为南北穿越的路线,耗时较多,沿途会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这个后文中详细说明。而且,多数租车公司不允许北岛取车,南岛还车。即使你在预定时,是北岛取车,南岛还车。他们实际上会让你在北岛结束后,上船前,把车还在惠灵顿码头,坐渡轮到南岛后,在皮克顿港口再重新取车。

答疑

1、为什么在库克山住2晚?为什么不住在蒂卡波湖?

库克山地区(包括福克斯冰川暗黑星空保护区观星)水汽大,经常降雨或者起大雾,一是没法坐飞机看冰川,徒步参观也受影响(一年一半时间在下雨)。所以安排2晚,这样,机会更多一些。而且,库克山地区有暗黑星空保护区,是完美的观星地,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璀璨的。安排2晚,观星的机会也多。(后文会有详细描述)

蒂卡波湖距离库克山不远。订不到房,住哪儿都行。但蒂卡波湖Lake

Tekapo和它前面的好牧羊人教堂,路过参观15-30分钟即可,虽然很美,但就是一个湖而已。如果住在这里,参观完,没什么事儿可干了。库克山这边可玩的项目很多。美丽的普卡基湖(魔戒五军之战拍摄地)也在库克山这边。

2、为什么不是北岛开车去南岛呢?

这样还可以经过陶波湖LakeTaupo,汤加里罗火山国家公园TongariroNational

Park(有著名的东汤加里罗步道徒步),惠灵顿Wellington等地。到了南岛下渡轮后,还可以去南岛北段的尼尔逊Nelson玩和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Abel

TasmanNational

Park,最后走南岛环岛。这个路线,特别赶路需要16天,稍微玩好点儿,需要18-20天,我走过2回,但是一般人不会有这么长的期。如果压缩到14-16天,那南岛精华的景点,就需要压缩。有关新西兰南北岛穿越自驾路线,请关注我后期关于新西兰的自驾攻略。

3、为什么不去福克斯冰川那边?

原因是:福克斯冰川和附近的弗朗兹约瑟夫冰川FranzJosefGlacier没有库克山国家公园里的塔斯曼冰川Tasman

Glacier(可以去百度百科一下)。另外,它们的角度都很低,只有坐直升机或直升机+冰川徒步才可以看到,很贵,基本1800元-2500元每人起。如果你只是走到冰川的尽头,只能看到冰川的尾巴,因为两个冰川角度太低。还有,这里因为住宿比塔斯曼冰川那边多,所以国内的大巴旅游团也来这里,你懂的。

在库克山国家公园MountCookNationalPark玩的时候(胡克山谷步道HookerValley

Track),免费就可以看到好几条冰川,如胡克冰川等,它们虽小,但是你不用花钱。如果不差钱,这里的塔斯曼冰川Tasman

Glacier也有坐直升机或直升机+冰川徒步的活动。所以,我们一般走库克山国家公园。不去福克斯冰川那边。其实这几个冰川都是库克山顶流下来的,2条流向了库克山西侧,几条流向了库克山东侧。

急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生物柴油工业公司位于纽卡斯尔市以北四十公里处的一个名为鲁瑟福特的城镇,目前这家工厂每星期可以生产五万公升的生物柴油,从餐馆和其它油脂食品点收集食用油脂及菜籽油作为原料,使用过的植物油脂在反应槽和离心器内用甲醛和催化剂将它转化成生物柴油,在反应槽里经甲醛和催化剂处理之后,油脂就分离成两种不同的东西,上面一层比较清澈,而下面一层色泽较深。这种清澈的就是初步阶段的生物柴油,而颜色深一点的就是甘油。

新西兰利用肉联厂的副产品油脂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新西兰将加快发展从木质生产合成柴油

英国石油公司BP在澳大利亚昆士兰(Queensland)的Bulwer(布尔维尔)炼厂将实现每年生产1.1亿升的生物柴油,并于2007年投入市场。BP将用动物脂肪作为炼制生物柴油的生物质原料。澳大利亚Colyer Fehr油脂私营有限公司供应动物脂肪以确保生物能源原料的供给。

澳洲生物柴油产业的策略分析

澳大利亚Mission生物燃料公司的子公司Mission生物技术公司将利用粗椰子油(CPO)为原材料,在马来西亚Pahang的关丹港建设一座生物柴油和甘油提纯炼油厂。这种原料与欧洲生产商相比,具有低成本

钱伯章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年 第5期

海外提车之奔驰G级,以最快的速度交易完成,迅速完美圆梦!

大家好,开了这么久才有时间发帖,其实从去年就在一直看大G,我所在的新西兰买新的G是要订车的,选完配置之后等待周期很长,新款暂时只有G63,加完配置订车要等12到18个月,而且暂时没有柴油版,我又想买柴油的g350d或者400d,觉得先等一等,可是又想在夏天期的时候带孩子们去满处找个地儿撒撒野露个营,车还得能舍得豁的车,就迅速买了辆便宜的2011款跑了30万公里的三菱帕杰罗3.2柴油,图个便宜纯粹为了玩,帕杰罗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款车,尤其是车的外形和超选四驱,虽说很多人认为帕杰罗的内嵌式大梁怎么怎么样不够纯粹之类,但是我这台车已经跑了将近30万公里,车没有任何异响任何问题,就算没有非承载这耐用度也算可以了,过一阵打算整理一下帕杰罗的照片再发一次专贴。?G63市面上卖的还有几台,转售的挺频繁,可是老款g的柴油车就不多了,这款车本身在新西兰保有量就少,很多人买了就留着也不卖,卖的就更少了,偶尔有几辆也都是日本或者英国进口来的,还有一些是拿个九几年的老车换了全套amg外观件改的,也没有保养记录,我也不考虑这些进口的车,就一直在苦等NZ?New的车,也就是新西兰本地一手车,会有全部的保养维修记录,无意间发现奥克兰有个卖家在卖自己的G350?bluetec,只跑了不到2万公里,车看着很新,就赶紧联系卖家,买票飞到北岛,一见面还是北京的哥们儿倍感亲切,谈好价格,以最快的速度交易完成,迅速完美圆梦!

标准姿势

左前45

右后45

左后45

侧面

后面的[嘻嘻],目前为止还没有警察找我的事

没开多久就已经25000公里了,现在已经40000公里了

三把锁一定要试一试

挺喜欢这个小图标的,和车一模一样

地库里遇到个帅的

一个小湖泊旁边

侧开门其实也挺好,可以挡风,喝个酒,烤个肉都挺好

感觉哪里都敢去了

大皮卡旁边瞬间变小弟

看完新款之后完全被新内饰和座椅给征服了,新款展车edition?one软磨硬泡了半天也不卖,冷静下来想想还是等柴油的350d或者400d,继续忍着

哪都敢去了

老款内饰也就那样,不宽敞,也算够用

车背着车,每周必修课

碰到个开着卫士的德国哥们,聊了好久,都是爱车之人

两个Arb射灯上身,夜里开车心里安稳了很多

Arb这款灯挺好的

装上顶架,下一步就是要装一套车顶遮阳帘,慢慢地朝着专业版改装

车太高了,之前R36的自行车架放车实在是太费劲了,还得带个,已经拆掉了,还是放在背胎上方便

卖掉了帕杰罗,最后和老帕一起留念

还是跟老帕,比老帕高一点点,瘦一点点

偶遇到了当年老爸同款切诺基,必须合个影

各种野

还是野

去野路上的风景

特别喜欢坐在后备箱里面发呆

夕阳西下

车型是G350?Bluetec,3.0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马力155kw/211匹,扭矩540Nm,平均油耗大概是每百公里11到13个油,96升油箱续航大概是800多公里,对于一台这么重的车还说这个油耗相当不错了。?柴油版配的是265/60/18寸的H/T轮胎,和我帕杰罗轮胎一个尺寸,就把一个月之前刚给帕杰罗换的A/T胎换给了G,G350就是基本配置,日常通勤完全够用,驾驶感受就是一个字,沉!哪哪都沉,方向虚位很大,提速慢,但是视野特别好,A柱很细,坐姿也高,开门关门锁车声音也是特别有机械感,感觉关门的时候像是在关保险柜的门,什么路噪风噪,车里面的噪音也不少,前排没地方放东西,凑合弄个网兜就当杯架了,后排板凳空间小,其实这个也车不算大,但是车高一米九几,进地库要看看限高才敢进,装上顶架和自行车架之后就基本告别地库和车库了,装完顶架,下一步要装置物顶框,遮阳帘,led条灯,慢慢地往专业版方向改?买这车的价钱,可以买到很多全新,准新车,或者年份很新的二手车在内的很多柴油SUV和皮卡,但是我没有,我还是选了这台老G,没别的原因,我总觉得就算买其他车型,我觉得我以后还是会卖掉换成G,W463这代太经典,虽说是老款,但是不后悔!谢谢

新西兰移民详细攻略

新西兰移民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毕竟新西兰是一个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拥有非常好的和生活条件,但是移民的条件还是非常严格的,下面给大家分享新西兰移民详细攻略。

移民新西兰途径有哪些

新西兰每年约有4.5万-5万个移民配额供全球各地的人申请,针对不同的人群,新西兰有着不同的移民类别,移民新西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技术移民

2、家庭团聚移民

3、创业移民

4、投资移民

5、退休养老移民

6、人道主义救援移民

无论申请人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了新西兰绿卡,都是一人持有绿卡,可担保全家移民。

技术移民

技术移民占据新西兰移民总配额的60%左右,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3000-3500名中国人通过技术移民方式获取到新西兰绿卡。多数的第一代移民,基本上都是属于技术移民至新西兰,毕竟多数普通人没钱做创业移民或投资移民,其次在国外一无亲人二无朋友,所以保担这条路也走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技术移民的方式来实现海外移民定居。有一部港产片《满汉全席》,张国荣在片中饰演的赵港生,因其偶像酒井法子移民到了加拿大,为了能离偶象近一点,于是赵港生不再当混混,想学厨艺好移民去加拿大。

这种至少要有门手艺办移民的思维正是普通人所了解到的,想寻求技术移民,顾名思义,至少要有一技之长才算是具备基本条件。

家庭团聚移民

这类移民的基本条件是在新西兰要在血缘亲人或配偶,不过同样多数人并不适用,没人刚好就有一个海外籍的父亲或母亲,或者兄弟姐妹刚好是新西兰的居民或公民。但是此类移民也属于是非常热门的一种途径,因为结婚移民正是属于此类别。结婚移民在众多移民方法中,确实是最容易的一个,也是条件最低的一个,对申请人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学历要求、也无英语能力要求,甚至没有性别要求(新西兰支持同性配偶关系),简单来说,在新西兰谈一个朋友,与这位新西兰籍的公民或居民确定了情侣关系(不需要结婚,情侣关系即可),就具备了基本的申请条件。

正是具有这些优势,打擦边球的“商婚”一直是很热门的话题,尽管并不合法,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关注(商婚是指花钱结婚移民,双方并非真实的婚姻关系,只是为了协助某一方得到绿卡),其次结婚移民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一般人已经在新西兰,通过恋爱或结婚方式获得绿卡的人比较多。

创业移民

创业移民也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移民途径之一,自2009年国家党执政下的新西兰移民局调低了这类移民门槛以后,不少人都是通过创业移民方式移居新西兰,创业移民最大的特点是资金要求相对投资移民要求更低(20万/50万纽币),英语能力要求低(雅思4分)。其中II类创业移民,只需20万纽币,也就是约合100万~120万人民币,一般来说,做创业移民,多数人是买现成的生意,比如盘下一家新西兰的小商店、小超市或者小咖啡厅之类的,规模不需要太大,十几平方或二十几平方的小店就可以(最新提示:目前缺乏创新的生意类别已不容易通过审理)。

创业移民也有不少人适应,基本的流程是先申请9个月的商务签证入境,考察生意;待到了新西兰以后,找生意,生意接手后,申请两年自雇型的工作签证;只要生意2年不倒闭,申请绿卡。

生意红火的中餐厅

总得来说,创业移民的可行性也是比较高的,创业移民既解决了在新西兰的生计问题,又可以获得新西兰的绿卡,一举两得。创业移民相对来说完全由自己操作有较大难度,因为涉及到商业书、生意过户、律师相关的环节等。做创业移民,人要先到新西兰才有可行性。

移民新西兰之入门篇

投资移民

投资移民的资金门槛高,但是雅思要求更低一些,新西兰的投资移民分为两类,一类无英语要求申请门槛为1000万纽币(汇率1:5,约合5000万人民币),二类有英语要求(雅思3分)申请门槛为150万纽币。相对于创业移民来说,投资移民一步到位,不需要做生意,只要资金到账,绿卡到手。这些钱可以通过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甚至是**的方式来实现投资。简单来说,只要钱到了新西兰存到指定的地方,就可以了。在2009年未实行投资移民改革以前,7年中全球仅有23人成功获取到绿卡,但是随着2009年的政策放松,无英语要求的由2000万新元降为1000万新元,有英语要求的由250万新元降为150万新元后,申请人数随之增多。

发达国家的投资移民事实上让多数中国人望尘莫及,不过诸如我爸是李刚这类人群则毫无问题。

退休养老移民

退休养老移民是新西兰移民局去年刚刚推出的一种移民方式,申请人及其配偶均可以获得绿卡,基本条件是申请人要求66岁以上,无语言要求也没有背景要求,说白了同投资移民,有钱即可。退休养老移民的资金门槛是75万纽币,同样投资到指定的领域,国债、股票、基金等,在申请人提交申请后,全家可以获得3个月的旅游签一起入境,入境后在此期间内,钱需要注入指定的投资领域,然后获得绿卡。

人道主义救援移民

人道主义救援移民亦称难民类移民,难民是指那些有充分的理由害怕因为国家、民族、宗教信仰、政治观点以及特殊人群(如同性恋)等方面的原因会遭受迫害,因而逃离自己的国家且尚无合理的安置的人。此外,因为受拷打或其他迫害,或如果返回自己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应该承担的危险及深受精神折磨的人,也可以申请难民保护。其实很多中国人都符合此类申请,比如上访“被”、法院起诉不予立案、房子莫名其妙被强拆、因受工业污染患病得不到赔偿、被强制结扎剥夺生育权、因为维权被请到局里“喝茶”、路边摆摊被城管做“棍棒”等等,简单来说,只要遭遇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人,都有可能符合条件。

人道主义救援类移民需要人已经在新西兰才有可行性。由于某些原因,这里不便过多讨论,你懂的

基本的移民途径大致就是上面这些,如果申请人的条件比较有限在国内直接申请到绿卡是比较难的,这就需要先入境,只要人到了新西兰,道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阔一些,正所谓打开了一扇窗,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另一方面,这里有一个重要因素,人到了新西兰进行切身体验,可以减少移民的盲目性,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在海外生活,只有来了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里。

移民之心理篇

一般认为移民海外,比较适合两个极端:富人和穷人,夹心层往往最容易打退堂鼓。而富人和穷人当中,富人安居的确定性又不如穷人,这的确是很奇怪,但是也并不难理解。

首先,富人的资金实力雄厚,因此安居能力强,可以在新西兰开办企业做生意,很容易就能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很多官宦出身的富人,往往会有一些其它精神需求,这些“官老爷”过惯了国内花天酒地、前簇后拥、满耳恭维的生活,但是在这里,暴殄天物的招摇过市,不会引来任何人的马屁与羡慕,招来的只有反感,以往在国内很容易章显“人上人”的满足感与优越感在这里将不复存在。

“新西兰这里无聊得让人想死”是很多富人的口头禅,确实如此,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做为权贵一族,只要有钱有势,任何国家所不能容忍的践踏沦理道德的事情都可以“很合法”发生,诸如“嫖宿幼女”、“包养146个”等等很容易夜夜享用,甚至可以玩出各种花样,挖挖地洞养“”,偶尔做一下“收集女性**的心理分析”等研究。在人类步入21世纪时,这部分集权者仍然可以在那片土地上继续享受中国几千年前帝王时代的种种特权与变态至极的荒*无度以及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在一个法制国家,各种“保护伞”下的特权将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甚至是某些自认为毫无关系的坏习惯都不能被这里的法律所容忍,比如随意丢弃的刮胡刀片,如没有用纸包起来丢到垃圾桶,而割伤了某位收垃圾的清洁工,等着收律师函索赔吧。在这里,谁也得罪不起,都可以行使公民权利(别说是欺压一个人类,就算是欺负一只小猫小狗也有可能触犯法律,给小动物喂吃剩的饭菜属虐待动物罪——新西兰的动物享有除选举权以外的基本“”)

西方国家“人性本恶”的立法思想,让法律涉足方方面面,条条框框会迫使一个坏人也只能当一个好人。一部分崇拜特权的权贵一族在移民新西兰后,方方面面的心理落差,会使其开始怀念自己的故土。

穷人能吃苦,心里承受能力强,以前在国内所背负的苦难与挫折,让自己懂得更理性的面对移民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只要是穷口袋没有穷脑袋,那么,这里是你的天堂。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默默无闻、塌塌实实、一生勤劳是无数中国人的优良品质,但是可悲的是,善良的人往往投错了胎。

相对于新西兰来说,洋人是慵懒的,华人的勤奋与上进让多数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就可以白手起家,完全可以轻松实现有房有车梦,闲暇之余还可以做全球旅行,让全家人在地球的另一端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

新西兰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也可以让多数人的努力变成一个省力杠杆,而不再是一个费力扛杆。以往在狭缝中求生存的概念,将不复存在,这里没有人穷志短,自实其力者、劳动者光荣。有一位朋友,福建人,小学文化,一穷二白,前些年通过劳务签证来到新西兰,经过不到5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是拥有2家超市、3家加油站、1家农场的主人,全家移民至新西兰。如果没有钱,没有,注定必须拥有常人没有的勇气与毅力,大胆的迈出第一步。值得庆幸的是,我看到多数朋友,基本上都具有这一品质,让我非常尊敬。

同样的普通劳动,收入的巨大差异;活在同一个地球,却有不一样的尊严。对于穷人来说,不需要特权,只为众生平等。

为了生老病痛的保障,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成长,无数人在这里挥洒自己的青春,因为相信未来值得期盼,所有的奋斗最终都是有意义的。

夹心层为富人与穷人之间,这部分人在国内有一定的资产,有稳定的工作,但是对未来生活毫无希望,也无任何企盼,为了让生活更精彩,为了让下一代过得更好,这部分群体有很多人也动起了移民的念头。移民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为了收获新生活,需要付出,也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犹豫不决往往就发生在夹心层,这种犹豫不决贯穿在整个移民过程,前、实施过程中、取得绿卡后,一旦遭遇彷徨与挫折,马上就会联想到国内尚可的生活,因何在这里累死累活?是去是留?摇摆不定,这种心理落差会左右自己的人生方向。

人这辈子其实一直是在做两件事:等待与选择,如果放弃回国,意味着你可能会重新回到以前那种毫无期待、一层不变的迷茫状态,一段时间后,或许移民念头又会再次冒出来。

随处可见的花园房,普通人的住房占地一般在500-800平米,永久地权或999年产权。

几乎所有的新西兰家庭都精于打理自家门前的小花园与草坪

(新西兰的土地与住房属私有领地,如遇非法侵犯,可使用防卫)

开展移民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申请移民,均是为了符合相关的条件,在国内申请移民,多数人寻求的是技术移民。而人已经在新西兰境内,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选择面则稍广,留学移民、工作移民、结婚移民、创业移民、投资移民等等,退一步就算拿不到绿卡,也可以长期留在新西兰工作,在新西兰做为纳税人是光荣并且得到尊重的。

海外申请

海外申请新西兰的技术移民,首先就是移民评分,今年(2011)的情况要125分才能比较快被选上,大家可以自行评估一下分数线,一般国内申请绿卡,有不能直接获批的风险(主要是因为没有新西兰的雇主合同),但是每年同样也有不少人在国内直接申请到了绿卡,有些甚至是子女已经快大学毕业的大龄申请人也全家获批。所以说,只要是分数线够了,还是值得尝试的,只有提交了申请才有希望,不提交希望等于零,何况这些年政策一直在收紧,现在获许还有机会,以后说不定就没机会了,很多人就是在犹豫不决当中,永远失去了机会。

入境后申请

如果条件有限,入境后设法获取绿卡的机会相对来说会大很多。对于多数人来说,怎么想办法进入新西兰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个我后面会详细讲。

工作移民

首先是工作移民,如申请人已经进入到了新西兰,可以找到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人都是可以直接申请绿卡的。新西兰的技术移民制度是比较灵活的,不管申请人有没有学历,重点在于就业,简单来说从事的是一份有技术性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又给国家纳税了,说明你就是对新西兰有贡献的人,所以在新西兰有一份技术性工作是申请技术移民的重点,即使是105分也是可以选上的。多数在国内申请技术移民的人,如果分数不够,基本上都是差一份新西兰的工作担保加分,所以决定是否入境,已经成为了重要决择。我博客里有一位朋友自述的情况就是因为在国内分数不够,入境后非常顺利找到了一份工作,所以90天左右就拿到了绿卡。

我这里简单说一下,如何确定自己的专业在新西兰是否容易就业,不需要问任何人,自己调查即可,有时候即使你问了很多人,也不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一些误导性的回答甚至会让你备受打击,所以还是保持独立思维,有三个方法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是否容易就业:

首先,新西兰劳工部和新西兰移民局定义的新西兰紧缺职位清单,这份清单上的职业,属于新西兰紧缺的职位,换句话说,这些职位是长期差人的。

其次,查看新西兰劳工部的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这是一个职位数据库,包含各行各业,可以查到就业前景、工资收入、从事这个职位一般需要什么资历,哪些学校开设有相关的学历课程等等,点击相关的行业和职位即可以进入,信息相当全,有时间可以慢慢研究。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办法,查询新西兰本地的求职招聘网站,新西兰有两家最大的招聘网站:seek.co.nz和trademe.co.nz

。直接搜相关的职位,如果根本搜不到相关的招聘,说明就业非常困难;如果结果小于20条,说明就业前景一般;如果结果大于50条说明良好。其次看招聘要求和招聘持续的时间,如果招聘信息持续20天-50天仍然没下架,说明有人才紧缺的情况。

通过上面三种调查,就业前景到底如何,相信你就会心中有数了。

在出发前,也可以直接尝试给上面的招聘网站中出现的招聘发简历,新西兰很多雇主可以接受SKYPE或MSN面试,如果在出发前能拿到一个工作预约,将大大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

留学移民

如果是国内的专业在新西兰就业困难,比如英语专业、汉语言专业、法学专业等等,有一些专业受限于政策体冶和文化差异的影响,确实是在新西兰就业非常困难,这个时候只有考虑在新西兰读一个课程,寻求留学移民。雅思成绩、学历条件比较好的,可以考虑读Graduate

Diploma(学士后课程),这个是可以跨专业直接入读的,一年可毕业。雅思或学历稍低者,可以考虑读两年的证书或大专。新西兰的大学和理工学院入学要求比较宽松,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选读一个自己合适的课程,接受继续教育。在本地毕业后,新西兰有比较好的后续政策扶持,毕业后最大有3-4年的工作签证,在此期间,符合条件后,可以申请技术移民。简单来说,只要是申请技术移民,如果人是在新西兰境内,要有一份和专业匹配的工作是必须的,移民局不太可能将一个失业人口吸收为公民。

选择留学移民,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新政策已经不允许留学完后直接申请绿卡,毕业后一定要能找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才可以提交移民申请。而在此以前,很多人读紧缺移民课程,读一年毕业后,可以直接拿到绿卡,2008年,有很多人就是通过在新西兰读书,拿到了绿卡,比如申请读一个一年园艺大专课程,私立学校免雅思入学,学费也不到10万,学完了绿卡到手,所花的成本确实是很低,不过这种好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以现在的政策,就一定要紧盯就业率,就业前景可以使用前面的工作移民方法中提到的去判断。

最后强调一下,新政策后,留学移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工作移民。如果申请人情况良好,在到了新西兰后,应该先尝试找工作,有了雇主担保后直接申请技术移民,如果确实是有就业难度,再考虑留学移民。

生活在新西兰

除了工作移民和留学移民以外,如果不着急获取绿卡,可以先生活在新西兰,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合法留在新西兰生活,主要的差别在于,如果你没有绿卡,享受不到全部,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其它方面存在太大的影响(没有绿卡一样可以购车,结婚,生子,买房,置业,工作生活等等)

长期生活在新西兰,最主要的难点在于需要一直持有一个合法签证,但是新西兰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反反复复申请各种各样的签证留在新西兰,所以有很多没有人在没有拿到绿卡以前,中途经历过很多种签证,比如学生签证、工作签证、毕业生签证、旅游签证、语言签证,这些签证都可以互相转换。

当然,我并不鼓励毫无目的留在新西兰,这样是在浪费时间,无论如何,留在新西兰肯定要有自己的目的,一般来说,多数人还是为了获取绿卡,只不过条件没有成熟,所以一直在呆在新西兰积累自己的资历。不过,也有一些并不是为了绿卡,只是为了存钱的,我有见过在新西兰呆了很多年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孩子在加拿大留学的费用,尽管她在新西兰只是做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普通人国内的工资想供孩子在国外念书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合法逗留新西兰的签证主要是学生签证和工作签证,学生签证又分语言和课程,目前新西兰有半年的语言签,主要是在语言学校全职学习英语,提高语言能力,学费也不贵,最便宜的有$1500NZD左右的,每周有20小时的打工时间;其次就是课程类的,最便宜的是商科大专,一年$4000NZD左右,同样每周有20小时的打工时间。

再说工作签证,很多人没弄清楚新西兰的工作签证,新西兰的工作签证确实是分很多种,容易混淆。总得来说,分两种:第一种是从事技术性工作的技能工签;第二种是从事没有技术性的工作签证。注意,我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人已经在新西兰境内,为了合法逗留新西兰,可以申请的工作签证。

无论是持有的什么签证到了新西兰(限制性签证除外),只要是找到了工作,都是可以申请工作签证长期留在新西兰工作的。主要的差别在于申请技术工签,难度稍大,因为技术工签均属于收入较高的职位,新西兰不希望海外籍工作者过多占用本地人的工作机会,所以条件严格一些,主要是需要证明这个职位没有本地居民来应聘,只有申请人才适合从事这份工作。技术性工作理论上最大一次可以申请为期5年的工作签证。而普通工作签证基本上属于非技术性的工作,比如汽车司机、销售员、清洁工,牧场工人,医院护工或其他普通工作者,这类工作属于基层工作者,就业市场广泛且从业者数量庞大,不存在抢本地人饭碗的问题,所以很容易申请到,一般只要是通过招聘广告找到的工作,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其次技能工签和普通工签的最大区别之一是技能工签可以申请技术移民,普通工签因工作不具有技术性无法申请技术移民,但是后者工作容易找到而且容易申请到签证,所以为了打工存钱(存钱留学移民、存钱做创业移民)或者是合法逗留新西兰还是值得推荐的。

新西兰常见入境签证:

1、访问类签证(VisitorVisa)

此类属于对申请要求较低的入境签证之一,对申请人无学历要求、无英语要求和年龄要求。有很多情况下都属于此类别,比如到新西兰自助旅游、探亲访友、考察生意等等。持有此签证,到期前可以转签。该签证只能在国内申请。

此签证的最大特色是适用人群广,一些不符合其他签证的申请人多数是申请该类签证入境。

2、学生签证(StudentVisa)

这类是需要在新西兰报读课程上学,资金要求稍高(学费),这类签证在国内一般30岁以下或者选读较高层次的学历(如硕博)比较容易申请到,有基本的学历要求,大部分的课程有英语雅思入学要求。学生签证可以是在海外申请,也可以是在境内转签申请。

其次,语言签证也属此类,资金要求低,无学历年龄要求,但是国内申请成功率较低,一般是人已经在新西兰容易申请。

3、配偶工签(WorkVisa-Partnership)

这类签证需要配偶正在新西兰读较高课程或者是配偶正在新西兰从事技术性工作,可担保入境,享有工作权利,签证长度一般与担保人的签证长度一致。

4、工作期签证(WorkVisa-ChinaWorkingHolidayScheme)

这是一个工作签证,无需雇主担保。基本要求是申请人年龄31岁以下,雅思5.5分,学历高中或以上。这个签证是中国和新西兰签定自由贸易协定后产生的,新西兰承诺每年允许1000个中国青年公民前往新西兰“打工游学”,也就是边旅游边打工,说白了是让中国青年到新西兰来玩的。持有此签证到期前可以转签,该签证只能在国内申请。此签证有名额限制,每年中国有1000个申请名额,非开放式申请,要先有名额才拿到签证。

新西兰日工作签证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容易进入新西兰的签证之一,其热门程度几次令移民局的网站系统瘫痪。此签证最大的特点是入境后,可以工作,也可以转签,很多持有者入境后先打工一年存学费,然后转学签;其次如直接找到了工作,符合相关条件,可以申请居留权。

5、银蕨签证(WorkVisa-SilverFernPolicy)

这是一个对口技术移民申请的入境求职工作签证,无需雇主担保。基本要求是申请人年龄36岁以下,学士学位,雅思6.5,进入新西兰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申请技术移民。此签证有名额限制,每年全球300个名额,非开放式申请,要先有名额才能申请。该签证只能身在新西兰以外申请。

此签证最大的特点是入境后,可以长期工作,也可以转签,很多持有者入境后如找到工作,符合相关条件,可以申请申请居留权。

6、中国技术工人工作签证(WorkVisa-ChinaSkilledWorkerPolicy)

这也是中国和新西兰签定自由贸易协定后产生的一个签证类型,这是一个需要雇主担保的工作签证,职业包括:审计员,汽车电气技工,船艇制造工人,电脑应用工程师,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柴油机技师,幼儿教师,电子产品技师,电工,**动画,车床工,电焊工,医疗放射线技师,汽车发动机技师,管道工,注册护士,高级测试分析员,结构工程师,大学及高等教育讲师/教师,兽医等。如果申请人隶属以上职业,可在国内寻求新西兰的工作机会,只要收到了雇主的工作邀请,即可以申请此类签证。

这类签证可以携带配偶子女,有基本,子女可免费在新西兰上学。

7、中国特色职业政策(WorkVisa-ChinaSpecialWorkPolicy)

同上,这也是中国和新西兰签定自由贸易协定后产生的一个签证类型,这是一个需要有雇主担保的工作签证,职业包括

底盘上装全有质保!高端柴油8AT房车,能选4/5/6座还商旅通吃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款由众锐工设专业设计团队打造的依维柯B型房车——景宴栖599,用B型房车中少见的依维柯欧胜底盘,后驱后双胎,3.0T柴油发动机,动力强劲。巧妙的外凸车窗设计使这款房车的尾部横床达到了惊人的2米长度,厂家配件用进口原件,同时提供超长的上装质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车。

这款房车基于依维柯欧胜底盘打造,搭载3.0T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埃孚8速自动变速箱,额定功率107KW,最大扭矩370N.m,满足国六排放标准,整车核载4-6人,挂蓝牌持C2驾照即可上路行驶。

图中这款车外观选用了充满商务气息的黑色漆身,出厂颜色为白色,可定制。用前置后驱后双胎设计,让这款外观尺寸为5999*2011*2711/2960mm的庞然大物稳定性十足。在车身的外部配备了遮阳棚、户外照明灯、房车专用纱门、水电接口等常规配置。

主驾配备了多功能方向盘,同时ABS、ESC、ESP、DSC、定速巡航、可视倒车雷达等驾驶功能一应俱全。主副驾驶可360°旋转,与后方座椅形成对坐会客区,会客桌也可进行拓展,可以四个人聚餐、看剧等。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节省厢内空间。同时:Truma?Combi?D6燃油暖风一体机、Truma?2400W顶置静音级冷热一体空调、新西兰?Fusion?MS?影音系统等,保证了旅途中的舒适。

厨房区位于乘客门处,设有可拓展操作台、内嵌式800w电磁炉、翻盖洗菜池、90L超大冰箱、微波炉烤箱一体机,在下方还设有超大空间的储物抽屉,方便存放厨房用具,在几乎6米的车长加持下,厨房空间非常不错,可以很好的满足旅途烹饪需求。

卫生间在厨房对面,用推拉门,隔开了会客区与休息区,空间利用率达到了毫米级,使空间更大,功能更丰富。安全了多美达盒式马桶、Riamo淋浴花洒、防水柚木地板、浴室五件套(毛巾架/杯托/毛巾环/肥皂碟/手纸环),旅途中同样能享受到家一般的自由空间。120L放浪清水箱和50L灰水箱,水路系统也全是进口部件性能更加可靠。

休息区位于车尾部分,是一张横置双人床,厚厚的床垫下铺着缓冲弹簧,得益于外凸车载床的设计,这张床的长度达到了2米,在国内B型房车中,尺寸非常难得,下方的贯通空间可以存放不少的行李物品,方便旅途生活。

电力方面标配了2000W充逆变电源、220AH电池、200W太阳能电池板,可升级3000W逆变、500/800AH锂电池、300/500W太阳能电池板。

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进口选装配置及电器,厂家还对上装核心零部件及结构提供了5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也能看出厂家对自己产品的信心。景宴栖599标准版售价38.88万元起,详细配置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