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时期(可能是)制造的足金元宝(75克),值多少钱?(典当楼报价18750元)

2.民国一根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

3.民国时期的一条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

4.民国时期俗称“黄鱼”的金条,放到现在值多少钱?

5.抗战时期金条值多少钱一根

6.民国时俗称“小黄鱼”的金条价值多少钱,购买力如何呢?

7.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值多少钱?

民国时期(可能是)制造的足金元宝(75克),值多少钱?(典当楼报价18750元)

香港民国时期的金价_民国香港标准金条

今日金价233.33元每克,如果是足金,光黄金的价值就有17500元,再加上收藏价值,就只多1250元?典当楼可能是按前几天黄金市价给的,再有民国时期的金元宝,很少见,收藏价值应该很高,喔建议别卖

民国一根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

当今社会,人们购买商品时,选择的支付方式往往是纸币或电子货币。这样的钱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易,也有利于存放和整理。从长远来看,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上世纪初,也就是清末民初,虽然人们使用纸币,但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金银,一种银锭、金锭等贵金属。这些贵金属深受人们喜爱。毕竟他们的保值率极高,根本不会有大的变化。正因如此,一些人特别喜欢储存金条来保存他们的财富,这是民国时期的金条。

清朝灭亡后,各大势力争夺当时世界的主权,都想取得政权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各路势力势均力敌,而且当时正值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他们在占领中国领土的同时,还大肆倾销商品,实现贸易顺差,意图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此外,这些殖民侵略者还在他们自己的租界里,发行他们自己的。

这种情况一直在持续,甚至到了民国成立以后,也很难改变这种情况,因为生活在特定地区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本地区发行的货币,甚至当时的官方政府也纷纷发行自己的货币,仍然收效甚微。在抵抗这些殖民者对当地经济的破坏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货币有一定的权利在市场上流通。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造成了经济混乱,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

比如当时的外国租界,一张一万元面值的钞票,刚开始还能买一头牛,但渐渐地随着钞票的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出现,后来只能买一袋米了。但是这还没有结束。直到最后,这样的钞票和现在的津巴布韦一样不值钱。据说只能买77粒米,老百姓要背一麻袋钱才能买到一升米,足以说明当时的通货膨胀有多严重,经济有多萧条。

对于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很多富商或者一些大家族不得不做出对策。毕竟他们不希望几代人积攒的钱在手中遭受巨大损失,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让自己的财富保值。

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一定是金银之类的贵金属。当然黄金肯定是其中最好最贵的。这种贵金属从古至今,在价值上从来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考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很多人热衷于储存金条,以实现财富的保值,金条分为大小金条两种。

因为黄金的颜色是金**,所以大金条俗称大黄鱼。这种金条主要是当时官方使用,准备军队,采购军需等。所以这类金条很少流入民间,基本都掌握在一些上流大亨或者政府高官手中。这些官僚利用手中的权力掠夺财富,囤积黄金,成为对抗经济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

反正今天这大金条能值多少钱?首先我们来看官方数据。按食用量计算,一根大金条的重量约为312.5克。现在一克黄金的价格大概是350~400。所以当时的一根大金条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

说完了大金条,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款规格更小的小金条。这种小金条的官方数据是一两,也就是普通大金条的1/10,价值在万元左右。这种小金条比较常见,在民间广为流传。毕竟它的价值不算太高,携带起来也比较方便。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小的金条。一个普通家庭想要拥有这样一根金条,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是的,你没听错。这种只有一两重的金条,真的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因为这些底层的人一年赚的钱也不过几两银子而已。除去日常开销,所剩无几,银价与金价相差甚远。所以,如果你想积累这么一根小金条。

也许在今天的人们眼里,这么小的一根金条不过18000元,但在当时却可以成为一个家庭的救命稻草,因为这么小的一根金条,可以维持一家三口一年的开销。在那个战乱饥荒的年代,任何人拥有这样一根小小的金条,绝对是莫大的幸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普通人对这样一根小小的金条抱有强烈的奢望。

一般来说,民国时期的一根金条,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价值都是绝对高的,就算是天价也不过分。但从侧面也能看出当时社会大乱。这个时代的人们生活极度困苦,没有可靠的政权,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普通人缺乏经济安全感。“朱门酒肉臭,路冻死人”是常态。处于恐慌和迷茫中的人,不知道该何去何从。那些有志青年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没有这个机会。这样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时代。

相关问答:

民国时期的一条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

民国金条主要是“大黄鱼”和“小黄鱼”。

“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

“小黄鱼”指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

你去乘一下现在的金价就知道多少钱了 金价每天都在变但是大致范围不会变

民国时期俗称“黄鱼”的金条,放到现在值多少钱?

在古代,大家通常用铜钱,碎银来买东西,再到了明国时期,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变成了银元。就和古代的金元宝一样, 民国时期也有另一种金钱货币,那就是黄鱼金条。如果黄鱼放现在,按照克数至少是价值六位数了。

黄鱼是当时金条的昵称,因为整体是圆乎乎金灿灿的一条,被大家戏称为黄鱼。最初,黄鱼的规格只有一种,那就是十两一根,属于有钱人才会去买的东西。可是伴随着黄金热度的上升,不少并不富裕的家庭也是想买上一条做为硬货收藏,因此后来就发行了小黄鱼。黄鱼都是政府统一制作,其纯度近乎高百分之99,质量及其过硬。那按照过去半斤八两的算法,换算成现在的单位,一条大黄鱼就有足足312.5g。用金价每克430元计算的话,一条大黄鱼将近十三万元,小黄鱼差不多也要一万多元。

这都只是实打实的按照克数计算,要知道,民国的黄鱼距今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并不能单单去用普通黄金的价值衡量。黄鱼对很多收藏家来说,更像是见证历史的藏品。而根据资料显示,在2012年的时候,曾经有拍卖过一组黄鱼,其规格是五条五两的黄鱼,总计成交价为74.5万元人民币。如此算来,当时每两黄鱼价值3w左右,那就意味着十两的大黄鱼,基本近30万元,小的也要3万元。再加上这几年的通货膨胀,价格比起正常黄金简直是高的离谱。

因此,黄鱼金条因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已经不能单单的作为黄金来论价了。但可以肯定是,它的价值至少高于正常黄金三倍或更多。可惜,当时大多数人买黄鱼,还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的,并不会用于日常开销。不然,按照当年物价,用几条小黄鱼,买一栋四合院,到现在也是好几千万的房子了。

抗战时期金条值多少钱一根

一根金条等于多少大洋?

抗战剧经常见用金条进行情报买卖,请问一根金条在那时候值多少钱因当时民国发行的法币通货膨胀太高了,导致金条直接成为硬通货,只是用来贮藏,并不用于日常的交易,日常交易用的都是银元,1根1两(小黄鱼)金条大概折为30块银元,随着年景好坏有5块的浮动,当时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鲁迅先生在北大做教授时是一个月300块银元。在1929年前后,100块大洋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小四合院,当时一顿全家福础下来,也就是两块钱三块钱的样子。10两金子折300块大洋,贫农有了这个钱就可以一跃成为中形地主了,小康之家全家一年生活费也不到这个数,而这些钱够贫农吃10年的。当时是银本位,一块银元大概折合180块铜元。大黄鱼重10两,以前的一两约为31.2克

民国时期,一根金条等于多少大洋一根金条大约3两黄金,相当于人民币5万元,一块大洋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一根金条相当于50块现大洋。

民国时一根金条值多少大洋一根金条大约3两黄金,相当于人民币5万元,一块大洋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一根金条相当于50块现大洋。

现在一根金条值多少钱现在的金价是236元,你的金条是多少克的算一下就知道了,

一般有500、1000、2000克,就分别是118000元、236000元、472000元。

一根标准金条有多重?一根金条值多少钱黄金的单价在于黄金的纯度,跟重量。你这个问题有点自相矛盾没办法回答。

黄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很多国家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就叫做黄金储备。

黄金是目前最可靠的保值手段,本身具有价值,故收买力相对稳定,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金价也同步上涨,另一方面通货紧缩是,金价也很少下跌。所以前不久中国大妈横扫金市,就是黄金可以保值。

如果问题改为“2015年8月份一根500克的9999万足金金条目前市场价多少钱?”那就简单的多。金条的价格市场上偶尔有些波动。都是以克为做单位,查一下当天的金价乘于黄金重量。就等于他的价值。今年7月份,足金的价格是233.35/克。

一根金条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对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高赛尔金条而言,有2盎司、5盎司、10盎司之分,按照今日8043.37元/盎司的销售价而言,分别价值16086.74元、40171.85元以及80433.70元。

一根金条价值多少钱现在的金价是236元,你的金条是多少克的算一下就知道了,一般有500、1000、2000克,就分别是118000元、236000元、472000元。

民国初年的时候一根金条等于多少块现大洋民国初一根一两金条能兑换30块现大洋,随行就市上下浮动5块现大洋。有一说;200块现大洋兑换五两黄金,如此看来基本差不多。

现在一根金条值多少钱黄金看重量。金条一般分投资金条和工艺金条。投资金条上面只会有重量,含金量,谁生产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花纹,价格就是根据中国金交所的牌价乘以多少克。10克,20克,50克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现在金价在278左右,自己乘。工艺金条上会有不同的图案,样式各异,价格一般是工艺黄金的零售价,会比投资金条高一点。另外这两种金条在回购上有大区别。

民国时俗称“小黄鱼”的金条价值多少钱,购买力如何呢?

看过民国电视剧的人,一定对于多方势力共同认可的黄金印象深刻。无论是汉奸、特务,还是军阀、土匪,黄条,也就是俗称小黄鱼,一直他们最认可货货币。理由自然也不难理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军阀混战的民国,黄金自然是最保值,也是购买力最为坚挺的硬通货了。

民国金条

而民国期间,由于国民党混乱的金融政策,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法币还是时期的金圆券,贬值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无数百姓毕生积蓄的财产就此灰飞烟灭。因此,在时期,有钱的家庭都会备上两三根小黄鱼,一般家庭则会储备价值更低的银元,以备不时之需。

二十世纪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各国列强,早就已经开始使用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因此黄金交易也十分活跃,上海滩甚至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黄金交易市场。

民国时期上海滩

虽然国民政府早在1935年就禁止市场买卖流通黄金和白银,并要求全部兑换成法币,但是由于国民党糟糕的货币政策和低效的行政能力,尤其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内通货膨胀极为严重,法币飞速贬值。因此,国民党的这一禁令从未彻底实行。

黄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鱼?,一直是民间最坚挺,也是最被认可的等价物。制作的小黄鱼的原料是由美国进口的金砖,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进行切割后,使用半自动金条压轧机制成不同重量的金条。

民国金条

按照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金条以?两?为基本重量单位,通常来说,金条分为三种,分别为十两,五两和一两。当然也有半量等其他规格。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一般将一两重的金条称之为小黄鱼,10两重的自然是大黄鱼了。中央造币厂制的金条上,会压有中央造币厂、日期等字样。

民国期间的大部分金条,都是在1945年到1949年之间生产的。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也将储藏于金库的大量金条运至台湾,而这些数目巨大的金条也成为台湾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那么,这些小黄鱼到底价值几何呢?

我们都知道,在使用公制之前,中国旧制一斤为16两,所以民间也有半斤八两之说。因此,当时的一两金条,大约相当于今天这样单位的31克。所以,小黄鱼,也就是一两的金条为31克黄金,而大黄鱼也就是10两的金条,自然是310克了。

小黄鱼

如今黄金的价格一直徘徊在1克270元左右,因此,按照金价单纯计算黄鱼的价值,一两的小黄鱼价格约为8370元,而大黄鱼自然是83700元了。

当然,这么计算小黄鱼的价值是并不合理,黄鱼作为民国时期铸造的金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因此,它的实际价值比金价核算要高得多。如图所示,有的收藏家将一条小黄鱼开价到黄金本身价值的两倍。

小黄鱼

作为毋庸置疑的硬通货,小黄鱼在民国时期的购买力自然也十分强大。据说民国期间,一条小黄鱼可以买二亩良田,3到5条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买一个小型的四合院。

当然,如今北京的四合院早已是天价,如果按一个四合院一亿元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民国时期的12000个小黄鱼的价值。不过,盛世与乱世的房屋价值,本身也不具可比性。

北京四合院

据统计,截止到1949年3月,国民党共生产了各种重量的金条约有111万条,重量大约为153万两。但是,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绝大多数金条都被带去台湾,留在大陆的金条并不多。

而且,被留在大陆的金条大多数也被银行回收并融化,因此,民间存有的金条数量十分稀少,再加上金条特定的历史时间,小黄鱼也成为收藏家最爱收藏的藏品之一。它的价值,也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值多少钱?

民国时期的金条值多少钱,首先要看它的重量和成色,其次则要看它的铸造者是谁,其价值并不完全一样。民国时期的金条大多是各钱庄、银铺、银行自己熔铸,重量是根据客户需要而来,并无一定定制,常见的有10两、5两、2两、1两等,习惯上把1两重的金条称为小黄鱼,而10两重的叫大黄鱼。除了这些常见的今天外,还有用于黄金交易和国际结算中的大条标金重达70两。因此不同的金条重量差距巨大。

而且中国以前各地对于金银的成色和1两重量规定各有不同。以北京为例,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北京常见的标准有四种:标准库平、三六库平、北京库平、三四库平。其中三六库平成色为98.854%,1两为37.3克,是所有标准中最高的。

最低的是三四库平,成色只有90.9%,重量也只有34.3克。折合成纯金的话,两者每两要相差5.693842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民国时期的金条实际含金量差距可能很大,因此要算它的价值,首先就要看它的重量和成色,估算其黄金价值。

除了黄金价值之外,民国时期的金条另一个价值就是文物价值。前面说过,民国时期的金条往往是各钱庄、银铺、银行自己铸造,一般铸造者会在金条上打上自家的标记、名号、铸造者的名字和铸造时间,以示信誉。这么一来一些著名的钱庄、银铺、银行所铸造的金条,或者是特殊年份铸造的今天,就有了其文物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拍卖行所拍卖的一些金条往往远比金条按照金价折算以后的价值高出几倍。如果是一些有特殊意义的金条,甚至拍卖价格可以高出几十倍,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民国时期金条的价值不能简单而论,要根据每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