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油价怎么没降_中山油价92汽油价格
1.中山俗语
2.中山市对外贸易的SWOT分析
3.为什么柳州的消费比广东的还要高呢
4.原油价格涨跌对黄金价格有什么影响?原油与黄金的关系!
5.听说上海的中石油和部分中石化的油价下调了,请问在松江和金山哪些加油站的价格是下调的啊?
6.大家广东中山的俗语吗?给些。。5该。
7.古代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中山俗语
以下是标准的广东话俗语,在中山也很流行。
罗汉请观音
——多人集资请一个人饮宴或食饭。
张天师遇鬼迷
——精于此道的人也会失手。
老猫烧须
——这句和上句也是一样意思的。
多只香炉多只鬼
——多一个人来把利益分簿
鸡脾打人牙铰软
——给予别人一些利益,使人可以对自己在言论上作出一 些帮忙或偏袒。
水过鸭背
——一些事情过后便全忘了。
白鸽眼
——指看不起人,有势利眼光的人。
海上无鱼虾为大
——地方上没有出色的人物,那么就算分量不够的人,也 能变成大人物。相当于北方话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但中山人不那样说。
上好沉香当烂柴
——把珍贵的东西当作贱物。
食谷种
——没有正常收入,依靠积蓄为生。
棚尾拉箱,走得就走
——走得很狠狈、匆忙的样子。
一为神功,二为弟子
——一举两得。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落雨收柴
——形容工作做得很敷衍,很马虎。
山大斩埋有柴
——每椿收获不多,但积聚起来便很多了。
中山市对外贸易的SWOT分析
国际坐标细定位—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SWOT分析
2004年原油进口首次突破1 亿吨,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40%。近年来,作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主体,虽然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CNP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CNOOC)在国际化经营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其“走出去”之路却屡屡遭遇坎坷和曲折。SWOT系统分析法是企业战略管理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即通过对企业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和弱势(Weaknesses),以及企业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合适的战略选择。用SWOT法分析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
内在条件
中国石油企业
具有的五大优势(S)
(1)信誉与品牌优势。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都以“中国”冠名,作为国有控股骨干企业,其信誉和品牌优势十分明显。据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2003年世界 500强公司排名,CNPC和SINOPEC分别名列第69、70位,同时两家公司也分别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一、二位。而CNOOC位居中国企业 500强第38位,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逐步从单纯的上游公司转变为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能源公司,并进入世界500强。
(2)资本与融资优势。从2000年4月到2001年2月,CNPC、SINOPEC和CNOOC相继在境外成功上市,这不仅表明中国石油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而且有利于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投资资金,扩大国外油气资源勘探规模,提高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水平。在2003年“亚洲企业1000”排行榜中,虽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只排在第20位和第28位,但是它们被认为是最赚钱的公司。
(3)一体化经营优势。1998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大重组,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沿进行产业链延伸,原有的勘探、开发、炼制、运输、国内销售和对外贸易分割的体制已为三家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石油公司所取代,真正成为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并逐步与国际上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接轨。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为其与国外石油公司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国际化经营的初步基础和经验。中国石油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其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在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石油地质理论创新、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走过十多年国际化经营之路的CNPC已经开始进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而紧随其后的SINOPEC和CNOOC近年来也加快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它们在参与海外不同规模、不同合作模式项目的开发、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从事跨国经营的宝贵经验。
(5)中国石油企业还拥有一支素质相对较高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石油专业技术力量。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弱势(W)
(1)企业管理不成熟。三大石油公司在总体上缺乏一个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作为国内的竞争对手,对于如何在跨国经营中形成合力、一致对外尚缺乏清晰思路。同时,中国的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管理还不完善:有的母公司给予海外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不足,使之坐失良机;有的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放任自流,导致其国际化经验难以落实国内母公司总体经营战略。此外,由于国有投资主体自我约束机制不强,境外公司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2)国内资源基础压力大。中国目前探明石油可采储量52.8亿吨,剩余石油可采储量22.5亿吨,人均可采资源量只有10吨,居世界第37位;而且 2002年中国的油气储采比分别只有14.8和40.6,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6.3和60.7(据BP能源统计)。上个世纪中期发现的油田,现在普遍进入高含水期(地下水含量超过80%),开发成本上升,产量减少,效益下降。而且十年来新发现的油气田,多处于中国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开发难度较大,需要国家和石油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这表明,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任重道远。
(3)资产结构不合理。中国石油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炼油厂和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项目。2003年中国炼油厂开工率不足80%,然而,国内石油巨头却竞相新建或扩建千万吨级以上的炼油厂。同时,有关数据显示,CNPC的勘探开采只占资本支出的61%,SINOPEC只有40%,而西方石油公司这方面的平均支出则为70%。在国内原油产量不足的情况下,三大石油企业如若不能在海外获取更多资源份额,将难以提高抵御国际石油市场风险的能力。
(4)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外跨国石油公司都是在占有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控制的石油资源量占加工总量的比重往往都在50%以上,甚至超过 100%。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不惜斥巨资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但很多项目大多位于储量日渐减少的地区,或者是西方大型石油公司不愿光顾的低回报的小油田。此外,由于中国石油企业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成品油和相关产品环保标准和质量相对较低,加之原油综合生产成本高,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性不强。
(5)不大熟悉国际环境。石油作为战略资源,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而且常常与国际环境和产油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连。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不过十多年,缺乏一支外语好、既懂经营业务又熟悉国际法律的高素质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而且各公司对大国争夺石油的格局及其影响、产油国政治局势的走势、各国法律的特征和运用、地方文化与风俗关系等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处理技巧。
外部环境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机会(O)
(1)全球石油资源量和可采储量呈现增加趋势。在目前高油价条件下,有不少人对世界石油的基础和前景持悲观看法。应该看到,自从石油工业诞生百余年以来,石油资源即将耗竭的论断一直不绝于耳。但是,这些言过其实的论断总是不断被历史事实所否定。其实,对世界最终可采的石油资源量的评估总是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修改、调整和提高。这表明,中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是有一定的资源基础的。
(2)中国加入WTO后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入世不仅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在WTO多边贸易机制内享受国民待遇,而且还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更便捷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促进企业技术更新、装备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石油经济全球化和石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得各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一种“集体安全”,为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一定条件。
(3)中国与大多数产油国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题的今天,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和平外交政策受到世界各国普遍赞扬。中国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与世界上大多数产油国都建立了良好外交关系。特别是与中东、北非、中亚和俄罗斯等“世界石油供应心脏”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从而为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4)中国经济外交和能源外交初见成效。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巨大而稳定国内市场,为中国发展与产油国之间的“大经贸”关系和开展经济外交创造了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中国通过石油外交为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氛围。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不平衡分布,许多石油资源国出于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考虑,都竞相实行对外开放,每年有数百个石油勘探开发的招标和双向谈判机会。这就为中国的能源外交和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外在条件。
(5)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地震技术的发展使深海石油开采、复杂地形地貌等地区石油勘探开采成为现实。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和电讯技术的自动钻井系统、智能完井系统、油气人工举升技术、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以及油田开发中的地震可视化技术等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所有这些,都为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构建了较高的技术平台。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威胁(T)
(1)同业对全球油气资源控制权的竞争更加激烈。目前,美国及欧洲石油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4/5的优质石油资源,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它们的“势力范围”并不容易。中国处在亚太新的能源消费增长中心,与周边石油消费大国(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的竞争和冲突将不可避免。中国石油企业其在国际市场的油气拓展的有利空间可能被不断挤压。
(2)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地缘政治压力和风险较大。中国在海外的石油投资和石油进口主要集中于中东、北非、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地区和国家。目前中国进口的石油一半以上来自中东,由于该地区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锐、领土纷争较多,政局最为动荡不定。而且由于伊拉克战争后美英等国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中国石油企业进入该地区或从该地区进口石油,不仅要处理较为微妙的大国利益关系,而且会承担较大的政治风险。
(3)石油霸权主义的威胁与海上运输生命线的安全隐患。过去,石油资源一直是大国争霸的重要对象,现在大国势力仍然在博弈全球优质油气资源。特别是美国,其能源战略目标就是利用其军事、经济的优势建立一个多重结构的全球石油霸权体系。为此,美国不仅垄断了大量的石油资源,而且控制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石油通道,例如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以便对其他国家进行制约。而中国60%的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等海上路径的依赖十分严重,这势必对中国海外石油运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4)“中国石油威胁论”不断抬头。近年来,美国等国家有意忽视伊拉克战争引起的油气地缘政治动荡、美欧大石油垄断资本减少投资和限制产量等因素对世界油价波动的根本性影响,却不断散布“中国石油威胁论”,说什么中国石油过度进口造成了世界油价上涨、中国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已构成对美国、日本等能源安全的威胁和挑战、中国可能采取军事手段维护石油安全,从而威胁地区稳定与安全等。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拓展屡遭干扰、排挤的多个事例,证明“石油威胁论”制约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5)全球石油供应安全风险依然存在。石油作为战略商品,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全球石油供应链和价格形成机制除了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外,往往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以致于石油价格在某种情况下常常表现为所谓的“政治价格”。1973年以来的30年间,世界石油价格的多次暴涨由政治事件引起的。2004 年油价持续走高的事实表明,一旦主要国际石油市场出现“风吹草低”,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或供应链暂时中断的风险就可能出现。
战略对策
基于上述SWOT分析,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战略的选择应是企业自身的优势(S)和弱势(W)、外部环境所包含的机会(O)和威胁(T)的相互匹配而成跨国经营SWOT战略矩阵: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并提出十个战略对策要点(见下表)。
综上所述,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实施国际化经验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依托国家力量和政府能源外交,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实现国家石油安全为己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以油气勘探开发和经营为龙头,以低风险竞争或竞争下的合作为纽带,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尽早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跨国石油公司。
为什么柳州的消费比广东的还要高呢
三年多以前,因某些原因,我在广西柳州生活了半年多。
柳州的物价水平,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最简单的一个对比,就是当地鸡蛋、煤气、蔬菜等的售价。
柳州鸡蛋不论斤两卖, 是说板, 一板鸡蛋24个, 10块钱/板,绝不还价。当时,江苏常州鸡蛋售价2.80元/斤。按照一般的常识,24个鸡蛋,大概3斤,在所谓的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区,只要8.40元。煤气,常州地区89元/15kg,柳州105元;蔬菜价格也如此,比常州地区大约贵5%~10%。
好,这个对比我当时就没想得通,为什么广西这么穷,穷得甚至柳州这样的工业城市,也没有几条像样的街道,日常食品价格,却比全国贫富差距最小、民众相对富裕的江南地带更高。
但是现在,拜中石油中石化所赐,我想通了。由此,我也想通了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为什么以购买力衡量的话,国内消费品价格其实比国外高。这就是柳州和常州地区鸡蛋差价的问题。
第一,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必须以税收、上缴、市场管理费用等种种手段和方式分摊到鸡蛋里,蔬菜里,煤气里。每个环节都在增加鸡蛋的成本,反映到市场上,就是比经济发达地区的鸡蛋,比广西低。因为,总行政成本接近的话,可分摊个体数减少,必然单个可分摊成本上升。
第二,各级政府某些官员的腐败成本也在分摊进我们所有的市场流通商品中。他们获取的每口五粮液每枝雪茄烟泡的每个妞,其实,最终,都由我们每个纳税人通过各消费环节为他们支付,利用手中权力,他们可以或明或暗巧立名目征收这费那金,甚至,卖掉子孙赖以生存的土地。
第三,中石油中石化之所以面对高过国外2倍多的国内油价依然死不松口降低汽油售价,唯一的理由,就是目前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在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他们和搞不好经济建设的某自治区政府一样,只要我的日子过得好,管他百姓死活经济发展干什么?
我们拭目以待吧,随着劳动用工成本逐步上升,国内高昂的能源资源价格,已经把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堵死,任何救经济的政策出台,如果解决不了垄断集团利用手中掌握的各方面资源为自身寻求最高附加值的掠夺,如果解决不了官僚集团层层盘剥日益疯狂的以权谋私的冲动,国内任何救市政策都将宣告无效,扬汤止沸,有何益处?美国上一轮的经济衰退主因就是持续坚挺的石油价格,现在,我们则是在垄断集团及官僚群体人为制造的价格坚挺中,眼睁睁看着一个个企业走向死亡。
原油价格涨跌对黄金价格有什么影响?原油与黄金的关系!
一、原油涨跌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1、原油价格上涨会催生通货膨胀据相关资料显示:原油价格每上涨10%,通货膨胀率就上涨约1%,通货膨胀导致人民手中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相当于损失了钱,而购买黄金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保值,因人民对黄金的需求扩大,最后导致黄金价格上涨。
2、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原油和黄金价格呈正相关的关系牢不可破,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特殊时期,两者也曾将背离过这种关系,如:20世纪70年代,油价一直位于高位,但黄金价格不涨反跌,主要是因为美国财政部为了阻止投资者对黄金的投机性需求而白买部分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祖师也采取相同的作数,导致黄金市场供给增加,价格难以上涨。
二、原油价格与金价关系:
黄金是通胀之下的保值品,而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胀会随之而来,经济的发展不确定性增加。这时候黄金保值避险的作用就会受到人们的青睐。黄金与原油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原油价格的上升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上升,原油价格下跌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下跌。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与原油波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区别,一般来说,黄金价格与原油价格正相关。黄金价格与原油价格的关系。
听说上海的中石油和部分中石化的油价下调了,请问在松江和金山哪些加油站的价格是下调的啊?
1 宝山 锚地加油站 军工路4103号
2 宝山 江杨加油站 江杨南路1101号
3 宝山 大场加油站 沪太路3075号
4 奉贤 奉城加油站 奉城镇川南奉公路9999号
5 奉贤 海滨加油站 星火工业区明城路东侧
6 奉贤 钱桥加油站 钱桥镇金钱公路4348号
7 奉贤 青村加油站 青村方灯车站(南奉公路4135号)
8 嘉定 高家加油站 曹安公路16号桥西首
9 嘉定 华亭加油站 浏翔公路6001
10 嘉定 黄渡加油站 曹安公路4680号
11 嘉定 嘉定加油站 沪宜公路3145号
12 嘉定 协通油气站 曹安公路4181号
13 嘉定 马陆加油站 宝安公路2991号
14 金山 枫泾加油站 枫泾镇朱枫公路9990号
15 金山 干巷加油站 干巷镇金张公路2699号
16 金山 金松加油站 松隐镇北首亭枫公路2060号
17 金山 南茂加油站 朱行镇亭卫公路6511号
18 金山 兴塔加油站 兴塔镇亭枫公路兴新路口
19 金山 朱泾加油站 朱泾镇朱枫公路(亭枫公路八塔桥南首)
20 静安 常德路加油站 常德路557号
21 闵行 闵永加油站 虹梅南路505号
22 南汇 航头加油站 沪南公路5475号
23 南汇 临彬加油站 万祥镇万和路393号
24 南汇 下沙加油站 沪南公路4615号
25 南汇 周浦加油中心 沪南公路3651号
26 南汇 祝桥加油站 川南奉公路4887号
27 浦东 川沙加油站 华夏东路2311号
28 浦东 东塘加油站 东塘路118号
29 浦东 凌兆加油站 归泾村路180号
30 浦东 楼厦加油站 川周公路6899号
31 浦东 新浜加油站 周祝公路2970号
32 浦东 杨思加油站 杨思路8号
33 普陀 沪实油气站 新村路19号
34 普陀 武宁加油站 武宁路911号
35 普陀 中环加油站 新村路1391号
36 青浦 金青加油站 沪青平公路5876号
37 松江 乐都加油站 乐都路53号
38 松江 闵松加油站 石湖荡镇2号街北首
39 徐汇 虹光长联加油站 中山西路1555号
40 徐汇 园林加油站 龙吴路889号
41 杨浦 第四十五加油站 军工路2498号
42 闸北 第十加油站 天目中路620号
大家广东中山的俗语吗?给些。。5该。
以下是标准的广东话俗语,在中山也很流行。
罗汉请观音
——多人集资请一个人饮宴或食饭。
张天师遇鬼迷
——精于此道的人也会失手。
老猫烧须
——这句和上句也是一样意思的。
多只香炉多只鬼
——多一个人来把利益分簿
鸡脾打人牙铰软
——给予别人一些利益,使人可以对自己在言论上作出一 些帮忙或偏袒。
水过鸭背
——一些事情过后便全忘了。
白鸽眼
——指看不起人,有势利眼光的人。
海上无鱼虾为大
——地方上没有出色的人物,那么就算分量不够的人,也 能变成大人物。相当于北方话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但中山人不那样说。
上好沉香当烂柴
——把珍贵的东西当作贱物。
食谷种
——没有正常收入,依靠积蓄为生。
棚尾拉箱,走得就走
——走得很狠狈、匆忙的样子。
一为神功,二为弟子
——一举两得。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落雨收柴
——形容工作做得很敷衍,很马虎。
山大斩埋有柴
——每椿收获不多,但积聚起来便很多了。
古代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战国初期燕国的疆域大约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东北一角。全境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燕昭王时,随著国力的强大,疆域也大为拓展。
占领了中山北境一带,今唐县、望都一线成为燕国的南境。燕将秦开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直到辽东、朝鲜半岛北部,并一度占有齐国大部分的领土(除了莒、即墨两城)。
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得涿郡之易(保定)、容城、范阳,北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
乐浪、玄菟,亦宜属焉”。 也就是说,燕国东面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门,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阳,北面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国的地方。乐浪、玄菟,也都属于燕国。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燕国:
一、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
周朝诸侯国燕国,是周朝众多诸侯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几个国家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大封诸侯,其中封自己的弟弟姬奭到燕地,燕国正式成立。周朝设立燕国主要目的是防御东北方向的山戎。
公元前7世纪,山戎进攻燕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应邀协助防御,一举击溃山戎,燕国得以保全。战国时期,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偏居东北,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不过在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进攻齐国,攻占齐国70座城,齐国险些灭亡。
战国后期,燕赵战争频繁,燕国胜少负多,国力进一步削弱。公元前227年,面对秦国的大举东进,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结果功败垂成。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进攻燕国,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二、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
前燕建立者是鲜卑族人慕容氏,很可能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口口声声要兴复的“大燕”。东晋时期,五胡内迁,东北方鲜卑族人慕容皝统一慕容部落,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立为王,国号燕,史称前燕。前燕建立后,首要任务是应对南面的后赵。
公元342年,前燕击败后赵的20万军队,稳定了局势。公元350年,前燕与冉魏交战,采用铁锁战马之术,大败冉魏,杀冉闵,之后长驱直入,一举消灭冉魏。
之后前燕与东晋在中原地区展开交战。前燕胜多负少,公元369年,前燕慕容垂在枋头之战大败东晋。公元370年,前秦凭借投降的慕容垂一举消灭前燕,少帝慕容暐被俘,前燕灭亡。
三、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
西燕建立者是前燕末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公元384年,慕容泓趁前秦淝水之战大败之际,打出复兴燕国旗帜,建立政权,史称西燕。当年6月,慕容泓被杀,慕容冲掌握大权,掌权后,慕容冲与前秦在长安附近大战,大败前秦,攻占长安。
公元386年,政权内部斗争加剧,慕容冲、慕容顗、慕容瑶等君主先后被杀,直到慕容永称帝,政权才算稳定。之后慕容永又与慕容垂产生大燕正统之争,公元393年,灭掉翟魏的慕容垂大举进攻西燕,394年6月,后燕军队攻破长子,慕容永被杀,西燕灭亡。
四、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9年)
后燕建立者是前燕皇帝慕容皝之子慕容垂,公元384年,慕容垂趁前秦淝水之战大败之际,打出复兴燕国旗帜,在荥阳称王,史称后燕。后燕建立后,与北魏拓跋氏关系良好,后因利益冲突,关系割裂。公元392年,后燕攻灭翟魏,趁机进攻西燕,公元394年,后燕灭西燕,后燕势力达到顶峰。
之后在与北魏的参合陂之战中惨败,后燕开始衰落。公元396年,北魏进攻后燕,后燕屡战屡败,公元398年,后燕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分出去成立南燕,后燕只剩辽西很少地盘,公元407年,冯跋行废立之事,后燕落入冯跋掌握之中,公元409年,冯跋废后燕皇帝自立,后燕灭亡。
五、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
南燕建立者是后燕君主慕容宝之叔慕容德,公元398年,慕容德在滑台称燕王,史称南燕。南燕成立后,在北魏、东晋夹缝中生存,国小人微,不过慕容德以弹丸之地,东接西挡,政权逐渐稳固。
公元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超继位,不思进取,再加上国内争权斗争,南燕国力更加衰落。公元409年,东晋派大将刘裕讨伐南燕,南燕连战连败,公元410年,慕容超兵败被俘,南燕灭亡,这是慕容氏燕国最后一位君主。
六、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
北燕是汉人冯跋所建立,公元409年,后燕权臣冯跋废后燕主自立,国号仍为燕,史称北燕。北燕建立后,冯跋吸取后燕灭亡教训,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北燕出现了战乱年代难得的安定局面。
公元430年,冯跋去世,其弟冯弘继位,此时北魏已经非常强盛,连年侵略北燕。公元436年,为了抵御北魏进攻,冯弘投靠高句丽,同年高句丽杀掉冯弘,北燕灭亡。
七、王燕(公元615年——公元618年)
公元615年,王须拔带领农民起义,建立政权,国号燕,史称王燕。王燕建立后,转战山西、河北等地。公元618年,王须拔在战斗中身亡。魏刀儿继任统领,同年被窦建德所灭,王燕灭亡。
八、高燕(公元618年——公元624年)
公元618年,农民起义领袖高开道占领北平,自称燕王,史称高燕。高燕建立后,先是臣服唐朝,后又反复。先后三次借助突厥势力进攻幽州都未能成功。公元624年,高开道被部将逼杀,高燕灭亡。
九、伪燕(公元755——公元763年)
伪燕是由唐朝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所建立,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建国称帝,国号燕,史称伪燕。伪燕建立后,大举进攻唐朝,起初十分顺利,攻占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入四川。
之后,伪燕内部政权斗争,安禄山、史思明先后被儿子杀掉,这也为唐朝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自杀身亡,伪燕灭亡。
十、桀燕(公元911——公元913年)
桀燕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911年,刘守光在幽州称帝,国号燕,由于刘守光统治期间十分残暴,故史称桀燕。桀燕建立后,便受到李存勖进攻,李存勖带着“三支箭的故事”进攻刘守光,公元913年,李存勖攻破桀燕都城,之后刘守光也被俘虏被杀,桀燕灭亡。
百度百科-燕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