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美国油价跌了_油价上涨美国
1.公司创富——《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2.请问巴菲特有没有投资失败的经历?
3.为什么巴菲特不惧油价下跌,反而狂买西方石油呢?他哪来的底气?
4.巴菲特共有几次重大失误?详情是怎样的?
公司创富——《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为哉?”
19世纪末,当大清朝饱受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已经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如此评价公司的威力!
公司是一个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是一种生存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时至2009年时,公司为全球81%的人提供了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
《公司的力量》是央视《大国崛起》原班人马历时两年,奔赴欧亚美8国,深入50余家世界级公司而制作的一档大型纪录片,汇以成书,图文并茂,言简义丰!一本难得的经济学大众普及读本,一本系统而又妙趣横生的商业教案,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普通公司职员都值得一读,经典不容错过!
独家访谈,财经人物、知名学者关于公司、经济的精辟语录,给予思想的启迪;启示录系统梳理总结,厘清公司发展脉络;人物小传简述近代经济人物主要成就,辅之各类精美带给人身临其境的美感。
该书以唯美的电视解说词呈现,从公司诞生到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从国家特许垄断到自由市场体制;从理论演变到制度完善;从技术革命到理论创新,视角涉及公司使命、文化、财务、薪酬、劳工保障、社会责任、市场,监管以及经济危机等,均通过精炼笔触勾描阐述。这里有声名显赫的商业巨头;有享誉百年的公司;有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有别出心裁的创新先例……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荷兰等新兴国家争夺海上霸权创办东印度公司,到21世纪以美国微软、苹果崛起为代表的信息浪潮席卷全球,一部风云激荡的经济发展简史,风雨苍黄,群雄并起,细细品读津津有味。
帝国的殖民统治,带着国家赋予的特许状,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密西西比公司,开始伴着欲望和血腥的掠夺财富征程,对财富的贪求,赤裸裸的经济侵略,一度令公司声名狼藉。在英国东印度公司鼎盛时期,拥有超过30万人的武装力量,尽管叫公司,但实质就是一个。
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横空出世,倡导通过平等契约发展经济的自由贸易,提出“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62年,英国通过了《公司法》,最终完成由“特许公司”到“注册成立”的革命性转变,告别特权时代,成立公司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一只无形的手,一直在指引着公司创富。这只手便是市场,在经历了国家强制垄断经营后,公司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获得更强的生命力,真正意义开始造福人类。
英雄们开始粉墨登场,卡耐基、洛克菲勒,福特、西门子,松下幸之助……他们在这群雄逐鹿的经济领域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从成本控制到流程管理再到融资扩张,创办并发展了公司,真可谓步步莲花,蒸蒸日上。此际,钢铁大王卡耐基的钢铁厂在20年时间里把吨钢价格从100美元降到12美元,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炼油厂在10年时间里把油价降低了80%……自由市场经济几乎所向披靡,托拉斯盛景呈现!
资本逐利欲望愈炽,劳资冲突、贫富分化随之加剧,美国丹诺律师发出高于财产权的呼声,“进步运动”启动,社会保险机制开始酝酿,工会组织开始建立,公司制度得到矫正完善,为公司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时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人们惊恐发现,原来自由市场不是万能的。艰难时刻,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渐渐恢复了民众信心,施行“罗斯福新政”,伸出“有形之手”开始监管经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经济模式。
当被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称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缔造通用公司的“沉默超然”的斯隆先生闪亮登场,并交出令资方满意的财务报表,标志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奠定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公司创富征程开启新的里程!
时至1936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奠定宏观经济理论,这又是一场经济学上的革命。
时光如梭,日征月迈,步入世纪之交,当智力与资本结合,公司再次迎来腾飞契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表现出更强劲的动力,贝尔实验室、晶体管发明,班加罗尔崛起,美国硅谷演绎神话,比尔盖茨、乔布斯开始主导世界,一项项奇迹不断被刷新,留给人们的是无比的惊叹!
此际,地球村脉脉相通,公司触角延伸,世界正被抹平!
掩卷沉思,洋洋洒洒一部公司史,波澜壮阔,却鲜有中国身影!因种种原因滞后,但勤勉的国人从未气馁,知难而进,奋起直追,而今,中国通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征程走完西方近300年的发展历程,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欣喜欣慰。
以往鉴来,居安思危,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多差距,还有许多路要走,但毕竟希望曙光已现。
公司聚力,公司创富,公司的力量足以兴国安邦,振兴民族,予民福祉!那么,公司的力量又源自何处?公司者,公共管理之组织,作为每一名成员,凡夫庸言庸行,然殚精竭虑,才尽其用,亦可藉此投身兴邦伟业,竭尽匹夫之责!
?
请问巴菲特有没有投资失败的经历?
巴菲特犯下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纵横市场近四十年,战果辉煌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也曾遭遇难堪的挫败。根据纪录,
他历年来在柏克夏海瑟威公司股东会上总共承认做下六项错误的投资决策。不过尽管如此,他仍庆幸自己不曾犯下他最担心的错误
:声誉的受损。
巴菲特的六大错误投资是:一、投资不具长期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企业。一九六五年他买下柏克夏海瑟威纺织公司,
然而因为来自海外竞争压力庞大,他于二十年后关闭纺织工厂。
二、投资不景气的产业。巴菲特一九八九年以三亿五千八百万美元投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然而随着航空业景气一路下滑,
他的投资也告大减。他为此一投资懊恼不已。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发明飞机的怀特兄弟的看法,他回答应该有人把他们打下来。
三、以股票代替现金进行投资。一九九三年巴菲特以四亿二千万美元买下制鞋公司Dexter,不过他是以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票来代替现金,
而随着该公司股价上涨,如今他购买这家制鞋公司的股票价值二十亿美元。
四、太快卖出。一九年巴菲特以一千三百万美元买下当时陷入丑闻的美国运通五%股权,后来以二千万美元卖出,若他肯坚持到今天,
他的美国运通股票价值高达二十亿美元。
五、虽然看到投资价值,却是没有行动。巴菲特承认他虽然看好零售业前景,但是却没有加码投资沃尔玛。
他此一错误使得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东平均一年损失八十亿美元。
六、现金太多。巴菲特的错误都是来自有太多现金。而要克服此一问题,巴菲特认为必须耐心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
巴菲特表示自这六项错误的投资行动中学得不少教训。然而他也指出,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错误。他最怕的是会犯下损及他声誉的错误。
巴菲特2008年对康菲石油公司股票的投资就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最大背叛。巴菲特所说的最大的错误,指的就是他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的时候,大量增持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股票。2007年底,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持有1750万股康菲石油公司股票,而截止去年年底,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持有的康菲股票达到了8490万股。这导致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为什么巴菲特不惧油价下跌,反而狂买西方石油呢?他哪来的底气?
恐惧与贪婪,是普通人与投资大师之间天然的界限。为什么巴菲特不惧油价下跌,反而狂买西方石油呢?他哪来的底气?
1、内容
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一度接近140美元高位,巴菲特也是在这期间表现出对能够乘着油价东风而起飞的西方石油的兴趣,自从3月初第一次披露对这家能源公司的持股情况以来多次加仓。此外,《巴伦周刊》认为,巴菲特可能认为西方石油依然被低估,目前西方石油的预期市盈率仍不到6倍,而且可以对冲通胀上升的风险。还有一点是,巴菲特喜欢美国公司,而西方石油大约80%的产量来自美国国内。
2、为什么巴菲特不惧油价下跌,反而狂买西方石油呢?
原油被视为最好的通胀对冲工具俄乌冲突,以及过去几年缺乏对新油田的投资,均阻碍了供应,导致从欧佩克到美国的原油产量都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尽管各国都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但疫情后化石燃料需求一直强劲。不过,尽管偏爱西方石油,但巴菲特的投资实际上遍及了能源领域,囊括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他曾声称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任何一边走极端都是疯狂之举。
3、巴菲特他哪来的底气?
巴菲特喜欢专注于美国市场的企业,而西方石油80%的能源产量都来自美国本土。巴菲特通常会悄悄地、稳步地购买股票,就像他在2016年末至2018年购买伯克希尔最大持仓?苹果公司(AAPL)时那样。巴菲特可能会遮遮掩掩,他有时会请求监管机构批准在一段时间内对伯克希尔的股权购买保密,就像他在2020年伯克希尔收购雪佛龙时所做的那样。
后记:与一些有社会意识的投资者不同,巴菲特对投资能源行业毫不犹豫,所以他狂买石油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巴菲特共有几次重大失误?详情是怎样的?
美国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年报说
这位被奉为“股神”的投资大师在同时公布的致股东信中承认,去年一些投资的时机没有把握对,给公司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虽然2009年经济仍将“步履蹒跚”,但他相信美国会迎来“好日子”。
承认错误
投资石油让公司损失数十亿
过去一年中,全球投资者遭遇惨重损失。当大多数企业股价暴跌时,巴菲特砸出近200亿美元大举抄底。年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现金从一年前的443.3亿美元骤减至去年年底时的255.4亿美元。其中,巴菲特累计斥资145亿美元从通用电气公司、高盛集团以及“箭”牌口香糖公司购买固定收益的优先股,另将包括部分企业股票变现资金在内的大约60亿美元用于其他企业收购。
不过,投资大师偶尔也有“走眼”的时候。巴菲特承认,自己去年犯下至少1个重大投资失误,即在国际油价接近高点时加仓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从2007年持有的1750万股增至去年年底的8490万股。他说,自己没有想到去年能源价格能如此暴跌,这一投资失误给公司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此外,他还花2.44亿美元购买两家爱尔兰银行当时看上去“便宜”的股票,但随着全球金融股暴跌,公司财务报表上不得不再减记2700万美元账面损失。
传递希望
“美国的好日子,就在前方”
展望美国经济的前景,巴菲特保持谨慎乐观态度。他在信中说,虽然他不能预测企业股票会如何表现,但美国经济在整个2009年仍将“步履蹒跚”。以公司所持股票的行业表现来看,家具、珠宝店等与消费、房地产业相关的零售行业去年遭受重创,今年很可能继续表现糟糕;公用事业和保险业等企业去年均取得不错业绩,冲抵了部分投资损失。
巴菲特最后以美国经济的历史表现为投资者鼓劲,称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时期面临比现在更严峻形势,但美国无一例外地克服这些困难,经济依然逐渐恢复并向好。“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的经济体系随时间推移而表现十分突出,”巴菲特说,“它已经释放出其他体系所没有的人性潜能,还将继续这样下去。美国的好日子,就在前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