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平台价格-钻井平台原油价格调整
1.全球巨无霸公司破产,导致瓦拉里斯公司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2.最近安哥拉的经济和生意好做吗
3.石油钻井平台是怎么固定在海上的?
4.人类破坏矿产资源的例子
5.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是怎样的设备
全球巨无霸公司破产,导致瓦拉里斯公司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瓦拉里斯作为一个巨无霸公司,拥有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居然宣布破产了,说实话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感觉我在做梦。
关于瓦拉里斯的破产细节就是在8月19日的时候在美国申请破产,根据媒体的报到上面可以看到,瓦拉里斯公破产后的总资产大概是130亿美金,其中还拥有78亿的债务,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有543亿了。这么大的债务,即使是想找人来接盘也不是一下子可以办到的。而且这几年瓦拉里斯的财务报表也不尽如人意。这下子更加使这家公司的情况雪上加霜了。
那么瓦拉里斯破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难看出,在全球经济萎靡的情况影响下,根据媒体报到,截止目前已经有50家的能源企业申请破产了。这些企业的债务合计已经达到了近500亿美金,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能源企业会变成这样情况呢?
因为疫情原因,全球的经济已经开始加速走下坡路,石油作为工业生产必需品,需求量也开始下滑。从这里就开始了连锁反应,需求量的下降引起了石油出售,出售减少了油气企业的利润也开始减少,但是成本这东西可是实打实存在。因而许多企业因为成本居高不下,慢慢的就进入了亏损状态。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朋友会问。 那为什么不停止运作减少成本呢?因为油气开采这个东西,只要开始了就没有那么容易停下来了。一旦要停止那么成本会更加大。
因此瓦拉里斯作为油气的巨头,它的破产并非偶然。而是一个行业都面临冬天,只要经济不复苏,石油的供应量上不来,油企的日子依然不会好过到哪里去。甚至接下来破产的公司会越来越多。最近安哥拉的经济和生意好做吗
安哥拉曾经属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有
安哥拉海岸外石油钻井平台
一定的工农业基础,但连年战乱使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毁坏,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2002年内战结束后,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安哥拉现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引资国之一。石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年12月,安哥拉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攀升,安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增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2010年安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1%,居全球第一。通胀由2003年的76.6%降至2011年的11.4%。根据安2009-2013年发展规划,安政府将继续把国家重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作为主要任务,提出新建100万套经济住房,创造32万个就业岗位。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安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9年经济增长2.4%。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之国际油价回升趋稳,安经济开始复苏。2010年、2011年经济分别增长3.4%和4%。2012年,安哥拉启动了“安哥拉制造计划”。2012年10月,安宣布成立主权财富基金。2013年安将发行新版宽扎货币,新版货币与现行货币等值兑换,新版货币增加多项防伪技术,将逐步取代现行货币。预计2013年安哥拉经济增长率为7.1%,通胀率为9%,外汇储备超过400亿美元。[1]
安哥拉经济为世界成长最快速的经济体之一,但在1975年至2002年的安哥拉内战破坏后,现今仍在重建中,虽然有大量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钻石、水力蕴藏及耕地,但安哥拉依然贫困,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农业维生。于2002年,在27年的内战结束后,开始修复基础建设、政治及社会机构。近年来,因国际油价上涨及产油量增加,使安哥拉经济成长迅速,但由于贪腐、国营事业管理不当,尤其是石油产业最为严重,而此产业占了安哥拉国内生产总额的50%,90%的出口总额及80%的政府收入。
虽然有大量的天然资源,但人均所得仍然为世界最低之一,有85%的人口以农业赖以维生,石油产业则为经济的重心,占45%的国内生产总额及90%的出口总值,快速的经济成长完全因上涨的油价及每天超过140万桶的产能,石油生产控制权由Sonangol集团所垄断,此集团则为安哥拉政府所有,随着从石油大量的收入,政府开始执行道路、基础建设的建造计划。
在殖民时期的最后10年,安哥拉为非洲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然现今几乎所有粮食却须依赖进口,由于战争局势,乡村地区埋设许多地雷,使得农业活动近乎停滞。部分重建计划已执行,然而,在渔业最为显著。于1975年之前,咖啡生产足以供国内使用,并能外销,由于内战,现已荒废。钻石则为Jonas Savimbi的UNITA借由非法交易取得收入。其他资源如金矿、渔业、铁矿、咖啡及水果等皆有待开发。
安哥拉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木薯、谷类、香蕉、大蕉、棉花、木材、玉蜀黍、棕榈油、蔬菜、麻、咖啡及烟草。矿产则有钻石、铁、石膏、沥青、盐、石灰石、磷酸盐及锰。有炼油工业,主要分部于卡宾达的滨海地带,产品占近年出口收益的75%以上。亦有食品加工、造纸、纸浆、水泥及纺织工业。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蕴藏了80亿桶石油,内陆也有出产钻石。経济潜力非常高。内战终结后、毎年在贸易上共取得30亿美元以上的盈利。
安哥拉地大物博,未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且为葡萄牙属地,因而有“非洲的巴西”之称。
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1207.69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7.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7045美元
货币名称 宽扎(Kz)
汇率 1美元=95.83宽扎
通货膨胀率 9%
失业率 20%
外汇储备 334.14亿美元
外债总额 217.78亿美元
工业
石油和钻石开采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业还有水泥、建材、车辆组装和修理、纺织服装、食品和水产加工等。为非洲第二大产油国,2011年原油产量6亿桶,平均日产165.9万桶。2011年石油天然气产值占安国内生产总值的45.9%。2012年原油产量为170万桶/日,石油业产值占安国内生产总值的43%。预计2013年原油产量为184万桶/日。2012年,安扎伊尔省索约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年产520万吨。安正在本格拉省洛比托市兴建大型石油炼化厂。2008~2011年,安哥拉地质矿产业年均增长11.8%,钻石生产年增长2.5%。2010年原钻产量为836.2万克拉,2011年为833万克拉,为世界第五大钻石生产国。[7]
农业
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良好。安哥拉独立前,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还大量出口,被誉为“南部非洲粮仓”,其剑麻和咖啡出口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但长达数十年内战给安农业生产体系造成严重破坏,近一半的粮食供给依赖进口或援助。全国可开垦土地面积约3500万公顷,截止2014年耕地面积约为350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5%,人均耕地面积0.18公顷。北部为经济作物产区,主要种植咖啡、剑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区为产粮区,主要种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麦、土豆、豆类等作物。截止2014年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主要农作物平均单产低,玉米为500千克/公顷,水稻为1000千克/公顷,大豆为200千克/公顷。粮食尚不能自给。2011年粮食产量总计140万吨,蔬菜产量为1600万吨。2011年农产品产量较2010年增长8%,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29%。2011年全国缺粮约200万吨。2011年安哥拉咖啡产量为1740吨。[7]
渔业
渔业资源丰富,渔场作业条件好,风浪小,可全年作业,多数中、小渔业公司已私有化。盛产龙虾、蟹、各种海洋鱼类。渔业为安重要产业,从业人员约5万人。独立前,捕鱼量达100万吨/年。2012年渔业总产量为35.45万吨,全年进口量为6万吨。[1]
畜牧业
安牧场面积5400万公顷,南部为传统畜牧饲养区。截至2011年8月,牛、猪、羊圈养数分别为537.8万、212.7万、792.1万头,家禽1412.3万只。畜牧业可满足安国内50%左右的牛羊肉和鸡肉供应。[1]
旅游业
2010年,访安游客为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1%,旅游业收入约5.5亿美元。游客主要来自欧洲(40%),美洲(19.5%)和非洲(18.1%)。酒店数量增至145家,平均入住率89%,酒店业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安哥拉建立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如罗安达省奎卡玛国家公园、莱多角旅游区,马兰热省卡兰杜拉旅游区,宽多库帮戈省奥卡万戈旅游区,莫西科省卡米亚国家公园等。安哥拉与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建立了跨境自然环境保护区。大黑羚羊(Black Antelopes)是安哥拉独有的动物,也是安哥拉国家的标志和象征。[1]
建筑业
安哥拉正处于战后重建时期,基础设施、民用住房等建筑业市场容量巨大,使建筑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世界各国的建筑承包商云集安哥拉,主要包括安哥拉当地企业Maboque、Somague、葡萄牙的Mota-Engil,SoaresdaCosta、TeixeiraDuarte,Edifier和Escom、巴西的Odebretch、CamargoCorrêa等。中资企业则有中信建设、中水电、CMEC、中国港湾、中国路桥、中电子、中铁四局、中铁建十三局、中铁建二十局、中铁国际、江苏国际、葛洲坝、山东高速、广西水电、广西建工等。随着大量外国企业涌入,安哥拉建筑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8]
财政金融
2013年2月,安哥拉国民议会通过2013年国家财政预算。总额6.64万亿宽扎(约663.6亿美元),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社会领域支出占33.5%,公共管理支出占24.6%,采购及服务支出占17.8%,国防和公共安全支出占18%。安将通过加大对非石油产业扶持,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均衡发展,加强经济多元化,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将继续调控通货膨胀,实施稳健的债务和货币政策,规范金融行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截至2012年底,安哥拉22家银行共开设了1155家分支机构。主要银行有:储蓄和信贷银行(BPC),国际信贷银行(BIC),安哥拉发展银行(BFA),安哥拉投资银行(BAI),太阳银行(Banco Sol),千禧银行(Banco Millenium)等。[1]
对外贸易
2013年外贸总额为970亿美元。近几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出口
337
444
639
408
506
673
692
709
进口
110
137
210
227
167
202
229
261
差额
227
307
429
181
339
471
463
448
2012年,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占安当年出口总额的45.8%)、美国(13.7%)、印度(11%)、南非(4.1%)、其他地区(25.4%);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中国(占安当年进口总额的20.8%)、葡萄牙(19.5%)、美国(7.7%)、南非(7.1%)、其他地区(44.9%)。
主要出口石油、钻石、天然气、咖啡、剑麻、水产品及其他养殖产品、木材、棉花等,主要进口机电设备、交通工具及其零部件、药品、食品、纺织品等。[1]
外国资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业、钻石开采、液化天然气、公共工程、建筑、渔业和加工工业等。安哥拉是吸引外资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主要投资国有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葡萄牙、德国、西班牙、日本、巴西、南非、韩国等。首都罗安达是外资最集中的投向地,此外北宽扎、南宽扎、、威拉、扎伊尔和卡宾达等省也吸引了较多外资。至2010年底,外国对安哥拉累计直接投资915.5亿美元,安哥拉对外投资48.83亿美元。预计2011年外国对安哥拉直接投资148.5亿美元,较2010年的99亿美元增长50%。2012年1-5月,安哥拉共吸引外资约8亿美元。
2011年5月,安哥拉颁布新的私人投资法,提高了最低投资额,不再区别对待本国和外国投资者;重点鼓励有利于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投资,特别是向经济落后地区的私人投资;根据每个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将公路、铁路、电力、农业、加工业、社会住房等确定为优先发展领域
不过要小心这个国家,说乱也乱,是非洲著名的黑三角区域,艾滋病,枪战,在那里很多
石油钻井平台是怎么固定在海上的?
海上钻井平台可大致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其中移动式又主要包括自升式和半潜式。
(1)固定式钻井平台,直接固定于海底的钻井平台,是通过管架结构在海底将平台固定,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位置固定不变,不能再移动。
(2)自升式钻井平台是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固定方式是通过桩腿(支柱)固定,在出现意外的高海浪时,可以增大平台离水面的距离来提高抵抗能力。
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打完井后,将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钻井位置继续作业。
(3)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这种平台固定方式主要通过锚链加动力控制系统(如果发生漂移,平台上面的平衡动力装置会启动,把平台推回去原来正确的位置)。
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
扩展资料
1897年,在美国加州Summer 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1920年委内瑞拉搭制了木制平台进行钻井。
1936年美国为了开发墨西哥湾陆上油田的延续部分,钻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并建造了木制结构生产平台,两年后,于1938年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油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制结构平台改为钢管架平台。1964-1966年英国、挪威在水深超过100米、浪高达到30米、最高风速160千米/小时、气温至零下且有浮冰的恶劣条件下,成功地开发了北海油田。标志着人们开发海上油田的技术已臻成熟。
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在近海开展石油商业活动,原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0%左右。
百度百科--钻井平台
百度百科--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人类破坏矿产资源的例子
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经过: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11名工作人员亡。据悉,这一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BP)租赁。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010年4月24日起漏油不止。事发半个月后,各种补救措施仍未有明显突破,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5000桶,并且海上浮油面积在2010年4月30日统计的990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此次漏油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美国及北极近海油田开发带来巨大变数。受漏油事件影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的部分地区以及密西西比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事发当天,在白宫表示,命令内政部长肯·萨拉查对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一事展开详尽调查,在30天内提交报告。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宣布,漏油事件的影响已经不是英国石油公司还有它的承包商越洋钻探公司能解决得了的,美国政府或将大规模介入,现在救灾还在进行当中。有专家预计,救灾的花费会在10亿美元左右。
这个油井刚要完工,尚未投产,由英国石油公司所有。 英国石油公司内部调查显示,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由一个甲烷气泡引发。 另外,漏油最后一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状况。工人在钻井底部设置并测试一处水泥封口,随后降低钻杆内部压力,试图再设一处水泥封口。这时,设置封口时引起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促成一个甲烷气泡生成,导致这处封口遭破坏。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达400万加仑计算,再漏油3个月,就相当于漏出约3.78亿加仑,即约143万立方米。“这可能成为和平时期(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英国石油公司(BP)利用“灭顶法”堵塞墨西哥湾油井失败,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数百群众冒雨示威抗议政府跟石油公司截油不力。
2010年6月23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 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1958年~~1960年,钢铁时期。对铁矿石、煤矿、树木的大批砍伐、挖掘。
全民大炼钢铁,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多少代积累下来的树木,一年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百年树木,毁林一年。
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是怎样的设备
2 月 9 日报道:日前," 海洋石油 981" 开赴印度洋海域进行钻井活动。这是中国自行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首次赴海外作业。也就在不久之前,这座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的 " 海洋石油 981" 号获得了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4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上海装备制造业获得的国家级科技进步最高奖项,标志着上海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中心的目标又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 海洋石油 981" 号创造了多项 " 世界第一 " 和 " 国内第一 ",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该平台长 114 米,宽 89 米,高 117 米,最大钻井深度为 12000 米,最大作业水深为 3000 米,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并可在东南亚、西非海域进行钻井作业。其成功建造和使用,填补了我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领域的空白。
技术创新防止墨西哥湾漏油悲剧再现
2010 年 4 月,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钻井平台 " 深水地平线 " 号的防漏油屏障—— " 防喷阀 " 未正常启动。"981 号 " 平台总设计师、七〇八所研究员沈志平介绍,"981 号 " 在攻坚过程中充分汲取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深刻教训,首次创新设计并成功应用了本质安全型深水钻井防喷器控制系统。" 当平台发生火灾和爆炸等恶性事故而失去所有控制信号时,海底防喷器会自动关闭。" 从本质上可完全避免类似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发生,能确保 " 海洋石油 981" 号的作业安全。
此外,"981" 号还首次建立了考虑南海内波流等特殊灾害环境条件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理论研究方法和设计技术体系,创新研发出针对南海环境条件的钻井平台新船型 ; 首次建立了基于海洋环境与钻井工况耦合作用下的隔水管理论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通过实验首次发现了隔水管的 " 三分之一效应 " 与 " 上下边界效应 ",为隔水管安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首次突破了国内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的精度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了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总装建造和配套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实现了 DP3 动力定位与锚泊定位的双定位系统优化设计与智能控制。双定位系统节约原油 20 吨 / 天,二氧化碳减排量为 63 吨 / 天,对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作用显著。
宣示主权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14 年 5 月,"981 号 " 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并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 17-2-1 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陵水 17-2 为大型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测试日产天然气 56.5 百万立方英尺,相当于 9400 桶油量。这是 " 海洋石油 981" 平台建成以来的首次测试作业,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模块化测试装置第一次成功运用。此前,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的海上油田水深普遍小于 300 米,大于 300 米水深的油气勘探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南海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 70%蕴藏于 153.7 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按照 "981 号 " 钻井平台的最大作业水深 3000 米,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南海地区。
专家预测,油气地缘政治冲突是中国今后十年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最严峻的主题。"981 号 " 钻井平台的成功测试在宣示主权、介入南海油气资源竞争的姿态意义甚至大于其技术上的实际意义。也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勘探开发深水油气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沈志平表示:" 海洋石油 981" 投入钻井,打开了南海地区石油开发的新局面。七〇八所也期待着,上海能以此为契机创新产业发展,早日成为中国的海洋工程新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