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美元的产生影响

2.迪拜详细资料

石油美元的产生影响

为什么金价冲天跌_为什么金价跌了

西方经济专家非常关注巨额石油美元将如何在世界经济中进行周转。专家表示,石油美元要么消费掉,要么存起来。如果石油出口国使用石油美元,那它们就会扩大从其他国家的进口,从而维持全球的需求。但是,看来它们不会花费很多钱,而是倾向于保持比石油进口国更高的储蓄率。阿联酋和科威特储蓄率高达GDP的40%。因此,石油消费国收入向产油国的转移,将导致全球总需求的趋缓,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石油出口国将大量石油美元用于储蓄,投资全球资本市场,它们能为石油进口国的经常账户逆差提供资金,事实上等于是借钱让进口国消费高价石油。但这样增加了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会提高资产价格,压低石油进口国的债券收益率,有助于刺激石油进口国的经济活力。经验表明,大量石油美元对石油生产国的经济既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问题在于如何使用和储蓄这些美元。有专家认为,靠石油发横财会延缓产油国的经济改革。当前石油输出国的花费要比过去少,保留大量盈余,用以偿付债务,增持资产。

石油美元出现之后,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为产油国提供了丰富的资金,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它们长期存在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二,使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收支发生了新的不平衡,国际储备力量的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比如石油大国俄罗斯由于油价上涨,赚到了更多的石油美元。预计2005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大约为900亿美元。截至2005年9月18日,俄不仅提前偿还了欠巴黎俱乐部的巨额外债,而且将黄金和外汇储备提高到了 14.54亿美元。第三,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石油美元投放到国际市场之后,一方面充实了国际信贷力量,满足了许多国家对长、短信贷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游资在各国之间流动。时而投资于股票,时而投资于黄金和各国货币,导致股票、黄金和外汇市场更加动荡不定。 美国要惩罚伊朗,军事打击或经济制裁似乎迫在眉睫。但是,伊朗的态度非但没有软化,反而变得更为强硬。除了拒绝停止铀浓缩活动外,伊朗还宣布将于2008年3月20日成立石油,并将以欧元作为石油定价和交易的货币单位。

伊朗想用“石油欧元”取代“石油美元”的决定,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双方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并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的同意。从那时起,美元与石油紧密挂钩,二者之间被画上了无形的等号,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美元储备。如果“石油欧元”果真在国际石油市场出现,无疑会对“一家独大”的“石油美元”构成挑战。

另一方面,“石油欧元”也绝非天马行空的臆想。这是石油出口国的进口和出口结构所决定的。例如,1998~2002年间,OPEC国家的石油出口中,22.4%出口到了美国,21.1%出口到了欧盟,其中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伊朗出口到欧盟的比例分别比出口到美国的比例高55、和36个百分点,而印度尼西亚、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的石油则主要出口到了日本。与之对应,同期OPEC国家有37.2%的进口来自于欧盟,仅有13.6%的进口来自于美国。既然如此,石油出口国就有更灵活多样地取进出口计价货币,规避货币错配的经济冲动。从长期趋势看,全球石油定价和结算中的美元垄断地位除了对美国有利,对美国以外的各国几乎都未必有利,这决定了石油出口国集团必然存在用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货币定价和结算的基本战略。因此,除了美国,各国对石油欧元的构想也并不排斥。 类似于金本位,但是不同于金本位的货币时代,黄金作为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任何人都可以向国家造币厂申请将其所有的黄金铸造成金币或将金币溶成金属块。黄金的输入和输出在国与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转移。它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欠债还钱是无法逃脱的。唯一就是黄金本身价值波动罢了。

但是石油美元不对称性导致其权利和义务分离,美国制造权利(美元),维护美元信用和威慑力(美元武力),石油生产国提供义务(石油),只要美国的武力仍然可以征服世界,你持有美元就可以兑换任何人的石油。

通过锁定石油,美国人享受欠债填写美元支票的权利,负有维护美元信用和美元武力的义务。

只要世界的原油还在用美元交易,石油本位的美元就不会垮。

一旦美元换石油的权利受到侵害,美国有义务维护美元武力(震慑力)。所以尽管科威特、伊拉克战争让美国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但是凡事挑战石油本位的活动必须严厉打击,所以美国不是无缘无故打击他们。

美元要么因为美国武力不足以保护石油本位失败,要么美元信用不足失败,在实际国际活动中,武力失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有石油本位,美国有集合全球的力量打击任何挑战石油本位的一切活动。

所以美元很难迅速崩盘,最可能是长期风化,美元信用不断挑战大家容忍的极限,但是任何人都没有能力动用全球力量,但是逐渐走弱是可以预期的后果,所有的美元都不会有人对其作最后的偿付义务。美元走完全弱之后,几乎不大可能再出现统治世界的虚信用支票。世元是人们普遍期望的一种构想而已,如何下一步实践,我们拭目以待。 正常关系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净进口国,石油价格上涨无疑会给美国的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并导致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从历史情况来看,历次石油危机都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衰退,并且是导致美元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但是对美元实际汇率走势的分析将不同于前述对一般石油进口国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国际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油价的上涨意味着对美元支付需求的上升,因而美元仍有可能继续保持强势货币的地位,从而使分析变得复杂。

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均表明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导致美元实际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概括而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美元名义汇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美元实际汇率水平的波动。

首先,油价的上涨会全面提高生产资料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而通货膨胀又会提高名义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国内信贷需求水平的上升,进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美国。国外资本的流入将导致美元汇率的上升。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又常常会加强美元的升值过程,联储往往在石油价格上升的初期取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这样利率水平的升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其次,油价的上涨使得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出现盈余,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增加,产生所谓的”石油美元”,这些石油美元出于逐利的需要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大量购买美元资产,进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第三,油价的持续上升会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使得石油进口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确定性,因而这些国家纷纷提高他们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率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对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在上述三方面影响机制的综合作用下,美元在面临石油价格上涨时出现名义汇率水平上升的情况。在名义汇率上升的情况下,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化取决于美国国内的物价水平与国外价格水平之比。由于美国的石油消耗比其他国家要大,因此油价上涨对美国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要比其他国家大。这样相对物价水平的上升与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化方向一致,因而在油价上涨时,美元的实际汇率水平将会上升。

当因为需求或者政治因素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由于高度依赖进口原油的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利益,作为世界货币,美金可以透过贬值促进出口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但专业的投资者为了避免美金贬值所带来的损失,会选择在期货市场上买进大宗商品,如原油,黄金或者农产品以抵消货币贬值所带来的价值损失。而这种投机又会进一步推高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而过高的期货原油价格又会加剧生产者的忧虑并进一步打压美国经济,造成投资者预期降低和经济环境恶化,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市下跌。而下跌的股市又会进一步加剧恶性循环,资金逃离,推高期货,最终导致通胀。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各国央行往往要取行动已控制货币的供应来避免货币汇率过分波动。

非正常关系--美元走弱反向推高油价

美国经济下滑,用油减少,需求减少,油价下跌。但是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下滑,美元贬值,石油以美元计价,所以,美元跌,油价涨。

分析人士认为,油价涨势主要因美元走弱,而非供求关系变化。截至10月13日北京时间19:00,纽约商业(NYMEX)原油期货主力11月合约报82.62美元/桶,上涨0.95美元,涨幅为0.66%;伦敦布伦特(IPE)原油期货11月合约报84.30美元/桶,上涨0.78美元/桶。

美元持续贬值是幕后推动力量。分析人士认为,受益于美元走弱,大宗商品作为替代投资品的吸引力逐渐增加,国际油价与美元也越发明显地呈现负相关走势。

(拓展)

作为一种世界货币,美元的升值与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市场经济,即由货币的供应和需求所决定;而原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没有其它有效能源可以替代。那么,美元和石油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又是何种因素在潜意识地作出主导呢?

美元与原油关系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随着法国、德国、英国在战争中受到重创而走向崩溃的边缘。而与其相提并论的美国不仅毫发无伤,还在此次战争中受益匪浅。在布雷顿?林体系会议上,他以“雄霸天下”的姿态独裁地将传统抵御通货膨胀的贵金属——黄金的价格固定在了每盎司35美元,从而掌握了世界贸易体系。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危机的蔓延,美元开始大幅度地贬值,而美国在出现贸易赤字的时候却无法履行此前会议上的承诺——兑换黄金的业务。但各国和主要银行之间还是将黄金的结算货币定位在美元身上,这使得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的走势出现了负相关性——作为各国外汇储备的美元一旦贬值,就会使得各国抛出美元换回具有保值性的黄金,从而使得金价上扬。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终于无法再实施下去了。15年,“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又寻觅到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关系——与原油挂钩,于是与欧佩克(包括伊拉克、伊朗、沙特、委内瑞拉等原油出口大国)进行多次磋商,终于达成了只以美元进行原油贸易的协定。也就是说,美元成了国际原油计价和结算的货币,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市场对美元的支付需求,从而使得美国的名义汇率上升。而与此同时,美国也同样是世界上的原油消耗大国,所以,美元的实际汇率也会跟着上涨。这就使得市场上产生了以下情况:买入美元→买原油→原油支付需求增加→汇率上扬。这本是一件利好美元的事情,可物极必反,事实上,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却为美元汇率的上涨带来了压力,即原油价格上涨→各行各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其它商品价格上涨→居民的消费成本加大→尽量减少消费需求→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美国经济呈现放缓乃至衰退迹象→汇率下降→美元贬值。

而美元的贬值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国的出口以及刺激市场的投资活动,但却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生产国增产来抑制油价的意愿,并带高油价,即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下挫→原油生产国减少产量(市场需求不曾降低)→原油供不应求→油价上涨→刺激市场的投机活动→推高油价→美元汇率走强。为此,美元与原油的关系在不经意间开始了类似“跷跷板”似的负相关征程。

如今的美元与原油

对比以上欧元/美元与原油价格的走势图,我们可以发现:2008年2月初,原油价格和欧元/美元汇价双双出现下跌的行情;此后,当原油开始形成多头,且全力上冲的时候,欧元/美元也不甘落后,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汇价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上扬行情;直至近4月份的时候,原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整理过程,而无独有偶,欧元/美元的汇率也跟着进入了休整期;但当原油整装待发、一飞冲天的时候,欧元/美元的汇率也开始蓄势前行,创下新高。一波又一波,一浪又一浪,原油价格和欧元/美元的汇率总是处在“如影随形”的状态中。

7月中旬,在原油价格冲高的带动下,美元的汇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的巨额亏损,又给了深受伤害的美国经济重重一击,美元也再次沦落于被大幅抛售的境地。正当市场猜测美国经济是否能够“绝处逢生”之时,原油价格的冲高回落让美元汇率再次回归原有区间,兑欧元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斗,直至笔者截稿为止,这场战斗仍未分胜负。看来,在油价这匹“野马”还未脱缰之前,美元反弹或许还存在一线生机。 纵观当前的美元和原油,两者之间“此起彼伏”的关系已经相对固定,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原油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而与之相生相克的美元,是否会随着“对手”的消失而长居跷跷板的底座或是高峰?同样,如果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原油生产商们不再受制于与美国的协议,取以欧元等货币来对原油进行计价的话,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将很可能被其它货币取代。为此,美元要想继续被万人所躬,就必须取有效措施,一方面让低迷的美国经济重振雄风,再展辉煌;另一方面,美国必须明白“先知先觉”的道理,在原油并未真正消耗殆尽之时,寻觅一种新的来取而代之,就像15年原油代替黄金那样。

迪拜详细资料

以下内容均为网上资料。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面积3885平方公里,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2002年人口达111.2万。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二位,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它也是整个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如今的迪拜成了奢华的代名词。 经纬度

城市位于北纬25度16分,东经55度20分。 地理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人口226万,面积为4,114平方公里。迪拜实行开放的政策,目前迪拜的常住居民中有80%为外来人口,来自150多个国家,中国人大约有7万。

气候  迪拜的夏季(4-10月)酷热,气温高达45℃以上,局部沙漠地区有小沙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气温不低于7℃。12月至2月为雨季,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新年伊始的迪拜气候适宜、阳光和煦,正是外国游客充分领略当地风情的黄金时间。

建筑 迪拜人有无穷的魄力,什么都要称得上世界之最。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最高大楼、世界最大的人工室内滑雪场、世界最大的游乐园、世界最大的办公大楼…… 金帆船酒店

金帆船酒店是迪拜的骄傲,它宛如一艘巨大而精美绝伦的帆船倒映在蔚蓝海水中,随时准备乘风破浪。除了别致的外形,金帆船酒店还提供全年普照的阳光和阿拉伯神话式的奢华——这幢造型如船帆般的豪华酒店坐落在离岸280米的小岛上,必须经过专用的桥才能到达。进入酒店你才知道什么叫金碧辉煌,无论是接待处的蜗牛背景,还是高高的立柱,全是耀眼的金色,连门把手,厕所的水管都是爬满黄金。不过在沙漠国家,水和金子一样金贵,走进大门,迎面中庭前的喷水池,水柱在灯光的映衬下婀娜飞舞,变化无穷,猛地窜起冲天水柱,竟高达10几层。滚动电梯两旁是10几米高的水族箱,一边乘电梯一边就像漫游在海洋馆。这里的每一套客房都是复式,落地的玻璃窗可以270度看海景,躺在床上就可欣赏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阿拉伯海湾美景;每个房间都在170平方米以上,卫生间超过25平方米,设有巨大的浴缸;大堂的地板上、房间的门把手、卫生间的配件都是不折不扣的黄金。酒店所有的客人都要预约,非住宿或不在酒店餐饮的客人是进不去的。 人工岛

迪拜人工岛由朱美拉棕榈岛、阿里山棕榈岛、世界岛3个岛屿群组成。从高空俯瞰阿联酋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坐车游览城市,你会发现迪拜崭新的高楼比比皆是,全是近几年刚刚落成的,而且每一件风格独特,都是世界著名设计师的手笔。比如正在建造的迪拜塔,目标是世界最高塔,塔的高度暂时保密,怕后来者超越;将建的“迪拜乐园”要成为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比美国的迪斯尼大8倍;在海底要建一座有数百间客房的豪华饭店,为全球独创。当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正在建造的三个填海人工岛,两个棕榈树形的棕榈岛已经动工,一个以世界地图为规划的世界岛也即将开工。岛上有别墅、宾馆、公寓、办公楼和商厦,将以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度设施,吸引全世界的富豪前往生活。据介绍:将于2006年建成的小棕榈岛,其别墅在开盘3天便预售一空,买家来自174个国家,其中包括成龙、碧咸、克林顿等国际名人。 迪拜塔

迪拜塔--世界最高的建筑项目,2004年开始兴建,预计2008年完工。目前建至512.1米。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设计,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建筑设计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形,基座周围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这座将居住和购物集于一身的综合性大厦最终高度将达到700米以上。迪拜塔加上周边的配套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迪拜塔37层以下是一家酒店,45层至108层则作为公寓。第123层将是一个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个迪拜市。建筑内有1000套豪华公寓,周边配套项目包括:老城、迪拜MALL以及配套的酒店、住宅、公寓、商务中心等项目。 正在兴建中的阿联酋“迪拜塔”近日已建至第141层,达512.1米,高度和层数已超越台北的101大楼,正式成为 全球第一高楼。这个耗资10亿美元的建筑将于今年落成,届时大楼高超过160层,最终高度818米。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迪拜塔”自2004年起兴建,其承建商Emaar集团一直都保持神秘,没有透露任何建筑。根据高层建筑暨都市集居委员会(CTBUH)的国际准则,无论是建筑物结构高度、顶层地面高度、楼顶高度,还是包括天线或旗杆之类的高度,竣工后的"迪拜塔"都可谓举世无双。“迪拜塔”不但高度惊人,连建筑物料和设备也“份量十足”。“迪拜塔”总共会使用33万立方米混凝土、3.9万公吨钢料及14.2万平方米玻璃。大厦那么高,当然需要先进的运输设备。大厦内设有56部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0米,另外还有双层的观光升降机,每次最多可载42人。

此外,“迪拜塔”也为建筑科技掀开新的一页。为巩固建筑物结构,目前大厦已动用了超过31万立方米的强化混凝土及6.2万吨的强化钢筋,而且也是史无前例地把混凝土垂直泵上逾460米的地方,打破台北101大厦建造时的448米纪录。 交通 迪拜路面宽,车速快,严禁超速,不可随意停车,如酒后驾驶,不但驾照被扣,还将被监禁1个月。驾车时系好安全带,严禁使用手机,否则将罚款400迪拉姆。 经济 总体十分富有,但也有经济泡沫。 2009年当地时间11月24日,迪拜酋长国最大的企业“迪拜世界”宣布,将推迟6个月偿还债务,令全球金融市场为之巨震。

首先是股市,美国三大股指分别下跌了1.48%-1.73%,亚太股指更是一片惨淡,日本跌3.22%,香港4.84%,韩国4.69%,上证综指2.36%。然后是市场。金价、油价分别重挫了1.1%和2.4%,白银则下跌了2.5%。与此相反,美元汇率绝地反弹,美国国债由滞转旺,原本在"经济已经触底回暖"乐观情绪激励下旺盛的投机情绪,仿佛顷刻间荡然无存。

迪拜危机是旧有危机的新体现

“迪拜债务危机,并不是一场新的危机,可能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后体现。”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陈炳才说。迪拜债务危机是因为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资金链条断裂、工程项目过多停工所造成的,本应该与欧美由金融衍生产品价值缩水导致的房地产价格暴跌同步反映,但金融危机期间债务没有到期,国际资本又大量流向迪拜,因此,债务问题在过去一年间被隐藏了。迪拜债务危机爆发通常会有一个时滞,因此,这只是旧有危机的新反映。

迪拜是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其非石油贸易占阿联酋国家的70%,依靠设立自由贸易区和免税吸引外商,其旅游业发达进而带动大量房地产投资。因此,专家认为,迪拜的贸易、港口经济和休闲、旅游等非石油经济增长性比较稳定,迪拜债务危机在未来两三年内有望解决。 贫富差距://.ciein/news/2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