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飙升 弃油转电将成主流?

2.2021年油价将迎新一轮调整,是否有上涨的趋势

3.国内成品油价将迎五连涨

4.油价五连涨,买SUV要省油怎么选?

油价飙升 弃油转电将成主流?

国际油价继续上涨_国际油价迎来五连涨

这几天,油价问题牵动着不少燃油车车主的心,甚至一度上了某社交平台的热搜榜,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

由于东欧局势紧张,市场担忧供应问题,前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明显,在此次计价周期内,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势。国际油价上涨直接增加我国原油进口成本,进而影响到产业链下游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而且还将抬高诸多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并通过生产链传导至消费端,导致通胀水平上升。

3月1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新一轮油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750元和720元,迎来今年年内“五连涨”。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5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62元,以北京地区为例,价格调整后,92号汽油售价8.64元/升,95号汽油达到9.18元/升。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需花费432元,增加29.5元。

如果一台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耗油8升的车型,调价后每月加油花费将达到1382.4元。因此,有部分网友对此直呼“油价涨的肉疼”,让很多车主有了“开得起车、加不起油”的说法,并称“加满一箱油能买一辆自行车,加四箱油能买一辆电动(自行)车”。

对于未来油价的走势,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内供需两方面因素都将对油价产生影响,而俄乌局势仍是影响油价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供给方面,市场对原油供应短缺的忧虑仍未有效缓解,国际能源署预计俄罗斯约300万桶/日的原油产能将因出口受阻而被迫关闭。欧美主要原油消费国和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之间仍在围绕是否加大增产力度进行博弈。

在需求方面,高油价以及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均对原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综合来看,后期油价将以震荡运行为主,如果俄乌达成停战协议,油价仍有较大幅度的下跌空间。

能源问题专家刘满平也表示,前期油价高涨主要是受俄乌冲突导致市场非理性上涨,“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一旦市场适应此因素,或者冲突有所缓和,油价肯定会下跌。”

总而言之,油价未来走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国际局势,但此轮油价上涨对于电动车主来说,似乎并没有影响,可以说,甚至还能拉动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有车主表示“年前买的电动车,瞬间觉得自己很睿智”,“该把油车卖了换新能源车吗”等等。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对此也表示,“今年国内油价在3月份创出近10年来的新高,高企的油价直接推高燃油车日常通勤使用成本,为新能源乃至油电混动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持续拓展基盘量级。”

有网友认为,油价涨了,也趁今年还有补贴政策,这时候买电动车肯定合适。是否真的如此呢?事实上,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车时也面临难题,这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上涨以及今年补贴退坡等方面,导致新能源车型价格上涨,直接拉高了购车成本。

就在3月15日,消费者们普遍关注315晚会的当天,小蚂蚁和QQ冰淇淋两款也于17日开始涨价,上涨幅度为3000-7100元不等。此外,网传小鹏汽车将于3月21日上调全系车型售价,其中P7涨幅为2万元,P5以及G3i涨幅为1万元,目前这一消息虽然未经官方证实,但是也说明涨价可能是迟早的事。

事实上,进入2022年以来,至少有近20家车企宣布新能源车型涨价,涨价幅度在数千元至数万元区间。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原定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12月31日之后所有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补贴,另外免购置税政策也将取消,都将大幅提升新能源车型的购车成本。到那个时候,也是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正面竞争的时候,同级别的新能源车购车成本一定高于燃油车,但用车成本一定低于燃油车。

如果作为一位持币待购的准消费者,一边是油车用车成本提升,另一边是新能源车购车成本提升,显然这里面的费用是需要综合估算的。比如说,比亚迪秦EV本轮涨价6000元,如果加上补贴(12474元)以及购置税金额,购车成本起码在现在价格基础上,增加1.5万元以上,如果把这部分增加的成本,用到同等价位燃油车上,够支撑增加的用油成本花费多长时间。只有这个账大概算明白了,才能作出更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当前,受到油价、芯片、电池原材料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消费者油车“加不起油”,新能源车型又“买不起车”的情况,但这些都由不可控原因导致,油价上涨能否形成弃油转电的需求,将值得重点关注。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油价上涨,还是车价上涨,都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油价持续上涨,那将继续利好新能源车。如果油价出现回调,同时受到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车价格再度上调,那么多数消费者又将会倾向于购买燃油车。尤其是到明年补贴完全退坡,新能源车市场失去政策扶持,是否还能够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选项,或者说,为鼓励新能源车的持续发展,现有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是否能够延长(毕竟今年两会期间已有此类声音),我们将拭目以待。

2021年油价将迎新一轮调整,是否有上涨的趋势

油价问题不仅涉及每个居民的日常出行,还涉及工业生产。由于全球油价进一步上涨,这意味着油价可能会继续上涨。一些人说,石油价格可能在一年内翻一番以上。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我们国内的油价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

这是关于油价上涨的新闻。全国各地的加油站纷纷提高了油价。虽然涨幅不大,但对市民来说,一罐油的加价可能会高出5~10元。与此同时,这并不是今年第一次提高油价。油价可能再次突破7元大关。

根据《国家节假日安排意见》和《国内成品油调价规则》,2020年我国成品油已进行了25轮调价。第一次调整时间为1月24日24:00,然后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从整个2020年油价调整的角度来看,油价在6月、7月和8月经历了三次上涨,10月至12月经历了五次夸张的上涨。油价下跌集中在今年前几个月,主要是在2月和3月,9月和11月分别下跌了三次和两次。其余大部分被困。

在2021年油价上涨后,它已经实现了连续五次上涨。在连续五次上涨的背后,意味着世界经济复苏越来越快,人们对经济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词语将导致石油短缺和价格上涨。除了恢复人民的工厂外,经济刺激还带来了温和的通货膨胀。这就是说,石油需求突然变大,导致产油国产油不足,价格上涨过多。

尽管近期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基本消化了此前的利好,但有必要为再次上涨寻求新的积极推动,沙特产量的进一步减少仍能为油价提供强有力的底部支撑,从而降低持续下跌的可能性。目前,石油市场良好发展的趋势保持不变。预计欧美原油在下一个周期持续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新一轮原油变化率可能从正值开始。预计下一个调价周期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可能面临“六连涨”。

国内成品油价将迎五连涨

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五连涨”即将落实。

1月12日为本轮调价周期第七个工作日,大宗商品资讯机构金联创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国内参考的原油品种均价为53.41美元/桶,变化率为4.19%,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135元/吨。

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当天国内参考原油变化率为2.62%,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上调135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限价均上调0.11元/升。

在沙特表达额外减产意愿,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等利好的刺激下,近期欧美原油期货连续上涨,WTI原油期货突破50美元/桶的大关。

截至北京时间1月12日收盘,因欧美疫情严峻及欧洲多国加强管控举措,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蔓延,美元走强也令油价承压,当天油价整体变化不大。

其中,2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02%,报收52.25美元/桶;3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59%,报收55.66美元/桶。

若本次油价上调最终落实,将是2020年11月19日以来,国内成品油价连续第五次上调,同时也是近两年来的首个“五连涨”。

戴田东表示,在接下来的三个工作日内,欧美原油期货或延续震荡走势,目前测算的原油变化率处于正值高位,本轮油价最终将上调。

隆众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多数地区0号柴油的价格将保持在5.9元-6元/升左右,92号汽油的零售限价将保持在5.9-6.1元/升左右。

按照当前成品油调价周期测算,2021年首次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月15日24时开启。

油价五连涨,买SUV要省油怎么选?

国内的油价一涨再涨,对于日常用车频繁的车主来说,油价上涨会增加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国内汽油价格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连续涨了五次,这让不少车主感到无可奈何。

虽然好消息是6月8日起油价将有小幅度的下滑,但是显然这对于准备购车的朋友相当不友好。尤其是SUV一直被吐槽油耗过高,但也有例外,比如说以下推荐的4款,10万左右的价格,油耗却最低仅为8L,非常给力。

长安CS55

指导价:8.39-13.29万

百公里油耗8L

CS55全系搭载的为一台1.5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与CS75身上的是同一款。略有不同的是,CS55的这台1.5T发动机并没有使用直喷技术。而且,该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较CS75上的1.5T发动机分别少了14马力和5牛米。但是总的来说,55的1.5T发动机总体上也略胜普通的2.0L自吸发动机。

众所周知,75的油耗不算低,那么没有搭载直喷的55凭啥比75要更省油。最为重要的一点是55的整备质量相较于75要轻一些,比如55的顶配车型相比751.5T的顶配车型就要轻个145kg左右,因此重量上带来的油耗优势显而易见。

[pagebreak]

而且,在油耗方面,55不仅对自己的老大哥有优势,在同价位的产品中也有轿车一般的经济表现。这主要得益于爱信6AT的加持。总的来说,55的动力总成匹配优秀,无论升降挡的平顺性或者加速的响应。各个转速段扭矩分配均匀,不会有传统涡轮车突兀的扭矩输出。大师认为,55非常适合追求动力操控,同时又对油耗有一定要求的消费者。

宝骏530

指导价:7.58-11.58万

百公里油耗7.3—8.5L

从销量来看,新兵上市的530成功接棒560。1-5月的销量(3月11日正式上市),530成功售出40949台,月均销售过万轻轻松松。所以说,530这款车,其实还是离不开560打下的基础。虽然530看数字比560小,但其实价格和尺寸是完全重叠的。530这个名字显得比560更年轻。而560本身就是一台很好开、空间越级、配置丰富的车。它最大的短板就是平庸的外在形象。而全新的530,继承了560所有的优势,同时从广受好评的510身上汲取了设计元素。

回到咱们的主题,油耗上530有良好的表现大师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在动力方面,宝骏530目前有1.5T和1.8L两种排量的发动机,但最为省油的是它的1.5T发动机。相信对宝骏熟悉的朋友对这台1.5T发动机并不陌生,旗下的宝骏560、宝骏730以及五菱宏光S3上也都在使用,技术相对成熟稳定。

尽管530匹配的是双离合变速箱,在行车质感上不会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但是在油耗的控制上,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的。总的来说,大师认为,如果宝骏510是比较适合做年轻人的第一台SUV的话,那么宝骏530我觉得更适合有家庭的消费群体。

[pagebreak]

传祺GS4

指导价:9.98-16.18万

百公里油耗8.3L

传祺GS4将马上迎来自己的中期改款车型吗,对于一款紧凑级市场内的老将而言,GS4一路以来收获了荣誉,也收获了消费者们的信任。虽然GS4在动力上有些鹤立鸡群,搭载1.5T就算了,还有1.3T供消费者选择,但是可见其上市这么久后,两款发动机的表现还是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的。

其中,传祺GS4搭载的200T发动机,整合运用多达46项世界领先技术,着重在设计先进性、工艺先进性及材料先进性三大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与优化,使得200T发动机同时实现大扭矩、低油耗以及低噪音表现。可以说,省油是广汽传祺gs4的一个比较大的亮点。

总的来说,传祺GS4的产品力较为平均,没有明显的劣势,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这样一款均衡的产品就非常适合那些不知道买啥,但买这个绝对不会错的消费者。

荣威RX5

指导价:9.98-18.88万

百公里油耗7.3L-8.6L

从账面数据而言,RX5的1.5T版本,并不出彩,处于平均水平线。但是在油耗上,RX5的1.5T版本拥有不错的表现。不过,大师还是更为喜欢RX5的那台2.0T发动机,它的直喷系统、进排气正时可调、双涡管涡轮和气门室盖与凸轮轴盖集成设计,都是对现阶段工艺水平、发动机耐久性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进行考量后设计制造而成的。

[pagebreak]

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1.5T还是2.0T车型,它们都匹配了双离合变速箱,其中1.5T的七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更是让人觉得有点膈应。这台变速箱的日常表现会让你觉得不够柔和,比较粗暴,但粗暴之余会有点傻。

总的来说,虽然双离合让RX5的舒适性打了折扣,但是在其他方面RX5又做出了平均线之上的水准。无论其配置、颜值、科技感、还是内饰的用料和豪华感的营造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大师认为,RX5会比较适合对动力表现要求不算太高的消费者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