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世界海洋石油安全环境?

2.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事故经过

3.美国最穷的州

4.原油市场的噩梦要来了,热带风暴,克劳德特即将袭击墨西哥湾沿岸,啥情况?

什么是世界海洋石油安全环境?

路易斯安那州多少钱买的-路易斯安那州原油价格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和空间资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的情况下,海洋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在人们疯狂地从大海中捞取利益的同时,海洋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中石油污染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石油的发现和使用,石油污染相伴而生。从1859年德雷克在泰特斯维尔钻出了第一口油井以来,石油污染开始表现。人们对石油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和连续的战后石油危机以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大量石油的开采、运输和使用等使海洋石油污染空前严重。据统计,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达200万~1000万吨,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160万~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每年约发生500起,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严重。

海洋石油环境污染主要是海底石油开采污染和油轮污染。

一、油轮

船舶污染主要是船舶压舱水、洗舱水排放和油轮失事事件(触礁、碰撞、搁浅等)。油轮作业排出的压舱水和洗舱水,通常含油3%~5%,以前这些含油废水大多直接排入海中,入海的油量可达百万吨,几乎接近总污染量的一半。后来,大多数油船实行了“洛特”(Lot)规定,对废水中的油进行了回收,因而对海洋的污染减轻了。然而,多年来的调查仍表明,海上油运交通线水域的油污染一般要更严重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数百艘油轮沉没,估计损失石油1000万吨,至今仍有石油从海底沉船的腐烂油箱中渗漏出来。在两伊战争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油轮遭到袭击,大量石油污染海湾。如图39-1所示,污染后的处理,工人们将砾石装桶,然后用高压喷枪来清除油污。

图39-1 某一漏油污染后进行清除

早期,国外重大海洋石油污染事故主要是由运输石油的油轮发生泄漏、沉没、解体所引起的海洋生态污染。

(1)1967年3月,利比亚油轮“托雷峡谷”号在英国锡利群岛附近海域沉没,12万吨原油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国海岸;1999年12月,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千米区域受到污染。

(2)1967年3月18日,利比亚油轮“托雷·卡尼翁”号在英吉利海峡中的七块石暗礁区因搁浅漏油12.3万吨。

(3)1972年8月21日,利比亚油轮“泰克赛尼塔”号和“奥斯维哥护卫者”号在南非海岸处发生碰撞,10万吨石油流入海里。

(4)1972年12月19日,油轮“海星”号在阿曼湾沉没,泄油11.5万吨。

(5)1975年6月7日,日本油轮“昭和丸”在马六甲海峡出事,溢油23.7万吨。

(6)1976年3月13日,载有25万吨石油的“奥林匹克勇敢号”行至法国海岸处,遭暴风袭击,船身裂为两截,船上原油全部倾泻入海。

(7)1978年3月16日,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超级油轮阿莫科·卡迪兹船舵失去了控制,随之在法国布列塔尼海岸搁浅,这是当时最严重的油轮溢油事件之一,也是损失最大的海岸搁浅航海污染事件之一。

(8)“大西洋女皇”号超级油轮泄漏事故(1979年,大西洋西印度群岛):希腊超级油轮“大西洋女皇”号(Atlantic Empress)和“爱琴海船长”号(Aegean Captain)发生碰撞爆炸,导致212万桶原油泄漏进入大西洋。

(9)1981年英国北海油田海上钻井平台和一艘希腊油轮漏油,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成为海洋生物的地狱,有数十万只海鸟罹难。

(10)1983年8月5日,西班牙油轮“卡斯特罗”号在非洲南部好望角附近海面起火,有近10万吨原油入海。“卡斯特留·贝尔维”号油轮事故(1983年,大西洋):事发南非海域,由于航行中遭遇大火,最终被破坏成两半,泄漏了186万桶原油。

(11)1989年3月,美国21万吨级油轮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搁浅,泄漏5万吨原油,严重污染了阿拉斯加海域。焚化遇难海洋动物尸体花费了半年时间,而且焚化后的油浸物质达5万吨之多,需要用船运往俄勒冈的有毒物质垃圾场处理。沿海1300千米区域受到污染,当地鲑鱼和鲱鱼近于灭绝,数十家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这曾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原油泄漏信托委员会2009年曾公布报告称,事故留下了“灾难性环境后果”,阿拉斯加地区一度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迄今仍未恢复;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始终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在这一区域栖息的小型虎鲸群体濒临灭绝。据估计,“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漏油事件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28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亡。

(12)“ABT夏日”号油轮事故(1991年,大西洋):伊朗籍油轮“ABT夏日”号(ABT Summer)在距安哥拉海岸以西约900英里(约合1448千米)的南大西洋水域沉没,约有192万桶原油泄漏进入大西洋。

(13)“MT天堂”号油轮事件(1991年,地中海,意大利):装载107万桶原油的油轮失火沉没。

(14)明格布拉克事件(1992年,乌兹别克斯坦明格布拉克油田):事发于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山谷地带,事故原因是一次爆炸引发了一场大火,燃烧了大约两个月,泄漏200万桶。事后紧急建造一座拦截坝,避免了更大的生态灾难。

(15)1992年12月,希腊油轮“爱琴海”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港附近触礁搁浅,后在狂风巨浪冲击下断为两截,至少6万多吨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亚沿岸200千米区域。

(16)1996年2月,利比里亚油轮“海上女王”号在英国西部威尔士圣安角附近触礁,14.7万吨原油泄漏,致超过2.5万只水鸟。

(17)1997年俄罗斯“纳霍德卡号”油轮在日本岛根县隐奇岛东北海域突然断为两截,在断裂过程中流出的原油形成数十条油带,对当地的海产资源造成极大损害。

(18)1999年满载两万多吨重油的“埃里卡号”油船在法国布列斯特港以南70千米处海域沉没,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带。而此时正值海鸟迁徙季节,因此大约有30万只海鸟成为“埃里卡号”油船泄漏事故的牺牲品。

(19)1999年12月,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千米区域受到污染。

(20)1999年12月12日,满载2000吨重油的“埃里卡号”油船在布列斯特港以南70千米处海域沉没,造成大量石油泄漏,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带。当时,法国西海岸至少20万只以上的海鸟成为“埃里卡号”油船泄漏污染海洋的牺牲品,这场事故已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

(21)2002年11月,利比里亚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至少6.3万吨重油泄漏。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千米海岸受污染,数万只海鸟亡。

(22)2007年11月,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二、石油开采

海上石油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4个阶段,每个开发阶段的一些特定活动都对环境有影响,这种影响在水中、海底和空气中具有复杂的表现方式,或产生物理效应或产生化学变化和生态变化。

图39-2 该油井发生爆炸时的

图39-3 该油井爆炸产生的滚滚浓烟

图39-4 漏油事件所引起的海洋生态灾难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达400万加仑计算,再漏油3个月,就相当于漏出约3.78亿加仑,“这可能成为和平时期(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英国石油公司(BP)利用“灭顶法”堵塞墨西哥湾油井失败。

2010年6月23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石油持续从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产生的黏稠混合物很难燃烧,甚至很难清理;这个季节的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诞生地;海岸线上有大量很难清理的沼泽。大风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和周围各州。这里有三种类型的海滩:砂质海滩、岩石海滩和沼泽海滩。例如佛罗里达州的砂质海滩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

最难清除的是沼泽地上的浮油,这里是深水地平线泄漏的石油最先流向的地方。肯尼尔表示,沼泽非常脆弱,清理浮油的尝试会对它造成严重破坏。浮油一旦渗入,必须砍掉沼泽上的草才行。不过它还能渗透到土壤下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清除石油。

吃石油的正常细菌必须有氧气才能产生作用,在沼泽地的土壤里,它们没有足够氧气进行这一过程。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飓风季6月即将到来,专家相信到时浮油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尽管这听起来似乎与直觉不符,但是一场大风暴将有助于驱散和冲淡浮油。欧文顿说:“飓风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尘器。”它经常会把一切清理干净。但是对于持续不断的石油泄漏事故来说,飓风起不到彻底清理的作用。

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海洋石油环境保护问题,美国忌惮于石油泄漏引起的灾难后果,下达了近海石油禁采令:

1969年加利福尼亚的滨海小城圣巴巴拉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井喷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个南加利福尼亚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给当地居民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此后,近海采油受到越来越多民众和环保组织的抵制。于是,里根任期内的美国国会在1982年通过一项法律,禁止在大部分大陆架上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范围是距海岸线4.8~322千米。这项法案每年都被延期一次。

而由于1989年3月,“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所引起毁灭性生态灾难,1990年6月,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法令,命令内政部将禁采区域进一步扩大,除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亚拉巴马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区)以外的近海区域,均不可出租给石油公司进行开采,法令有效期延长至2000年。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把法令有效期进一步延长至2012年。而政府迫于国内石油资源的紧张形势,虽然提出解除近海石油开采禁令,但仍被美国联邦法官否决。可见人们对海洋石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令人们不得不反省自己,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充分保护海洋环境。海洋石油污染作为一种环境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密切关注,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事故经过

美国海岸警卫队2010年4月24日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海下受损油井开始漏油。这口油井位于海面下1525米处。海下探测器探查显示,钻井隔水导管和钻探管开始漏油,估计漏油量为每天1000桶左右。“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溢出事故,”海岸警卫队军官康尼-特雷尔说,“我们正竭力协助清理浮油。”租用钻井平台的英国石油公司出动飞机和船只清理海面浮油,但因天气状况恶劣,清理工作受阻。

形势恶化

美国海岸警卫队2010年4月28日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在墨西哥湾沉没的海上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油井当天继续漏油,工程人员又发现一处漏油点。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美国救灾部门“圈油”焚烧,烧掉数千升原油。

新发现漏油点

海岸警卫队官员玛丽·兰德里2010年4月28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租用“深水地平线”的英国石油公司工程人员发现第三处漏油点。兰德里说:“英国石油公司方面通报,在海底油井处又发现一处漏油点。”海岸警卫队和救灾部门提供的图表显示,浮油覆盖面积长160公里,最宽处72公里。从空中看,浮油稠密区像一只只触手,伸向海岸线。

兰德里介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油井漏油量每天5000桶左右,是先前估计数量的5倍。英国石油公司不认同这一数量。营业部经理道格·萨特尔说,先前日漏油大约1000桶的估计应该是准确的。

漏油处理

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救灾人员着手试验烧油。救灾人员把数千升泄漏原油圈在栏栅内,移至距离海岸更远海域,以“可控方式”点燃。海岸警卫队发言人谢里·本—伊埃绍说,如果当天“烧油”效果良好,救灾人员可能实施更大规模“烧油”行动。

当地时间2010年4月28日下午前,浮油“触角”已伸至距路易斯安那州海岸37公里处海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家查理·亨利预计,浮油可能将于30日晚些时候漂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博比·金德尔呼吁联邦政府提供更多援助。金德尔说,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沿海野生动物保护区或将首当其冲,受到浮油破坏。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和阿拉巴马州已在海岸附近设置数万米充气式栏栅,围成一道防线,防御浮油“进犯”。

堵漏作业仍在继续。英国石油公司先前尝试用水下机器人启动止漏闸门,未能成功。工程人员定于29日打一口减压井,以遏制原油泄漏,预计耗资上亿美元,工期长达数月。工程人员还考虑建造一个罩式装置,把浮油罩起来,而后用泵把浮油抽上轮船。 2010年5月29日,被认为能够在2010年8月以前控制墨西哥湾漏油局面的“灭顶法”宣告失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进一步升级,人们对这场灾难的评估也愈加悲观。“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美国白宫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顾问卡萝尔·布劳纳在5月30日表示,如果现行所有封堵泄漏油井的方法都无法奏效,原油泄露可能一直持续到8月份减压井修建完毕后才会停止。

“每天原油泄漏量可能将近80万加仑,而且这一数字很可能接近100万。”据美联社消息,有科学家在考察墨西哥湾井喷情况后表示,墨西哥湾泄露的原油量至少比原先估计多两倍,最高多五倍。而据美国有线广播公司称,每天原油的泄露量达1.2万至2万桶。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2010年6月23日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监控墨西哥湾海底漏油油井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漏油油井装上新的控油装置后再无原油漏出的迹象。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据美国媒体报道,新控油罩封住漏油后,接下来需要观察此举是否造成油井其他地方出现漏油点。

英国石油公司管理人员此前曾表示,即使新装置能完全控制漏油,英国石油公司将继续打减压井,因为这是永久性封住漏油油井的最可靠方法。

美国最穷的州

密西西比州

家庭收入中位数:$ 36919

人口:2978512(20最低)

失业率:10.7%(4日最高)

百分比低于贫困线:22.6%(最高)

密西西比州是美国最穷的州,只相当于马里兰的一半,每年都表现为下降趋势,2007年达到一个顶峰。最近又下降了2677美元。不仅有最高的贫困率,7.8%的家庭收入少于1万美元。尽管美国大多数州的失业率在下降,2010年2011年,密西西比州上升了0.2,是增加的两个州之一。

扩展资料

密西西比州的经济概况

农业

密州土地肥沃辽阔,森林覆盖率高(50%以上),气候温和宜人,四季皆可耕种,传统上为农业州,曾是美棉花主要产地(美国内战前因盛产棉花而成为全美第五大最富裕的州)。

现主要农作物包括大豆、棉花、大米等。密州海岸线辽阔,河流纵横,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渔业、捕虾业和家禽饲养业发达。石油、天然气、褐煤、石灰石以及硬木和软木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

工业

工业主要有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食品加工、造船、旅游、工艺品制造和冶金业等,位于墨西哥湾岸区的炼油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之一。密州拥有全美最大的高压电试验室,全美仅有的三个林产品应用试验室之一就设在密州。

密州多方面拓展经济,大力开发电子、电讯和宇航技术研究等高科技产业,设立了三个对外贸易区,区内优惠政策包括关税减免、展览商品、低廉的管理费用及良好的物流和仓储服务等。

对外贸易

据美商务部统计,2012年,密州对外贸易总额约325亿美元,其中出口约118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全美总出口额的0.8%。出口额最大的产品依次为:原油煤炭类产品(40亿)、化工产品(17亿)、计算机及电子产品(10亿)、运输设备(10亿)、纸制品(7.6亿)等。 

2012年进口总额约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占全美总进口额的0.9%。主要进口产品包括:油气产品(114亿)、运输设备(14亿)、机械设备(12亿)、电器设备及配件(12亿)、计算机及电子产品(11亿)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密西西比州

原油市场的噩梦要来了,热带风暴,克劳德特即将袭击墨西哥湾沿岸,啥情况?

1.利比亚计划在8月出口120万桶原油。根据运输计划,利比亚将在出口180万桶原油。利比亚仍处于内战中,自1月以来,东部部队一直阻碍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出口。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已多次宣布原油出口出现不可抗力。这导致利比亚大部分能源输出停止,储油罐满了。

2.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从每月不到940万桶增加到每天近980万桶。由于欧佩克+决定放松减产,俄罗斯计划每天增产40万桶原油。

3.历史上最早的热带风暴13L和14L将于下周初来袭,或者影响墨西哥湾和得克萨斯州的产油区,石油市场可能出现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两次风暴按预期发展,将是历史上飓风季节形成的最早的“L”型风暴,之前的记录是1995年8月29日的刘易斯风暴。预计下周热带低气压和热带风暴劳拉将登陆墨西哥湾,墨西哥湾产油国正处于确保商业安全的初级阶段。

4.富国银行分析师罗杰·里德认为,在风暴袭击墨西哥湾之前,炼油厂不太可能大规模关闭,但墨西哥湾沿岸的许多炼油厂处于更广泛的“危险地带”。在石油市场普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从宏观角度来看,停产应该是一件积极的事情。然而,由于预计油价不会对风暴的影响作出反应,预计这对直接受影响的产油国将是一个负面事件。

5.中国原油买家租用了约19艘油轮,并将向中国运输约3700万桶原油。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它将创下今年5月创下的进口美国石油3520万桶的新纪录。

自从欧佩克+决定放松减产,俄国计划每天增产40万桶原油,原油产量开始增加,供应量增加,原油不好;双风暴可能在下周初登陆美国,短期内会对油价产生影响,影响程度需要特别关注最新的影响;技术上,近3个月国际原油保持区间波动,波动幅度有所下降,而国内原油在持续回调后有企稳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