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后果是什么

2.现在人民币到底是增值了还是贬值了..?

3.黄金的淡季与旺季是哪几个月

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后果是什么

金价持续走高_金价持续暴涨的后果

一楼太强了,谁告诉你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后果是黄金价格下跌啊?

怎么没见布雷德森林体系解体(也就是美元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当时兑换价格是固定的35美元/OZ 1oz=31.1035g)后金价没下跌反而大涨?

其实如果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会使金价大涨,对黄金的国际价格是个利好消息。

从经济学角度讲,美国不愿其他国家美元兑换黄金说明黄金供给量不够,需求大于供给价格自然上涨。很普通的原理。

现在人民币到底是增值了还是贬值了..?

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不断升值但购买力却不断下降的人民币,是关乎中国经济乃至中国主权竞争力的大问题。美国人显然比中国人更明白并谙熟这一点。 940余天,人民币终于“破七”。一切就像太平洋上慢慢聚集的热空气,在辽阔宁静的大海上空耸立出壮观的风暴云层。现在,唯一确定的是风暴即将到来,至于它带来的是一场小型降雨还是台风“浣熊”,只有天知道。 4月10日,人民币汇价牌翻新为1美元兑换6.992元人民币,“破七”成为当天全世界引人注目的财经。而且最关键的一点,进入2008年,“蜗牛”突然变成了“骏马”,今年前3个月人民币超过4%的升值积累,占了33个月以来全部15%升值幅度的近三分之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急迫,强烈动摇着“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的官方汇管三原则。 失去购买力的升值 现在,最现实的问题是,人民币升值带来不多的购买力提高,大部分都沉没于全球性通货膨胀和品价格持续暴涨浪潮之中。从国际大宗商品来看,人民币目前的购买力相比汇改前不升反降。 2005年7月“汇改”启动前夕,国际原油价格每桶60美元左右,折合当时8.28∶1的汇率水平大约是500元人民币;人民币“破七”时,国际油价涨至112美元/桶,按6.992∶1计算,折合人民币783元;国际金价更令人沮丧。汇改前是450美元/盎司,当时折合人民币是3700元人民币;目前国际金价是934美元/盎司,折合人民币约6530元。 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15%,在国际市场上的原油购买力却下降了1/3左右,黄金购买力下降了40%以上。国际铁矿石和其他大部分原材料市场中,人民币购买力的下降同样惊人。 令人担心的还包括全球第一的中国外汇储备。2005年7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大约在7200亿美元左右,按照当时的价格,可以购买120亿桶原油或16亿盎司黄金。而今年一季度末外汇储备已上升到了1.65万亿美元,却只能购买150亿桶原油或17.7亿盎司黄金。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担忧还不仅仅是简单的汇率和金融政策,更深意义上讲,它意味着一次经济和社会的大调整,有着深远的社会后果。 美国国际贸易学权威、《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著者保罗·克鲁格曼有一句经典论断:“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对面临大规模城市化的人口第一大国中国而言,充分就业更是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虽然中长期而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就业可以从贸易向非贸易部门转移,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转变。但一个主要问题是,就业如何转移?如果调整引起就业下降,就不只是汇率问题,而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了。 特别是,升值后,东部地区和贸易部门的发展如果受到负面影响,而同时由于缺乏一系列的经济结构转变和政策扶持,中西部地区和非贸易部门未能取得相应发展,中国经济将遭到巨大损失。 虽然过去30年里中国GDP平均增长率达到9.7%的高水平,但仍然有必要保持与此接近的高增长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目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大因素包括出口、投资和工业化进程等,如果升值后对出口和投资等产生消极影响,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将会是一个巨大疑问。 当然,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和影响,这关系到改革的进程。一些学者警告说,升值如果控制不好,将使中国脆弱的银行系统遭到巨大打击,其后果可能甚于亚洲金融危机。而且,由于目前货币冲击带来的金融危机以及金融机构破产的损失实际上是由国家完全承担,因此一旦发生货币危机,其后果将可能不只是金融危机,而是一场国家信用危机,甚至可能演化为政治危机。 “老子当时真不想认输” “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快速升值,实际上是美元贬值速度太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曹红辉告诉《商务周刊》,基于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主导权事实上是在美国。这位美国金融学大师麦金农的中国弟子暗示,历史可能已经在重演。 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前日本首相宫泽喜一提起“广场协议”时咬着牙愤愤地说,“老子当时真不想认输。”时任日本大藏相的他无法忘记,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对面的广场饭店,G5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汇集在这里,举行了美国主导下战后世界货币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一贯有“货币黑帮”之称的G5财长会议历来是拉上窗帘开会,这次竟然破天荒邀请世界各地媒体公开访。事实上,会议仅用了20分钟就一致通过了由美国起草的“共同声明”:使强势美元变成弱势美元;取政策协调解决贸易收支失衡问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方面希望各国中央银行从外汇储备中动用180亿美元,使美元在不远的将来贬值10%—12%。就日元而言,美国的目标是使当时1美元兑242日元的汇率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的水平。主要发达国家联合行动起来对外汇市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干预,使得美国所期待的“不远的将来美元贬值12%”的目标,仅在两个月后就得以实现

满意请纳

黄金的淡季与旺季是哪几个月

淡季6-7月份:一般来说,买黄金一定要避开结婚的高峰期,因为这个时期很多新人都会购买黄金,导致供小于需,这就会导致黄金价格上涨,所以一般是在6-7月的时间金价最便宜。

2.

节日打折:另外若是遇上三八节、劳动节、中秋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节气,商家因为看到买的人多了,所以推出一些折扣活动,不要要注意辨别,有些时候节气商家可能卖得更贵,这个就需要大家平时多关注一下了

一、黄金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

长期以来,商品价格的季节性规律是期货市场常用的指针之一。作为兼具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的黄金市场,同样有季节性规律可循。纵观黄金交易的历史,历年来黄金价格的变化趋势也呈很强的季节性。从黄金各月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出,金价一般在2月至4月回落,5月份开始回升,在6月、7月份价格则维持震荡。在8月、9月份价格大幅反弹,涨势持续到年底。

二、对金价季节性规律的分析

通过对14-2008年金价每个月上涨概率统计,我们将发现到非常强的季节性规律。分析金价的季节性规律,无外乎探寻以下问题的答案:一年中,金价在何时易于上涨,何时易于下跌;何时涨势最猛,何时涨势最弱;金价走势中还有其他什么特征等等。

金价在一年中有三个上涨高峰,即9月、10月和12月,其中9月、10月的平均涨幅最大,达到2?80%。而金价全年涨幅的另外两个低点均出现在4月、12月的上涨高峰后的第3个月,即7月和3月。

三、对金价季节性规律的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黄金会呈现这种季节性上涨的走势呢?主要原因来自珠宝制造行业,每年的后三个季度是首饰销售的主要时段。尤其是第四个季度销售量都会因为圣诞节的来临而上升,圣诞节之前是印度排灯节,这个节日从11月开始持续到12月的结婚高峰期。

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金价受供求关系制约——供小于求,金价上涨,反之下跌。

1、需求方面

黄金的现货需求70%来自于珠宝制造业(自2009年开始,投资需求首次超过珠宝首饰业需求,而2010年上半年,投资需求占总需求比例首次超过50%,成为金价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黄金价格的季节性规律将不如之前那么明显)。每年从9月份至次年2月份,印度的排灯节、中东地区的和宰牲节、西方的圣诞节以及中国农历春节会相继到来,珠宝市场也迎来了销售旺季。而珠宝商会在旺季来临前1-2个月提前购入黄金并进行加工,因此每年的8月至次年的1月是珠宝制造业的需求旺季。在这个时段,珠宝商集中购入黄金的行为将推高金价;而其余时段,则因为市场需求相对平淡,金价亦比较疲软。

10月份是黄金消费的旺季,季节性的消费是推动金价上扬的重要力量。作为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大国的印度,其需求量占了世界黄金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10月份正是印度传统的节庆季节,嫁娶喜事大多集中在10月及其后几个月中举行,因而在此期间印度对黄金的强劲需求是对金价的有力支撑。而在印度的消费旺季过后,随后到来的圣诞节、元旦和中国农历春节也会带来黄金消费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