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战争石油_叙利亚战争油价下降原因
1.叙利亚的内战的原因
2.俄罗斯为什么要誓死保卫叙利亚
3.原油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4.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中花了多少军费,这样做值吗
叙利亚的内战的原因
为什么叙利亚能爆发长期战争,而近期动荡的委内瑞拉却开不了战呢?目前,委内瑞拉的民生状态可比当时的叙利亚差远了,现在的委内瑞拉,有钱人才用的起卫生纸。
看新闻报道,就能找出点门道,叙利亚那个叫做“反对武装”;而在委内瑞拉“搞事情”的瓜伊多则是“反对领导”,他领导的是“委内瑞拉派”而非“委内瑞拉派武装。”
瓜伊多自封了“临时总统”,虽然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几个国家表示承认,但无奈得不到武装的效忠,也是光杆司令一个。所以,除了所谓的“大国博弈”的深层本质以外,最直接因素还是取决于对方是“反对派”,还是“反对派武装”。
深层原因是大国博弈的影响,这个大家再明白不过了,叙利亚属于阿拉伯世界“心脏地带”的核心国家之一,历来是各大国逐鹿中东的目标。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之后,作为中东的亲俄势力,在这么敏感的地方,叙利亚很难独善其身。
作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硕果仅存”的铁杆盟友,俄对叙利亚保护的也很周全,还有美国眼中的“邪恶轴心国”伊朗,跟叙利亚关系也不赖。所以,平日里,美国虽然看着不爽,但很难插得上手。不过,没让美国等很久,一股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爆发了。叙利亚民间反对阿萨德的势力开始不断壮大。
之后,在西方的暗中资助下,衍生出了好几支武装力量。
比如叙利亚,多由叛变成员组成,得到了西方的全力支持,建制较为完整,还随身把装甲武器都带了过来,曾经一度是叙国内武装主力。不过,从去年开始,其下属不断的出现“二次倒戈”的现象,又开始重新宣布效忠叙利亚,典型墙头草;
还有就是叙利亚,其中有大量的库尔德武装,库尔德人战斗力十分强悍,连女人都训练出来上阵杀敌,举世闻名。不过,近年来,因为极端势力(ISIS)的袭扰,库尔德人也开始倒戈,一起对抗ISISI。
叙利亚的反对派武装既有前正规军,也有地方自治武装,还有让人闻之变色的极端势力。加上西方各种明里暗里的资助,周边国家的煽风点火,战斗力还是非常可以的,一段时间横扫叙利亚,一口气打到了大马士革的城乡结合部。
所以,挑起内战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反对派必须有能拿得出手的“武装组织”,否则就像自封委内瑞拉临时总统的瓜伊多,只能像表演节目一样,干磨嘴皮子。
此外,再看巴沙尔。
半个世纪以来,阿萨德家族和旗下的阿拉伯复兴党一直稳坐叙利亚龙庭,排除异己,生活奢侈腐化,腐败成风。不过,父子传承,或者家族土豪生活这一套在中东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照说没哈可以追究的。但是,叙利亚名义上是共和国,类似的伊拉克萨达姆家族已经被一窝端了,所以,此情此景,真有点说不过去。
更值得注意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民主,致使大量社会精英人士和中产阶级没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也导致他们不满阿萨德和阿拉伯复兴独大的模式,迫切希望进行全面改革。
而且,作为中东国家的通病,叙利亚宗教信仰也很较杂,各个宗教、教派之间的矛盾也很激烈。叙利亚当权的是人数较少的世俗化什叶派~系,这让逊尼派感觉到很不满意,边境的库尔德人也蠢蠢欲动的一直在伺机“搞独立运动”。
国际关系有个规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但叙利亚是个特例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加上美俄两国势力的较量,重重矛盾之下,爆发是早晚的事儿。
到了2011年初,正赶上全球经济危机,油价下跌,国内产生了严重的民生问题,而巴沙尔应对十分不利,老百姓的怨气越积越深。
此时,“阿拉伯之春”又开始折腾,加上几个真难辨的传闻,作为导火索,叙利亚全国各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游行和抗议活动。
在混乱和非常态的环境下,各种流言四起,非常的残暴、血腥。
比如,为了惩罚爆发抗议示威的德拉城,故意破坏城内的水箱和水管;射杀和平示威者,把受伤示威者放到医院冰柜里活活冻死;故意破坏诊所,还没收救护车阻止受伤示威者获得救治;对示威者严刑拷打;把小孩放到坦克上当人盾以阻止进攻等等。这些传闻难辨真伪,被西方媒体放大宣传,把巴沙尔描述成了一沾满人民鲜血的的“暴君”。没多久,2011年3月,叙利亚爆发。
让人纳闷的是,这些吵吵着要帮衬反对派武装的西方各国,前几年还和巴沙尔一副和谐的姿态。
俄罗斯为什么要誓死保卫叙利亚
表面上看,俄罗斯挺叙的理由很简单: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几乎唯一盟友,盟友受难,俄罗斯当然要挺身相助。
这当然是符合逻辑的解释,但远远不是全部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
俄罗斯帮叙利亚当然是再正常不过,但帮到直接出兵相助的地步,这个就有点夸张了
自打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大衰,已经甚少对外军事干涉。眼下俄罗斯的处境并不好,不仅被美欧经济制裁,油价的下跌,也更使其财政举步维艰,在这个时候,俄罗斯突然在叙利亚挑事,这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当然,如果是俄罗斯被逼到墙角,那出兵倒也说得过去。比如08年时,俄罗斯便因地缘政治上的退无可退,所以选在北京奥运期间出兵格鲁吉亚。只要但凡只要还有转圜之余地,俄罗斯一般是不会选择出兵这种极端解决方式的。
那么,是叙利亚对俄罗斯太过重要,以致绝不能丢弃?
叙利亚位于中东腹地,周边的以色列、沙特、土耳其,正是美国在中东的三个最主要的盟友和战略支撑。如果俄罗斯有意经略中东,那以叙利亚为基地,可以同时对三国构成威胁,起到中央突破、四面开花之效。从这个角度说,叙利亚之于俄罗斯,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战略价值。
但问题是,这种价值,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会显现出来的。具体来说,俄罗斯要想让叙利亚这颗棋子发挥其价值,前提条件是——它本身决定强势进取中东。
可是,即便是在苏联最鼎盛的时代,中东也是美国势力主导,俄罗斯从没有在这块土地上取得过什么战略性突破。现在的俄罗斯,国力与当年的苏联已相差万里,而且最近又深陷困境。这也就是说,至少在现在,以及可预期的将来,俄罗斯绝无进取中东,与美国一较短长的可能。
如果俄罗斯不进取中东,那叙利亚基本上就是一颗废子。毕竟叙利亚与俄罗斯并不接壤,又被美系三大盟友包围,自身实力也在三国之下——这也就是说,在没有强势外力相助的情况下,它自己是绝无挑战美系秩序之力的(实际上,苏联解体后,阿萨德——巴沙尔也确实很老实,很少对外煽风点火)。
综上所述,只有当俄罗斯在中东取“攻势”时,叙利亚才有价值。而现在的俄罗斯,明显是取守势——保住残余的地缘影响力不被美系鲸吞就不错了,至于攻,那是绝无可能。
当然,俄叙“同盟”本身也是苏联当年的政治遗产之一,俄罗斯哪怕就是出于守的考虑,也有帮它的必要。但由于叙利亚现有价值有限,俄罗斯的这种帮,本身也应该是有节制的,不至于帮到直接出兵的份上——可做比较的是,苏联解体后,大批俄罗斯盟友甚至加盟共和国都叛投美国,俄罗斯也并没有因此出兵,甚至这两年热火朝天的乌克兰,俄罗斯也只是用志愿军的形势来干涉,在正式出兵方面一直保有节制。
连乌克兰这么性命攸关的地方,俄罗斯都强忍着不出兵,为啥在叙利亚却开了荤?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通常意义上的解释——以叙利亚方向的施压,换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妥协。
这种围魏救赵的说法盛行一时,甚至有许多专家也持此意见。但在云石君看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俄罗斯想在叙利亚问题上寻找筹码,那起码得有个条件——美国自身也深陷叙利亚。可问题是,美国虽然在政治上表态支持反对派,但在行动上并不热心,它不仅没有划定禁飞区,也没有大幅武装叙利亚反对派,实际上,真正对叙利亚反对派,包括IS提供支持的,主要是土耳其和沙特两国,美国不过是出了个吆喝而已。
美国之所以这样的原因,云石君之前的《地缘政治:美国为什么对打叙利亚不热心》一文中已经有说明,此处不加累述。但这样的格局,决定了,俄罗斯介入叙利亚,真正利益受损的是土耳其、沙特两国,对美国不仅没有任何直接伤害,反而会激化与土耳其、沙特的冲突,让本就深陷困境的自己更加雪上加霜——从这角度看,美国倒巴不得俄罗斯在叙利亚陷的再深些呢!
既不是要帮盟友,也不能直接威胁美国,既然如此,俄罗斯劳心费力的进入叙利亚,究竟有何图谋呢?在云石君看来,俄罗斯此举,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逼沙特拉抬油价。石油出口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大家都一目了然。尤其是当下,俄罗斯被美欧经济制裁,国家深陷困境,更是急需通过石油出口换取外汇收入,以维持国家运转,为与美欧的对抗提供支撑。
可是,自2014年年中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已由之前的100美元以上,直线下跌到今日的30美元左右,这给俄罗斯的打击可想而知。
而油价之所以下跌,除了全球经济低迷,原油交易市场的供过于求,也跟沙特的操纵密不可分。正是这个掌握全球原油市场话语权的土豪大国的坚持不减产,原油价格才会一路下滑,直至后来的冰点。
沙特这么做的目的,云石君之前在《地缘政治:沙特系列》中已有说明,简单点说,沙特糟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必须要趁石油红利还在,冲突鸟不拉屎的阿拉伯沙漠,占领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相对优质的地缘板块,否则一旦石油枯竭,沙特将万劫不复。
沙特的这种做法,必然会招到相关国家的激烈反抗。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本身都是中东一流地缘大国,虽然因各种原因,这些年元气大伤,但毕竟底子还在,一旦恢复元气,沙特再想进取,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强势阻击。
所以,沙特要想成就大业,必须遏制两伊的战争潜能,而打压油价,则是最好的办法。两伊都是石油生产大国,不过伊拉克深陷战乱,伊朗刚刚被解除制裁,元气尚未恢复,此时打压油价,会严重阻滞他们的国力恢复能力。
当然,沙特自己也是靠石油出口维生的。这种打压油价,虽能打击敌人,但自己也会受内伤。不过沙特毕竟积累了几十年,财大气粗,一时半会儿的油价下跌还扛的住。在它看来,只要坚持几年,让两伊深陷困境无暇他顾,自己就能趁着这个机会,搞定实力最弱的叙利亚。取得这个阶段性成果后,再酌情限产保价,把油价拉起来就是了。
不得不说,沙特的这个如意算盘打的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俄罗斯的介入,打乱了沙特的步伐。随着它的进入,叙利亚局势逐渐改观,沙特支持的IS等反势力被严重削弱,巴沙尔则稳住阵脚,开始收复失地。
这对沙特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些年的投入,因俄罗斯的介入,而面临打水漂的风险。
当然,沙特也可以重头再来,甚至正面与俄罗斯的对抗。但之前云石君也说了,沙特本身也是靠石油续命,油价跌到这个份上,沙特实际上也是内伤严重,只是咬着牙苦苦支撑。现在再重头再来,沙特未必还有这份财力,至于跟俄罗斯对抗——俄罗斯虽然麻烦缠身,但毕竟是世界级大国,家底,尤其是军事实力,远非沙特这个土货可比。跟它正面冲突,沙特的财政更是承担拿不起。
这也正是俄罗斯的打算。通过出兵叙利亚,摧毁沙特这几年的成果,这个石油土豪战略受挫又一时无力翻身,接下来就只能与大家合作限产,拉抬油价,俄罗斯的经济窘境就有了转机。
当然,俄罗斯也可以坐视不理,任由叙利亚败亡。只要搞定了叙利亚,达到了阶段性战略目标,沙肯定会重新拉抬油价——毕竟油价老这么低,它也顶不住。
只是,俄罗斯不可能这么做。且不说叙利亚是自己盟友,而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基石,这么做只是割肉资敌。而且即便沙特一时性的抬升油价,但接下来,为了打击两伊,它依然会根据自身战略部署,随时将油价再打压下去——这等于是在自己头上安了个定时。
所以,权衡得失,还不如直接出兵叙利亚,逼沙特就范来的实惠。
而出兵叙利亚,还有可能为俄罗斯谋取更大的利益: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最受伤的便是土耳其和沙特两国。而与此同时,叙利亚和两伊这三个什叶派执政国家则大火其利——什叶派三国与土沙有着结构性地缘矛盾,而且沙特的打压油价,又直接影响到了两伊的复苏。俄罗斯此次出手,对三国而言等于是天降甘霖——这会极大拉近俄罗斯与什叶派三国的距离。
这对俄罗斯来说十分重要。自打苏联时起,俄罗斯就有意在中东配置亲俄势力,但这些年下来,除了个叙利亚,其他的一无所获。像伊拉克,长期在美俄之间打太极;至于伊朗,由于跟俄罗斯的中亚、南高加索势力范围大面积接壤,对这个北方强邻有着天然的畏惧,所以即便受美国长期制裁,也一直只和俄罗斯有限度合作。
而俄罗斯的出兵,将极大的增进两伊对俄罗斯的好感。而且从长远看,沙特与土耳其都有在中东拓展势力范围的图谋,叙利亚和两伊作为沙土两国的觊觎对象,势必会内部加强联合,外引俄罗斯为援——这意味着中东有可能出现一个亲俄的什叶派联盟。
如果这个联盟果真成了气候,俄罗斯将从中收获巨大的好处
首先,将有力的改变全球原油市场的格局。众所周知,全球原油交易市场的话语权一直由沙特为首的海合会把持。而沙特在历史上,多次用操纵油价的手段打压俄罗斯,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沙特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长期让国际油价打压在低位,这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成为其最后土崩瓦解的一大原因。
对此,俄罗斯当然是恨的咬牙切齿。但也一直无计可施。但如果能将伊朗、伊拉克这两个欧佩克石油生产大国联合起来,三个石油生产大国同步进退,将会对沙特的垄断话语权地位构成极大冲击——这对俄罗斯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将改变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两伊是中东第一流的地缘大国,叙利亚虽然弱些,但也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缘中枢。虽然眼下,这三个国家都各有各的难处,但他们地缘潜力决定了,一旦这三个国家恢复元气,并在什叶派的旗帜下联合在一起,其蕴含的能量将十分惊人,再加上俄罗斯在背后的支持,这个什叶派之弧有能力对他们三国的共同敌人——同时也是美国在中东的三大战略盟友——沙特、土耳其、以色列构成巨大的威胁。
一旦什叶派之弧压过了美系三国的风头,美国对中东秩序的主导权必然出现松动——这对俄罗斯来说当然是梦寐以求的。
当然,对此美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可面对如此强大的地头蛇,美国要摆平也需费极大的功夫。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就有了和美国谈判的筹码,可以以自己减少对什叶派之弧的支持,换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妥协。
这便是俄罗斯的如意算盘。虽然出兵叙利亚本身,并不能直接帮助俄罗斯脱困,但通过出兵叙利亚后中东政局演化的操纵,俄罗斯却可以借什叶派之弧,达到这一目的。
而从后来的形势发展来看,俄罗斯的这种做法还确实收到了效果,去年2月底,在美俄的推动下,叙利亚与反对派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持续5年之久的叙利亚内战,总算由此出现转机。随后,叙利亚军节节反攻,反对派势力大幅萎缩。
原油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以我从事分析以及指导贵金属,原油,外汇的八年多的经验来看现在市面上,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供与需两类因素。
一、供给类因素
1生产国产量调整
由于石油的产出区域比较集中,所以产油国,尤其是石油的净出口国的产量调整就对石油价格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影响。OPEC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欧佩克,其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OPEC的成员国历史上多有变动,目前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目前该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占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储量,提供的原油则满足了全球约40%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是一个保证原油价格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其改变了原油产量,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2战争因素影响
由于以原油为原料的各种工业制品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消耗量十分巨大,所以世界各国的原油储备量都以天计,这也就使得一旦爆发战争影响到原油的正常生产和运输的时候都会造成油价大幅波动。如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由于其东部重要的原油输出港班加西陷入战乱和大量外资石油公司员工的撤离,该国的原因生产和对外运输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产量锐减至正常水平的一半,而同时的油价也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至今也没有被超越。而历史上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更是直接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此外,战争后的报复性行为和战争中的威胁行为也经常会影响的石油价格。历史上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前文中所提到的OPEC就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利用自身在石油储量占有率的优势逐渐强化在原油定价上的话语权,使原油价格自2两美元以下抬升至3美元一桶,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盟战败后,OPEC为报复欧美对以色列的支撑更是将原油价格从3美元上涨至13美元以上,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而近年来,由于美国制裁伊朗,伊朗多次威胁封锁重要的原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油价也因此多次出现波动。
二、需求因素
1、全球经济状态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一方面它会影响全球经济。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原油的价格:当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原油的需求量就会总体增加,反之就会减少需求量。所以在全球经济遇到重大问题时,原油的价格会受到很大的打压。如原油价格的历史最高点就出现在2008年年中,也就是金融海啸全面爆发的前夜,其后随着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原油价格再也没有回到147美元的高点。
2、全球原油库存变动
尽管总的来说全球原油库存仅仅能够供应全球几十天的原油需求,但是原油库存的变化却能够敏感的反应出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对比的变化,一旦库存增加,基本上就说明原油出现了供过于求,反之则是供小于求。而原油价格就会因此出现短期的波动。这方面最为重要和权威的是国际能源署(IEA)的相关报告。
3、气候因素的影响
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以原油制品为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这就使得气候也会在一些季节对原油的价格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尽管供需两方面都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原油自身在工业生产和应用的一些特点,如消耗巨大,同时为多个重要工业部门提供原料,所以其供应方面的影响更为巨大,单一的影响也更为长远。
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中花了多少军费,这样做值吗
俄罗斯的开销俄给的官方数据是每天270万美元。一年10亿美元。不算飞机等损失。
值得,原因如下:
俄罗斯保住了中东盟友(巴沙尔),同时没有让中东其他国家觉得是威胁。
扩大了中东军事基地的存在,即塔尔图斯港,由于叙利亚战争,巴沙尔获得胜利,所以塔尔图斯港由俄罗斯租借49年。
由于中东战乱,油价有所上升。另外俄罗斯缓解国内的通缩,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另外获得了大笔大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