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为什么大起大落-金价为什么大跌
1.需写一篇关于黄金投资有关的毕业论文,哪位有好的提纲建议了咯
2.国际黄金市场的相关问题
需写一篇关于黄金投资有关的毕业论文,哪位有好的提纲建议了咯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黄金投资探讨
摘要黄金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黄金开采、冶炼、经营和金融企业的纽带。目前,我国黄金市场面临着管理体制落后、衍生品种缺乏、市场主体单一、国内国际市场脱节以及交易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本文论述了黄金对于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因素,以期为黄金市场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投资研究 黄金市场 银行业
一、黄金是金融市场动荡的避风港
世界黄金协会最近提醒投资者:黄金是一种没有信用风险的资产,不涉及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也不成为任何人的负债。因此,黄金是一种良好的投资选择,且是金融市场动荡的避风港。
世界黄金协会称,投资者采取“安全投资转移”策略来保护他们的财富,以抵御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弥漫的不确定性。该协会投资研究部经理罗扎娜·沃兹尼亚克(Rozanna Wozniak)说:“我们对最近黄金的反应方式并不感到惊讶。随着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灾难性破产,世界各地投资者都在提心吊胆地等待下一个坏消息的到来。在短短一天时间里,世界最大的交易所黄金基金(ETF)GLD持有量就上涨了6%,从614吨上升至650吨。在此之前的证据表明,世界各地关键黄金市场上出现了普遍的实体买盘。由于它不会成为任何人的负债,黄金现在看起来像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黄金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种商品,又是一种货币资产。因其自身的供需动态,它的涨跌趋势相对独立,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方式与其他市场不同。黄金需求的地域和方式是多样的,使得这种贵金属与西方经济周期基本保持隔绝。世界黄金协会指出,尽管近期油价下跌,但世界许多地方的通货膨胀压力依旧很大,黄金被视为一种对抗通货膨胀的手段。尽管短期内它的实际价值可能变化,但它的购买力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当然,这些短期因素发生作用需建立在供需基本面的长期变化趋势之上,2001年以来,黄金基本面的情况一直支撑着黄金价格的上扬。
二、黄金对个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作用
时至今日,凯恩斯多年前的观点言犹在耳:“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
黄金具有千年不朽的自然属性,而且本身还具有极高的价值,这种价值不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黄金储藏是最好的财富储藏方式。藏金因具有抵御政治巨变、天灾等风险的特殊优势而成为我国普通民众世代相承的历史情结。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足金首饰的热销,二十一世纪初各种金条的热卖,都是藏金情结的爆发。在2007年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黄金更是为我国居民安全可靠地储存财富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2007年,国内的CPI指数从1月份的2.2%到5月份的3.4%,一直保持着缓慢上升的趋势。进入6月以后,CPI指数的上升突然加快了速度。继6月份达到4.4%之后,7月份又再次刷新到了5.6%,随后的8月、9月和10月更是分别以6.5%、6.2%和6.5%的涨幅居高不下,而 11月的CPI指数-6.9%更是创下了近10年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新高。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为抑制国民经济转成过热而9次升息,但实际为负的存款利率还是让人们发出了“跑不赢刘翔,要跑赢CPI”的戏语。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历来被视为抵抗通货膨胀的最好工具的黄金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各类投资性、纪念性金条的上市,黄金具有的稳定内在价值,让购买实物黄金产品成为普通百姓抵御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风险的最佳选择。
除了传统的生肖贺岁金条之外,多款投资型金条成为2007年实物黄金市场的宠儿而备受青睐。因为投资型金条的价格多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时报价相联系,而且工艺附加值较低,所以成为大众的保值首选。年内,中金投资金条在北京、天津、长春、上海、杭州、无锡等地先后布设销售回购网点,高赛尔金条 7月在南京的销量达到130公斤,而年末面市的山西宏艺投资金条首日销售额就高达59.7万元。在实物黄金领域,商业银行也大展拳脚。工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先后与金交所合作推出了个人实物黄金产品,而建行的自主品牌“龙鼎金”实物黄金产品截至9月30日,销售量超过1吨,与2006年全年销售量相比增幅超过100%。从各地实物黄金产品的热销情况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把实物黄金作为资产保值的选择,藏金于民正逐渐成为家庭理财组合的趋势。
黄金专家罗伊贾斯兰特曾经分析了4个世纪的黄金购买力,得出了“二十世纪中叶的黄金购买力和十七世纪差不多”的结论。他还发现,“在一个长期时间里,黄金始终会保持它恒定的购买力水平,每半个世纪,商品价格就会回复到恒常数量的黄金价值上去而不是黄金价值按商品的价格波动而波动”。黄金的保值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论政治还是经济动荡,都不能使黄金的价值贬为零,作为一种实物资产,黄金具有其内在价值;二是无论经历怎样的社会变迁和岁月流逝,黄金的价值长存,具有长期内在价值。因此,从长期历史趋势的角度来看,黄金投资是防止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是使资产保值的有效途径。
2007年,中国股市的表现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力,指数的高点和成交的水平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的纪录都被改写。沪指从年初的不到3000 点最高攀升到6124点,在5月30日前,沪深股市的日成交量一度超过了4000亿元。但5月30日,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0.3%的决定让沪深股市放量暴跌,沪指从4334点跌至3767点,跌幅达6%以上,两市成交量跌至2000亿元。股市的深度调整并未就此结束,10月17日开始,股市再度上演暴跌悲剧,一度下跌至4619.51,幅度也多达21.6%。而截至12月19日,两市指数与历史高点相比,跌幅依然分别高达约19.3%和16%。与大起大落的股市相比,黄金市场显然更当得起“牛蹄铿锵”的形容字眼。2007年的黄金市场并未重蹈2006年创下26年以来新高价位后大幅跳水的覆辙。在前8个月里,金价一直保持区间波动,于600—700美元/盎司之间盘整;在后4个月中,金价走出了一波气势磅礴的上升行情,于 11月7日涨至2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价位每盎司846.55美元,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就上涨了200美元;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金价一直在每盎司770 —830美元之间波动,并未像有些人预计的那样大幅回调。
在其他投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增大的情况下,屡创新高的金价让投资者们逐渐把目光集中到黄金市场中来。实际上,黄金投资的赢利性与社会其他投资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各种投资产品的价格变化都会影响黄金投资的成本。在存款利息高、外汇汇率高、股票价格高时,投资者往往更多地购买货币、外汇、股票,同时减持黄金。而在其他投资市场不尽如人意之时,投资黄金就成为获取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黄金价格波动的种种因素
1、央行的活动
各国央行是黄金持有的大户,他们持有黄金的意愿直接影响金价的走势。若央行吸纳或增持黄金,则金价就会上升;相反,若央行出售黄金,那么金价就会走软。如上世纪90年代末各央行持续沽售黄金,令黄金持续回软,曾一度跌至265美元每盎司的历史低位。2、消费因素该因素取决于经济的好与差
经济形式向好时,人民的收入增加,消费意欲增强,金银手饰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对象,需求的增长刺激金价的上升。相反,若经济差,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下降,则金价受需求下降影响而回软。
3、科技工业的需求
由于黄金的另一用途是广泛用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宇航技术、化工技术、医疗技术等,这些产业每年的需求约60余吨,约占总消耗量的17%,故以上工业越发展,对黄金的需求就越大,金价会上扬。另一方面,若科技越发展,黄金的开采成本相应下降,金价会偏软。
4、投资性需求
由于黄金本身所具有的投资价值,因此当以上因素对黄金有利时,投资者会相继入市,黄金受需求因素带动而令黄金价格走俏。
5、全球黄金的供需状况
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矿山开发产金、各国央行抛售储备金、旧金回收。在黄金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供给增长速度却不能跟上需求增长步伐。这意味着,中央银行需要出售黄金才能弥补供需缺口,但是受各国央行之间签订的协议制约,它们出售黄金的数量有限。如果市场持续担心美元前景,黄金的需求将上升。
6、政治因素
由于黄金具有规避风险的功能,如果政局紧张,战云密布,那么黄金的这个功能将发挥作用,投资者买入黄金,于是黄金价格就会上升。如1991年8月19日前苏联解体,金价于一小时内暴涨10美元(以盎司为单位);若政局稳定,金价就立即回复原状。如1992年海湾战争,金价高于400美元,但战局受控后,金价就疲软下来。但倘若战争属地区性,其影响未必能刺激金价大升。
7、经济因素经济的好与差,均能影响黄金的升跌
经济过热,将会引起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由于黄金具有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功能,所以一旦出现通胀,投资者会选择买入黄金。然而,衡量通胀的指针很大程度依赖石油价格的变化。因此,油价的上升会刺激金价的上涨。相反,油价平稳,则金价也会趋平稳。然而,若经济转好,息率上涨,如美元的息口上调,则投资者会舍黄金而取美元,金价会受压。近期市场对美元调升息口的预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一种硬通货,黄金的保值储值功能以及流通性、稀罕性、耐久及延展性,历来为人们所青睐。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由于其恒值和避险、保值功能,黄金日益成为受大众欢迎的优良投资理财工具。
参考文献
[1] (美)孙永玲:中国黄金金融战略实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吴念鲁:论现代黄金的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实施,2004(7).
[3]肖崎:新经济下黄金营销策略的思考[J].新金融,2003(8).
国际黄金市场的相关问题
(1)黄金的重量标准。
与任何物品一样,无论是金块、金条或金币,黄金都有其重量规格。国际上计算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的基本单位是金衡盎司,也称“特洛伊”盎司。盎司旧称“英两”,系英制中的容量、重量和质量单位。金衡盎司是重量、质量盎司中的一种,其质量折算表如下:1 金衡盎司=31.103477 克=0.62207 市两(中国10 两制)=1.09714常衡盎司=0.8310106司马两。
金块的质量大小不等,既有仅仅10 克左右(轻于1/3 盎司)的薄片形式的小块状金锭,也有重达数百盎司的金条。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铸造成任何形状与规格的黄金条块,不过购买这些金块时需要支付铸造费用。对于标准规格100 盎司或400 盎司条金的购买,则不必支付铸造费用,当然,与其他投资一样,经纪人或零售商品的“佣金”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投资者来讲,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与喜好选择恰当规格的黄金进行投资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对于喜欢购买小于10 盎司条金的投资者来说,购买金块并不经济,因为购买较轻的金块不但要支付铸造费用,同时要付出较高的额外价格(溢价)与经纪佣金。例如,一盎司金块的额外价格可能是10盎司金块每盎司额外价格的10 倍。因此,如果你只想购买少量的黄金,最好是投资金币或纸黄金(黄金券、黄金储蓄户口、黄金抵押贷款户口和保证金交易合约等都称为纸黄金)。不过,通常只有小额投资者才对金币感兴趣,如果你拥有较雄厚的资金或对金条有偏好或者较大的金块符合你的预算与投资理念时,则就购买大的条金,这样可相对地支付较低的溢价(因为大小与重量不同的条块金,各自需要支付的溢价所差无几),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2)成色要求与“K”金。
成色是指金属货币、金银条块或饰品的金属纯度,一般以千分比表示,也可用百分比表示,还可用“开”或“K”表示。
黄金的成色是指金币、金块及黄金饰品的纯度,其可分为24 分,1 分为一开(K),纯金为24 开(K)。
黄金分为生金与熟金两大类,天然生金经熔化提炼后即成为有光泽、柔韧性强的熟金,熟金可以铸造成金条、锭、宝、块,或制成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等。由于提炼的技术不同,过去曾以成色高低分为纯金、赤金、色金。
因为黄金所含的杂质很难提净,所以,纯金实际并非百分之百的足金。把熟金统称为色金(指成色不足的黄金)。只是根据所含其他金属成分的不同,分为清色金与混金两种。凡黄金中只含白银的,不管成色高低都称为清色金。成色在95%左右的为赤**,80%左右的为正**,70%左右的为青**。人们常说的:“七青,八黄,九五赤”,就是识别清色金的口诀。混金,是指黄金内除含白银外,还含有铜、铅等其他金属。通常含铜和银的多,含铅与其他金属的少。根据含金量成分的不同,又分为大混金、小混金、金币、K 金等。美国与英国的金币较多,其成色一般为90%,印度金币的成色高达90%以上。
K 金也称洋金,其成分除黄金外,还含有铜、银等。其成色以K 为计算单位,一般分为24K、22K、20K、18K、14K、12K,每K 含金量为4.15%。
K 金计算成色的方法是:
成色=K 数×4.15%(每K 含金量)
24K 成色金为24X4.15%=99.6%
18K 成色金为18X4.15%=74.7%
12K 成色金为12×4.15%=49.8%
以上分别表示24K、18K、12K 的含金量为99.6%(或996‰)、74.7%(或747‰)、49.8%(或498‰)。
由于K 金多用于镶嵌珠宝饰品、表壳、眼镜等,人们在购买金饰时,常常发现饰品上标有24K、18K 等纯度。不过,饰品上打印的K 数,只能作为鉴定成色时参考,不能作为依据,要以实际成色为准。
就黄金条块而言,目前可买到最纯的金块其纯度为0.9999,即专家所称的“四九纯金”。
对于黄金的成色要求,一般都有明确规定,比如香港政府1985 年实施的金饰标注法令指出,所有售出的黄金饰品,均须附有标示黄金含量成色的标记,而出售者也须就所供应的每件制品给出详细的发票或收据。对成色标志规定的形式有:
黄金及黄金合金制品的成色标注,除以阿拉伯数字及英文字母“K”“C”“ct”等来标志(如18K、14K 等)外,还可用精确到三位数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750”(表示含金量为750‰相当于18K 金)、“500”等。对于含金量不低于950‰的黄金饰品,也可用中文字“足金”表示。
(3)品质标志与鉴定。
与购买任何商品一样,投资黄金的人对其品质十分敏感,是否货真价实,成色纯度如何,是每个黄金买卖人士都要明确的问题。
黄金与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不同的品牌(商标)。但由于黄金这种商品看起来十分相似,非肉眼所能鉴别,故通常采用黄金所具有的化学特性来验证其真伪。因此,黄金的品质,必须符合其化学成分的要求。不同熔炼业者的金条,如果品质标准一致的活,其本质应无差别,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熔炼业者的商誉较佳,而他们熔炼的黄金条块,也确实优于其他厂一家,特别为投资者所信赖,并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因此,当你购买黄金时,一定要先确定你所购买的黄金是由世界公认的精炼业者所制造。如果你所买的金块并非出自国际公认的精炼业者,则当你再出售时,某些销售商会向你索取分析金块的费用。
所有金片或金条表面上都铸印有许多资料,包括黄金的成色、重量、注册编号以及生产公司的名称或标记等,用以“验明正身”。 (1)黄金供求数量的变化,对国际黄金市场黄金价格的涨跌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他说,在供应量有限,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的时期,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金价就会上涨;反之,金价就会下跌。南非是生产和供应黄金最多的国家,它所生产的黄金已占到西方世界黄金产量的70%以上。因此,南非的黄金年产量的变化,对世界黄金市场的供应量的增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970 年南非黄金年产量达到1000 吨左右。从1974 年开始,产量有所下降,近些年南非的黄金年产量维持在700 吨左右。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81年世界黄金供应量分别为1265 吨、1300 吨、1029.5 吨、1153.9 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黄金的需求逐年增加,主要用途是:补充官方黄金储备、私人储藏、作为工业原料、用于投资和投机性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1976—1979 年世界对黄金的需求量分别为1570吨、1650 吨、1840 吨、1860 吨,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世界黄金产量徘徊不前,且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增长,而对黄金的需求量却逐年增加。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给世界黄金市场造成了巨大压力,促使国际黄金市场的金价呈强势上涨。当然,这种总量供应不足和金价呈强势上涨势态,是从总体上讲的,实际上黄金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国际黄金市场上瞬时供求的变化。
(2)经济因素对国际黄金市场黄金价格亦有很大的影响。
A.世界经济周期发展趋势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经济危机或发生经济“衰退”的时期,利润率会降低到最低限度,人们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于是纷纷抛售纸币去抢购黄金,以求保值。这时对黄金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刺激黄金价格上涨。反之,在经济复苏时期,由于对资金的吸收量大,利润率增高,人们反过来愿意把黄金抛出,换成纸币进行投资,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时候如果持有黄金非但不能获取利息,还要支付保管费等。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对黄金需求就会减少,黄金价格便会呈现疲软局面。黄金价格徘徊不前,时起时伏,经济危机的影响是比较强烈的。但1973—1975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属于例外。在这次危机中,国际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呈现明显的涨势。但这种异常现象并不能说明经济周期变化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消失了,而是在伴随经济危机的进程中,其他刺激黄金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力要大于经济危机迫使金价下降的影响力。当时正值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对这一时期的黄金价格上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B.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对比关系变化的影响。一般他说,通货膨胀会使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无形地贬值。当利息收入不足以抵消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时,人们也会对纸币失去信心,认为持有黄金比持有纸币更稳妥、更安全,对黄金的需求增加,金价就会上升。但如果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变化不一致,在通货膨胀率低于利率时(即实际利率较高的时候)不仅会抑制金价的上涨,甚至可以迫使金价下跌。因为这时候将资金投入证券市场或存入银行,不仅可以保值,而且还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例如,国际黄金市场上,黄金价格自1980 年2 月以来,一直处于稳中有跌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美国的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以各国通货膨胀率均呈下降趋势。
C.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石油一向以美元标价。如果石油价格上涨,美元就会贬值,而美元的贬值又会导致人们抛售纸币抢购黄金来保值,进而刺激黄金价格上涨。如1973 年10 月第4 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抵制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中东产油国决定对非友好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同时大幅度提高油价,使油价上涨近4 倍,对西方的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工业国家石油进口费用急剧增加,国际收支状况普遍恶化,通货膨胀加剧,货币信用低落;另一方面,产油国美元收入显著增加。为了减少美元汇价下跌造成的损失,这些产油国便将出口石油所得的部分美元抛向黄金市场,形成黄金价格节节上涨的局面。而1981 年后,由于石袖供过于求,油价不断下跌,又对1982 年上半年出现的金价下跌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D.外汇市场变动的影响。一般他说,当某种货币地位疲软,出现汇率下跌,导致货币实际贬值时,人们就会急于抛售持有的该种货币去抢购黄金,以求保值。这样以该种货币所表示的黄金价格就会上涨。以美元为例,由于美元仍是目前国际清算、支付以及储备中使用最多的货币,其国际货币市场中所占比例亦最大,所以,当美元汇价出现波动时,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就会相应地出现波动。当美元汇价出现“疲软”时,往往会引起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从而导致金价的大幅度上涨。反之,当美元汇价出现“坚挺”时,金价一般都处于比较平稳或稳中略有下降的趋势。
(3)势与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黄金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
黄金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投机商品,任何政治、经济的大动荡,都会在国际黄金市场的金价上反映出来。如1979 年11 月,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恶化后,伊朗停止向美国出售石油。美国则采取了冻结伊朗在美国存款的报复行为,伊朗扣留美国人质的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同年12 月,原苏联出兵阿富汗,立即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美苏关系也呈现出紧张状态。由于上述两个政治事件的发生,增加了西方人士的忧虑。他们害怕势的恶化使自己的美元财产遭到损失,便大量抢购黄金,从而使金价急剧地大幅度地上涨。在伦敦国际黄金市场上,黄金的价格每盎司连破500、600、700 美元大关,到1980 年1 月21 日,竟达到每盎司850 美元的高峰。此后,国际政治事件对黄金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当1982 年上半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发生危机时(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该岛而发生战争),只使国际黄金市场的金价略有回升。而波兰局势紧张、两伊战局相持不下等接二连三的事件,不仅均未能引起金价的上涨,相反,在这些事件发生后,金价仍然呈稳中有跌的势态。这是因为不少人认为那不过是局部或区域性的而已,酿不成世界大战,对他们的资本均构不成严重的威胁。不管怎样,一些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对国际黄金市场的金价还是有些影响的。 国际黄金市场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方式。
(1)黄金现货交易及其特点。国际黄金市场上黄金现货交易的价格较为特殊。在伦敦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黄金现货交易价格,分为定价交易和报价交易两种。
定价交易的特点是提供客户单一交易价,既无买卖差价,按所提供的单一价格,客户均可自由买卖,金商只收取少量的佣,金。定价交易只在规定的时间里有效。短则一分钟,长则一个多小时,具体时间视供求情况而定。
报价交易的特点就是有买、卖价之分。一般是在定价交易以外的时间进行报价交易。如伦敦国际黄金市场,每日进行两次定价交易,第一次为上午10 时30 分,第二次为下午3 时。定价交易在英国最大金商洛希尔父子公司的交易厅里进行,该公司担任首席代表,其他各金商均选一名代表参加。在定价交易前,市场的交易活动要停止片刻,这时各金商对外均不报价,由首席代表根据市场金价动态定出开盘价,并随时根据其他代表从电话里收到的订购业务调整价格。若定价交易开盘后没有买卖,则定价交易结束。若有买卖,首席代表就不能结束定价交易活动。订购业务完成时的金价即为黄金现货买卖的成交价格。定价交易是世界黄金行市的“晴雨表”,世界各黄金市场均以此调整各自的金价。定价交易结束后,即恢复正常的黄金买卖报价活动。
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报价交易由买卖双方自行达成,其价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定价交易的影响。但一般说来,报价交易达成的交易数量要多于定价交易达成的现货交易数量。在黄金市场上进行现货交易,除支付正常的黄金价格外,还要支付给金商一定的手续费。伦敦国际黄金市场的手续费一般为0.25%。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支付给金商的手续费已有下降的趋势。
(2)黄金期货交易及特点。在国际黄金市场上进行的期货交易,又分保值交易和投机交易两种。
保值交易是指人们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或政治,出于寻求资产价值“庇护所”的意图,而购买黄金的活动。当然,也有的是以避免由于金价变动而遭受损失为目的而进行黄金买卖的。一般他说,套期交易是保值的理想办法。对套期交易者来说,期货市场是最方便的购销场所。
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投机交易,则是利用市场金价波动,通过预测金价在未来时期的涨跌趋势,买空或卖空,从中牟取投机利润。在进行期货投机时,金投机者预测市场金价将会下跌时,便卖出期货,即所谓的做“空头”或“卖空”。如果届时金价果然下跌,他就可以按跌落后的价格买入黄金,以履行卖出期货的义务,从而赚取先贵卖后贱买的差额投机利润。但在一般情况下,他并不必购买黄金现货来履行卖出期货的义务,而只是收进价格之间的差额。反之,当投机者预测未来市场金价趋涨时,他买进期货,即所谓的做“多头”或“买空”。期货到期后,如果金价真的上涨,他可以将原来低价买入的期货,再按上涨后的价格卖出,从中赚取先贱买后贵卖的差额利润。同样,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在买卖时交割实际黄金,而只由投机者收取金价差额即可。当然,投机者可以一面做“空头”,又可另一面做“多头”。例如,当投机者预计1 个月后金价会上升,但到3 个月后金价又会下降,那么,他可以一面做购进1 个月的远期黄金合约,另一面出售3 个月的远期黄金合约。在国际黄金市场上,那些实力雄厚的银行和垄断企业,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市场的投机活动,制造市场金价的大起大落,而它们在价格之前,购之于先或抛之于先,以从中牟取暴利。
(3)各类黄金的交割方式和特点。
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所交易的黄金,不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其大宗交易,特别是在国际金融机构、国家之间,以及大的垄断金融机构之间的黄金买卖,一般是采用帐面划拨方式,把存放于某金库的属于某一国家或集团的寄存黄金改变一下标签即可,很少采用直接以黄金实物进行交割的方式。但是在黄金市场上,私人或企业集团对新开采出来的黄金进行交易时,一般多按实物进行交割。在黄金交易活动中,成交额较大的是各种成色和重量的金块。其中,专业金商和中央银行交易的对象一般是重量为400 盎司、成色为99.5%的大金锭。进入世界黄金市场的大金锭,必须有国际公认的鉴定机构的印记。世界上的主要产金国,如南非、加拿大、原苏联等,所开采的黄金一般都以这种形式投放市场。各金库储存的大量黄金,也大多是这种规格的金锭。普通私人黄金储存者交易的对象一般是成色和重量不等的小金条,最常见的是1 公斤重的金条(合32.150742 盎司),小金条的成色分为99.5%、99.9%和99。99%几种。小金条的售价要高于大金锭。
在国际黄金市场上交易的黄金,除金锭、金条外,还有各种金币和黄金券。作为贮藏手段,1 盎司1 枚的金币,不仅比400 盎司一块的大金锭和1公斤一条的小金条便于转移,而且在很多西方国家还可以逃避遗产税。因此,不少人对金币趋之若鹜,争相购买,用于贮藏。金币有旧金币和新金币两种。旧金币的可供量有限,是一种稀有金币,一般为古玩收藏家购买的对象。因此,旧金币的价值可高于其本身所含金量实际价值的30%一50%。新金币的购买者多为以保存贵金属价值为目的的投资者。新金币价格的涨落直接依存于黄金市场黄金价格的变动。一般他说,新金币的价格要比金条的价格高出3%—5%。另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宗教团体甚至企业,纷纷发行纪念金币。这种金币不仅有特定的纪念意义,而且限量发行,一般不再翻新,储藏时间越久,其收藏价值越高,价格就上涨。由于纪念币的图案设计优美、雕型逼真、纹饰清晰、工艺精致、包装美观,所以购买者均把它视为一种稀有的保值手段和工艺珍品或高级礼品。虽然纪念币均标有面值,但出售价格大大高于所标面值。其具体出售价格,一般是以其实际含金量按当时国际黄金市场上黄金价格乘以1.5 来计算的,它随着国际黄金市场上的黄金行情的变动而变动。
黄金券是黄金的凭证,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黄金或与其等价的货币。黄金券的面额有多种,最小的仅0.5 盎司。黄金券有编号和姓名,不得私自转让,遗失可以挂失。对于购买人来说,由于黄金券可以随时兑现,与持有黄金实物无异,既可以用于保值,又可以用于投资,而且比持有黄金实物更为安全,所以很受欢迎。对于发行银行来说,由于黄金交易逐渐增大,而黄金的可供量有限,往往不能满易的需要。而通过发行黄金券,不仅可以扩大黄金交易量,还可以增加自身的收益。所以,近些年来黄金券的交易量逐年增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