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PO独家人像技术商用了!OPPO Reno5系列详解

2.全球原镁供需及趋势分析

OPPO独家人像技术商用了!OPPO Reno5系列详解

美铝合金价格走势图_美铝合金价格走势

Reno5 Pro本身很好评价:“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天玑1000+平台卖相最好的产品,它并不面向参数党和黑 科技 认知党,试图以浪漫 科技 的理念,搭配Pro+版本的硬 科技 ,去迎合不同关注维度的消费者。”

如果大家以Reno 10X、Reno3 Pro和Reno4 Pro这三款标杆产品的配置来评价Reno5Pro,可能会有一种除了增配天玑1000+,其他啥也不是的感觉。但如果我们把定价摆出来看,会发现从Reno4Pro开始,OPPO对产品型号和定价进行了重大调整。

以Reno4系列为例,有Reno4SE、Reno4和Reno4 Pro三个型号,以全系普及Super Vooc 65W为共性卖点,覆盖了名义报价2499-4299价位段。从渠道实际销量来看,Reno4系列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结合Reno5和Reno5 Pro的售价,我们会发现,黑色版本,并无太多参数亮点,但是兼具天玑1000+双5G强性能Soc、173克,7.6mm超轻薄外观、4300毫安时电池,65W超闪充电这些刚性基础参数,价格卡在了3000元上方一点。我去翻了一下3000元以下的天玑1000+产品线,打着性价比旗号和学生旗舰卖点的三大神机:Redmi K30至尊纪念版、iQOO Z1和Realme X7 Pro,8+128版本定价均比Reno5 Pro黑色版本低几百元,但不是缺货,就是有一些做工和设计上的遗憾。

Reno5 Pro黑色8+128价格锚定版本,以这个定价,给那些注重性能,又对卖相有一定要求的用户一个提示,现在天玑1000+的产品的品质感已经可以做到这样了。

当然,价格锚定只是定价策略的一部分,谁也不指望这个连PPT都上不去的黑色版能卖出去多少,主要的还是OPPO自打R系列转成Reno系列之后,对消费感知和定价体系的一次新的重大调整。

Reno5 系列价格重整:浪漫+ 科技 定位的品质感电子快消品

R9和R9s创造了至今为止OPPO中高端机的销售记录,82天1000万台和2016年度全球最畅销SKU之一。回顾R9,它并不是一个堆料产品,甚至在当时相对某些网销旗舰机,R9和R9s还是有很多体验上的问题。但为什么能在全世界卖这么多,成为当年的全球TOP3?因为OPPO把这玩意当作快消品去卖,用超薄、20W Vooc快充,柔光自拍等软知去打动消费人群。而当年骁龙625平台的产品。除了R9S和X9S,其他基本都是ODM刻出来的东西,除了性价比,品质感和卖相几乎等于零。

Reno5 Pro重新捡起了这个定位,传承Reno4 Pro精华部分:超薄的手感、不小的电池、5W闪充,使用新工艺对外观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当然,鉴于骁龙765G实在是难堪大任,这代升级到了颇受好评的天玑1000+。

而Reno5 Pro相对Reno4 Pro在影像系统硬件底子上的缩减也是不小的,从广受好评的OIS IMX586 F1.7变成了OV64B F1.7,IMX708超广角没了,50mm的光学中焦镜也没了。为了降低这种Cost Down带来的问题,OPPO使用新的人像技术来对冲参数降低带来的质量损失。

显著提升了外观设计,提升了SoC性能,缩减了模组性能,匹配了刚发布的人像算法,最终还有相对Reno4 Pro显著降低的定价体系。

至此,Reno系列的定价策略和区间段定位清晰了:

1. 比Reno4SE屏幕、外观做工好得多的Reno5,定在Reno4SE和Reno4中间的位置。

2. 比大黑边、肉眼可见塑料中框、没什么特色的外观后盖设计的Reno4性能强太多,搭配星河入梦全新配色和玩法的Reno5 Pro,定价卡在Reno4和Reno4 Pro之间。

3. 而传说中新的后盖材质、骁65 SoC、大底传感器的真 科技 时尚 旗舰Reno5 Pro+则会在Reno4 Pro和vivo X50 Pro+之间找一个定价区间。

这么看,Reno5系列实际是提升了整个Reno系列的卖相,把价位段和定位都往上提了半档。用我情报管道给我的客观评价来说:“Reno系列的新定价体系和新卖相,需要许久沉在Reno4系列产品线的销售们重新再出发。基础款的Reno4提供了比同价位产品更好的卖相和更多的地面渠道卖点;Reno5 Pro则以高性能5G SoC与 时尚 外观为双切入点,把Reno系列的性能评价提高了半截。”

事情做了一大半了,剩下一小半,决定这次战略定位和定价体系调整成败的,还是那个骁65平台的Pro+。这是整个逻辑完整闭环的重要部分。

Reno5 Pro基础款简单体验:卖相最好的天玑1000+手机

关于卖相,一个范例显然是华为的Nova7和Nova6系列的往事。参数可能很重要,卖相也非常重要。我手头只有一台黑色基础款的Reno5 Pro,最吸引人的星河入梦版没拿到,所以只能就事论事简单点评一下。

先科普一下OPPO在Inno Day发布的人像技术。OPPO关于人像的最新见解是:精细化效果审美和故事化的画面表达。通俗点说就是过去的照亮你的美太简陋,而过分的原始也反馈不出来照片主角的情绪和特征,所以要把人像表达进一步精细化。为此,OPPO提出专项魔镜,对人像作品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解构:第一是拨乱反正,回归真实自然有气色,有气质;第二是在真实自然的基础上遮瑕美颜,这是有限度的,另外为部分有P图需求的用户提供妆容选项;第三是遵循摄影的本源:光的艺术,提供光影的变换和清晰度选项。

这套人像算法的核心点有这么几个:

1. 新的OPPO AI肤色检测的神经网络模型,OPPO改进了网络架构和LOSS函数,实现96.5%的皮肤区域检测准确率和.4%的脸部皮肤精度。此外,OPPO进一步扩大“皮肤区域的定义”,相比于业内常见的仅定义脸部皮肤区域,OPPO AI肤色检测还涵。盖脖子和手部皮肤区域,用户在拍摄后对皮肤区域进行调整就不会出现脸、脖子和手皮肤表现不一致的问题。针对暗光人像,OPPO提出了超清算法。针对用户在暗光拍摄和虚焦(例如长焦拍摄和拍摄时手抖)时得到的。

2. 在AI超清人像算法中,OPPO在神经网络模型中加入了Portrait SR Model(超分模型),并在Post Processing(后处理模型)中进一步优化画面噪点表现。

3.

OPPO新的人像和算法,还在分阶段样、智能遮瑕、人脸畸变实时校正、和超级防抖上有多项突破。NPU的诞生,给了手持设备有更多的算力去 探索 细分领域拍摄变革的可能。OPPO的人像技术系统,是摒弃过往简单美颜算法,走向精细化个性运算的一个重要步骤。从此行业竞争的战火从静态人像优化烧到了人像领域的优化。优化不等于美颜,过去我们单纯的认知美颜=手机拍照/,这种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追求复杂场景下更自然,更合理的人像优化方案,是行业未来的方向。

在计算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联发科也没少吹嘘天玑1000+的ISP和NPU能力,以软件和SoC实力代偿模组Cost Down带来的性能损失,接近较高性能模组的效果,这也是一条路径。

黑色基础款的Reno5 Pro在外观上和Reno4 Pro区别不大,毕竟使用的是同款屏幕。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了功耗略大于骁龙765G的天玑1000+,还能把机器做的这么薄,这还是挺有水平的。虽说模组相对Reno4Pro缩水,但卖相更好了点,这代给出了一个更大的后盖摄像头分布区域,还有星河入梦版的夜光效果,契合官方主题:“繁星之夜”。其实我觉得OPPO这三代传承的镜头排布和双层设计还是挺好看的,没必要改来改去。

黑色款的外观我就不多说了,比较意外的是中框,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我身边没有一个搞基佬看出来那是塑料中框。可能是最近中框的制造工艺有了进步还是怎么滴,无论是开孔,边缘打磨,还是外层喷涂,和普通的铝合金中框视觉上几乎看不出来任何差距。一般容易露馅的扬声器开孔和SIM卡开孔,这次做的近乎完美。所以不经提示,真的没想到这塑料中框。

花点篇幅详细介绍一下这次的全新配色:星河入梦。

OPPO在Reno4 Pro上使用了全新的后盖工艺:星钻。这代工艺升级了,除了这个黑色版,剩下的三个配色都使用了第二代星钻工艺。

第二代星钻工艺,OPPO测试了几十种玻璃材质(镁铝),调整了20次蚀刻液配方,并经过100多次生长环境温度调整(0.1度的差别结果截然不同)、200余次玻璃入液角度调整以及数十次的浸泡时间调整,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良品率由最初的20%一举提升到接近90%。实际效果,:闪亮度相比上一代提升35%, 另外,金字塔晶体微观结构反光面更大,起到了天然疏油层的效果。

此次全新的配色:星河入梦发布。OPPO为此启动了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也启用了代言Buberry的周冬雨。

讲道理,作为一个快消品,手机的卖相和手机的性能配置同等重要。一个极其成功的范例就是华为P30Pro的天空之境。Reno5系列把很大权重的创新放在卖相上显然是对的。除了这个靓瞎眼的星河入梦,还有Reno5 Pro+首度商用的黑 科技 后盖,下个月就能见到了。关于Reno5 Pro的静态拍照和拍摄,我没太详细的去测试。简单点评一下:

Reno5和Reno5 Pro使用了一颗豪威 科技 6400万像素的主摄,大小为1/2英寸(同IMX586),单像素面积0.7μm。这颗模组光圈大小为F1.7,不带OIS。总体无功无过,这张照片的拍摄环境色温比较稳定,但是拍摄对象的色彩比较丰富。以Find X2 Pro为基准来看,天玑1000+配合OV64B在色彩表现上还是说得过去的,只是面部有轻微的泛红。Reno5 Pro整体曝光参数比FindX2 Pro略微大一点。在关系和焦外效果看,Reno5 Pro景深略显不足,朦胧感比FindX2 Pro有差距,当然我不提估计也没人看得出来。边缘成像Reno5 Pro表现的较好(仅该场景而言,边缘成像翻车场景多在室外,本次体验不涉及),画面较为干净,降噪表现不错。

看主摄样张的细节。Reno5 Pro这张样片的ISO高达1293,快门1/50秒,而FindX2 Pro的ISO为256。不同尺寸CMOS的通光率差异巨大,导致ISO值也差异很大。从画质看,IMX689显然要比OV64B在边缘细节和焦外成像上强不少,但OV64B在如此高的ISO下,降噪令人满意,这让我对OPPO的新算法和对天玑1000+的优化刮目相看。

其他样张:

最后发一段,小朋友的《艾思米兰达练习》,Reno5 Pro一镜到底:

Reno5Pro人像,古典芭蕾艾思米兰达练习

总结一下,我这篇文章重在分析OPPO在Reno系产品上的重大转折,突出以浪漫 科技 +硬核 科技 双驱动的产品策略和定价体系。相对Reno4系列以配置定价,Reno5系列更侧重于消费者需求和感知定价。一方面升级了Reno4的卖相和定价区间档位,一方面也没忘了为参数党和性能需求用户提供硬 科技 产品线:Reno5 Pro+。今年的大环境依然不太好,OPPO不但要考虑这种策略在国内的有效性,也要考虑这种策略在全球市场的有效性。这次转折很关键,决定了后续几个季度的业绩走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球原镁供需及趋势分析

此文系本书作者和鲍荣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原载《中国矿业》2008年第17卷第4期

摘要 镁是21世纪最具有开发和应用潜力的绿色工程材料,我国是镁最为丰富的国家,产量和消费均居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保持现有优势,建议国家继续深化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地位;乘势加速镁产业化聚集,应对国际变化。

关键词 原镁;赋存;生产;消费

镁是10种常用有色金属之一,主要来自海水、天然盐湖水、白云岩、菱镁矿和水镁石等。镁及其合金是迄今在工程中应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重量轻、密度小、强度高、降低噪音、电磁屏蔽性、减震性好以及优良的铸造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统计表明,近年西方镁合金应用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全球镁合金的应用年均增长达到10%左右。我国是镁储备最丰富、原镁生产与消费的大国,客观分析全球供需形势,研究未来走势,适时取宏观调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镁赋存、原镁生产与消费几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未来几年之内原镁产、销基本均衡,价格保持平稳上升的结论。结合我国原镁生产、供应的地位现实,提出努力深化宏观调控,稳定国际地位,乘势加速镁产业化聚集,应对国际变化的建议。

1 世界镁赋存集中,我国居首

我国是世界上镁最为丰富的国家,镁矿石类型全,分布广,总储量居世界第一。菱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含镁白云石矿丰富,白云石遍及我国各省(区),特别是山西、宁夏、河南等省(区),我国符合炼镁要求的一、二级菱镁矿达到26亿吨,白云石查明储量近40亿吨,青海盐湖氯化镁32亿吨,硫酸镁16亿吨。

近几年,世界菱镁矿的储量和储量基础比较稳定,2006年储量为22亿吨,储量基础为36亿吨,与2005相比没有变化。菱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朝鲜、中国、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等8个国家,这几个国家的储量和储量基础之和,分别占世界的74.77%和72.78%。

2 世界原镁产量年增幅较大,我国领跑

2000年以来,世界原镁生产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时期,由2000年的45.6万吨跃至2006年的70.76万吨(表1),2006年,原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

表1 界原镁产量 单位:万吨

3 世界镁消费趋升,我国最快

近几年,世界镁消费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世界镁消费量是51.4万吨,2005年跃升至60万吨,2006年世界镁的消费量,在70万吨左右。中国和独联体国家,拉模铸造领域镁的消耗增长强劲,镁铝合金消耗也有所增长,拉模铸造的主要领域是汽车业。2005年,中国代替美国成为最大的消费者,消费量为10.55万吨,2006年达到15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0%多。亚洲临近中国的一些国家借助中国生产镁的优势,对镁的需求快速增加。

从2002年开始,压铸业中镁的消费成为最大消费领域,这主要是由于汽车制造上的大量使用引起的。2004年世界主要地区原镁消费中,压铸占23.1%。在镁压铸生产行业中,北美、拉美、西欧用量最多,因为汽车制造业促进了市场对镁需求量的增长。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在过去10年里,镁合金压铸件在汽车上的使用量上升了15%左右,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还会继续。2005年,国际上镁的消费结构是:铝合金添加元素约占总消费的28.53%,压铸用镁合金约占24.55%,炼钢脱硫用镁约占18.2%,三者约占总量的71.27%。2006年,中国镁消费结构与世界有区别,压铸、炼钢脱硫消费已高于世界比例,铝合金消费低于世界比例(图1)。

图1的消费结构

4 未来走势及我国策略

综观现实及未来发展,镁产品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均处于理性状态,随着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消费量和产量增加将是大势所趋;价格尽管不会有过剧的波动,但总的趋向是走高。

消费量与供应量增长不可遏制。从长远来看,镁产品的需求仍将会呈现上升趋势,因为汽车设计者一直致力于开发轻型汽车,必将增加镁的需求;重金属冶炼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有毒气体排放,铝合金及金属还原对镁的需求持续增加等诸多因素都有利于发展性能优越,可循环利用的轻金属镁。目前,欧洲、美洲、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地区及国家都加大了镁的研发投入和车结构材料上扩大应用,而且会在更广泛的领域推广应用。

生产供应方面,受原镁市场价格的影响,新开和恢复生产的公司不断涌现。澳大利亚将有三个公司开始生产金属镁,Minemakers Australia对塔斯马尼亚里昂河和亚瑟河的菱镁矿床进行年产50万t氧化镁的可行性研究;Korab Resources公司在新南威尔士的Batchelor菱镁矿床投资回收镁;国际矿物公司(Imcor)投资在新南威尔士从硅镁石尾矿中回收镁。刚果2007年开始在其首都布拉扎维建一个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的再生镁厂。俄罗斯Rusa L公司宣布,在伏尔加格勒以当地生产的水氯镁石为原料,建一个年产4万t的镁厂。将在未来2年投产的还有:MIL(埃及),设计生产能力4.3万吨/年,2009前后完成;Cogbum(加拿大),设计生产能力13.1万吨/年,2008完成;Latrobe(澳大利亚),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年,2009完成。

正是上述产销基本均衡的态势,决定了原镁价格难以大起大落,保持平稳上升将成定势。为保持我国原镁生产、供应的地位,发挥既有优势,逐步提升全球供应和价格的掌控努力,建议:

(1)深化宏观调控,稳定国际地位。汲取2003~2005年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的国际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并被征收镁反倾销关税的教训,遏制多头出口竞相压价现象的再度发生。实践表明,2006年1月1日对金属镁及其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5%,2006年9月15日起,金属镁及其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全部取消,控制了出口,但却使附加值较高的锻轧镁、镁制品等价格平稳上涨。有利地保护了国内镁产业的发展。2006~2007年镁锭价格表明(图2),原镁价格稳定上升,促进了我国镁产量的快速增加。

图2 2006~2007年镁锭鹿特丹仓库平均价

(2)乘势加速镁产业化聚集,应对国际变化。2006年,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均有新的镁合金研发项目实施,并获得资助,有的是在行业联盟的组织下进行的。支持重点是压铸、挤压、扎制等变形加工。麦瑞丁、乔治费歇尔等国际性压铸企业,先后在我国建厂,推行其全球化战略。在镁加工领域,专业化、集团化、跨国投资成为新趋势。

2006年以来,中国镁冶炼企业生产了大量符合国内外标准的铸造镁合金,产品结构由初级镁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镁加工水平得到了提高,由“十五”期间的以镁粒(粉)初级产品加工向汽车摩托车零部件、3C产品、手动工具等加工制造方向发展,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为应对国际化趋势,我国应发挥镁储量和生产原料生产突出优势,将镁产业链、产业群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和产业竞争战略。通过官、产、学、研、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我国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深加工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群;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完整科研开发体系,实现镁工业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化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孟树昆.中国镁工业发展报告[R],2004~2006.

[2]周涛.2004年镁市场评述及2005年展望[J].中国金属通报,2005(9)

[3]周涛.2005年镁市场评述及2006年展望[J].中国金属通报,2006(7)

[4]殷建华.近期国内镁市场变化情况与对策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07(9)

[5]罗海基.世界镁市场的需求展望[J].世界有色金属,2005(12)

[6]死海镁业.2005年全球镁的供应与需求[C].第63届世界镁业大会论文集,2006.

[7]Deborah A.Kramer,U.S.,Geo1ogical Survey Minerals Yearbook,1999~2006

[8]Robert E Brown.Mining Annual Review,2004.

[9]Deborah A.Kramer.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