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价如何_2023年全年金价表最新
1.10年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2.货币贬值和黄金储备量有什么关系?
3.年黄金供需形势分析
4.暴走的金价带来什么影响?
5.2021年,世界将全面进入通胀时代
6.黄金的价格涨跌与哪些因素有关?
10年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新闻]
1.黄金持仓:12月17日,ishares黄金持仓持平/白银持仓持平;黄金信托12月18日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黄金信托持有黄金361.73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白银持仓量为11348.36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12月17日黄金ETF持仓量:SPDR黄金持仓量减少5.56吨;黄金ETF 12月18日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黄金ETF-SPDR黄金信托的黄金持仓量为880.66吨,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56吨。
2.周二,钯价历史上首次突破2000美元/盎司,现货钯价一度上涨1.1%,至2000.35美元/盎司;延续了过去一年全球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然后由于获利回吐而下跌。自今年年初以来,钯的最大涨幅为59%。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供应缺口难以弥补,这对钯生产商来说是个好消息,推动库存飙升;另一方面,Ole Hansen saxo的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钯价上涨不会对汽车制造商造成太大影响,因为钯只占整体生产成本的一小部分;矿业公司和投机者从持续上涨中获得了回报。花旗集团在报告中称,到2020年中期,钯的价格可能会从周一创纪录的1898.85美元/盎司跃升至2500美元;BMO Capital Markets金属衍生品交易主管Tai Wong表示,在钯价超过2000美元之前,大多数情况下,高价的解决方案是高价,但这并不适用于钯。他指的是对原材料价格的普遍看法,即价格大幅上涨将带来新的产出,这将使涨幅回落。Wong表示,似乎没有任何合理价格的新的现成供应,因此钯的价格可能在当前水平的基础上继续上涨,但波动性可能会增加。
3.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Jabaz Mathai和jason williams在12月17日的报告中指出,随着市场消化美联储将在2021年底回到零下限的预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该行美国利率策略师预测,2020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跌至1.25%的历史低点,这是迄今为止最低的预测之一。策略师贾巴兹马塔伊和贾森威廉姆斯在周二的报告中表示:“10年期利率(以及曲线的其余部分)的最佳预测指标是市场对最终联邦基金利率的消化。”预计美联储2019年的三次降息将让位于一个完整的宽松周期,并在2021年前回到零下限。这一预测有两个主要依据:一年内衰退的高模型概率和疲软的全球PMI。花旗对2020年底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预测:2年期0.75%,5年期0.80%,10年期1.25%,30年期1.75%。
5.金价周二持稳,因强劲的美国制造业数据提振了冒险意愿,抵消了市场对中美贸易协议挥之不去的疑虑;钯在试图达到20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后下跌。卡博特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罗布卢茨(Rob Lutts)表示,各国央行的行动是危险的,黄金必须反映这一点;我们已经形成了要求央行促进经济增长的习惯。其他方面,英国首相约翰逊在赢得大选的背景下,将硬英国退出欧盟的风险重新提上日程,表示将通过立法要求英国退出欧盟过渡期不能延长至2020年以后;在经济或政治不确定时期,黄金通常是投资者的避风港。
6.今年对白银的一个主要担忧是,与黄金相比,白银的表现没有那么好。然而,在新的一年里,许多分析师现在更看好白银而不是黄金。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大宗商品策略师丹尼尔加利(Daniel Ghali)表示,明年白银的表现可能会好于黄金。在过去的几年里,白银和黄金的投资出现了相当大的脱节。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有迹象表明,这两种金属的投资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再次转正。我们看好黄金的前景,但是买白银的人会得到更大的回报。我们认为,今年晚些时候工业需求的状况将会改善,由于对白银的需求,RJO期货对白银更加乐观。金银比会继续下降,利好白银,利空黄金。但渣打银行认为,明年白银的表现可能不如黄金,并指出白银缺乏战术仓位。渣打银行表示,在我们看到基本的供需动态和投资者兴趣巩固之前,我们很可能会看到白银赶上黄金,但可能还无法超越黄金。
7.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已将2020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至2%,主要原因是2020年上半年消费者支出更具弹性。即使贸易紧张局势明年消失,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也将抑制资本支出。预计美国的核心PCE将低于美联储的目标,直到2023年。该行预测,为了避免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出现通缩,美联储将不得不在2021年再次降息50个基点,尽管目前的失业率接近历史低点。
8.上海黄金2019年12月17日交易行情:黄金T D交易量40.334吨,黄金T D收盘价上涨0.37%至333.47元/克,交易量40.34吨,成交额13,444,035.54元。结算方向为“空付多”,结算量为8.118吨;迷你T D收涨0.28%,报333.47元/克,成交5.0856吨,成交额16958752.98元。结算方向为“多付空”,结算量为27.21吨;白银T D收涨0.56%,报4108元/公斤,成交5110.226吨,成交20985334.014元。结算方向为“多付空”,结算量为165.24吨。
9.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外汇策略主管简(Jane Foley)表示:“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主题,它仍将是美元。”在彭博从7月到9月的季度调查中,她是最准确的分析师。“然而,美元在2020年前几个月的走势可能强于市场预期
后走软,但走软的幅度不会像市场预期得那么大”。该行预测G10货币走势第二精准的西太平洋银行也认为明年伊始美元将保持强势,然后下跌。预测精准度排名第三的巴克莱则预测美元兑欧元在2020年全年都将上涨。准确预测美元走势对于金融行业判断从其他主要货币到石油、黄金、债券在内各类资产的前景至关重要。当前的普遍预期认为,2020年美元兑大多数G10货币将走软,这种矛盾的看法可能会令市场的预测更加复杂化。
黄金价格最新报价
一、现货黄金价格
1.国际现货黄金价格
截止发稿,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报1475.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下跌0.25美元/盎司;国际现货钯金价格报1940.38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下跌15.19美元/盎司;国际现货白银价格报16.999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下跌0.011美元/盎司;国际现货铂金价格报926.57美元/盎司,较昨日收盘价下跌1.71美元/盎司。
2.国内现货黄金价格
二、黄金期货价格
1.国际黄金期货价格
2.国内黄金期货价格
三、纸黄金价格
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现货黄金日线图
现货黄金小时图
北京时间9:30,现货黄金价格报1476.02美元/盎司。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问答:中国黄金走势图2007-2014年你是要“中国黄金”股票走势,还是黄金的人民币报价?请说清楚相关问答:黄金价格大幅下跌,中国大妈开始入手,现在可以抄底吗?明人不说暗话,先亮明观点,就目前黄金价格情况来看,我不建议大家入手。
首先目前黄金价格从整体来说仍然处于高位。
从2020年3月份开始,国际黄金价格就不断往上涨,最高峰的时候黄金价格一度达到2000美元以上,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黄金价格稍微下降一些,截止目前国际黄金价格只有1800多美元。
但这个价格我认为仍然是比较高的。
因为在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国际黄金价格也只不过是1450美元左右,相当于目前国际黄金价格比2019年八九月份的时候高出了350美元左右每盎司,这个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而且按照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以及国际经济表现来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黄金价格仍然有可能继续维持在1600美元到1800美元之间。
其次、未来黄金价格有下跌的空间
过去一年多时间,国际黄金价格之所以不断往上涨,这里面有两大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太乐观,对应的大家避险需求增加,对黄金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所以黄金价格跟着上涨。
再一个是自疫情发生之后,从2020年3月份之后,美国就开启无限QE政策,随后又连续推出了几次天量刺激,结果导致美元不断增多,流动性增加,好多美元都流入到资本市场,助推资本价格不断上涨,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价格也不断的往上涨。
但未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到常态化,美国就业目标实现,但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提升,美联储不可能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随时有可能收紧银根,甚至有可能加息。
一旦美联储加息了,美元指数就会相应的提升,而一旦美元指数提升,黄金价格相应的一般就会跟着下降,再加上国际经济恢复到常态化,大家避险情绪减弱,所以未来黄金是有较大的下跌空间。
我个人推断在2023年下半年之后,如果不出意外,黄金价格有可能会下跌到1450美元到1600美元之间。
因此对那些不急着用黄金的朋友来说,我建议大家可以再等一段时间,不要急着在黄金处于高位的时候入手。
最后、中国大妈曾经被黄金坑惨,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
在2012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国际黄金价格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幅下跌,在2012年10月份的时候,国际黄金价格还维持在179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跟当前的国际黄金价格一模一样。
但从2012年11月份之后,国际黄金价格就迅速下跌,到了2013年4月份,国际黄金价格已经下跌到1400美元左右,这时候中国大妈觉得机会来了,然后纷纷购入各种黄金,特别是在2013年五一,各种金店几乎被横扫。
在中国大妈横扫黄金的情况下,连华尔街空头都节节败退,貌似中国大妈已经战胜了华尔街大佬。
但事实证明中国大妈们还是嫩了一点,虽然在中国大妈们购入大量黄金之后,黄金价格确实有小幅的上涨,但从2013年8月份开始,国际黄金价格就一路不断下跌,到了2015末,黄金价格甚至一度下跌到1050美元左右,在2013年购入黄金的中国大妈们彻底被套牢。
虽然从2016年之后国际黄金价格有所上涨,但最高峰的2016年8月份,国际黄金价格也只不过是1350左右,随后国际黄金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一直到2019年底之前,国际黄金价格都没有回到1500美元以上,如果不是因为2020年的疫情,说不定目前国际黄金价格还处于低位状态。
所以当年中国大妈横扫黄金可以说是有惊无险,而且这里面有些人早早出手,基本上都以亏损收场。
参考当年中国大妈的经历,我认为如果大家在这个时候购入黄金,有可能会重演当年的悲剧,所以建议大家要小心谨慎。
货币贬值和黄金储备量有什么关系?
转一片文章,供你参考:
盘点2005年全球金融大事,最受瞩目的无疑是金价出现不同寻常的持续上涨。尽管受年终结账因素影响导致近期国际市场金价一度自每盎司540美元的高位出现急剧下挫,但许多市场人士依然对金价未来走势充满信心。这显然不是由于黄金在中国已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毕竟上海黄金市场全年成交量仅为106亿元人民币,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投资者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当人们相信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对产业周期具有前瞻性,以及汇率对经济周期具有前瞻性的时候,黄金价格的前瞻性可能更加丰富。
以“比价关系”来解读本轮金价上涨的人不在少数。的确,与40年前相比,国际市场油价至今已上涨了30倍,最大涨幅超过35倍,而金价涨幅充其量不超过15倍。不仅如此,以“9"11”为起点,目前铜价上涨了3倍,镍价的上涨幅度更高,而金价的涨幅仅为80%。这可以用来说明黄金价格曾受到严重低估,也暗示了金价在未来仍具有可观的上涨空间。
不过,将黄金混同于一般大宗交易商品忽视了其货币的属性。作为世界货币以及储备工具,黄金的需求导向及其对金价的影响无疑要比上述“比价关系”重要得多,亦深刻得多。最大胆的联想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35年以后,黄金的货币功能特别是其国际储备地位开始重新受到重视。
黄金储备比例
黄金和白银成为世界货币是由国际贸易推动的。在此之前,各国的货币形态五花八门。如果说以白银为主的世界货币代表了十七世纪前以中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那么,在西方工业革命、海上贸易发展以及战争赔款等因素作用下,到十九世纪,黄金逐步取代白银成为扩大的世界贸易体系普遍接受的世界货币。
如果黄金供应充足,准确地说是黄金供应量的增长能够与国际贸易量的增长保持一致,那么,各国为满足偿付外债、维持进口的需要而建立的货币储备就不会有外汇,而只有黄金。就此而言,金本位制的出现是黄金供应短缺引起的。当贸易增长持续快于黄金供给增长时,各国改变了以往专注于黄金储备的做法,开始储备由主要债权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以黄金为本币的货币即外汇。
在不发生外汇信用危机和贸易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储备率(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对进口总值的比率)达到50%似乎是恰当的,而且其中的外汇储备比例(外汇储备占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的比例)可以占据较高的水平。然而,贸易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天灾人祸尤其是战争足以对贸易构成影响。与此同时,那些作为世界货币的外汇信用也是靠不住的,例如1931年出现的英镑大幅贬值,以及上个世纪后半叶频繁出现的美元贬值。于是,人们相信,为应对国际市场的不测风云,需要提高并保持较高的货币储备率。为避免外汇贬值对货币储备体系的冲击,在外汇市场不稳定的时期需要提高黄金储备比例(黄金储备占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的比例)。
历史曾经按照这一逻辑左右着世界的货币储备格局。据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奠基人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供的数据,一战前的1913年,全球货币储备占全球进口总值的比率为37%,其中黄金储备比例占94%。以一战后贸易快速增长和英镑汇率相对稳定为背景,到大萧条之前的1928年,全球货币储备比例升至45%,而其中的黄金储备比例则降至77%。大萧条后,随着以“英镑-黄金”为基础的金本位制度崩溃,黄金的地位再度巩固,以至于全球范围内黄金储备比例在1933年和1938年先后升至92%和94%。
二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鼓励了各国纷纷提升其货币储备当中的外汇储备比例(主要是美元),并相应降低了黄金储备比例。到1949年,在全球范围内,黄金和外汇的储备比例分别为74%和26%,10年后分别为67%和33%。
谁改变了金本位制
颇为流行的观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意味着黄金丧失了其长期保持的储备地位,甚至出现黄金的非货币化趋势。这可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贸易大国忽视并不断削弱黄金储备地位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当尼克松在11年关闭“黄金窗口”的时候,美国人所担心的是黄金储备的流失,而不是黄金储备的增长。到目前,美国的货币储备依然是以黄金标价的,全部黄金与外汇储备为12748.4吨黄金,其中黄金储备8133.5吨黄金,占全部货币储备的63.8%,与40多年前相比几乎是一样的。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让人怀疑金本位在国际贸易以及相应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其实并没有改变,只是热衷于美元储备的国家将黄金储备的责任推卸给美国而已。
中国的货币储备率过低曾经令人担忧。这主要是指1990年以前的情况。1980年,国家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黄金储备为1280万盎司(按金衡制1吨黄金等于32151盎司换算为398.12吨)。在向市场出售了13万盎司黄金并导致黄金储备降至1267万盎司之后,1981年外汇储备提升到27.08亿美元。直到1989年,国家外汇储备升至55.5亿美元,按照当年黄金价格1盎司=381.44美元计算,1267万盎司黄金储备价值48.33亿美元,货币储备总计约103.84亿美元,与当年进口总值591.4亿美元相比,货币储备率不到17.56%(详见表1“中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概览(18~2004)”)。
由于黄金储备数量长期不变,到2001年,尽管外汇储备增至2121.65亿美元,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2155.98亿美元,对当年进口总值而言的货币储备率提升到88.52%,但其中的黄金储备比例由1989年的46.55%大幅降至1.59%。值得一提的是,在2002年将国家黄金储备量由1267万盎司增加至1929万盎司之后,当年黄金储备占全部货币储备的比例仅升至2.2%。由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过快,到2004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比例再降至1.28%,相信2005年末已不足1%。
不难看出,是中国改变了金本位制,确切地说是中国在过去27当中将官方黄金储备比例由93.67%降至1%以下,并导致外债偿付能力由主要依赖黄金变成主要依赖外汇或美元。由此而来的问题是,虽然中国的货币储备率到2005年末可能已接近150%,但由于黄金储备比例严重偏低,出于外汇市场波动的考虑,中国所承受的货币储备风险依然是不可低估的。
贸易全球化趋势中的货币储备风险
如今在各国货币之间形成的汇率与历史上各国金银铸币之间存在的成色差异是一个意思。例如,日本在实行金本位制之前奉行万延币制,一分判金币的含金量约0.75克,可兑换0.5美元。实行金本位制之后,新铸币1日元金币的含金量为1.5克,与1美元的含金量相当,形成1日元=1美元的汇率。不过,必须承认,改变纸币的价值要比改变金银铸币的成色容易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外汇储备比例过高或黄金储备比例过低的国家不得不承受更大的货币储备风险的原因。
促使一个国家改变其货币价值的力量来自不平衡的贸易以及相应的国际收支状况。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情愿看到本国货币升值,毕竟出口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防范货币储备风险方面,重点是防范主要贸易赤字国的货币贬值。如果该国货币恰好是主要储备工具的话,那么,对外汇储备比例较高的国家来说,货币储备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不应当怀疑贸易全球化有着缩小各国经济差异和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的初衷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国家在世界贸易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则相应上升。中国在世界贸易排名中的地位快速提升无疑是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但是,贸易全球化必然冲击以往单一的世界货币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欧元的出现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多元结构对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尽管由美元和欧元共同扮演世界货币的角色要比先是英镑后是美元独挑大梁的局面好得多,但从长计议,依然不能满足贸易全球化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际贸易至今没有从更本上摆脱金本位,即使是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或者由此类国家结成的货币一体化组织,除非大幅度提升黄金储备比例,否则,其货币不大可能扮演好世界货币的角色。鉴于亚洲各国黄金储备比例水平普遍偏低,所谓的“亚元”能否受到欢迎令人高度怀疑。
如果说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目的旨在降低单一世界货币体系下的货币储备风险,同时,候补的世界货币有赖于其黄金储备比例的提升,那么,在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目标之前,应对货币储备风险的最好办法,恐怕不是将目前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储备置换为所谓一揽子货币,而是提升黄金储备比例。有理由相信,在外汇储备当中增加那些没有充实黄金储备作后盾的非中心货币(指美元、欧元之外的货币),所承担的货币储备风险恐怕比较为单一的外汇储备更大。
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的储备地位必将重新受到重视。道理很简单,当主要持续贸易逆差国都可能放任或主动接受本国货币贬值的时候,黄金即使贬值也是最缓慢的一个。进一步说,由于目前的主要贸易逆差国恰好是主要黄金储备国,其货币贬值的过程往往也是金价上涨的过程。为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黄金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可以成为价值最稳定的储备工具。如此说来,为什么不看好金价的前景呢?
年黄金供需形势分析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到目前为止,黄金主要应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20世纪晚期,黄金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业金属,在计算机、通讯和航天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黄金也是央行储备货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国内外状况
(一)世界状况
到2009年底,世界黄金储量为47000吨。世界黄金储量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智利,这六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黄金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墨西哥和秘鲁等(图1)。
图1 2009年世界黄金储量分布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国内状况
我国金矿以岩金为主,小型矿床多,开技术条件复杂。截至2009年底,全国黄金矿区数为2517个,储量为1015.5吨。其中,岩金为713.9吨,沙金为103.6吨,伴生金为198.0吨。我国金矿查明储量6327.9吨,比上年增长9.3%,勘查新增540.2吨。按当前产量计算,我国目前金矿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为3.2年,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黄金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内蒙古、吉林、湖南、河南六省(区),合计占全国黄金总储量的61%(表1)。
表1 2009年我国黄金的储量和基础储量单位:吨(金属量)
二、国内外生产供应状况
(一)世界生产供应状况
世界上主要黄金生产国家有中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秘鲁、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分别占世界矿产金总产量的12.3%、8.6%、9.4%、9.0%、7.7%7.8%、4.9%和4.1%。部分产金大国产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南非、美国的表现最为明显,2009年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12.7吨和17.9吨(表2)。
表2 2003~2009年世界矿产金产量情况统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据世界黄金协会资料统计,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5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官方售金41吨,创2003年来最低;再生金供应量1668吨,与上年相比增长26.75%(表3)。
表3 2003~2009年世界黄金供给结构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生产供应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黄金生产处于发展阶段。之后,随着氰化法提金工艺日益广泛应用,黄金工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黄金生产最大的特点是点多面广、规模不大。近年来,我国黄金产量平稳增长,2007年跃居世界第一位(图2;表4)。
图2 1990~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图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年);中国黄金协会
2009年,全国黄金冶炼企业生产成品金151.18吨,比上年增长12.18%。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累计生产成品金59.25吨,比上年增长10.83%。其中,各重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占全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比例分别为:江西铜业公司33.77%,云南铜业集团公司13.68%,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12.84%,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9.86%,上海鑫冶铜业有限公司7.94%。以上重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约占全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78.09%。黄金冶炼企业完成成品金91.93吨,比上年增加13.09%。其中,各重点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占全国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比例分别为:山东招金集团公司31.51%,河南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16.11%,中矿金业10.8%,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8.99%。以上重点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约占全国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67.41%。
表4 2009年各省(区)矿山产金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消费状况
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4吨,比2008年减少了9.34%。珠宝业需求量与2008年相比下降,需求量为1758.9吨,占总需求量的50.90%。净零售投资需求量减少152吨,比上年减少了17.71%。工业及牙医业需求373.4吨,比上年减少15.02%;基金类需求617.1吨,比上年增加92.3%(表5)。
表5 2003~2009年世界黄金需求结构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注:①净零售投资不包括金条和原始金币,主要表现在北美和西欧;②交易基金及类似产品包括金条证券、债券和股票等;③可确认终端需求不包括央行。
随着金价的上涨和世界经济的萧条,投资黄金热潮升温,投资者非常青睐黄金交互基金。据有关部门分析,传统投资黄金的方式不易进入,而且要为保险、储存和涨价付高额的成本。黄金交互基金的优势是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经纪人购买黄金交互式基金的股份,从而避免上述问题。
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是印度,2009年需求量为480.0吨,同比减少33%,其中珠宝业需求量405.8吨;其次是中国,需求量为427.6吨,同比增长9%,其中珠宝业需求量为372.8吨;美国第三,需求量为263.0吨,同比减少1%,其中珠宝业需求量为150.3吨(表6)。
表6 2009年世界主要黄金消费国家和地区情况单位:吨(金属量)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消费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黄金消费增长很快,1990~1992年的两年间消费量增长了3.4倍。随后,我国黄金消费基本上处于减少过程,从1992年的352.4吨下降到2001年的198.8吨,下降幅度达到43.59%。2001年之后,对黄金需求开始回升,到2009年达427.5吨,比上年增长8.86%,占世界黄金实物需求的10.6%。其中,珠宝首饰消费量为347.17吨,占总消费量的81.17%;纯零售投资消费量为80.5吨,占总需求的18.83%。从近9年的变化情况来看,黄金珠宝首饰业需求量从2000年的205.6吨开始下降,到2002年需求量减少到199.6吨,之后开始逐年增加,到2009年需求量达347.1吨。而黄金投资需求大体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表7)。
表7 2003~2009年中国内地实物黄金需求状况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四、国内外矿产品贸易状况
(一)国际贸易状况
2009年的国际金锭贸易中,美国金锭进口达340吨,为2005年达到341吨后首次大幅增长,同比增长47.2%。其黄金主要进口来源国分别占比为加拿大30%、秘鲁29%、墨西哥16%、智利9%、其他16%。出口方面,2009年美国出口黄金数量同比减少了32.2%,下降到385吨。
2008年,澳大利亚出口黄金379吨,但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使澳大利亚黄金出口额大幅增长,同比增加13.13%。2008年黄金出口价值达到147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全年总出口额的6.4%。2008年澳大利亚黄金主要出口的国家分别为印度50亿澳元,英国48亿澳元,泰国11亿澳元,新加坡7亿澳元。
2008年,加拿大黄金出口价值估计为89.4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5.84%;进口价值估计为62.42吨,比2007年增加38.43%。其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欧盟各国及日本。
2009年,秘鲁黄金出口量提高22%,全年出口额达68亿美元。秘鲁是拉美第一、世界第四黄金生产国,黄金出口已保持多年的强势。秘鲁黄金的出口主要面向瑞士(占57%)、加拿大(占25%)和美国(占14%)。
(二)国内贸易状况
我国黄金出口产品主要是黄金首饰。2008年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贸易总额为23.53亿美元,出口金额为21.8亿美元,进口金额为1.73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6.5%、5.3%和23.6%(表8)。
表8 2008年我国黄金首饰及其零件主要(入境)来源及(出境)去向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年鉴
1992年之后,我国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每年的进口量一直不大,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3)。镶嵌钻石的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进口地为瑞士、中国香港地区、法国、意大利和美国,2008年我国内地向其进口金额分别为12.7万美元、1013.2万美元、1571.9万美元、790.9万美元和100.9万美元,五地合计占总量的96.2%;其他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进口地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2008年从其进口金额分别为4101.1万美元、436.3万美元,两地合计占总量的36.7%。
我国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出口变化较大,总体来说是逐年增加的(图3)。镶嵌钻石的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出口(出境)地为美国、中国香港地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2008年我国内地向其(出境)金额分别为47166.0万美元、46098.9万美元、2253.5万美元、15.9万美元和607.7万美元,五地合计占总量的94.8%;其他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出境)地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2008年向其(出境)金额分别为74204.0万美元、40.9万美元,两地合计占总量的68.8%。
图3 1990~2009年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进出口量变化
五、价格走势
2009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平均为969.91美元/盎司,比上年上升11.23%。黄金价格自2001年以来一直直线上升,尤其是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黄金价格升势凌厉(图4)。2009年,黄金价格继续走强。2009年2月,现货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盎司。2009年9月,连续6个交易日黄金价格暴涨,突破1000美元/盎司大关。在2009年10月8日创历史最高纪录1022美元/盎司,而且价格继续上扬。2009年12月3日,现货黄金价格创造出新的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126.60美元/盎司。从2009年1月1日的879.7美元/盎司至2009年12月31日的1096美元/盎司,2009年黄金价格涨幅为24.5%(图5)。
图4 1990~2009年英国伦敦黄金交易价格变化
图5 2009年英国伦敦黄金交易价格变化
黄金价格连续走高的原因是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央行购金、黄金供给和需求等。
(1)美元贬值。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两者基本形成反比关系,即美元下跌则金价上涨,美元上涨则金价下跌。近期,美元兑6种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加权指数(DXY)已经创下一年来新低75,离上年历史低位70.6仅一步之遥。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在半年的时间内跌幅高达15%,直接推动了金价的上涨。
(2)通胀预期。在黄金平价时代,黄金具有较好的抗通胀特性,直到今天,黄金仍然具有一定抗通胀作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国纷纷调低利息,并实施了相当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此举引起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推动黄金投资避险需求上升。
(3)央行购金。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给黄金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促进了黄金投资。2009年4月,中国公布黄金储备增加了454吨,储备量已达1054吨的消息。俄罗斯2009年1~7月也增持黄金储备48.9吨,部分独联体和中东国家央行也少量增持了黄金储备。
(4)黄金需求。2009年全球市场黄金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来自印度和中国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对贵金属的需求与日俱增,也是金价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冲基金的发展对黄金的投机行为日益加强,同样成为推高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六、结论
(一)世界供需趋势
投资黄金热潮继续升温,黄金价格不断攀升,世界黄金市场供需矛盾凸显,2009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形势(表9)。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6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
表9 2004~2009年世界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供需趋势
我国黄金产量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达313.98吨,同比增长11.34%,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位(表10)。我国黄金产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自2006年全球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以来,促进了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黄金地质勘查和开发稳步健康发展。第二,近年我国黄金产量的大幅提高,得益于国外合资公司在中国黄金开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黄金需求逐年增加,投资需求越发明显。2009年,我国珠宝首饰和纯零售投资合计消费量427.5吨,比上年增长8.9%。截至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缺口达109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金矿接替问题相当严峻。
表10 2002~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中国黄金协会资料
(朱勃霖)
暴走的金价带来什么影响?
岁尾年初,逢中国嫁娶旺季,黄金消费常常在这个时候走俏。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发现,2018年元旦小期期间,北京市内包括菜百等在内的多家金店销售火爆。回顾近期以来黄金价格走势,COMEX黄金期货主力自2017年12月12日开启本轮上涨行情,12月20日以来更是走出“八连涨”,但2018新年首两个交易日,该合约却连续回落,令多头“泄气”的原因是什么?金价后市会否重回涨势?
黄金市场多头归来
北京市西城区一家金店负责人介绍,2017年末这波黄金连续上涨行情,明显鼓舞了人们的购金热情。“元旦期期间,我们店的黄金饰品销量比2016年12月有明显增长,其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小件黄金饰品。”
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投资(Schroders)全球大宗商品和类股负责人Mark Lacey称,展望2018年,黄金有望成为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亮点,并称其公司管理的大宗商品基金超配了黄金。Lacey称,投资者已经开始少量持有黄金头寸以对冲来年风险。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可以预见的风险没有前两年那么多,主要央行也将陆续收紧货币政策,这将压制金价,但弱势美元或是全年的主基调,如果美元的影响加大,金价将得到一定支撑。
1—2月金价表现都不错
新年首两个交易日,黄金期货一改连涨势头,调头回落。相关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周三公布的2017年12月13日结束的FOMC会议纪要显示,多数与会者支持继续渐进加息,美元获利好反弹,黄金承压短线急跌。此外,美国ISM数据意外好于预期。数据显示,美国2017年12月ISM制造业指数意外回升至59.7,结束连跌两个月,表明美国制造业在持续扩张。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受提振重返92关口,黄金涨势终结最终收跌,黄金现货价格一度跌破1310美元/盎司,随后再度回升。
“本周的金价回调主要跟美联储公布的议息会议纪要略偏鹰派有关。技术上,黄金短期涨幅较大,存在修正需要,但这一波的涨势尚未结束。每年的1、2月份黄金表现都相当不错。”金大师黄金分析师王琎青指出。
金银分化料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2017年贵金属市场表现,黄金、白银分化是其特点之一,2017年年末,在黄金期货连续上涨期间,白银期货承压明显。
赵晓君分析,综合来看,贵金属仍然由其金融属性决定,由于黄金和白银在商品属性上的差异,使得在宏观基本面上的同步下,商品端弱势造成金强银弱格局。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投机、投资资金的博弈状况和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中期走势,仍直接影响金银走势,实物供需状况影响更多体现在期现内外盘的套利机会中。综合来看,2018年全球市场仍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就美国来说,强财政刺激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全球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能否顺利执行、进行到何种程度,将决定市场是否青睐贵金属。
国信期货贵金属分析师认为,在缺乏新的大金矿的情况下,黄金供应量将进入下降趋势,这使得供需面失衡加剧,黄金产量下滑将支撑金价。事实上,实物黄金的供应很难跟上需求增加的速度。从长期来看,金市供需前景比较乐观,金价将从中获得支撑。而从白银市场来看,需求锐减给予了银价较大下行压力。受银价走势低迷影响,不少白银矿产商目前都处境艰难。此外,由于白银市场被质疑存在操纵,投资者表现谨慎、买兴不高,因此银价长期受到压制。
“2018年黄金市场背后的支撑因素将依然不少,而白银的供需面则依然偏弱,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可以提振银价的亮点,白银的疲软甚至可能会拖累黄金表现。预计COMEX黄金期货主要波动区间在1200-140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主要波动区间在14-18美元/盎司。”国信期货研究指出。
2021年,世界将全面进入通胀时代
随着第二轮疫情的卷土重来,为应对疫情,欧美国家开始实施货币大放水。1月14日还未正式就任的美国第46任总统,迫不及待地公布了一项刺激法案,总规模达到 1.9万亿美元 。名为 “拯救和恢复两步” 。而2020年12月10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实施 1.85万亿欧元 的经济刺激政策,直至2022年3月。
对此,华尔街毕安科研究公司总裁Jim Bianco认为,“一旦全球央行开始大放水,可能会爆发一连串的经济活动,这将是新一代人经历的第一次高通胀。这是2021年最大的担忧”。
而新一轮大放水也即将启动,据全球领先的节日服务公司Morgan Stanley预测,全球4大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将在2021年大规模加速印钞,高达3.4万亿美元(22万亿人民币)将流入市场。
西方发达国家无限的印钞放水,其他国家肯定不会坐等被收割,所以也会跟着放水,印钞、增发债券、降低利率。因此,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货币市场各国纷纷取货币宽松政策,导致世界金融市场已经呈现出一片大放水的状态。
而对于全球市场来说,大放水的后果必然导致一切商品都会上涨。与印钞模式相对应的暴涨模式也就随之而开启。而印钞的模式一旦开启,其流向就必然遵照市场规律而流动,任何国家的都无法使得放水货币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今年的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受去年疫情的影响,在全球避险趋势的影响下,比特币、金价、欧美股市等都创 历史 新高,全球房价指数也创出2000年以来的新高。由此可以看出,为了防止后疫情时代的通货膨胀、突发等未知问题。全球投资者都在选择自己认为可靠的避险资产。
事实上,从2020年起,通货膨胀就已经开始了,2021年只不过是全球金融市场大放水浪潮的推动下加剧了这一趋势。之所以说2021年必将成为通胀的一年,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2020年,由于疫情爆发,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处于停摆、消费处于停滞的状态下。物价也能随之大幅下跌。2020年2月开始,物价指数年增率一直走低,5月来到近5年新低点。因为2020年物价指数走低,2021年以此低标为比较基准,计算上会使通胀数字上升。
当疫苗在世界各国普及,人们生活重回正轨,原有的消费需求恢复正常,需求的增加必将带动物价的上涨。
二、由于疫情导致许多企业倒闭或是延迟扩产,在产品供给的减少无法满足暴增的需求,供需平衡再次刺激物价上涨。
三、美联储已表明在未达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达2%且能温和上升前,都不会调升短期利率。因此一旦通货膨胀真正发生,美联储将会放手任其上升,直到上升幅度到达其预期。
因此,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基本上可以断定 今年的通货膨胀已成定局 。
由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均认为今年全球将进入通货膨胀,资金也如潮水般涌入相关抗通胀商品。平衡通膨率的走势,代表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观察近期的美债平衡通膨率可以发现,5-9月间指数上扬是因3-4月期间疫情失控、消费大量减少后的反弹。
但从11月开始,该指数又开始不断上扬。12月7日的5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的美债平衡通膨率都较前一个月上涨10%以上,5年期数据更呈现出19.5%的涨幅。同时,该指数也逼近2019年水平,加深市场对2021年通胀预期,纷纷提前布局。
除美债外,大宗商品和比特币也成为投资者青睐的抗通胀产品。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大幅上涨,现在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较4月低点成长了近30%,来到了76.63%,几乎回到了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大宗商品中,铜最受投资者看好,因为铜作为重要的基础金属,是电线电缆的主要原材料。投资者看好明年疫苗问世,经济复苏,各项建设恢复正常,由此对电线电缆的需求必将增加,于是纷纷将资金在铜上。
目前铜价已经在3个月内上涨将近20%,每吨为7823元美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铜价的新高点。与此同时,铜的库存量也在一个月内跌了20%。
美国之所以要保持如此高的财政刺激力度,很重要的背景是,美国政策的重心逐步转向缓解当前其贫富差距、 社会 问题。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失业仍然比较高的局面,美国不惜保持高财政赤字,尽管货币政策易放难收,但政策的重心不仅仅是看GDP产出。
过去,当美国的产出缺口弥合了,也就是说经济回到了潜在增长状态,其政策可能就逐步地退出、收紧、加息,但是,疫情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框架已经逐步改变,即可以容忍更大程度的、更长时间的通货膨胀上升。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政策重心转向了保障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而非只是保产出。由于此次疫情导致中等收入群体受到重大冲击,美国中等收入群体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所以新才会推出1.9万亿的经济刺激。
全球经济思潮在疫情后发生变化,过去的贸易全球化、 科技 巨头化、企业大型化的趋势或逆转。世界政经思潮似乎趋向于加强对 科技 巨头监管和限制,而非只是尊崇 科技 主导。
另一方面,全球宽松货币易放难收的局面,也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较好的契机,由于RMB债券的回报率明显高于西方经济体,这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而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国内需求侧改革和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改革,预计全球资本流入中国的现象,还会长期持续。
今年可能还有接近1500亿美元的债券与股票流入,未来10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望从现在的2%上升到5%-10%,成为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
1月20日,2020年中国利用外资“成绩单"出炉。商务部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步增长6.2%,规模创 历史 新高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0年10月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同比下降49%,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甚至下降达75%。
在此背景下,中国 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实现”3提升 “,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总之,面对美联储无底线印钞所带来的全球新一轮通胀,中国已经给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加快形成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去年中国经济从疫情中率先复苏,全年经济增长达到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的客观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发展格局的正确性。
尽管中国未来的发展仍有一些不确定性,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目前正走在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战胜通胀,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黄金的价格涨跌与哪些因素有关?
1 、供给因素 :
供给方面因素主要有:
( 1 )地上的黄金存量
全球目前大约存有 13.74 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 2% 的速度增长。
( 2 )年供求量
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 4200 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 62% 。
( 3 )新的金矿开成本
黄金开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 260 美元/盎司。由于开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 20 年以来持续下跌。
( 4 )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
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 5 )央行的黄金抛售
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 1969 年官方黄金储备为 36458 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 42.6% ,而到了 1998 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 34000 吨,占已开的全部黄金存量的 24.1% 。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 13 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 30 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 、需求因素:
黄金的需求与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 1 )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 19 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资料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了 71% 、 28% 、 10% 和 9% 。
( 2 )保值的需要。
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对于货币资产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 1987 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
3、 投机性需求
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像。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 COMEX 黄金期货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在 1999 年 7 月份黄金价格跌至 20 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公布的资料显示在 COMEX 投机性空头接近 900 万盎司(近 300 吨)。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
3.1 政治因素对黄金价格波动的影响
由于黄金市场主要以流动性资产构成,每日国际市场成交量近万亿美元,与股市、债市相比其对于政治等因素的反映程度要大很多。
由于政治一般来讲结果是很难准确预测的,多数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因此市场对此类比较敏感,反映在黄金价格短期波动上往往夸大其对经济的真实影响。
从具体形式上看,政治一般有战争、边界冲突、大选、政治丑闻、首脑更迭、政局不稳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都将影响金价。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 16 年泰国、 1986 年“伊朗门”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 9 月份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全年的最高近 $300.
由于政治风险发生的地点、原因和所影响的地区不同,反映在黄金价格波动幅度也不近相同,金市投资者对此类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全面、公正、客观的角度出发判断其结果对黄金价格产生的影响,那种以偏概全、从个人喜好出发的推测,极可能会招致惨痛的代价。
3.2 经济因素对金价的影响
除了上面所讲述对黄金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因素外,作为金市投资者更多的是要面对每天各国不断对外公布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金价波动的影响有大有小,作用时间有长有短,我们许多人,尤其是刚刚入市的黄金投资者面对眼前纷乱复杂的数据,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分析判断。在实际外汇交易过程中,由于我们目前使用的实盘交易方式,其交易费用(买卖差价)较大,限制了频繁入市买卖操作的机会,因此那些对金价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数据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去粗取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 、其它因素:
( l )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 60 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 19 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
比如今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 9.11 ”中金市受利。
( 2 )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 90 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是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 3)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不但债务国本身发生无法偿债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 4)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黄金波动的因素众多,金价变化错综复杂,即使最成功的金融家也很难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作出100%准确的预测,个人黄金投资者置身于金市波动变幻无常的风浪中,稍不留神就会错失入市良机或者产生一定亏损,这都会对今后继续投资的心态造成不良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