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华出口石油价格_俄罗斯现在对华石油价格
1.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在所有出口国家中占比多少?
2.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3.2017年中俄贸易额将达到800亿美元是什么原因?
4.管理因素
5.俄罗斯一月出口中国石油多少吨
6.2020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
7.沙特宣布减少对华石油供应,发生了什么?对我国影响大吗
8.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在所有出口国家中占比多少?
首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842万吨,占比47%,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29%。中国自沙特进口原油782万吨,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12.4%,成为中国单月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俄罗斯再次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来源国。巴西对华原油出口221万吨,同比和环比下降约9%。马来西亚和哥伦比亚是中国第九和第十大原油供应国,分别比上月上升一位和七位,供应量分别为220万吨和110万吨。
其次俄罗斯原油的单位成本最低。进口量相当于每天约198万桶,比约159万桶增加四分之一。据路透社报道,数据显示,俄罗斯再次从沙特手中夺冠,中国从沙特进口782万吨,同比增长9%,但低于4月份的893万吨。.每个季度,全球20家增长最快的芯片行业公司中有19家来自中国,同比增长超过一倍。未来在技术中扮演着巨大的角色。其中,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凸显了中美关系紧张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巨大影响。在美国眼中,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令人难以置信,不容小觑。
再者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我们对原油进口的巨大需求。因此,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是必然的。而这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对,比如改善交通、与国际石油组织合作,增加石油储备是应对的重要途径。
要知道的是国际能源署制定的国家石油储备安全标准线,是根据上一年石油净进口不少于90天的石油储备量计算的。按照我国石油消费量,要达到安全标准线,中国的石油储量应该是1.27亿吨与目前只有2500万吨左右的储存能力相比,中国距离?及格线?还有很远的距离。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你指的是今年年初这个油价暴跌吧?!
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从国家大局来说有三大利好:
首先 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营还是家庭消费等方面,每天的油料消耗量都是惊人的。据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所以,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恢复有利。
再者,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油价出现大跌,可以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样可对冲一下国内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势必会拉低我国原油进口和转化成本,导致成品油价格下降,进而传导至各行业消费的方方面面,大幅拉低整体经济运行成本,
最后,国际油价下跌,促进国内消费增长。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的92汽油价格曾达到过8元/升,现在价格只是五块多,相比较下降了20-30%。当然,进口油价下跌,会使很多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相关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样有利于刺激国民消费。
当然,国际油价下跌虽然可以拉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和消费成本,但是短期对我国能源结构改革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国际油价大跌,很多国人都会增加汽车出行次数,除了会增加道路堵塞,而且国内成品油质量不佳,大家都增加汽车出行次数,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快速应用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正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大力实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中有升,这才推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油价下跌势必会提高人们购买燃油车的兴趣和需求。新能源车的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呢,综上所述,油价暴跌有好有坏,总体来说利大于弊,经济恢复正常后,油价也会慢慢上升?
2017年中俄贸易额将达到800亿美元是什么原因?
12月20日,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俄中贸易额2017年将达到800亿美元。杰尼索夫称:“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截至2017年11月份,俄中两国的贸易额为760亿美元。同比2016年,增速约为22%。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速。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今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800亿美元。”
据悉,201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900亿美元,2015年由于原材料价格暴跌,双边贸易额下降约三分之一。杰尼索夫指出,2016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俄罗斯对华出口中原材料出口额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今年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杰尼索夫补充说,制成品仅占俄罗斯对华出口额1-2%,俄罗斯大部分的出口仍然是原材料。
能源方面,2016年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第一来源国,供应总量约为5200万吨。杰尼索夫称:“2017年,俄罗斯取代蒙古成为中国第三大煤炭供应国,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中国驻俄大使馆公使兼经济商务参赞李静援在接受媒体访时同样对2017年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给予积极评价。李静援说:“2017年是中俄收获满满的一年,两国在经贸领域应该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表示,2017年两国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这一目标应该是有把握的。
就两国贸易结构变化方面,李静援称:“中国2017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超过了30亿美元。这是中俄贸易一个新领域,并且俄罗斯的优质农产品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此外,中俄电子商务贸易发展迅速。目前中俄电子商务贸易额占俄罗斯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80%。”
谈及投资领域,李静援表示,今年中国在俄投资的战略性大型项目颇有建树。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这是中俄合作的典范。此外,中俄两国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大飞机项目合作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在俄罗斯投资超过400亿美元。
早在2013年,中俄两国***约定至2020年将两国贸易额提升到2000亿美元。预计,2017年俄罗斯将在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名单上排名第12位,与2016年相比前进2位。
管理因素
国家执政的倾向和国家的友好程度也将会影响到油气贸易。例如,2013年10月梅德韦杰夫访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中俄贸易多元化。中国自2009年起就已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2012年两国贸易额达881.6亿美元,其中俄对华出口441.5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矿产,油气类约占69%。梅德韦杰夫2013年10月22日表示,希望俄中就天然气问题达成的共识能尽快转化为具体文件。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石化签署了对华石油进出口合同备忘录[82]。根据中俄协议,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每年将向中石化新增供油1000×104t,连续10年。俄罗斯一家独立天然气企业宣布同意连续15年每年向中石油供气300×104t。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方面在2013年年底前签署供气合同,俄方在2018年至2020年间就能够开始对华输气,最大供应量可达每年380×108m3[83]。这些信息将预示中国的油气供给安全更加稳定。但是2012年9月因市场流传美国可能在2012年11月大选前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遏抑油价。石油期货炒家趁10月原油期权合约即将到期之际抛售,致使油价急挫2.4%,产生近8周最大跌幅的局面。
国家的管理态度和体制是本国油气开、生产等活动的指南。例如,《中国能源白皮书2012》指出,中国与许多国家展开了包括油气的双边合作,建立了能源对话与合作机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能源工作组、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世界能源理事会、国际能源论坛等组织和机制的正式成员或重要参与方,是能源宪章的观察员国,与国际能源署、石油输出国组织等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
而世界能源供应国的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将会影响到中国油气的供给安全。例如,2013年2月20日,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签署一项法案,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入石油市场,打破了该国从1938年以来长达75年的国家石油垄断局面。那时因民族主义执政纲领,从外国石油公司手中接管石油产业时,国营的墨西哥石油公司获得了全部石油所有权。有人预计,在该法案下,到2018年墨西哥的石油产量将提高到每天350万桶[84]。而2012年4月16日阿根廷宣布雷普索尔-YPF为“公益财产”,并于当天向议会提交相关议案。根据议案,阿将向YPF公司第一大股东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以及第二大股东阿根廷彼德森能源集团分别强行收购9656万股和1亿股的股份,使得阿拥50.11%的股份[85]。这些迹象将显示油气生产国的对外政策的改变。
世界能源市场影响大国的战略走势将牵制油气市场的变化方向。例如,美国将能源战略置于国家战略位置考虑,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单就从能源价格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明显的优势。美国自2008年以来油气产量增加了50%,自给率提高了72%。这一国家战略的实现使得美国在世界油气市场上的角色将发生改变,可能会由油气消费进口国变为油气产品的出口国。
俄罗斯一月出口中国石油多少吨
6万吨。查询中国海关总署2023年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对华出口石油1月达到6万吨,即164.8万桶/天,较2022年年同期增长25%,较2022年12月减少了1.05%,再次成为对华最大石油出口国。
2020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
4000万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道,据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消息,2020年公司通过原油管道对华石油出口是4000万吨,与2019年持平。通国俄中管道出口3000万吨,通过俄哈管道出口1000万吨。
沙特宣布减少对华石油供应,发生了什么?对我国影响大吗
Saudi Arabia claims that it will reduce the supply of oil and crude oil to China and increase the supply of oil and energy to western countries. Saudi Arabia has been engaged in oil trade with China for many years. The sudden announcement of reducing oil supply to China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started to worry about the rise of domestic oil prices in China. So they began to explore the reasons, asking whether it would affe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audi Arabia reduces oil supply to China
Previously, China and Saudi Arabia he always maintained a long-term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 oil supply, and Saudi Arabia has always been one of China's oil suppliers. However, since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Saudi Arabia has started to continuously raise the oil price, which has also led to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purchasing oil from Saudi Arabia and the soaring domestic oil price. In addition, due to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urmoil, Russia, as a major oil exporter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as been sanctioned by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has also led to the gradual reduction of Russia's exploration volume, making the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energy very tens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military conflict between Russia and Ukraine that western countries are facing an energy crisis. All western countries are seeking oil powers to ease domestic tensions. For western countries, it doesn't matter if they can solve the crisis and balance the oil price even if they spend more money. Therefore, driven by interests, Saudi Arabia reduces its oil supply to China, but increases its supply to western countries in exchange for higher profits.
Impact on China
Saudi Arabia's reduction of oil supply to China this time is also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risis of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will certainly he a certain impact on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owever, although Saudi Arabia has reduced China's oil export, the amount of reduction is not much, so th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Industry is also minimal.
However, through this incident, China should also heighten its vigilance. After all, the oil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generally small countries, which are vulnerable to external influences. Especially for the 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many small countries will choose to join the US camp in order to seek peace. If so, it will he an impact on China's energy security. Therefore, China must take precautions and prepare Countermeasures in advance.
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中俄能源领域合作:油气电共唱大戏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因此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在经济上最划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而如果失去这个市场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俄政治经济学家舒别尔强调说
随着中国“俄罗斯年”大幕的揭开,中俄两国从中央到地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尤以能源领域的合作引人瞩目。而且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能源供应方面真正获
得了俄罗斯无论是时间、数量,还是稳定性方面的正式承诺。
天然气合作双管齐下
据俄罗斯联邦工业与能源部新近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1~5月,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为2841.4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其中,仅国有的天然气工业公司就开2376亿立方米,占俄罗斯总产量的84%。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下称“天然气公司”)下属的天然气出口公司开发部经理比留林日前表示,关于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间协议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协商完毕。在今年3月21日天然气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签署的天然气供应备忘录中已经注明了关于供货日期、供货量、路线(东线和西线)和定价公式形成原则的基本协议。天然气公司拟从2011年起,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出口至少300亿~4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该天然气管道被称为“阿尔泰”管道。根据协议,天然气公司将铺设总价值为100亿美元、分别从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出发的两条天然气管道。“阿尔泰”管道设计全长2800公里,将位于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田和位于中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接起来。该条管道在中国新疆境内将和“西气东输”管线相连接。经过“西气东输”管线,天然气将可被输往上海。
包括总理、杜马议员以及各级市政机关领导在内的阿尔泰共和国领导层均全力支持在其境内铺设“阿尔泰”天然气管道。他们认为,“阿尔泰”管道能为阿尔泰山区经济吸引资金,以保障发展新生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速村镇煤气化,且有利于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从根本上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博格丹奇科夫也于3月22日表示,与中国的天然气合作除西伯利亚之外,在“萨哈林1号”框架内供应给中国东北的天然气量将可达80亿立方米。
对于俄中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国家杜马能源、运输和通信委员会负责人亚泽夫用一句话作出概括:“俄中天然气合作前景广阔。我相信,俄中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必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桥梁。”
电力合作分三步走
中俄电力合作始于十几年前,但真正开始深化合作是从去年。
2005年7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就输电方式、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按中国发展核电站的,今后15年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应堆。而江苏田湾核电站第一期工程为中俄今后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开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双方合作,中俄电力合作拟分三步走。一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东北黑龙江电网送电,送电规模为600兆到700兆瓦,年供电量36亿至43亿千瓦时;二是到2010年,开始通过正负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从俄罗斯远东电网向中国辽宁省电网输电,输电功率为3000兆瓦,年供电量为165亿至180亿千瓦时;三是2015年以后,开始通过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从俄罗斯远东电网或东西伯利亚电网向中国东北或华北送电,输电功率为6400兆瓦,年供电量在300亿千瓦时左右。
据俄罗斯电力专家详细测算,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水力和火力发电站都富余发电能力,这一地区约700万~1000万千瓦时的电力没能得到利用。因此,俄罗斯对中方出口电能的重要战略是发展500千伏~1150千伏的跨系统输电。
石油流速会越来越快
今年4月28日开始,俄罗斯输油管道泰纳线开始铺设,中国无疑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
“管道首先通往中国大庆,但是我们也将建管道通往纳霍德卡。向大庆输出石油,俄罗斯可以实现原油出口路线多样化,把石油卖到整个亚太地区,从而避免俄罗斯依赖单一石油客户的局面。”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直言不讳地说。
俄媒体也指出,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能源需求市场,自1993年起,进口总量正逐年攀升。俄罗斯需要这样一个持久而稳定的石油市场。俄罗斯希望通过一条石油管道激活沉寂多年的远东沿太平洋地区的繁荣。
同时,泰纳线也是对中、日、韩甚至大洋彼岸美国的兼顾,使普京的远东战略得以深化。而且,如果泰纳线干线于2008年顺利完工,西油东输,加上远东不断增加的石油,不仅能满足远东对原油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提升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还能扩充俄东部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资本。
据东西伯利亚铁路公司新闻处提供的资料,从今年初开始经过外贝加尔斯克向中国输出的原油量大大增加。第一季度通过这一通道运输了171万多吨,比去年同比增长了53.5%。预计东西伯利亚铁路公司2006年能向中国输送1188万吨原油。
另外,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罗斯石油公司目前也正积极进军中国能源市场。公司还2007年末之前在中国建成加油站连锁网络。届时,中俄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扩展和深化。俄罗斯专家指出,可以预见,随着中俄两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和经验的积累,从此以后,俄罗斯向中国的供油速度会不断加快。
由点及面风险共担
今年以来,俄方首先提出了和中方在能源领域深化合作,并在中国开展石油炼化和销售的构想。尤其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本月20日成功收购俄罗斯秋明-英国合资公司(TNK-BP)辖下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股份一事,无疑也是该合作构想内容的一部分。
对此,俄政治经济学家舒别尔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访时指出,是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问题上已经不满足于下游企业零星的点式合作,而开始转由大型项目由出面,大规模铺开的上下游兼顾的全面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合作的成功,更能加快项目的实施。
俄罗斯学者鲁巴诺夫也指出,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既能达到彼此共赢的目标,又能实现中俄两国从“现有的以贸易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转为生产和加工”的实质性突破。中俄能源合作现已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拓展,正在从一般贸易逐步向生产合作与相互投资方向发展。
俄罗斯工业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谈到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意义和前景时也曾表示,中俄能源合作已经不仅仅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而应该致力于风险共担,致力于降低全球能源风险。
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并不是俄罗斯的权宜之计,而是出于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
舒别尔算了一笔账:如果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对亚洲的出口量占到其出口总量的20%~30%,那么就可摆脱对单一进口商的依赖,在与欧洲就新的天然气项目进行谈判时,立场不仅可以更加坚定,态度不仅可以更加强硬,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释放西方对俄罗斯造成的能源压力。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因此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在经济上最划算,在政治上也最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而如果失去这个市场才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舒别尔强调说。(第一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