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油价?_明天食用油价格分析
1.5升食用油是多少斤(1升等于几斤)
2.提炼地沟油是犯法的,但是在法律上有没有具体的刑罚?
3.高价格 高品质讲的是什么?
4.油茶种植调查规划
5.今年莱芜、萝卜大丰收,价格却很低,请分析原因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5升食用油是多少斤(1升等于几斤)
两者没有直接的等量关系。
分析如下:
升是体积单位 1升等于1000毫升;斤是重量单位 1斤等于500克
如果是一升水的话,1升水=1公斤=2斤(市斤);
如果是油、酒等,比水的密度小,那么1升油<2斤;
如果是盐水、牛奶等,比水的密度大,就相反。
扩展资料:
单位换算,指同一性质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数值换算。常用的单位换算有长度单位换算、重量单位换算、压力单位换算、面积单位换算、电容单位换算等。
单位一般有:米(m)、千米(km)、牛(顿) N、帕(斯卡)Pa等单位;[2]在佛教传统意义上讲单位,特指长度、质量、时间等的定量单位,也有专门的术语如:刹那、一瞬、弹指、须臾等。准确的说,单位就是将一定数量物质的集合规定为“1” ,成为一个单位。
从广义上讲:单位是一个相对概念,其为事物坐标系中的坐标轴中能构成个体的抽象概念。事物的最小单位为零。
提炼地沟油是犯法的,但是在法律上有没有具体的刑罚?
使用地沟油是犯了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犯法人应该受到罚款、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
法律分析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用“地沟油”生产、销售“食用油”的性质,一旦查实是利用“地沟油”作为原料生产“食用油”的,即依照刑法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明知是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而予以销售的,即依照刑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明知他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提供资金、许可证件、经营场所、运输、贮存、网络销售渠道、生产技术等各种帮助或者便利条件的,应当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论处。在经营中使用地沟油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可能会被判刑。明知他人使用地沟油还为其提供方便的,有可能构成共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条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二十四、 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修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高价格 高品质讲的是什么?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商场超市内可供选择的酱料是越来越多。不光品牌多样,价格也参差不齐,光是酱油就有几块钱跟几十块钱之分,这可让平常百姓挑花了眼。价格的高低之分让一些消费者犯起了嘀咕,是不是价格越高质量就越好呢?
情景再现1:
上海市工商局日前发布了对该市知名品牌服装的抽查结果,合格率仅为57.6%,包括CHANEL、BURBERRY、DIOR等20多个知名品牌的服装都被检出不合格。广州对名牌服装的抽查结果同样不容乐观。 上海市工商局透露,此次质量检测涉及27家上海企业经销的40多种知名品牌服装,样本总数为59个。这些服装的销售价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价格最高的达到6万元。 经检测,这40多种知名品牌服装的59个样品中,合格34个,不合格25个(其中标注进口的24种),合格率为57.6%。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纤维含量和标识标注等5个方面。 被检出不合格的品牌包括ZARA、DIOR、CHANEL、ARMANI、MAXMARA、BURBERRY等知名品牌。其中有两个知名品牌存在甲醛含量和pH值等安全性指标不合格的问题,会对人体产生隐性的累积伤害。 诡计揭秘1:
广州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已经得知此事,待拿到相关检测报告后将会对不合格服装展开清理。他同时透露,广州市工商局也已经抽检了本地市场销售的名牌服装,其中包括不少国际品牌,结果同样很不理想。 业内人士称,一些服装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在生产免熨服装时,为了让面料不容易起皱,使用了含有甲醛的整理剂,在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上有疏漏,导致一些服装甲醛超标较为严重。 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宝军指出,服装甲醛问题频出,主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设立服装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虽然服装上市必须送检,但是并不是每批次都需要送检,而在上柜前,商场虽然也会要求出具检验单据,但并没有要求品牌每批次产品都提供检验单据。而仅仅1000元左右的检验费用也就成为企业不愿支付的“额外”成本。为了图省事,也很少有公司愿意批批送检。再加上有些企业拥有“免检品牌”、“中国名牌”等名号,就更不用经历送检流程。 情景再现2:
二次大战期间,绅宝公司以制造战斗机而闻名。战后绅宝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按照制造飞机的高要求,生产一种小型、廉价、注重驾驶乐趣的汽车,每年在美国市场上售出一万辆左右。70年代末期,汽车业竞争加剧,美国的通用和日本的丰田在生产经济车方面竞争十分激烈。绅宝公司也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生产经济车,要么生产昂贵车。绅宝选择了生产昂贵车。因为,经济车每部车利润小,在与通用、福特等大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只有每年生产25万辆以上的汽车才有利可图。而生产昂贵车,每车利润高,尽管销售总量少,但绅宝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生产起来驾轻就熟。因此,进军昂贵车市场才是绅宝的出路。 绅宝公司预计,到80年代末,跑车市场将急剧扩大,购买这类跑车的顾客年龄在25—44岁之间。这一年龄群增长较快,而且大都是双职工,夫妻都有较好的工作,薪水较高,比较富有,。他们需要质量高、性能好。驾驶舒适和服务良好的汽车,面且他们不太在乎价钱,贵也买得起。从19年起,绅宝汽车公司推出了新的SAA900型涡轮增压型车,价格是每辆 2万美元(在美国极贵了,“卡迪拉克”一般也就这个价)。广告强调它是高性能、新款式、独特形象、独一无二的高级车,而且提供消费者想要的各种高级设备。加上适当地促销和销售渠道策略,有钱人对绅宝汽车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这种产品定位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绅宝车1983年在美国的销售量超过2.5万辆,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有些经销商甚至以拍卖方式将车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人。这一年,绅宝汽车销售增长率为42%,成为汽车行业中销售增长率最高的一家。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曾自豪地说:“通用汽车公司要卖几百个汉堡包,而我们只卖出极少的牛排便可与之竞争”。 诡计揭秘2:
只要产品优质,服务周到,高价也是可以畅销的。实行产品高价定位策略,产品的优质还必须明显,使消费者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否则情况就会不妙。
靠高价策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实例很多。在台湾,阿迪达斯球鞋、普腾电视、哈雷机车、宾士轿车都以标榜高品质、高价位获得成功。一般来说,顾客都有“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看法,同时,高价位能创造高利润,更使这些产品有能力乘胜追击。不过,高价策略受挫的例子也不少。上面谈到“顶新”的“顶好清香油”销售不畅,除了产品差异不够明显这个原因外,其价格与内地生产的高级食用油价格差距较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大陆居民还不是很富裕,故其高价难以为大陆居民普遍接受。事实上,即使人均收入极高的台湾,高价的纸尿裤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为消费者所接受。 总之,如果有真正优异的产品,高价策略是行得通的。但是,价高的幅度、产品的差异、产品的性质都需要仔细研究。日常消费品如果价高,一般会影响其销路。如果产品优质且差异明显,并配以不太大的价格差异,则产品销路会很容易打开,如“康师傅方便面”。高价策略一旦成功,可为企业创得厚利,并为以后调整价格留下余地。 情景再现3
青浦某独栋别墅“半价清盘”的新闻,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搜房网针对该文专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五成被调查者认为滞销是定价虚高所致。这不由让人想起号称上海滩价格最贵的汤臣一品,目前公开的平均售价是11万元/平方米,为本市住宅销售单价最高,但开盘至今半年多时间,曲高和寡,销售一直为零。日前,该盘在纽约、伦敦等城市召开推介会,希望墙里开花墙外香,从海外投资客那里杀出一条血路,打破零销售的尴尬局面。
除了在开盘之初定价过高阻碍销售之外,也有的楼盘因为销售形势看好而一再提价,结果得不偿失。龙阳路地铁站附近某酒店式公寓,4月底开盘时,预定价格本来在23万元到35万元,后因为定位精准,销售火爆,开发商将价格一涨再张,至今已达到37万元至43万元。结果5月底调控政策出台,销售情况急转直下,按照原来的销售态势本可当月清盘,现在提价+新政,使楼盘销售速度放缓,甚至有停顿的可能。
诡计揭秘3
新盘低开高走比较常见,高开低走更多的是指楼盘开盘时价格较高,在尾盘清盘阶段适当放低价格。和记黄浦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定价策略不准,价格高开,目前的状况下很容易陷入进退维谷、骑虎难下的局面:如果降价销售,则会对楼盘品质形象造成较大损害,尽管可能打破销售零记录,但以后的销售之路会更加难走;不降价则又难以打开销售格局。嘉瑞梁行关**表示,在办公楼销售当中,碰到开发商高价吓退购房者的情况,不少代理公司都取暗降的方式,通过各种优惠措施间接弥补购房者的损失,只要吸引了大公司入驻,后期销售自然会形成“滚雪球”效应。
高定价不如高销售来得实惠,当前形势下的开发商和代理公司,不少早已深谙个中真理。本月即将开盘的几个楼盘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将选择低开高走的价格方式,避免一开始就陷于被动,很难“咸鱼翻身”。
诡计分析:
对于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体的品牌,保持高价格意味着品牌麾下的产品一律保持高价,并且千万不可降价,服饰类品牌顶多一年偶尔来几次换季或断码降价,非季节性产品应保持长期不降,否则会伤害品牌的档次与价值感。但很多品牌面对销量暂时下滑或竞争者的降价攻势,往往失去定力也跟着降价。这时候很考验企业家与品牌管理者的意志力。随着收入的提高,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体的产品如名酒、名烟、名表、服饰应不断调高价格来体现品牌的的高身份,因为这类品牌有个特点消费高价品牌的绝不会买低价的。消费2000元一件Dunhill T恤的富豪绝不希望Dunhill生产400元一件的T恤,洋河大曲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连续三次品酒会中被评为全国第一,曾经是最高档白酒品牌之一,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未抓住高档酒价格上扬的三次机会(五粮液就通过那几次机会奠定了高档酒的地位),一直以50多元以下的价格在销售,结果公众觉得洋河大曲是中档品牌。中华烟每年都会略微调高价格,始终高于其它品牌,稳稳树立高档烟的形象。象玉溪刚开始时卖到40多元,现在却卖20多元,纯种的高档烟形象被破坏了。其实,玉溪真的眼馋20-30元价位的市场。完全可以让别的品牌担当此任。 对于电器、食品、日用品等功能性利益为主体的品牌,保持高价格意味着价格要始终比竞争品牌高一点,即使降价也必须遵守这一原则,同时品牌麾下有低价格产品是正常的,索尼的walkman最高价的为3000多元,最低价的为100多元;海尔的220升的冰箱最低的为2600元,最高的为4000多 元,不同价格的产品主要是由产品的功能、成本、原料造成的,但无论价格高低,产品都是符合索尼、海尔品牌的基本承诺的,此时,海尔、索尼的溢价能力体现在同样功能、品质、原料的产品价格要更高一些。电器业随着技术的成熟、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降价是难免的,近几年海尔空调、冰箱的价格都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比竞争品牌贵一些,这就无损其品牌档次。 消费指南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生产厂家更多是从工艺上、原料上搞研发,不断向市场推出高端高价位的产品,消费者大可不必以价论质,还是应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
油茶种植调查规划
第一章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一、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油茶主产区分布范围
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其中,种植面积大于10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在5~10万亩的县(市、区)有个,种植面积在1~5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小于1万亩的县(市、区)有261个。
(二)油茶主产区林地现状
根据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林地统计结果,我国油茶主产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23067.20万亩,其中有林地148271.40万亩,疏林地5327.10万亩,灌木林地37044.9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620.70万亩,无林地28803.10万亩。在无林地中,有宜林地25692.00万亩,其中适宜种植油茶的面积有5380.7万亩。
(三)油茶主产区油茶种植现状
目前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共有油茶林面积4531.2万亩,其中:产前期面积180.2万亩,初产期面积239.6万亩,盛产期面积17.7万亩,衰产期面积2133.7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3.%、5.29%、43.65%和47.09%。受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油茶种植面积以湖南、江西、广西3省(区)最大,分别为1778.0万亩、1120.0万亩和552.4万亩,3省(区)面积占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的76.2%。2008年全国生产油茶籽.55万吨,生产茶油26.25万吨,平均亩产茶油5.79公斤。
(四)油茶主产区油茶加工企业现状
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424.83万吨,年可加工茶油110.79万吨,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企业有178家,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达到200多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基础。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成熟,目前可年产茶粕68.39万吨,茶皂素1.86万吨,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利用水平较高。
(五)油茶主产区油茶良种种苗生产状况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油茶产品市场逐渐升温,特别是油茶无性系品种高产优质特性逐步为社认识,油茶主产区特别是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陆续建立了一批高产无性系(品种)穗圃基地。据统计,目前湖南、江西、广西等8个省(区)共建有油茶穗圃基地33处,现有油茶良种苗木生产能力13610万株。林业科学研究部门已选育出100多个优良无性系品种,这些良种的测产每亩在35公斤至50公斤,有的亩产茶油已达到75公斤。
1、油茶良种选育状况
油茶主产区14个省(区、市)中,湖南、江西、广西、浙江、安徽、湖北、福建、云南和重庆9省(区、市)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有174个,其中通过国家级审(认)定的良种54个(详见附件1),省级审(认)定的良种120个。
2、油茶良种基地生产能力
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湖北、贵州、安徽8个省(区)共建有油茶良种基地33个(30个穗圃和3个园),总面积4414亩,油茶良种苗木现有生产能力约1.36亿株,良种穗条现有生产能力约7500万条。
3、油茶良种种苗供应能力
2009年春、秋两季,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9个省(区)可提供油茶良种苗木5100万株左右,可供造林约46万亩。其中,春季可提供油茶良种苗木约2900万株,可供造林26万亩;秋季可提供油茶良种苗木约2200万株,可供造林20万亩。
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9省可生产油茶良种苗木1.2亿株,可供造林110万亩。
4、油茶种质收集保存情况
目前,开展油茶种质收集保存的有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和贵州省。湖南省林科院从2003年开始,收集保存了200多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家系等。江西省林科院收集保存优良无性系和农家品种100多个。浙江省林木种苗站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合作,在浙江金华东方红林场建立了油茶种质库,收集保存了275个油茶无性系。贵州省黎平县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收集保存了75个优树的繁殖材料。
二、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沿革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4531.2万亩,以普通油茶为主,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4个省(区、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近60年发展变化,曾几起几落, 直到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对油茶认识的提高,油茶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新成果的逐步推广,特别是油茶优良无性系等良种的大规模示范应用,加之地方强有力推动,油茶生产才真正步入了平稳发展轨道。进入21世纪后,产量突破了20万吨。
(一)油茶生产起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始于上世纪50年代。建国前,我国油茶生产处于半荒芜状态。建国后,在党和的领导下,油茶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一样,得到迅速发展,分到土地的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发展粮棉油生产。在原政务院《关于发动农民增加油料作物生产》的指示下,各省林业部门制定了各项政策,组织山区群众发展油茶。这一时期,群众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很高,对大面积荒芜的油茶进行了垦复,产量逐渐上升,1952年全国茶油产量为5万吨,1956年茶油产量达到8万吨,比建国初增加了一倍。1958年,全国的油茶产量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科技水平低,油茶生产处于原始耕作状态,油茶造林分散,苗木大多为实生苗,经营管理主要靠“人种天养”,以致油茶产量低,平均每亩茶籽产量只有10公斤左右,茶油产量2.5公斤。这是一个粗放经营的低水平生产时期。但是,油茶生产同大力发展的粮棉生产一样,同样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缓解了国家食用油不足的困难。
(二)油茶生产恢复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为上世纪60~70年代。1958年以后,受公社化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油茶生产出现滑坡,产量下降。到60年代中期,全国掀起了大面积营造油茶林基地的群众运动,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大片油茶林。十年,油茶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茶山荒芜,产量又一次大幅度下降,16年产量退到建国初期的水平。从16年开始至19年,国家专项拨款1亿多元,用于建设以木本油料为主的基地,推动了新林营造和老林改造,油茶林面积迅速增加,产量稳步上升,“六五”期间油茶籽的产量比“五五”期间增长了23.8%,茶油产量达到11万吨。
这一时期,土地和山场归集体所有,虽然油茶生产有起有落,但是,由于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地块相对集中,抚育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油茶科研的加强,油茶示范场的建立,油茶优树和农家品种选育在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产量也获得较大幅度的增加。然而,产量的提高并没有给广大农民带来经济上的实惠,加上茶油加工产业落后,大规模的油茶基地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使得油茶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低微。
(三)油茶生产平稳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为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80年代以后,更多优惠政策被落实,新品种新技术逐渐推广,油茶产量逐年增加,出现了不少高产典型,全国油茶林面积比建国时扩大了50%,一度达到6000万亩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比较效益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油茶生产再次跌入低谷,不少立地条件较好的油茶林,被改种比较效益好的果树或其它经济林、用材林,油茶面积下降。90年代初开始,油茶低产林改造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加大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和良种化的推广应用,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油茶生产有所回升。到上世纪末,由于油茶面积稳中有升,虽然单产没有明显的提高,全国茶油年产量还是稳定在13万吨以上。
这一时期,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重新回到农民手中,加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商品生产在农村得到充分体现,哪样商品赚钱就生产种植哪种商品,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油茶的发展才在农村得到重视。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油茶良种繁育,全国油茶良种繁育协作组在湖南、江西等省选育出大量优良农家品种并进行了区域性试验。但是,由于油茶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建设滞后,其推广应用工作发展缓慢,低质、低产油茶林仍占据着主导地位,难以形成高产油茶林基地。同时,茶油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加工技术落后,深度开发能力受到限制,以致油茶产业仍处于低水平徘徊局面。
总之,我国油茶产业几起几落,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始终没能走出低水平、低效益、低产能的发展圈子,与油茶生产经营及其管理体制机制性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油茶良种选育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突破性进展和产生质的飞跃,少数省经过努力虽然选育出一些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系),因受资金的限制,在生产中推广和应用缓慢;二是鼓励和扶持政策措施不到位,林地权属不稳定,生产经营主体不明晰,推动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以致大多数油茶林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生产力低下,既形成不了规模生产,也无法产生规模效益;三是各级财力有限,对油茶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又没有形成常态的油茶建设扶持资金,致使前期投入要求较高的油茶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水平。
三、当前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十年来,我国的油茶产业虽然在基地建设方面曾有过几次大的发展过程,但全国油茶产业却一直没有发展壮大起来。综合分析各方面原因,当前制约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
据调查,油茶新造林和老林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很大,一般每亩投资约1500元左右;高接换冠,每亩成本约2000元左右;低产林复垦改造,每亩年成本在200元左右。对油茶林新造或改造,如此高的前期投入,一般农户难以承受。虽然在油茶产业发展中各地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多数地方由于财力限制,对油茶的发展未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二)比较效益相对较低
目前,全国现有油茶林大多数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林,亩产茶油一般在5公斤左右,油茶的每亩产值不超过200元。与其它经济林相比,效益相对较低。如浙江省的常山县,其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一常山胡柚,每亩的产值在2000~3000元,大大高于油茶林。因而,造成了近年来常山县立地条件比较好的油茶林纷纷被改种为胡柚,农民缺少油茶再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是油茶林大面积荒芜,产量下降,限制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三)高产优良品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到目前为止,油茶种植大省中,江西、安徽两省的油茶林大部分还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普通实生苗林,湖南省约有50%以上的油茶林是建国之前就存在的,属于多代萌生,品种混杂,产量极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到90年代以来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全省使用良种更新造林的油茶面积不足150万亩,仅占全省油茶林面积的8%左右。其它省区油茶良种应用率更低。油茶林品种老化,经营粗放,在油茶主产区是一个共性问题。只有通过大面积的优良油茶品种更新换代造林,油茶潜在的优势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选育了一系列油茶高产优良品种(系),其中不乏适宜当地的高产优良品种(系),但大面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却不多。原因在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譬如建设油茶种苗繁育基地、良种穗圃等,由于投资有限,当前还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油茶高产优良种苗以满足生产用苗的需要。
(四)宣传不到位
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具有优质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其化学组成、脂肪酸比例与橄榄油相似,一些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然而,人们对橄榄油特性的认识却远远高于对茶油的认识,一般认为橄榄油是高品质油,而对茶油的认识和了解甚少,只是在油茶主产区人们才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北方和西部大多数地区对茶油基本处于陌生状态。我国每年进口橄榄油约4500吨,用汇2000多万美元,除食用外,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高档化妆品和保健品,橄榄油的价值十分可观。而全国茶油每年仅有少量出口,国际市场认知度极低,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茶油停留在自产自用和宣传上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四、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有效途径
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粮油供给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长期以来,党中央、院把发展粮油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粮油供给能力。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国际粮油价格的上涨压力不断加大,实现粮油长期供需平衡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进口植物油已占国内市场的大部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也是世界上油料进口大国。我国有4531.2万亩油茶林,目前的产出水平很低,每亩仅产油5.8公斤左右。如果将现有低产油茶林全部进行改造,再新造近2500余万亩高产油茶林(平均每亩产油40公斤),通过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应用,使油茶高产稳产,届时茶油产量有望达到250多万吨,将大幅提高茶油在现有食用油供给中的比例,缓解日益紧张的食用油供给矛盾,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
(二)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解决国家耕地刚性短缺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耕地刚性短缺已是不争事实,而对耕地的精耕细作程度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粮油单产提升空间非常有限。作为林地,在14个油茶林主产省(区、市)现有2.87亿亩林业用地中,适宜种植油茶的宜林荒山荒地面积约为5381万亩,发展油茶有着雄厚的林地(土地)基础。
经多年的科研和实践积淀,油茶单产大幅度提高存在巨大空间。经测算,油茶林地的产出水平可以在现有水平上增加10倍左右,油茶籽的产油水平基本相当于同等种植面积的油菜籽。发展油茶具有不与粮食争地的显著特点,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国家耕地短缺的压力。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国土高效利用和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我国69%的国土面积是山区,全国有56%的人口居住在山区,发展山区经济,解决农民群众增收问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油茶主要栽培区基本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油茶又是这些地区最具特色的林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好。规划实施后,仅油茶正常经营管理一项,即可长期解决近200万农民的就业。农户种植10亩优质油茶林,稳产期每年收入可达2万元。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振兴我国山区经济,促进油茶主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山区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优化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膳食健康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普通油品,高档保健食用油消费比例很低。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从其食物功能看,其色清味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长期食用茶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茶油供应市场,满足国人对高档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国民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五)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加速国土绿化、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油茶属于常绿树种,四季常青,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发展油茶,能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火防虫、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同时,由于油茶适生区域大部分又是集体林权改革省份,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于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对广大农民来讲,获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把包括油茶在内的木本粮油等林业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有经营山林的积极性,林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才能长久巩固。据统计,我国油茶林面积仅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73%,充分利用山区林地,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提高现有油茶林经营管理水平,既充分利用了土地,绿化了国土,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山区面貌。
今年莱芜、萝卜大丰收,价格却很低,请分析原因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6毛,要多了还能便宜。”“油麦、茼蒿、茴香都是刚割的,绝对新鲜。”昨日早8时,记者赶到本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邢台市顺兴蔬菜批发市场,立即被一阵阵爽朗的吆喝声吸引。
走进市场,满地摆放的新鲜大,一捆捆绿油油的大葱,水嫩嫩的白萝卜、滚成山的大冬瓜……市场内蔬菜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实录
今年大丰收
“闺女过来看看我这菜,都是自家种的,早上刚割的。”菜贩名叫刘治忠,今年43岁,卖菜10年。
“现在市场需求量大,我的菜不够卖,还要从菜贩手中再进2000斤,全能卖光!”趁刘治忠再次回家割菜之际,记者跟他来到晋祠村,一探村里今年蔬菜的收成。
“4年前,俺分到两亩半地,全种了菜。”刘治忠介绍,他这片菜地共种了8种应季蔬菜,前两天,白萝卜成熟后,他以市场价0.6元/斤全卖光了。“我这大的品种叫‘新乡小包头’,每年都卖得最好,再有一个月就成熟了,到时准又是一抢而空!”
菜价
与半月前基本持平
昨日,顺兴蔬菜批发市场部分蔬菜的零售价为:0.6元/斤,萝卜0.5元/斤,大葱0.7元/斤,冬瓜0.2元/斤,蘑菇5元/斤,韭菜2元/斤,黄瓜1.6元/斤,茄子1.5元/斤,大蒜6.5元/斤,菜花1.5元/斤,西红柿2.5元/斤,藕2.3元/斤,青椒1.8元/斤,尖椒1.5元/斤,茴香1元/斤,豆角1.3元/斤,洋葱1元/斤,红薯0.7元/斤,茼蒿1.5元/斤,土豆1.3元/斤,姜3元/斤;
水果零售价:柿子0.6元/斤,桔子1元/斤,香蕉1.3元/斤,苹果3元/斤,葡萄5元/斤,西瓜2.5元/斤;
另外,鸡蛋4元/斤,猪肉11元/斤,金龙鱼调和油5升60元/桶,金龙鱼豆油5升52元/桶。
市物价局物价监测科介绍,本市米面肉蛋等粮食市场自中秋节前后涨价后,一直保持平稳态势。食用油受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市场价格略涨,但超市内价格仍保持稳定。本周蔬菜价格跟两周前基本持平,但受天气影响,今年菜价比去年同期高40%—50%。
关注
蔬菜市场现状
“批发市场每天市区蔬菜供应量达100万公斤以上,品种不少于35个。”市商务局运行科有关人员介绍,本市是典型的蔬菜销售市场,80%以上鲜菜主要是从外阜调入,本市范围内的蔬菜基地种植面积100万亩,主要分布在周边各县,以西葫芦、西红柿、大、大葱为主,主要用于周边区域的销售,但存储能力不足。他们已建立了快速高效稳定的供货渠道,积极联系山东寿光鲜菜,以及陕西、山西土豆,甘肃葱头,张家口大、芹菜,石家庄、北京的精细菜,永年、曲周各种蔬菜,保证市场供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