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暴跌,中石油紧急开会78次,号召全体员工共渡“至暗时刻”

2.我国油砂开发利用前景

3.开空调省油的技巧

原油暴跌,中石油紧急开会78次,号召全体员工共渡“至暗时刻”

应对低油价提质增效措施_面对低油价开发工作

随着国际原油的暴跌,国际市场竟然出现了原油比水还便宜的情况,一桶原油按30美元计折合人民币约209元,同样容量的纯净水售价却接近300元。但是油价的大跌,也让“三桶油”撑不住了,中石油近两个月紧急开会78次,称要过苦日子、紧日子,共渡“至暗时刻”。

由于各大产油国未达成OPEC+减产协议,自3月17日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截至4月2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国际原油的价格下跌,也导致了国内油价大跌,2019年逼近7元每升的油价,已经重回“5元时代”,对于广大的车主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加满一箱油能比之前省好几十元。

但是与此同时,国内的“三桶油”日子却不怎么好过,虽然国际原油仍然在不断下跌,但是国内油价已经三次搁浅,不再根据国际原油的价格进行调整,很多网友都调侃国内油价是,原油涨我也涨,原油对我有影响,原油降我不降,我跟原油不一样。

为了应对低油价带来的挑战,三桶油纷纷制定对策,4月28日,中国石油集团新闻中心发文称,为应对低油价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自2月26日以来,集团公司先后召开11次党组会和67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制定各业务应对措施。

会上称,要丢掉“油价很快回升”的幻想,集团正生存面临前所未有困难。中石油公司已走到生存发展的紧要关头,要采取革命性举措应对低油价,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领公司尽快穿越当前的“至暗时刻”。要过苦日子、紧日子,采取革命性的措施降低成本,既是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丢掉幻想打好这场硬仗。

会议上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结合各企业实际情况用“钉钉子”精神,共克时艰,为公司渡过难关贡献力量。

对于中石油紧急开会78次,号召员工共渡难关,很多网友都表示中石油应该从员工降薪做起,虽然国内油价暴跌,但是原油价格也暴跌了,炼油成本大幅下滑,靠进口为主的中石油理应不会会出现“重大亏损”。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国际油价和地板价之间的差价不是归中国石油所有,而是统一上缴国库的,所以这也导致中国石油其实也是享受不到这个限价的直接好处的。同时,我国的原油勘探、开采成本较高,这部分亏损是需要中国石油公司去承担的。

但是无论如何,中石油在国际原油暴跌的情况下,理应做好应对措施,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开采技术,否则,三桶油在起伏的国际原油面前,恐怕没有太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国油砂开发利用前景

中国油砂勘探开发起步较晚,尚处于普查与初步研究阶段。最近几年,随着油价的不断升高,石油公司、部分科研院所、许多的民间机构开始把眼光瞄上了油砂的开采上。特别是近两年,对油砂越来越重视,多家单位如国土资源部、中石油、中石化、成都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开始了对中国的油砂资源、勘探和开发技术进行调查和专门研究工作。

(一)高油价下油砂开发会带来高利润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油砂开采成本的不断降低,油砂开发利用出现了难得的机遇。

油砂开发早期,供应成本超过35美元/桶。在较低的油价下,如此高的成本,开发油砂很难有利润。在新技术的巨大推动下,其成本逐年下降。到1999年,油砂开采完全成本已稳步降低到12.美元/桶,特别是最新技术的应用,完全成本已降到10美元/桶以下。

目前,水洗方法分离油砂油,如果生产规模达到5万t/年以上,其全部分离成本估计在800~1 000元/t左右,相当于14~18美元/桶,与常规油的生产成本差不多,水洗产生的油砂油质量比常规油差,其市场价略低于常规油的价格。生产出的油砂油主要制作柴油,也可以直接作为重油或生产高质量的沥青。

干馏法可将油砂油加热裂解直接产生轻质柴油、汽油,过程简单。干馏油的生产成本估计在1 000~1 200元/t左右,相当于18~22美元/桶。且干馏油品质要远好于常规油。干馏油经过简单非加氢处理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柴油,生产柴油的全部成本估计为2 000元/t。干馏法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外部能源加热,自己产生的天然气及加热后的残碳可以实现整个干馏过程需要的热量,实验过程只需要少量水。

油砂分离效率与常规原油的采收率也不一样,我们知道,地下常规油气的采收率一般在10%~30%,我国采用三次采油新技术的大庆油田,其最大采收率也不超过40%。油砂露天开采时,油砂水洗方法的油砂油的收率可以达到85%以上,有的收率可以达到95%。干馏法油的收率可以达到70%以上。露天开采油砂油的收率远高于常规油的收率,水洗方法的吨油开发成本基本跟常规油的开采成本一样,干馏方法的吨油开采成本略高于常规油,但也有其优势,其产品附加值高。

(二)油砂开发技术会取得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油砂的开发技术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浅层油砂的开发将会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时期。

亲水的油砂,如内蒙古图牧吉油砂矿适用热化学水洗的方法开采。采用现代化的挖掘设备,建厂规模化,生产效率可大幅度提高。优化生产工艺,实现从油砂分离,到油砂油炼化深加工,直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柴油,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亲油的油砂,如新疆地面、青海地面油砂等可采用干馏的方法。自动化、程控化生产技术,热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

埋藏100~300m油砂,也将列入开发的日程,其开采方法和开采技术主要为:

(1)循环蒸汽刺激法:将高压蒸汽注入到油砂层中,停留几个星期。热量使沥青软化,水蒸气使沥青稀释并使沥青与砂子分离,然后将可以流动的沥青抽到地面。

(2)蒸汽辅助重力排泄法:在油砂层中钻两口平行的井,将蒸汽连续的注入上边的井,当蒸汽对油砂层进行加热时,油砂将被软化并靠重力流到下面的井中,然后被抽到地面。目前的生产技术可以采收井下沥青储藏的25%~75%,这远远大于常规轻质石油的采收率。

(三)油砂油资源是对常规石油的一个补充

我国油砂油可采资源量为22.58亿t,已发现矿带可采资源量为12.2亿t,在已发现矿带中,综合评价位于前10位的油砂矿带100m以浅的油砂油可采资源量为3.4亿t,埋藏浅、含油率高、采价值较高,为油砂开采提供了资源保证。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松辽和四川盆地等五个盆地为进一步勘探的目标区,这五个盆地将是油砂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地区,是新的油砂矿带发现的有利地区。

根据我国油砂资源状况、油砂勘探开发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要。预计5年内,可建成年产50万t油的产能,相当于同期常规石油产量的0.25%;到2020年,产能可达每年200万t油;到2030年,将达到年产400万t产能;到2050年,将达到年产1000万t产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开采成本会逐步降低,而产能将会稳步上升。

开空调省油的技巧

开空调省油的技巧,这样做省油又凉快

空调到底怎么开才能最省油?关于这个问题在老司机心里早就有答案,但是很多新手朋友并不清楚,甚至在开车载空调的时候还存在很多错误的操作,导致油耗居高不下。

现在油价这么高,今天就来跟大家讲一下车载空调到底怎么开才能最省油。

车载空调是靠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工作的时候要占用发动机10%到20%左右的功率,所以开空调的时候百公里油耗增加个1升到2升左右时很正常的。就好比本来一个人背50斤米很轻松,突然给他增加到60斤的重量,背起来就更吃力了,需要消耗的体能就更大。在开空调的时候,相当于突然给发动机增加了10%到20%的负荷,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行车电脑就会多喷油,导致油耗增加。

很多老司机在开车的时候,低速状态选择开窗通风,等到车速快了才关窗开空调。这其实就是一种省油的做法,虽然开窗会增加空气阻力,但是在低速的时候空气阻力对油耗的影响微乎其微。等到车速超过60KM/H的时候,就关窗开空调。

这个时候空气阻力对油耗的影响会随着车速的增加慢慢增大,开空调以后压缩机对发动机的影响却会随着车速升高而慢慢降低。所以这个时候开空调相对于低速状态的时候开空调是要更省油的。

一些新手朋友开空调会觉得油耗增加非常明显,主要原因还是不了解车载空调的制冷原理,存在操作不当的问题。比如前面讲的低速状态下关窗开空调就是比较费油的,还有就是空调全程用外循环也是比较费油的。

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压缩机不断地让制冷剂在空调系统内循环,通过空调的制冷系统把热空气降温以后再送进车内。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的,如果进入到空调冷却系统的空气温度比较高,那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去给空气降温,这些能量全部来源于发动机,自然就会导致油耗升高。

但是如果内循环和外循环切换着开,就可以让一部分已经降温的空气从新进入空调的冷切系统循环,这样就不需要额外消耗更多的能量去给空气降温,油耗自然就低了。

此外,空调的温度开得比较低车内需要保持低温也会增加空调的负担,也会增加油耗。因此把我好开空调的时间,合理使用内循环,调整到适中的温度,是最省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