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油价3月_齐齐哈尔市中石油油价
1.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能涨到1.5元吗?2021年11月份玉米价格行情
2.石油之城大庆的未来会怎样?说说你的看法?
3.九一八事变是什么?
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能涨到1.5元吗?2021年11月份玉米价格行情
从近段时间的最新玉米价格行情来看,市场走势整体是偏强的,比如华北、东北等产区的玉米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趋势,而山东地区部分玉米企业收购价格也回升到了每斤1.35至1.45元之间。其实按照往年的情况,此时应当是新季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玉米价格大概率会降低,但今年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产区玉米的收割、上市进度都将延后一段日子。那么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能涨到1.5元吗?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下2021年11月份玉米价格最新行情预测。
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
山西地区:山西阳泉市盂县干玉米1.41元一斤;山西朔州市应县干玉米1.1元一斤;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干玉米1.5元一斤;山西运城市永济市干玉米1.5元一斤;山西忻州市定襄县干玉米1.42元一斤;山西临汾市蒲县干玉米1.1元一斤;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干玉米1.05元一斤;山西吕梁市汾阳市干玉米1.33元一斤等。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干玉米1.4元一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干玉米1.25元一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干玉米1.39元一斤;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干玉米1.48元一斤;吉林长春市九台区干玉米1.35元一斤;吉林长春市二道区干玉米1.2元一斤等。
吉林地区:吉林长春市德惠市干玉米1.19元一斤;吉林长春市榆树市干玉米1.25元一斤;吉林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干玉米1.1元一斤;吉林四平市双辽市干玉米1.23元一斤;吉林白山白朝鲜族自治县干玉米1元一斤;吉林白城市大安市干玉米1.29元一斤;吉林白城市洮南市干玉米1.25元一斤等。
黑龙江地区: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干玉米1.31元一斤;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干玉米1.13元一斤;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干玉米1.26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干玉米1.25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干玉米1.18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干玉米1.16元一斤等。
山东地区:山东济南市市中区干玉米1.43元一斤;山东东营市东营区干玉米1.3元一斤;山东东营市垦利区干玉米1.3元一斤;山东潍坊市安丘市干玉米1.5元一斤;山东潍坊市诸城市干玉米1.35元一斤;山东威海市乳山市干玉米1.2元一斤;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干玉米1.5元一斤;山东菏泽市成武县干玉米1.5元一斤等。
注意:以上部分玉米产区价格报价均来自惠农网产地行情供应大厅,仅供参考。
玉米价格能涨到1.5元吗?影响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玉米价格此番上涨趋势主要以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区较为明显,尤其是山东地区一些地方玉米价格已经上涨到1.5元,主要原因是到货量较少,贸易商不得不提价收购导致,粮食种植户朋友的持粮惜售心理也特别明显。那么导致此次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呢?
1、运费上涨
此次部分产区的新季玉米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上市进度较慢,整体水分较高,不利于长期储存,下游饲料、深加工企业普遍以随收随走为主,整体建库意向不大。油价上涨带动了运费价格重心抬升,到货成本明显提升,而下游饲料、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不高,下游企业不得不连续提价来吸引玉米到货量增加。
2、烘干成本上升
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而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新季玉米烘干成本抬升明显,所以烘干成本的上升最终也会反应到玉米的市场价格当中。
3、玉米整体供应不及预期
前面我们也说到过按照往年的情况,此时应当是大量新季玉米上市的阶段,但今年部分玉米产区受到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玉米收割、上市进程都减缓了速度,整体上市时间约较往年延后15-20天左右。另外,个别地区的收割进度也普遍变慢了。短期内由于供应的紧张,玉米市场价格还将坚挺,等后期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后,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化。
2021年11月玉米价格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趋势都是以涨为主,各地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都有小幅度的上升,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新季玉米暂时还没有全面上市,疫情对一些玉米产区的影响仍然存在,再加上油价、煤炭价格的上涨,烘干塔开工趋于正常,成本上涨导致新季玉米价格坚挺,贸易商观望心态加重,物流方面对东北玉米行情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而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到货量继续减少,也对山东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了支撑作用。今年玉米产量、进口量和大量替代饲料对玉米价格压制作用还是比较大的,玉米在供给方面缺口与去年相比肯定是明显减少。所以整体价格大概率还是处于震荡为主,涨幅范围不会太大。
从目前种种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上来看,11月份玉米价格行情还有很多变化存在,不过整体上应属于短期震荡,总体向好,因此建议手里有粮的朋友可以随时关注市场动态,顺势销售,争取卖一个好价钱。
通常情况下,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情况都是主要看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山东等主产区,此次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新粮滞后上市,且这个季度本身也是养殖业的消费旺季,对饲料原材料的需求较大,玉米种植户朋友惜售心理较强,玉米价格自然呈现上涨趋势。不过后期预计十一月份中旬左右时,东北等产区的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后,玉米价格当前“高涨”的趋势会有所缓和。目前来看,部分玉米市场流通货源仍以陈粮为主,而现阶段饲用优质陈粮供应偏紧,市场报价整体相对来说较为坚挺。
石油之城大庆的未来会怎样?说说你的看法?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庆人 家里三代都是石油工人 我也在油田工作 现在确实有很多人对大庆很悲观 包括很多大庆本地人 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分析家长的未来 首先 我觉得主要可能让人们开始产生这种衰败印象的是1,前几年的油价大跌 2 姜书记在两会分组讨论时候的那次讲话 油价大跌那年 各种传言很多 油田降薪啊 油田裁员啊 油田以后不行啦等等就开始了 这种论调一直延续到现在
还有姜书记 两会上说的大庆可储量就剩9亿吨了 希望国家多给扶持 还有每年产量的减少 都加剧了对大庆的看衰!
但是实际上呢 首先说降薪 别的岗位我不太清楚 我们一线的作业油起码没有降薪 并且还比以前的收入要好一些 再就是油田储量的问题 油田可储量9亿 看起来不多 但是除以每年3000万那还可以30年 这还不包括未探明储量 和一些超稠油这种不可的 随着技术增加这些都会增加!
所以 就油田这一块来说根本不需要过分担心
再说城市发展 大庆这两年的招商引资做的很不错各种大项目很多 具体可以上网查一查体量很大的 各种大项目层出不穷 油头化尾 汽车 铝加工 百强乡镇 等等 现在非油经济已经占比炒过了油 而且会越来越好 经济发展比较乐观!
再说人口 有人说大庆人都走了 其实东北人口流失是普遍现象 各个城市走的人很多 但是就数据看大庆户籍人口数量是增加的(官方数据)可信度是很高的 不知道传言的走了几十万是哪出来的数据
而且作为黑龙江第二大城市 各种产业和政策都比较好 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强 人口应该不是问题!
大庆的 环境 (河湖空气 全国卫生城市 文明城市) 城市建设 (去过全国很多城市觉得大庆建设的真算可以了的街道 小区 整洁宽敞 基础设施也不错)
教育(大庆很重视教育 从幼儿园到高中打造省级师范标准 全省排名前进 大学有7所 教育非常不错) 医疗(医疗设备 )还有各种好的落户政策
社保政策报销比例全省最高!
目前全国经级都处在一个不好的经济周期内 不乐观的很多 大庆还算可以的。
各种因素叠加 我觉得大庆的未来很乐观,我绝对看好这座城市!
可预见的未来就是维持。除了石油,再没有支柱产业,口号再响也是打脸。
就我自身说说,我算是大庆石油人的后代,大学毕业后也就回大庆工作了,医疗系统,基层单位,工作二十年了,收入不高,算也稳定。
我周围的人,医疗系统居多,有能力没牵挂的走了很多,有能力有负担的等待机会走,退休前不想走的也很多在南方买了房子。我就从来没听谁说过“大庆怎么怎么好,我退休也要在这里”。最标准的说法是“等孩子大学毕业了看ta在哪里发展,然后我去那里”。
至于大学毕业的孩子,十之七八都走了,回来的一种是父母舍不了,另一种能力差些的,再一种是父母能给找到满意工作的。
有人说大庆没走那么多人,那是因为很多人没迁户口,如果能统计出这些,你看看人口流失多少。
就我们单位而言,十多年不进人了,为什么不进人?因为编制和工资,财政哪有那么多钱,别从大门外看事,爬后窗瞅瞅里面。能干得了活的就那些,干不了的也得生活吧。40岁以下业务人员已经断层了,5年后自然减员就基本难运转了。
我本人为什么还没走,因为有牵挂,也因为要有所准备,我也得走。老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我是大庆土生土长的,35岁从大庆油田辞职离开,在大庆工作了13年,对大庆油田的情况了解一些。
首先,大庆是一个因为石油开而兴建的城市,城市建设,人口,各项经济都是依托于油田发展起来,在上世纪90年代步入了最辉煌的时代,彼时油田工人的待遇、生活水平在全国绝对可以说是领先的。1999年油田进行重组,随后在2000年-2005年再度达到顶峰,石油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职工待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00年以后,油田领导意识到石油产量将会缩减,油成本即将增加等困难,勇于开拓海外市场,大庆石油工人走向世界,主要服务于苏丹、伊拉克、蒙古、印尼等国家,很多大庆油田职工通过海外技术服务,挣到的钱大约相当于在油田3倍的收入。
如今,大庆油田年产量已开始下降,暂居全国第二,依然是国家举足轻重的大油田,同时积累了大量海外市场经验,锻炼出一批优秀的技术队伍。可以说,未来十年,这就是大庆油田赖以生存的本钱。
随着近些年石油市场的波动,油田的生存空间变小,可以说,大庆油田确实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油田的特点,是随着时间推移,地下石油的开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而近些年国家在甘肃,四川等地不断发现新油田,亟需技术人员,所以,我推断大庆油田未来,会有一部分人员、物资转移到新油田继续生产,因此一些大庆人将会离开家乡,去新的油田继续生活。
同时留在大庆的职工,仍然会有很多人要去海外。大庆油田的开量逐年下降,盈利降低,职工待遇将随之减少,去海外工作将成为唯一可以提高收入的方式。
除此之外,会有一部分职工因为技术能力不足,留在大庆工作,年龄大的就等着退休。
大庆油田目前每年招工人数仅仅数百人,所以每年毕业的一万多大庆子女,将来必然要背井离乡去其他城市发展,大庆人口的老龄化也将不可避免的越来越严重,人口总数下降,城市的活力降低,10年后的情况,可以参考今天的齐齐哈尔和牡丹江等市。
我个人认为,大庆的未来不需要过多的人口和产业,随着石油产业减少,大庆可以发展成为原生态的农业、 旅游 城市,去工业化,同时保留部分油田单位,作为全国石油行业的博物馆和丰碑。人口降至150万人左右,维持一个小型城市继续生存下去,也未尝不可。
我国未来要打造城市集群,人口会不可避免的大量流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城市群,大庆等东北城市不需要按照长三角城市的模板去发展,而是找准定位,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即可。
我是大庆人,我喜欢这座城市。道路宽敞,私家车很多,但不怎么堵车,出行方便。房价不贵,生活节奏不是很快。夏天没有南方热,冬天就冷那么几天,屋里暖气基本都挺热。城市给干净整洁,适合居住。如果再好好发展一下经济,想办法吸引人才就更好了。至于有的朋友说想发展都得靠关系这点,我想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也不独大庆多严重。我希望大庆越来越好。我爱我的家乡。
我们家是石油工人之家,父母已经退休,想当年刚上班的时候,我唱着“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下”为自己生在大庆,能成为石油工人感到无比自豪,现在看着身边的人陆续离开大庆,小区里越来越多的人在卖房子,内心有些恐慌也感到无奈,其实大庆不光有石油和天然气,城市建设也是蛮好的,道路宽敞干净、绿化覆盖率高、夏天的空气质量非常好、蓝天白云,天然百湖......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冬季漫长寒冷,但是北方城市不是都这样嘛?可是现在都出去上学的孩子基本都不愿意再回到大庆了,退休后的老人也陆续离开去南方养老,真希望部门能尽快出台措施,招商引资,寻找替代型产业,招募人才......留住这座美丽的城市吧!
大庆,是一个靠关系不靠能力的城市
关于大庆我知道的不多,只能从05年来大庆读书开始,那时的大庆石油学院还是很牛B的大学,现在滴东油最牛逼的专业毕业都不知道去哪工作,还有八一农垦 大庆师范 哈医大分校,毕业啦就业机会少的可怜,年轻人走啦很多,孩子出去混生活,老人退休也基本随孩子走了,所有大庆放除了学区房还可以,现在各厂各矿房子比鹤岗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晃也在化工系统做一线工人十年了,从十年前到手四千,到如今也就今年奖金多了不少,也就全年平均六千,我是白班岗位,一线操作会更多,收入应该还可以。 对大庆的未来,我不乐观,毕竟人越来越少,身边同事都是55岁左右快退休的,这些年很少招工,所以子女也都在外地,石化如此,我想管局也差不多,市政应该也一样,等五年后我想房子会更多,更便宜,现在好多小区已经没差价啦 希望大庆会更好吧
我来大庆23年了,18岁来上学,在这里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说说体会吧!
首先我不是职工,因为刚好上学那年大中专并轨,就是外地的不给分配了。点背啊!完后就是打工,那会儿工作很好找工作岗位多!人口也很多!不说我了说说对大庆以后得看法吧!1 现在工作少了,年轻人也少了,打工的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外地来大庆做买卖的少了就业也就少了!
2以前职工家的孩子都给分配工作即使出去上学的,也让毕业了就回来有工作。现在是都不让回来了不给分配工作了毕业了就千万不能回来,回来没有工作。
3职工即使十年没涨工资,你们忘记说了你们还有奖金呢,每个月的奖金,季度奖,年终奖,安全奖等等,各种奖金就很多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4即使有再多的光环什么百湖之城,文明城市啥的没有啥意思了人留不住说再多都没用,能留下来的都剩职工了吧铁饭碗!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大庆一年走了好几十万人,流失人口,别的城市都在抢人,这座城市正在流失!!!
型城市可能就是这样,这还有油呢城市就快不行了,现在也就是靠着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吧!我可能也快走了去别的城市发展了,大庆算我的第二故乡吧!我也希望这座城市好起来,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为什么大庆和安达的消费水平就不一样呢,都知道大庆有石化和炼化,是生产汽柴油和天然气的,和安达相隔十几公里,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汽油和柴油的差价没升一元不等,天然气安达是3.2元,大庆就3.85元,难道大庆的工人有钱吗?
大庆就尤如老太太过年,一年不赶一年!
九一八事变是什么?
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的后世纪念:
纪念场馆
1991年9月18日,中国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
除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在辽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防空警报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沈阳在月18日9时18分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