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与棕榈油价格对比表_棕榈油和花生油放在一起看不出来吗
1.我想知道 花生油 和 棕榈油 的营养价值和两者间的比较
2.棕榈油生产过程和一般成本谁知道?
3.食用油怎么选一文了解食用油区别!
我想知道 花生油 和 棕榈油 的营养价值和两者间的比较
1. 按新国家标准分: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
调和油不是油的等级,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和而成的。各企业生产的调和油多是执行其各自的企业标准,用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芝麻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制成的。
2. 按油的品种分:
1、动物油脂
2、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3. 按脂肪酸类别分:
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
2、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4. 精炼油/精制油、高烹油、色拉油、调和油有何区别?
精练油/精制油是一个习惯性说法,国家并无明确规定,通常说的精炼油/精制油介于一级油和高烹油之间、质量不够稳定。
高烹油和色拉油是在二级油、一级油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而得的。相比较来讲,色拉油比高烹油要高级一些。色拉油的烟点要高于高烹油,色拉油颜色略浅,气味更好,在0度以下冷却5.5小时不凝固。
调和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根据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油种,现在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添加花生油、芝麻油调配成,不仅香味好,而且营养较为全面。
5、哪种油脂具有多种营养功能?
油脂中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是食用调和油。调和油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调配而成的。常见的调和油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芝麻油三种油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保持营养和必须的脂肪酸,从而有利于健康。在口感上具有香醇可口的气味和滋味,具有花生油和芝麻油的复合香气,绝无菜籽油的气味,可增进食欲。
6、从健康角度出发,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用油?
营养保健专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红花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适量(每日1-3汤匙)食用,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但食用过量却可导致某些癌症及胆结石。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容易遭受氧化破坏,而可能成为某些心脏病和癌症发病的诱因。
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茶籽油,多作烹饪用油,其中,以橄榄油为最好,它不但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可增加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
7、食用油是否越清澈越好?
很多人吃油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即越清澈的油品质越高,越益于人体健康。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食用油精炼的程度越高就越呈现清澈透亮,但在精炼的脱胶、脱酸、脱溶等过程中,在脱去损害健康的杂质如黄曲霉素等的同时,油中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等成份也被除掉了。如果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脱去,此时的精炼油就如同蒸馏过的纯净水一样,不再向人体提供任何营养成份。福临门精炼食用油工艺采用长混技术,经过八脱精炼的油品,能全面地脱去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同时有效地保存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
8、同一规格油品的液面高度为何有所不同?
造成灌装油液位线不一致的原因有三:
①包装容器的容积有差异:如PET瓶,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发生容积变小的现象,故先生产的瓶与后生产的瓶容积不一样;
②油品温度:温度对油的体积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十分明显。通常温度越高,油的密度越小,相应体积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冬天生产出的油与夏天生产的油液位线肯定不同。
③灌装精度:由于连续生产,不同瓶的油由不同的灌装头灌装。而不同的灌装头有着不同的灌装精度。
---------------------------------------
补充知识:
什么是油脂?油脂对人体有何作用?
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它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自然界的三大营养成份。
人体摄入油脂有四大作用:
1.为人体提供热量;
2.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3.供给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4.提供食品风味和制作功能(烘焙用油、麻油香味等)。
最近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幅度不少,临近年关,很多人更是选择用食用油作为礼品,很多高档食用油在市场也非常走俏,但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名专家提醒消费者,在挑选食油的时候一定要多些心眼,因为,有关食用油掺假的事情还是不断发生。日前,家住永安里的孙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刚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花生油,买回家后发现,在摄氏15℃左右的情况下花生油就出现了凝结现象。张女士很不解,在这样的温度下,花生油应该不会凝结的。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纯正花生油、棕榈油、大豆色拉油出现凝结的最低温度分别为10℃、20℃和0℃。在15℃左右出现凝结的花生油,可能掺了棕榈油,在8℃左右出现凝结的花生油,可能掺了大豆油。眼下,往花生油里掺杂棕榈油是花生油掺杂使假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棕榈油无色无味,将棕榈油掺入花生油后,基本上不会改变花生油原本的香味。再就是棕榈油成本低。记者采访得知,棕榈油和花生油价格差较大,但棕榈油有个致命的特点,就是凝点比较高,而正常的花生油凝点则较低。因此在气温降至18℃左右就出现凝固现象的花生油,很容易暴露出掺杂棕榈油的秘密。
消费提示
如何鉴别掺假油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薛雅琳表示,消费者在家里鉴别掺假油的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闻气味,用一根筷子或小勺,点一到两滴油放置手心,搓至手心发热,拿到鼻前闻,就可以闻出浓郁的花生香味,而掺入香精的花生油开始有微微的花生香味,但随着再次揉搓,花生香味会越来越淡。掺入大豆油和棕榈油的花生油,可以用第二种冷冻法鉴别,把冰箱冷藏室调至10℃左右,将油放进去10分钟,纯正花生油会有一半开始凝固,掺有大量大豆油的花生油几乎只有底部微微凝固。
另外,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花生油首先应查看商品标签,真正花生油的配料表中应该只有“花生”,同时也应注意采用的生产工艺。如果花生油放置久了,香味就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同时酸值也会上升、过氧化物增多、口感变差,营养成分遭到破坏。此外,如果把几种“花生油”放进锅内加热,最先起烟的花生油肯定质量最差。高品质的花生油随着温度的升高,色泽基本没有变化,高温后的口感依然香滑醇厚。
消费前沿
时尚高档油主打精致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讲究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米要吃东北米、泰国米,菜要选绿色无公害,而增加美味体验的食用油,也诞生出了玉米油、葵花籽油等一系列高档健康品种。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健康消费观念已经形成,消费者普遍从吃得好,转向要求吃得精、吃得有品位。
连续六年获得美国《读者文摘》“亚洲超级品牌”称号的刀唛食用油,占据着香港将近40%的市场份额,其所在的香港南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档食用油的走俏有它内在的原因,其中,品质上的保证是最重要的原因。比如,目前的很多高档油为确保产品的原料新鲜、口味纯正、品质优异,选料、炼油、生产、包装等过程均按照ISO9001、HACCP质量体系要求,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免检产品称号。
以刀唛的橄榄油为例,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都在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在当地收购优质原料,以传统冷榨工艺,不经过任何化学方法压榨出纯天然果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橄榄油天然营养成分。
另外,时尚的包装也是送礼用食用油的一个卖点。记者在一家商场看到,很多礼品装的食用油的瓶形设计就很有特色,脱离了大多品牌的塑料方桶+纸标签形式,如多力的一款橄榄油也采用很时尚化的设计,瓶身修长流畅。刀唛也独家采用扁圆形金盖瓶,标签采用专色印刷收缩膜,侧面人性化设计的提手,让女性使用起来方便省力,而一位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偏向于购买那些设计精美、造型独特的食用油,感觉送礼很有档次。
棕榈油生产过程和一般成本谁知道?
棕榈油生产提炼过程
一、 棕榈果园区
每公顷可植138棵棕榈树,年产棕榈果25吨左右/公顷,果园投资主要为土地置用,西马地区一般每公顷投入20,000马币,东马每公顷投入5,000/6,000马币(印尼水平与东马相当或更低)。采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60/70串棕果,工资0.3马币/串(西马印尼1/8)。苗圃培育棕苗,种发芽后1年移植入土,2.5-3年后收获产果。产果寿命20-30年,每棵树年长10-12个果串,重20-30公斤/串,每树年产(摘)两次。目前市场价格,棕果140-150马币/吨,含油28%-30%。
二、 初榨厂
(1)果串采摘后24小时内送入初榨厂(防止FFA升高)。(2)蒸煮:150℃2小时灭菌并且煮烂果实串的杆子。(3)果实剥落,提开机-剥落机,果实串杆分离,串杆经燃烧作肥料,果实送到料仓(4)压榨:螺杆式压榨机。榨饼从机头挤出,内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体部分从下口流出,过滤后送入蝶式离心分离机,得出毛棕榈油。(5)压榨棕榈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饼送入网式分离口。a)榨碎挤干的果实肉纤维经加工处理,生产纤维板及纸张;b)果实核风送至破碎机,把核壳破裂开分出仁粒,核壳作为燃料;c)仁粒经压榨机,过滤机和蝶式分离机,得到毛棕榈仁油。
出油率按油棕新鲜果实串计,得毛棕榈油20%,毛棕仁油2%。毛棕榈油呈桔红色,半液体状油。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油)190-202,碘值(gz2/100g油)501-549,凝固点(℃)30-39,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
毛棕榈油压榨厂在马来西亚(尤其西马)环保要求较高。如当地某压榨厂建于1975年,初期投入1500万马币,在20多年内又迟加投资至4000万马币,工厂占地约40公顷。据介绍目前投资相同规模工厂(日压榨棕果900-1000吨),需投资700-800万美元,另需投资部分环保设施,工厂工人85人(每人每天工资20-30马币),目前毛棕榈油成本价600马币/吨,加工成本,每吨果-油25马币左右。
三、 毛棕榈油的分离及精炼
两种方法:
①先分离,后精炼,得出各熔点棕榈油(应用较少);
②毛棕榈油送至精炼厂精炼(广为采用,马来西亚)。
四、 精炼
当地某精炼厂,位于新山市附近离全球最大储油罐及港口FJB仅3公里,日精炼2000MT,投资1500万美元,与国内精炼厂工艺略有区别:①降酸过程采用物理法(损耗较低)而非化学法(损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过程中采用真空处理脂肪酸,国内一般用化学法即加入一定量碱,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损耗较大。过程为:
(1)脱色:a加入磷酸90℃→b添加特制的矶土;
(2)脱酸(降酸)采用物理法;
(3)脱臭;
(4)继续漂白,得到精炼油(熔点33℃-39℃)即通常所说的33℃精炼棕榈油;
(5)a、精炼油分馏,进入分馏罐冷却后,上层为液态的24℃OLEIN(即24℃精炼油),最下层为44℃固体精炼油,产出比率为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压过滤,设备为恒温板框式压滤机,若生产24℃油,则室温设为24℃,加压6-10大气压,液态油分流出,固态油从板框中卸落。
全精炼过程损耗1.5-1.8%,精炼成本每吨30美元左右(毛油)。
FJB附近有精炼厂15家,其中11家在5公里内,采用油管连接(运送过程用子弹头清扫,损耗较低,运送成本低)。
五、 FJB
全球目前最大储油(食用)罐群,油罐211个,能力:242,650MT,年周转量350-400万吨,4泊位(8-11半)码头,装卸油率4,500MT每小时,100cbm(车)使用费用9马布/吨储存,中转(含检验,海关费用等)20马币/吨。
六、 简单过程成本
棕果(100T)
↓ 初榨25马币成本
毛棕榈油
↓ 精炼30美元成本 + 损耗
精炼棕榈油(33℃-39℃)
↓ 分馏(成本不详)
24℃/44℃棕榈油
食用油怎么选一文了解食用油区别!
食用油怎么选一文了解食用油区别!
1、食用油看标签
1.1、转基因与非转基因
根据相关规定,转基因食品应在标签,说明书上进行明显、醒目的标示。转基因食品尚未证实对人体没有危害,还是尽量选择非转基因食品。
1.2、压榨与浸出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一般分为两种:压榨和浸出。压榨是物理方法,工艺成本更高,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保留得更充分;如芝麻油、花生油、茶籽油等多采用这种方法。浸出工艺成本低,制作工艺中高温处理很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大豆油较多用这种工艺。
1.3、营养成分表,看脂肪酸组成:胆固醇和钠含量,这两个含量要为0。
1.4、脂肪酸的组成
各种食用油最重要的营养素,根据不饱和键的数量,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会升高“坏”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病的发B率。
2、日常食用油怎么用。
2.1、日常炒菜适合的食用油: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大豆油,玉米油。
2.2、日常凉拌适合的食用油:橄榄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
2.3、日常油炸、烘焙适合的食用油:黄油,牛油,猪油,棕榈油,椰子油。油要换着吃,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食用油知识8条
3.1、减少烹调用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居民每日食用25-35克食用油。选择蒸、煮、炖、凉拌等省油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油煎。
3.2、无论用什么油,尽量降低烹饪的温度,减少烹饪时间,不要热到冒烟才烹调食物。
3.3、买小瓶装,如果存放时间过长,或者不注意避光保存等,都容易引起食用油氧化酸败。
3.4、食用油经常换着吃。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三种脂肪酸应保持1∶1∶1的合理比例,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这类油,建议经常换种类。
3.5、开封后的食用油建议在3个月内使用完。癸花籽油和花生油要放在厨房间远离灶台的橱柜;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调和油对光线更为敏感,尽量放在橱柜里。
3.6、不要高温重复利用,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
3.7、我们日常食用时,还是要多以植物油为主,陆生动物油尽量少吃。
3.8、不要迷信“土榨油”,虽然很香,但是没有经过质量控制,有质量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