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油价,我们应该考虑哪些建议来帮助我们应对_高油价伴有金融危机怎么办
1.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
2.金融危机是怎么样影响粮价的?政府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国家的外汇储备?
3.金融危机后车价会怎么变化?
4.金融危机与油价下跌是什么关系?
5.党中央对经济危机的政策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
虽然国际的油价在50美元一同,但是由于国内的中石油,中石化是国有垄断型企业,所以有很多国企都有的毛病,例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员编制过于庞大,屁大的事情有几十个人在负责,所以造成成本高企。国外50美元都有赚,国内生产的70美元都亏,所以国内的石油化工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危机期间)都会受到冲击,生意不会像危机以前那样好做,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后,在行动。
金融危机是怎么样影响粮价的?政府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国家的外汇储备?
金融危机,石油降价。
世界粮食的供应本来是有多余的,只是在去年千年经济过热,油价高企的时候,美国等主要粮食出口国用大量出口粮生产了用于汽车的酒精,这使得很多国家尤其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粮食短缺,于是粮价随着石油的上涨而上涨。现在下跌我就无需解释了,石油降价主要原因是各国需求降低。
我说的下跌是国际粮价下跌,而国内不能用这个因素来考虑。
另外有了去年粮食涨价的教训,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各国也提高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粮农补贴,中国就是特例,另外中国的粮食进出口实行配额制,就是国家让你出口多少就出口多少,进多少就进多少。
所以国内国外的粮价差异很大,如果国家不限制出口,保守大米的价格也在3元附近。
外汇储备的规模和贸易顺差有关,控制的方式是如果太多,就鼓励国人到国外投资。少了我不想说,没有外汇的国家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朝鲜。
金融危机后车价会怎么变化?
经历2008年对我们而言是一种缘分,地震灾难、奥运梦想和以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过的“资本家把牛奶倒进河流”,在这一年都与我们如此接近。
欧佩克的日产量,克莱斯勒的雇工,荷兰的花卉出口,索斯比的拍卖担保……去年还招不满工的沿海中小企业,今年已经有300万重庆农民工返乡——除了那些虚拟的指数,金融危机在这些细节中表现出更恐怖的一面。
CCTV-2每天有两档专题节目,叫《直击华尔街风暴》,从这个题目看上去,好像危机与我们无关。
如果只看车市:丰田第三季度在全球的销量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成都部分4S店9月份销售环比下滑超过50%,即便是连续举行的国际车展和西部博览会,对实际销售的拉动也非常有限。
与股市和楼市相比,车市似乎少有被关怀。央行注资,财政部减税,证监会完善交易规则,推动资金入市,指数却依旧抬不起头来;地方政府为了救楼市,不惜宣布动用地方财政收购滞销的商品房。
对此感到疑惑的人大概忽略了一点:股市和楼市之所以需要借助外力拯救自己,因为它们是投资的市场,甚至是投机的场所,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这些投资或者投机资产的泡沫破灭了,但是在挤压泡沫的时候难免误伤无辜,“救市”就是为了尽量避免这样的误伤。车市则不同,汽车不具备投资价值,也就不会因为投资或者投机产生泡沫。一般情况下,汽车被视为消费品,在人人都节衣缩食准备过“冬”时,消费品应该是最容易遭受打击的,但同时,汽车又是生产资料,是创造财富的工具,是可以完全改变生活状态的必需品。
所以,我们没有看到政府救车市,没有看到汽车厂商不惜一切降价促销。看到的只是车商们一边忙于压缩销售成本,一边努力扩大售后规模。
吹走枯叶 屹立的是主干
秋风扫落叶,瑞雪兆丰年——用这两句话来形容危机对车市的影响再合适不过了。
当金融危机的寒风吹过,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本就处于市场边缘的品牌、产品和经销商,就会像失去依附的枯叶一样被卷走。以前形容成都车市火爆,人们会说“在这里只要是四个轮子的都卖得脱”,可是市场从狂热回归理性是必然,只不过金融危机让这种回归提前到来而已,这时候,靠概念和单纯市场营销争夺市场是无力也无为的,首先被淘汰的就是那些“除了四个轮子什么都没有”的。
这一点在所有细分市场都适用:福克斯的单店销售从之前的每月180台左右下滑到140台左右,影响利润但绝不危及生存,同级别的对手中却已经有车型面临退市的尴尬;凯美瑞、领驭、蒙
迪欧-致胜、迈腾这些中高级车的标杆,虽然在销售的绝对数量上有所下降,但各自的市场份额却不降反升,而类似天籁这样一直没有冲进主流的,也许就此被彻底边缘化。
某4S店的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场转冷是坏事,但不是绝对的。因为钱不好赚了,搞不好还要亏的情况下,之前一些没有暴露,或者暴露了没有来得及治理的问题正好借此机会解决掉。从经销商到厂家,再到整个行业,都是这样。我跟员工开会的时候就说过,这叫‘瑞雪兆丰年’,熬过这个冬天的厂商迎来的会是更加健康的市场。”
刚性需求 支撑车市希望
毋庸置疑,私家车和住房都拥有刚性需求。住房的刚性需求因为过分高昂的房价而被抑制——当大多数人把买房视为“梦想”的时候,这种刚性需求就不能转化成现实的消费力。这一点,20年前的汽车就是最好的事例。现在的私家车价格已经非常合理了——3.98万就可以买一台标标准准的三厢轿车。这种没有价格障碍的刚性需求不会被长期压抑,车市目前的清淡销售是暂时的。换句话说,车市恢复元气的速度会比其它市场快得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观望情绪比较浓的消费者往往都是第二次购车,“先将就开一段时间,等形势有所好转的时候再换车”是他们的心态。而第一次购车的消费者多数则是把买车的时间稍稍延后一到两个月,或者减少部分预算,但是买车的决定并没有改变。
车市还有另外一点独特的“刚性需求”:售后服务。成都的私家车保有量在全国位居前三,巨大的保有量支撑着经销商的售后产值,弥补了销售下滑给经营带来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一向重视售后服务管理的经销商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就要从容得多,而那些习惯于耍花招的经销商,则迅速陷入困境,有些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另眼看待 金融危机让人回归
当华尔街轰然“倒下”,金融危机爆发后短暂恐慌渐渐过去的时候,人们发现,其实一场金融危机帮助我们找回了许多久违的快乐。
下班后的减少了,发现原来和家人一起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能笑得如此开心;周末去超市买东西,发现收银台前的队伍比往常短了很多;自觉不自觉的开始节约开支,工资条上的数字却原封不动;下跌的房价让恋爱中的情侣可以提前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哦,还有成都那几十万私家车主,看着跌了50%的原油期货,满心欢喜的盼望着油价重回两年前,150块钱加满箱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在这个温暖的冬天幸福地期待春暖花开。
金融危机与油价下跌是什么关系?
简单的讲就是两点
1。金融危机影响到了企业,个人对石油产品的消费。需求降低了,价格自然也就降低了
2。去年超高的油价都是那些国外的大投资银行,金融机构炒起来的。例如高盛,雷曼等。现在他们资金有问题,自然油价也相应降低。
党中央对经济危机的政策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核心目标。目前已经采取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或取消一些项目的收费、加大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等。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增加政府支出。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总额高达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具体措施(即“国十条”)。四万亿资金将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建设,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各项财政支出正按计划逐步到位。如,中央财政第一批1000亿元和第二批1300亿元的投资从项目到资金已完全到位。
2.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为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减税和税费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2008年11月10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据测算,2009年,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减轻企业税负约1233亿元。
(2)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自2008年8月第一次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来,截止2009年6月1日,我国又先后6次上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的商品数量超过了8000种。调整后,综合退税率将上升至13.5豫。
(3)取消、停止了100项行政收费。2008年11月1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包括义务教育杂费、社会团体登记费等在内的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4)实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由燃油消费税替代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与此同时,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此外,减免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免征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税改为单边征收、对符合条件的第二套住房首贷优惠、购房两年转让的免征营业税、取消城市房地产税等政策措施,对于活跃市场、促进消费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3.加大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刺激居民消费。一是拨付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1338亿元,主要用于促进就业补助、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城乡低保补助、优抚安置补助、临时生活救济补助等。二是2009年中央再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0亿元,比2008年增加60亿元。三是提高粮食收购价格。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平均提高幅度将达15%左右。四是实施了“家电下乡”政策,补贴农民购买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大频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2008年9月以来,央行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分别下调1.89和2.16个百分点。同时,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4个百分点,共释放流动性约8000亿元,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特别是2008年11月央行取消贷款规模限制以来,当月新增贷款4700亿元,12月新增贷款7700亿元,今年1月则新增1.62万亿元。
2.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针对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2008年8月初,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此举可增加约2000亿元的信贷投放,进一步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另据报道,2008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新增安排10亿元,专项用于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支持。
(三)其他政策措施
1.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和出口的措施。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旨在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七项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等。
2.集中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去年以来明确了六大政策,包括:一是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和技术创新。三是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四是实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五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拓宽中小企业市场空间。六是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负担,促进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