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花费几十亿 国家推电动汽车究竟图啥?

2.如何开车最省油,最近油价又涨了,我的小车一直处在9个多的油耗。求开车达人给点建议。1.6的奇瑞A3

每年花费几十亿 国家推电动汽车究竟图啥?

国际油价变幻风云_国际油价变化曲线

因为“种种原因”,近期国际油价暴跌,为此中国出动了84艘巨轮集体直扑海湾进行“扫货”。而在中国市场,虽然国家有调控政策,但3月17日24时油价也跌入五元时代(92号汽油为5.5元/升;95号汽油5.86元/升)。油价触底无疑能起到刺激燃油车市场的效果,但对目前政策大力扶持的电动汽车却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是随着补贴逐年滑坡,十分会让新能源汽车“打回原形”,让人捏了一把汗。

●新能源汽车有前途吗?

受限于化学电池的储能、安全、充放电能力,充电设施建设等等因素,显然在实用性上,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没有领先的优势。但几年前中国还是开始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水分”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约120万辆,而狭义乘用车总销量达到了20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只占到了约6%的市场份额。这当中还有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出行等“水分”,实际落实到消费者头上的更少。

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很显然,真正的消费市场对电动汽车并不太买账,毕竟在功能务实属性上,还是燃油车更契合日常家用需求。而想要新能源汽车真正能从燃油车手里接棒,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突破电池技术瓶颈(例如石墨烯、超级电容),完善电池产业链(从制造到回收)等等因素都得达到新的高度,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新能源汽车更需要政策的长期扶持,且不能因为变化的局势(例如油价)有太大波动。

●政策为什么扶持新能源汽车?

▲石油过度依赖进口,危险!

石油过度依赖进口

中国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是制造大国,自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从能源供应结构来看,2019年,中国从国际进口了约5亿吨石油(进口量全球最高),占总量高达72%,比2018年又高了2个百分点。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石油对海外的过度依赖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也必然刺激国家从政策角度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

煤炭相对更丰富

相比于石油,中国的煤炭无疑更丰富,储量比例越占全球储量13%,位居第四。虽然进口量也巨大,但国际上对于煤炭不像石油那么敏感,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威胁等级低一些。而火力发电(耗煤)又是中国发电量的主要能量源,2019年,火电占发电总量依旧超过70%。

简单点说,降低燃油车市场份额,转而发展电动汽车,就等于将石油进口压力转移煤炭上,可以有效降低石油进口受困的威胁度。除此之外,相比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能也并非非火电不可,随着核电、水电、太阳能等发电量逐渐提升,也可以缓解火电的压力,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排放集中在居民区,难受!

纯电动汽车确实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但这仅限于消费者的出行。先不说目前电池制造工业本身的高污染属性,就能量来源而言,作为二次能源,国家发电本身就带有损耗污染。

于是,很多人都说了,纯电动汽车只是将污染转移到了产业链上游的电厂,并没有改变其本身的污染属性。这么说只能算对了一半。

内燃机热效率太低

首先是节能,传统内燃机能量转化效率偏低,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最高只有40%转化成了动能,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而如果用电驱动,驱动电机却能够将95%的电能转化为动能,大大提高节能潜力。

电动汽车能量转化效率高

至于发电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通过对火电、核电、水电以及太阳能电站发电量占比的调整,发电的能量转换效率不仅可调。而且,随着核电、太阳能发电比例的升高,发电所需能量的价值也不再那么“金贵”。同样的,随着火电比例的降低,发电带来的污染也会随之降低。即便短期内不能完全消灭发电过程的污染问题,但通过将污染转移到产业链上游,也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聚集区的环境。

总之,在可预见的未来,当国家已经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完全实现无公害发电,再配合实现全面电气化的电动汽车,我们将迎来真正的“绿色出行”时代。

▲仅从事低端制造业,憋屈!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21世纪前后,中国已然成为工业大国。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以内燃机为核心的工业产品已经逐渐没有多少油水可榨,“Made?in?China”一直处在走量不走质的低端产业,什么雨伞、拖鞋、衣服等等。低端制造业利润率太低,14亿人其实都在赚辛苦钱。

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目的就是将低端产品转移出去(例如南亚、非洲),让劳动力着力于从事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革命)的成果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链,例如电子信息产业,这才是从顶层架构上给中国人“减负”。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促进国内车企摆脱“躺着挣钱”的状态,刺激企业进行高新技术开发,例如三电系统、插混系统、轻混系统,乃至5G应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等。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只有当比亚迪、吉利、上汽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不一定是整车,只要是关键技术或零部件)真正能走出国门了,我们才算初步奠定汽车产业制造强国的地位。渐渐地,我们也可以稍微放放艰苦奋斗的大旗,不那么拼命挣辛苦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何开车最省油,最近油价又涨了,我的小车一直处在9个多的油耗。求开车达人给点建议。1.6的奇瑞A3

燃油税呼之欲出,对于汽车驾驶员尤其是有车族来说,如何让自己爱车少喝油,多跑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才能省油,行家的经验是:

减重省油法。

车上应避免放置无用的物品。不要以为放置零星物品随车行驶,对车影响不大。其实,轿车对载重非常第敏感,如果置放10斤无用的物品随车行驶1000公里,就会白白浪费400CC燃料。

正确起步省油法。

起步时,最好缓慢些,急速起步伤车,也浪费燃料。据测算,急速步起10次,约浪费燃料120CC以上。

轻踩油门省油法。

避免空踩油门。空踩汕门10次,浪费燃产60CC以上,加速增档过程中,不宜将油门踏板踩下过多,一般不大于油门踏板全程的77~75%。如果控制不好,将油门踏板踩下过多,甚至到全开位置,会使加浓装置参加工作,这必然会耗油。

选择合适档省油法。

要避免行车中途突然浪费加速,要用合理的速度行车,或快或慢都浪费燃料,特别是猛加时,耗费燃料最多,猛加速10次,约耗费燃料1200CC以上,使用的档位越低,气门开度越小,发动机的功率利用越小,耗油自然就越大。发动机的大部分时间在中等转速运转,而且气门开度适当(70%左右)时,耗油量最小。在道路状况良好有情况下,尽量使用高速档行驶。

买辆省油车。

要达到节油的目的,选择什么车型是最根本的。一般来说,排量越小越

省油,流线型比非线型的省油。

油料消耗是汽车运营的最直接的成本。面对居高不下的燃油价格及征收燃油税日期的日益临近,“怎样才能省油”成为人们强烈思考的一个省油的措施较多,但面对一辆具体的汽车,对于使用者来说只能从其使用及保养方面着手,以求达到省油的目的。

a、在汽车的合理使用中“省油”

开车前的暖机时间不宜过长,一旦怠速稳定即可起步,起步时应缓加速。车辆起步后应待发动机的扭矩达到最大时换档,过早则引起敲缸,太晚又会造成扭矩的浪费,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省油。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某些速度既可用较高档行驶,又可用较低档行驶时,则应及时挂入较高档,使汽车以接近于各档位的经济车速行驶。

遇到需要停车的场合时,应尽可能避免急刹车,此时可以合理地使用加速一滑行的驾驶方法,因在相同的平均速度下,加速滑行比等速行驶省油。但加速行驶时,应以化油器的加浓装置不参加工作为限。同时滑行时发动机不应熄火,否则,不利于气压制动及真空加力制动的汽车的安全可靠的制动。

b、在汽车的正确保养中“省油”

定期对化油器进行检验、调整和清洗,以提供理想的混合气成分,从而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轮胎的气压应保持在标准值附近,若轮胎气压降低30%,当汽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时,轿车油耗增加 5%-10%,柴油载货汽车油耗增加 20%-25%。但轮胎气压过高时又会加剧轮胎的磨损。

保持正常的发动机水温和机油温度,一般水温为华氏80-90℃时,有利于降低油耗,水温过高易引起燃烧不正常,致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水温过低,则使冷却损失增加。机油粘度过高时,机件运动阻力增加,进而增加油耗。

正确调整轴承和油封的紧度以及正常的润滑可以大大提高传动系的效率,降低燃油消耗量。

省油的方法多种多样,相信司机朋友们一定会在具体操作中,摸索出越来越多的“省油”之道,进而从容面对燃油世界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