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油价格-2001年93号油价
1.300元油费 跑300公里 谁会计算100公里油耗多少 (2001年 年底的 赛欧别克2箱车,自动挡)
2.2001年11月1日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一览
3.现在什么东西涨价?请列一个详细的列表。我想参考一下。
300元油费 跑300公里 谁会计算100公里油耗多少 (2001年 年底的 赛欧别克2箱车,自动挡)
因为你没有说你的区域和油的号数,在下给你的是湖北油价以93和97为例
93号7.09 97号7.42 2013年6月5日价格
93号你100公里用14.1升油 97号,你100公里用13.4升油
不管是93还是97你的油耗都过高了,建议你去做如下检查
1.检查4轮定位,这个通常是导致SAIL车油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最好每年调教一次.
2.检查前减振器是否漏油失效,有必须更换,更换后再4轮定位.这个也是油耗增高的主要原因.更换时要注意最好使用原厂的SACHS牌减振器,否则无法获得正确的4轮定位.
3.检查火花塞,间隙过大要马上更换,否则,油耗也会很大,每支大概8元左右.这个最多使用20000KM,通常12000就该换了.
4,购买T20 6角L梅花扳手,自己手动清洗怠速马达。
2001年11月1日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一览
APEC会议成功召开 成果丰硕令人瞩目
10月21日,上海APEC***非正式会议圆满结束,会议通过了四个文件:《APEC***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上海共识》、《数字APEC战略》和《反恐声明》。
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上海共识》提出了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和集
体行动计划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进一步体现自愿原则,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单边行动计划提出了“探路者倡议”,鼓励一些成员先行一步,率先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具体行动,并推动其他成员效仿他们。
APEC各成员制定了《数字APEC战略》,提出建立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深化机构改革创建有效的竞争机制,完善金融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市场,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等措施。
结束15年艰苦谈判 中国入世终成现实
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入世获得批准。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历经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入世终成现实。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包括,5年内在降低关税方面,将15%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在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方面,全部取消400种进口配额;在农业方面,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1%降到17%,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将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单一关税;在服务业方面,逐步放开银行、保险、旅游、证券、法律、会计、医疗和电信等市场。
世贸组织的规则鼓励竞争,而且必须是有序的竞争。其基本要求是建立统一的市场,这需要统一的经济政策和统一的经济体制。中国将享受多边贸易体系多年来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享受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将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启动新的多边贸易谈判。
世界经济滑坡加剧 欧洲联盟大受其害
欧盟经济自年初至年末增速不断下滑,2001年上半年先是受疯牛病、口蹄疫等食品危机和油价的困扰,食品和能源价格轮番大幅上扬;下半年则是在美国“9·11”恐怖事件的阴云笼罩下,随世界经济滑坡的加剧,欧盟经济大受其害,开始急剧降温。
欧盟2000年经济增长率曾高达3.5%,因此2001年初经济界普遍看好这一年欧盟经济,对前景预测相当“乐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和几次意外事件的撞击虽然没有从根本上促使欧洲经济航船偏离航向,但航行速度明显减慢。欧盟委员会称,由于2001、2002两年世界经济形势黯淡,欧盟经济将在低速增长的轨道上徘徊。欧委会指出,2001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将为1.7%,2002年为1.4%,这是欧盟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衰退以来最低的。
2001年欧盟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不振,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泡沫破灭,世界贸易增长出现停滞,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放缓。“9·11”事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运输和保险费用上涨,导致国际贸易下降,企业投资减少,家庭消费减弱,全球经济活动的不安全和不稳定性凸显。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整体放缓的趋势下,欧盟无法独善其身。
拉美经济动荡多变 经济增长大不如前
总部设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日前发表2001年年度报告,宣布2001年拉美经济仅增长了0.5%,远远低于2000年的4%。
报告指出,拉美经济2001年出现逆转,主要是由于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增速减缓,国际消费市场增长乏力和阿根廷金融形势持续动荡等因素造成的。报告说,2001年多米尼加、智利、委内瑞拉和洪都拉斯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2.8%和2.5%;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秘鲁和墨西哥的经济分别比上一年下降3.8%、2.5%、0.5%、0.5%、和0.1%。
根据拉美经委会公布的初步统计数字,2001年拉美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为8051亿美元,比上一年的8248亿美元减少了2.39%。其中,进口额为4137亿美元,比上一年的4191亿美元减少1.29%;出口额为3914亿美元,比上一年的4057亿美元减少3.52%。由于出口收入明显减少,拉美2001年的国际支付赤字已达到530亿美元。
报告说,2001年,拉美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降至583亿美元。1999年和2000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为770亿美元和648亿美元。
出口减少复苏艰难 亚洲经济前景暗淡
2001年,受美、日、欧等经济体同时降温以及国际对电子产品需求大幅减少的影响,出口占主要地位的亚洲经济开始急剧滑坡。而9·11恐怖袭击事件则使亚洲经济雪上加霜,一些国家开始陷入或滑向衰退,亚洲经济再次步入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暗淡的长夜。
受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需求减弱和世界贸易下降的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大幅下滑。今年以来,日元持续贬值也给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出口带来巨大压力。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在11月发表的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0.8%下滑至负5%,而东南亚新兴国家的出口则下降到负5.3%。
由于出口大幅减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也普遍下滑。今年前三个季度,韩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仅为2.5%,而中国台湾与新加坡则双双陷入衰退。据亚洲开发银行近日预测,200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从上一年的7%下降至3.4%,而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内部政治动荡及东南亚恐怖活动的兴起也加剧了该地区金融市场动荡的程度,导致股市狂跌,资产严重缩水,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规模从该地区撤出,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全球股市普遍暴跌 消费信心降到低点
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2001年无疑会留下重重的一笔。随着投资者告别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期,股市暴涨带来的财富梦也彻底破灭。
全球股市普遍大幅下跌,并且动荡加剧。3月份,纽约股市受到重挫,道指跌破1万点,纳指下探到2000点以下。此后又历经下跌和上涨的反反复复,至2001年年底,仍未挽回跌势。从威尔希尔5000指数看,美国人的财富已从2000年初的高点跌了近1/3,也就是减少了6万亿美元左右。全球股市市值损失近十万亿美元。
“9·11”事件发生后,美、欧、日股市在半个月内跌幅普遍高达20%—30%,面临崩盘的危险。由于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迅速采取措施,连续大幅下调利率,股市下跌势头得到遏制。但是由于股市的回升是在美国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并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当前全球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同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9·11”事件后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人们不再把股市看作是一个永不停歇的“盗利机器”。
石油价格大起大落 各国承诺限产保价
借上一年强势的东风,国际石油价格在2001年曾保持了较高价位。但“9·11”事件之后,石油价格暴涨后接着暴跌,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动荡的局面。
“9·11”事件后,原油价格一度暴涨到每桶29美元,伦敦国际原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飙升到30美元/桶以上,最高时达到31.05美元/桶。随后油价很快回落,9月底跌破20美元大关,12月中旬,原油价格又跌到每桶不足17美元。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缺少足够的合作与默契,是油价产生动荡的另一重要因素。
即使是在油价跌破底线时,各产油国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非但未能携手减产保价,相反,有的国家还在竞相生产,试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加剧了石油市场的混乱。为稳定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部长12月28日在开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将在明年头6个月内削减石油的产量150万桶。
12月5日,俄政府公开宣布,自2002年1月1日起,俄将每天减少原油产量15万桶。此外,墨西哥、挪威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将按照各自的承诺,对限产保价作出贡献。
全球经济表现疲软 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2001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45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4%。
近年来,中国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19世纪,英国几乎用了100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2.5倍;1870年至1930年,美国花去了60年时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3.5倍;1950年到1975年,日本花了25年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6倍。1979—1999年,中国只用了20年,就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7倍,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奇迹。
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保持全面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实现7%以上增长的同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增长,同时市场价格较为稳定。2.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近两年内中国经济波动不超过1.5个百分点。3.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质量提高。4.今年前三季度外贸出现136亿美元的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7%。5.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议定书签署,西部大开发具体项目逐步落实。
美国经济结束增长 全球经济难以回春
今年以来,受美国经济继续减速的影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显著减缓。“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由减速转变为负增长,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在美国经济持续减速的同时,日本经济已经陷入衰退,欧盟经济也趋入停滞。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下调后的最新预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仅为2.4%,不仅大大低于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周期性高点时的4.7%,而且低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增长处于低谷时的2.8%,为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预计从2000年的3.8%降至今年的1.0%,美、日、欧经济增长分别从2000年的4.1%、1.5%和3.4%降至2001年的1.1%、0.9%和1.7%。
全球经济跌声一片 俄罗斯经济成为亮点
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落之时,俄罗斯经济却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
首先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投资预计分别增长5.5%和8%,居民工资和实际收入将分别增加20%和6.5%。2001年头10个月,俄罗斯工业产值比2000年同期增长5.2%。此外,俄农业生产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今年的粮食产量预计将达8300万吨,比去年增长2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两年油价上涨,俄罗斯外汇收入增加,目前已偿还大笔债务,1999年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国家债务曾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40%;2001年俄偿还外债137亿美元,逐渐成为一个负债水平正常的国家。到年底,国家债务总额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俄官方认为,即便对发达国家来说,这也已经是“可以接受的”负债率。
在对外贸易方面,尽管2001年前10个月进口上升,但俄外汇储备仍增加了100亿美元。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国家税收比2000年同期增长50%,联邦预算收入已超过全年计划。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日元贬值难挽颓势
2001年年初以来,由于日本各界对经济前景普遍感到担忧,同时各个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也几乎全部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负增长的坏消息。这一年,日本经济陷入10年来的第三次衰退,正一步一步走向危机:景气低迷,股市暴跌,失业猛增,金融不稳。至此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可是,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前。
尽管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采取了一系列放宽金融管制的措施,但毫无效果。现在,日本政府已把日元贬值作为最后手段,希望通过日元贬值提升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刺激出口,从而使进口物价上涨,以抑制国内物价继续下滑和经济不景气的进一步恶化。
日本经济的窘境曾引起全球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建议日本中央银行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提升日本国内的通货膨胀,以使日本经济能够复苏。日本央行也采取了减低利息、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措施,但是见效不大。
现在什么东西涨价?请列一个详细的列表。我想参考一下。
苹果四元一个,鸡蛋五元一斤,羽绒服千元一件……在“涨声一片”的消费品市场,却有些东西从来没涨过价,反而一直在降价,原因何在,以后是否有涨价的可能,这些都是有趣的问题。
家电
15年前买台长虹29英寸彩电,要花近7000元,如今买台更大的,也不过2500元左右。“家电产品的价格的确走一个下降路线。”家电市场研究专家陆刃波表示,这在电视、滚筒洗衣机、大冰箱、热水器、电饭煲、微波炉上,都表现得十分明显。“5年前,42英寸的平板电视得5万块,现在,5000块就能买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供过于求,落后企业不断被兼并、重组或淘汰。1995年后,降价竞争不断,生产、销售规模逐渐向大企业靠拢。2001年,行业进入到新的变化周期。随着平板显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原有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
公交车
公交车没有涨价,成了各地市民的共识。从今年1月1日开始,广州市公交优惠新方案出台,公交、地铁乘用15次后六折,BRT票价从原来的2元~6元改为统一2元。与之前相比,广州市公交线路票价已经14年未上涨了。14年前,公交票价2元,油价还没超过1元/升,14年后的今天93号油都要6.8元/升。
公园
在广州211个公园里面,免费公园达168个,约占总体公园数量的80%。而在10年前,免费的公园寥寥可数,如人民公园、青年公园等。广州城区公共厕所基本实现全部免费,公厕的费用将由市区财政埋单。
棒棒糖
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成了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但网民们仍然找出了不少日常食品中不涨价的。如袋装的酱油、黄酒、普通的盐,跟10年前一样,还是大约1~1.2元每袋。各地网友趁此怀旧,纷纷把儿时的小食搬了出来,发现不少十几年未涨价。如NOYOKI棒棒糖还是0.5元1根,小浣熊干脆面一直都是1元1袋……
**
许多网友提出:“2元**没涨,赶紧买**吧。”不过马上有人反驳:“虽然**没涨,但现在中了500万,扣完税在一线城市勉强买个好一点三房,杯具啊。”
电话费
记得90年代装台电话机还要交2000块钱的入网费用,如今电信企业反而送礼品吸引用户入网。2009年,将固定本地电话的定价权交到了运营商的手中。今年5月,工信部、发改委又联合下发通知,核心内容是将移动本地电话定价权交由运营商,鼓励运营商通过“单向收费”等手段降低资费。不断增加的用户量是另一方面。运营商每年近一个亿用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资费还有下降空间。
桑塔纳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桑塔纳包牌20多万,可以买好多房子了。现在车价降到6万左右,按房子的售价又可以买好多桑塔纳了。与车价降低相对比的是,汽车销量出现井喷式增长。2009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汽车企业甘愿降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这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且竞争激烈,这个是前提。”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汽车价格波动,与外界关联不大,关键在对手的动作。要看池子里有多少对手,斗兽场有多少角斗士在玩。“现在汽车行业竞争性非常强,完全可以吸收通货膨胀的外界影响。”钟师表示。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南街村麻辣方便面的价格好像一直没涨价,现在还只是6毛钱,从小吃到大,以前似乎是五毛,不过现在仍然是最实惠的零嘴。——张欢
我想了足足五分钟,没涨的东西似乎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哪怕是一瞬间呢,真没有!记得去年给外地的朋友邮了一些家乡特产的核桃,当时最好的18元一斤,而今年已涨到了30元,如果说果农真得到了实惠也行,可怕的是,中间的二道贩子赚了个盆满钵满。我工作17年了,要说工资没涨也不贴切,只能说工资涨幅的速度和力度没跟物价上涨的脚步。于是乎出现了,“明涨工资暗降钞票”的局面。有些无奈,有些忐忑,不希望“涨声”迭起,因为高标准的生活走进不了我们平常百姓家的。——丁运华
工资没涨!——张可
问题是在于工资的水平跟不上这些产品价格上升的幅度,造成了这样的畸形状态。——杨文
家电没有涨价是因为成本的降低和竞争的激烈;公交车和公园没有涨价是因为政府的补贴,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棒棒糖没有涨价,是因为需求减少;电话费没有涨价,是因为其边际成本已接近于零;**,表面上没有涨,实际上也涨了;而桑塔那没有涨价,是因为其技术的成熟带来的边际成本的大量减少和竞争的激烈。这些东西的属性不是有政府的调控,就是有市场的调控,可以说是调控比较充分。但另一方面,这些东西对于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没多大作用。——陈晓龙
报纸的零售价格基本上没有涨,上中学的时候《大河报》一元一份吧,现在还是那个价。只是广告越来越多了,有价值的新闻越来越少了。这表面上报纸的零售价没有涨,实际上广告费用却是成倍的上涨。——程鹏丽
根据市场供求平衡吧,存在竞争的市场领域,物价上涨比较难,桑塔纳就是一例。国家调控的公共事业,公交车,公园之类的,这个要是涨价了,舆论压力会很大吧。——刘鹏飞
基本上都涨了,没涨的是还没来得及涨而已。不过公共服务类产品还没怎么涨,比如公交车费、火车票。机票等。——贝拉
涨的是必需品,不涨的是奢侈品。因为必需品涨了以后百姓还必须得买,而奢侈品却是可有可无的。大米涨了又能怎样,你不还得吃饭?羽绒服涨到千元又能怎样,冬天那么冷总不能被冻吧。菜涨了水果涨了吃的穿的喝的都涨了,可我还得生活,所以这些东西涨起来就跌不下来了。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商家手里。什么东西一直没涨?没涨的公民的信心,没涨的普通百姓的工资。——胡倩
货币没有涨价,实际购买力在迅速下降。——西铭
消费品里没有涨价的很多,我觉得2008年的趋势是除了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大产业之外,其余的产业都在降价。但是老百姓觉得活得越来越难,是因为教育医疗住房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太高了。2008年以后,农产品也迎来了疯狂的涨价潮。别的东西基本不动甚至还在缓慢降价,比如话费、电视机、香烟……但我们要警惕的是,生产资料这些年可一直在普遍涨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比如家电持续跌价、电价维持不变这些现象,我觉得很快要被打破。其实使用钢材较多的空调、冰箱等产品,前几年就开始涨了。香烟最近不是说也要涨么。很快都会涨起来的,包括电价、燃气等。——马超
对啊,涨的是生活必需品,降价的是奢侈品或者说不是生活必需品,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的降价都是因为市场规律在主导,而很多生活必需品在跟风地涨价,猪肉涨价,方便面也要涨价,吃饭一天要吃三次,手机一年能买几次呢,这饭费增长的价格算下来都有一个手机的价格了吧,还有那个房价,虽说这一辈子普通人也就能买一次房,可这一次房就足以让这一生都为了房贷而勒紧裤带,这个涨价涨的够可以的,不能说工资没涨,它的确是涨了那么一点点,可这涨的一点点够啥呢?来势汹汹的CPI指数早把这一点钱折腾光了。有人说人的生命不涨价,我看也未必,殡仪馆收费不越收越狠,直到人了才发现自己还这么值钱,这算是好事么?——高欣婷
机关食堂饭菜的价钱没有涨!——迟宗才
涨与不涨都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又是由少部分占有绝大部分财富的人主导的。许多日常消费品不断的涨价,而许多电子产品却降价,还是由市场经济结构体系决定的。——章旗
5欧元=7美元=45元人民币=550日元,持续疯涨吧,2块钱的盐香港卖1.1港币,难怪深圳人要去香港打酱油了,政策就是指挥棒,让你涨价你绝不敢降价,什么时候这指挥棒指指中国夹缝求生的百姓吧,看看咱过的都是什么日子。——程佳佳
方便面涨价了,鸡蛋涨价了,面粉涨价了,汽油涨价了,羽绒服涨价了。除了工资,身边的一切几乎都涨价了。但是,我们依然要坚强的活着,因为现在墓地也涨价了。
仔细想了下,吃穿住行。吃的,绝对涨了。穿的,今年纱价跟棉花价格都在涨,衣服也必然涨价。住的,房价只升不降,租金涨得厉害也不是新闻了。行,看着没涨价,其实也涨了的,动车改为高铁,时间缩短3分钟也要加15元钱。真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涨价的。人民币都升值了,100块现在就是10块。——潘昕妙
能使大利益集团获利的东西都与国际接轨了,能使老百姓获利的东西却与“国际轨道”渐行渐远。国富民强现在看来只是一个梦想,国强民弱则一步步变成现实。为了发展国家经济可以牺牲一切,我们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可是我们的国家不能一味的索取呀,这样下去,国力一步步提升,民力却迅速降低,和谐社会还不是会成为一句空谈?——李特
必需品涨了,调剂品降了,这值得庆幸吗?但是CPI总把他们算在一块,恩格尔系数倒是不常提了。一直没涨价的,恐怕只有涨价本身吧,涨上去很容易,但本该出席生活必需品的“降下来”的出场费却越来越高。——陈夏阳
查了一下,有的说涨价的都是外资注入并控制的行业,有的说是国企大利益集团控制的行业,总之就是形成垄断的行业。而这些行业生产的大都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基本很难找到替代品。在这次涨价的过程中普通消费者切身体会了被捏着脖子过日子的感受。没涨的都是跟CPI没关系的东西。——杨弼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