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2.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3.金融危机为何波及大宗商品市场

4.现货原油的价格走势跟什么有关?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金融危机前原油价格走势_金融危机石油股走势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场。虽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乐观地估计,目前全球可开油气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气[42]。但是,因为油气的稀缺性、禀赋的不均衡性,以及卖方市场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气产品被国家垄断,其销售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受控于这些国家或其组织。那么,价格变化规律也不例外。而油气价格的波动将会给石油进口的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风险增加。

另外,石油价格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原油价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会减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国际价格较2004年上涨42.1%,世界经济因此减缓了0.8%[48]。因此,说明油价的波动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战略油气储备的价值。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这将关系到中国石油进口的经济安全性。

1.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近30年来,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变化波动很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交易价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其他特征。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别较大的同时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4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即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们分别代表着中东、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的石油交易价格。基本呈现前者的石油交易价格最低,西德克萨斯价位较高的规律。但是,2005年以后福卡斯取代了高油价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萨斯取代了低价位地位(图6-3)。这与该地区的石油需求状况和油质水平挂钩,2007年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石油交易价格差从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的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这个石油替代品对其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

图6-3 1980-2010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二是不同地域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在不断地加大,同时显示价格差与价格水平有一定关系。1980年到1989年间平均价格差为2.10美元/桶、1990年到1999年为3.09美元/桶,而到了2000年至2009年间就上升为4.91美元/桶。利用1980年至2011年间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TI)的石油交易价格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年的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值(图6-4),其也显示世界石油价格地区差别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加明显。

图6-4 1980-2010年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变化趋势图

三是世界石油价格在2008年达到有史以来创纪录的油价147美元/桶。虽然2007年以后至今欧洲和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能源消费随之下降,但是经济发展受人关注地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容置疑在该时期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由此也带来了对石油需求量的提高,石油使用量的增长也就从西方转向亚洲,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量增长还是基本没变,致使石油价格在该时期下降程度超出估计。

里卡多战略咨询公司在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影响世界市场油价的主要因素分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等。包括OPEC的产能、配产政策,以及石油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等[49]。

2.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变化关系分析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直接途径就是中国进口石油量(表6-6)。

表6-6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油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综合统计年报199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8-2013,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中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从1993年开始出现不平衡以来,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进口来弥补其差额。因此从1994年至2012年间,表6-6数据就显示随着中国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则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长了60多倍。从2000年以来,中国年进口量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后(图6-5)。2000年5.1294×108桶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时间增长了1.32倍(表6-6)。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有3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台阶,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图6-5)。中国有如此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那么国际油价与其关系非常值得研究。

图6-5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相对较高地区代表为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价格。以此为代表,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比较。由此(图6-4)显示,总体趋势是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但是2000年至2002年,随着布伦特石油价格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量却有所减少;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却一直快速增加。这可能与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进入注油期有关。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趋势和世界油价相对较低的地区代表价格迪拜和福卡斯的变化规律与前基本相同。

从中国石油进口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比较来看,2000年至2003年间,中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基本与国际油价的最高值持平,以后该问题有所缓和(表6-7,图6-6)。但是这个平均价格是由不同品质的原油进口金额平均而得,若低质低价的原油进口的多,那么平均价格就会下来。所以这还不能说明中国原油的进口完全抓住了国际原油市场最低价格机会了,只是已有这种倾向。

表6-7 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油价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图6-6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原油波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供求因素:供求关系是油价上涨的最根本动因,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产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成为油价的基本决定因素。

二、OPEC因素:石油垄断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即OPEC),该组织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OPEC组织控制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石油,奉行“限产保价”政策。

三、美国因素: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之间存在“景气交叉”的关联性变化规律。如美元持续贬值,国际炒家抛售美元买进石油期货和现货,导致油价上涨。

四、恐惧溢价:在原油市场上,“恐惧溢价”一词通常用来衡量投资者对战争、恐怖主义、地区性动荡等风险因素影响原油供给从而推高油价的程度。这些风险因素来自全球各地,从对伊拉克输油管道的袭击、尼日利亚的种族冲突到委内瑞拉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等等。

五、投机因素: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70%的交易属于投机炒作。投机炒作是导致油价大涨大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战争因素:要是有哪些石油国打战,石油的价格会受到影响。

金融危机为何波及大宗商品市场

您好,金融危机波及大宗商品市场的原因如下:商品价格受两个因素影响:首先是供需状况;其次美元汇率是由于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金融危机,导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放缓,世界经济低迷。和需求的显着减少。另外,金融危机后美元大幅上涨,前期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由于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巨大的需求,并且导致美元长期贬值,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炒作,并且泡沫成分过多。当这两个因素发生逆转时,大宗商品价格只能暴跌。

1、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半年暴跌-两年暴涨-五年暴跌”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各国经济形势与市场走势基本一致。第三阶段,趋势分化,中国经济弱,美国经济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恐慌性暴跌,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滑。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宗商品恐慌性抛售,价格暴跌,市场失灵。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救助政策力挽狂澜。国内外商品价格同步企稳。

2、代表中国工业产品和大宗商品价格水平的南华工业品指数在2008年12月止跌,跌幅超过54%。代表国际工业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水平的CRB指数下跌37%。 2008年二季度至四季度,中国GDP增速下降3.8个百分点,OECD成员国下降1.2个百分点,美国下降3.84个百分点。经济刺激政策推动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全球经济回暖大宗商品价格的超级上涨持续了两年零四个月。南华工业品指数上涨140%,CRB指数上涨102%,各国经济普遍回暖。危机结束时隐藏的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对不同国家经济的影响不同。

3、近两年来,大宗商品市场的大幅上涨,不仅帮助经济走出了危机,也埋下了隐患。 2011年初,拯救危机的行动告一段落,随后五年下滑。直到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出台,市场才被推出泥潭。密切跟踪企业原材料、产成品等产业链环节的库存水平。及时消除囤积居奇行为,发挥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冷却过热的市场。建议院针对中小实体制造企业面临的困难,允许商务部适当扩大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配额数量,财政部根据适当降低关税税率。降低实体企业购成本。建议院指导国家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标价UPS,维护市场秩序,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建议引导智库和媒体机构更多关注和研究传统制造企业的生存状况,了解其面临的困难。

4、引导商品期货投资者全面、客观地了解市场供求格局,审慎、冷静、理性地评估市场走势的变化,不要盲目,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主体的作用,而不是相反。坚决贯彻落实院统一部署,统一思想,消除分歧,明确市场信号,提高国家政策执行效率和力度。建议引导研究机构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更好地解读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切,凝聚市场共识,提高国家政策执行效率。防止国民经济预警被边缘化和弱化。

现货原油的价格走势跟什么有关?

现货原油投资是新兴的产品,发展趋势好,做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所以现货原油价 格受以下方面影响较大:

1,国际原油市场上原油的价 格,由于我 国的现货原油的价 格是紧跟国际原油的走势,所以价 格更加的透 明化

2,石油的市场供需价 格,现货原油是可以进行实物交割的,所以也会由市场上的原油的供需进行价 格的变化

3,汇率,由于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的价 格是由于以美元进行报价的,在我 国是由人 民币进行报价的,所以要根据但是的汇率将国际市场上的价 格转化为人 民币报价。

4,美元指数的影响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