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控制权-国家控制燃油价格
1.关于开征燃油税的思考
2.最新国家燃油补贴政策
3.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4.“七连涨”后,油价迎来今年首降,这样的势头能持续多久?
关于开征燃油税的思考
燃油税改革必须有一个前提:和改革前相比,国家在总体上不可以多收钱,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可能会有损改革的声誉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百姓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当然就不能算是成功。
首先,这项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政府增加税收。将养路费附加到燃油头上,一是为了公平,让少用路者少掏钱,多用路者多掏钱,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二是借助车主省钱的主观动机而达到节油的客观效果;三是引导车主尽量不出车、少出车而减少交通拥堵;四是保护公路,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果借机在总体上增加税收,那就偏离了改革的目的。
其次是车主群体在改革中的利益调整不会导致国家整体税收增高。私人小轿车主应该是这项改革的最大受惠者,如果他们跑得比以前少了,所交税费肯定有所减少,但这类车在整个汽车中比例不大,不会对税收产生重大冲击。
应把鼓励节约和抑制消费区分开来,抑制性的燃油政策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价税分离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建议通过消费税与燃油税的合并,将价内税转换为价外。
“燃油税”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取消养路费,开征燃油税,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比较合理,但公路用车和非公路用车及各类生产机械使用燃油如何办?如铁路内燃机车、船舶、军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均以燃油为动力,但不上公路,如一律征收不合理;如不征收就会出现“价格双轨制”。
2.“燃油税”征收环节是否完善?是在油品的生产环节征税,还是直接从消费者最终销售环节上征收?供油环节上的种种漏洞能否堵住?如何避免偷税漏税和油品走私?
3.对农村用车和动力机械如何征收?其实施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农民们的农用车辆是不缴养路费的,改革后,如果他们使用同样价格的燃油,就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补偿,并保证其补偿顺顺当当、不打折扣地拿到农民手中。农民是一个几亿人口的群体,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国家费了很大的劲,如果这项改革加重了他们的负担,那是得不偿失的。
4.由于燃油税为国税,被列入国家财政收入,其支出需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地方不能如过去以收取养路费形式进行自由支配,可能会产生阳奉阴违或暴力抗税的情况。
5.现在出口压力逐渐增大,燃油税实施后,一些企业及用油大户势必会进一步加大负担,比如船舶运输、航空运输、供热供电等部门,而这些企业往往是亏损大户,这就要求国家进行相应的返还和补贴。
6.开征燃油税后促进了节油,产油、炼油企业的销售量可能下滑,对我国的这一支柱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实施方式
1.收取燃油税的方式,国外主要是国家从炼油厂和海关直接收取。这样燃油税就从地方收费变为国税。燃油税在销售环节征收,由石化企业和石油进口销售企业代收,征税机关为地税局。
2.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烟少、车辆也少,车均公路里程却很长,养路费自然不足,因此养路费从燃油税中提取,再按各省市公路里程多少进行分配较之合理。从长远看,燃油税应该成为汽车税费的主体和公路建设维护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同时要避免税费过分向燃油税倾斜,避免出现税收过分集中的现象。
3.国外许多国家都有车辆法和车辆税,燃油税大多数是作为国税,车辆税大多数为地方税。由于车辆增长率比车辆用油的增长率高,而且各汽车公司都在不断地努力降低油耗,所以地方更愿意把车辆税作为地方税。如果我国也有车辆税的话,实施燃油税就比现在容易得多了。
4.在综合考虑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情况下,分配比例应比照各部门在税费改革前的实际财政支出比例来划分,确保基数,同时要保证中央有较强的调控能力。燃油税的5%归国家及地方财政,用于弥补由于增设燃油税而导致的政府机关等财政拨款单位行政费用的增加。燃油税95%的50%作为“国家公路及城市道路建设基金”,其中80%用于公路,20%用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
5.税费使用的改革措施。实行基金式管理,将燃油税置于独立的基金账户下,对资金的流入流出进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建立完善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资金的运营建立严格的预算和年报制度。配合政府采购制度,基金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基金管理者对立项、建设及建成后的运营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效益责任。
对各种车型的影响
对轻型车的影响
轻客和轻卡的平均支出将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幅度比轿车要小。由于过去是按吨位或座位数收养路费的,实施燃油税后是按油耗收燃油税,而油耗与吨位或座位数不成正比,因此吨位越大的车,实施燃油税负担增加的比例越小。
跑得比较勤的3吨以下(含3吨)的载重轻型车、轻型客车及一吨以下的各类机动车过去交的税费最低,但运输的吨 / 公里或人/ 公里油耗最高,相对于中、重型卡车和中、大客车来说,实施燃油税后将使它们的运输成本增幅最大,轻卡的运输成本相对高于中、重型卡车,导致其在中长途运输市场萎缩,因此轻型车系列产品在目前的一些绝对优势将被弱化掉。
对中型客车和中型卡车的影响
长途运输的中型客车和中型卡车平均支出可能增加近一倍左右,因此中型载货车对节能性的要求更高,空载的现象将极少发生;城市公交中客车的平均支出也将大幅上升,如果政府不在财政补贴给予支持,公交公司就必然提高营运票价,转稼其损失。但企业自用的通勤客车或自备卡车,由于跑的里程短,平均税费支出会有所减少。
对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的影响
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平均支出增长幅度最小,尤其是重型载货车在货车中每吨百公里的油耗最低,所以实施“燃油税”之后,中、重型载货车将从中获利最大。
对轿车(含微型车)的影响
实施燃油税后,对低排量的经济级轿车和微型车支出相对于征收养路费要经济得多,燃油经济性将成为购买新车的重要指标,因此节能性被提升到重要位置,这对发展和壮大家用经济型轿车大有裨益。
此外皮卡及多功能车也将深得其利。
但对出租车来说是弊多利少,由于出租车年均使用长、日行程公里数多、耗油量大,因此出租车燃油成本增长可能将呈翻番之势。不过实施燃油税后,被砍掉的许多不合理收费对出租车市场带来利好也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我国每辆汽车缴纳各项道路费用每年约3000元-4000元,私车由于耗油较少,费改税后一般每年还可受益1500元以上。虽然对出租车影响较大,每年增加费用约6000元,但可通过降低管理费、购置费等办法加以抵减。对那些大油耗车,象目前市场上很热的SUV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对专用车的影响
专用车的行驶里程相对来说都比较少,燃油税的实施将使它们的营运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尤其是在轻、中、重卡车底盘基础上的改装车在这一市场将大有作为。
对农用车的影响
由于目前农用车不交养路费或少交养路费,但如果开征燃油税后统一征收,那么在养路费上的优惠将消失,综合使用成本肯定会有大幅增加,因此燃油税征收与否及有无退税等优惠政策措施,影响着农用车市场的未来走势。
柴油车将重见天日
由于柴油发动机在客运油耗大的情况下,相对于汽油机的使用成本要低得多,同时柴油车相对汽油车较高的环保性能有助于延长汽车更新时限,降低年平均折旧费用。因此在几种性能价格比类似的车型中,潜在用户会偏爱于使用成本低的柴油车。
最新国家燃油补贴政策
国家燃油补贴政策如下:
1.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
2.政府对出租汽车行业进行燃油临时补贴,以消化燃油调价增加的运营费用。
3.城市公交车油补中的费改税补助数额,应当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数量挂钩。未能达到各省(区、市)推广比例要求的,当年应拨涨价补助数额将被扣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八条
从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服务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国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具体办法由规定。
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如果放开油价用价格杠杆降低需求,但这会产生不可收拾的通胀
进口越强劲,“倒挂”越强烈。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消息,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
今年4月初,中石化集团公司总裁苏树林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说,中国石化2008年前3月所生产的汽油每吨亏损人民币2162元,而柴油每吨亏损超过3000元。
中国对石油价格是否涨价一直面临着国际上不断加大的压力,要求其削减石油补贴。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实行价格管制措施,人为地刺激了石油需求。
但中国的学者并不认为,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油价过快上涨。主因是美国四大投行在石油期货市场的操作,导致过快的增长。欧佩克很多成员国也这样认为。
6月22日,在沙特举行的国际石油大会上,欧佩克很多成员国把油价上涨归咎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几大投行的投机行为而致,表示应该采取行动遏制“炒家”。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哈利勒认为,现在全球油价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无关。
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加大,导致了油价上涨。这样的不同看法,导致大会很难取得一致性意见。
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称,较高的石油价格会给那些仍然寻求通过政府补贴,来保护其消费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繁重的负担。中国不得不提高油价遏止倒挂,同时还不得不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油价还会疯涨吗?
尽管成品油价格调整部分地缓解了中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倒挂矛盾,但是中国成品油涨价尚不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国际油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资本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兴风作浪。
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后资本大量向外驱赶,其中有相当多的资本从金融市场到了商品市场,推高了商品市场的价格,而石油期货就在其中。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是石油企业规模很大,金融机构非常渺小;现在正好反过来,一个对冲基金就能达到上千亿,能控制石油公司的股票流通。
对这次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对成品油提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是在冒通货膨胀的险。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10%,将导致广义CPI通胀率上升0.3%到0.4%。
自去年7月以来,由农产品价格推动的中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今年4月CPI达到8.5%。如果放开油价将推动新一轮通胀高潮,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尤其是提高了化肥、农药、收割、运输等成本,粮价若不随之上涨则可能引发抛荒危机,为明年的物价埋下“弹”。但是,燃油补贴也要付出巨大的财政代价,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已放开燃油价格,印度在近期削减了燃油补贴,将汽油和柴油价格提高了10%左右,毫无疑问,这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危机。
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亦认为,本次调价之后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水平接轨仍有60%上调空间,但是比起一次性到位的大幅上调,政府通过目前这种分步调价方式乃是最优做法。这样既可逐渐理顺能源价格,又能在国际油价可能的回落过程中起到避免超调的作用,未来这一分步改革进程应继续。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发言人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石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看来石油近期下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七连涨”后,油价迎来今年首降,这样的势头能持续多久?
对于本次国内油价的下降,这样的势头本人觉得不会持续太久,油价肯定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上涨,因为目前的国际形势还非常的紧张,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国家都是石油大国,并且这两个国家还在发生摩擦,如果这两个国家的摩擦越来越大,那么整个世界的油价都会随之上涨。
不过这次国内油价下调,还是让很多车主感到由衷的欢喜,毕竟高昂的油价让很多车主承担不起,从相关资料来看,92号汽油下调了0.48元,而0号柴油下调了0.51元,也就是说你每加一箱油,你能节约大概24元人民币左右。
为什么油价会下调呢?
其实油价是属于国家控制的,而原油是属于国际市场所控制的,如果说当我们的原油降价了,那么国内的油价自然就会下降,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油价会持续降价一段时间,不过不会太长,因为现在的国际市场就是原油出口量比较大,所以说油价才会降下来一点,如果说原油出口国家一旦把价格提升上去,那么油价就会持续上涨。
国内油价上涨对我们车主有什么影响?
其实油价的上涨对我们车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毕竟你加一箱油的成本也就多了几十块钱而已,虽然在成本上有所增加,但是你可以从其他的支出成本节约起来,我相信对于每一个车主朋友来说,如果加一箱油要多花20多元钱,我不相信你就不开车了。更何况我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这么多,完全可以购买新能源车来代步,燃油车不紧耗油不说,而且还污染空气。所以说无论是油价的上涨还是下调,对我们的车主朋友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前提条件就是不要长得太快,长得太快的话,我相信很多车主朋友也接受不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